APP下载

由“函数奇偶性”的概念教学引发的思考

2024-05-06于伟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2024年1期

[摘  要] 文章从“旧知回顾,知识梳理”“情境创设,激发认知冲突”“深入探究,理解偶函数”“问题启发,辨析偶函数”“类比分析,探寻奇函数”五方面展开“函数奇偶性”的概念教学,并从以下三方面谈一些思考:放低教学起点,创设合理情境,经历探究过程.

[关键词] 概念教学;偶函数;奇函数

概念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是知识建构的基石. 但在实际教学中,容易产生“重结果,轻过程”“重抽象,轻表象”“重应用,轻建构”的现象. 殊不知,概念表达、生成、应用与建构是概念学习的重中之重,是实现有效学习的基本保障. “函数奇偶性”的概念教学,引发了笔者的一些思考与体会.

教学简录

1. 旧知回顾,知识梳理

课堂开始,以旧知回顾的方式梳理知识,可达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唤醒学生的记忆,笔者要求学生思考如下几个问题:①说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它们分别具备怎样的性质?②你所认识的函数图象中,是否存在轴对称图形或中心对称图形?举例并明确说出它们的对称轴或对称中心. ③为什么这些函数图象关于中心对称或轴对称?你这么确定的理由是什么?

设计意图 轴对称与中心对称是学生初中阶段就已经接触过的内容,这里以几个简单问题唤醒学生的记忆,让学生认识到本节课的教学主题与轴对称或中心对称相关.

鉴于已有的知识经验,问题①和问题②学生回答得比较流畅,并且列举出函数y=x2,y=. 但对于问题③,不少学生给出的理由是“从图形观察而来”. 虽然判断是正确的,但提供的依据并不充足.

2. 情境创设,激发认知冲突

问题1 请判断图1中的函数图象是否关于y轴对称.

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图1所示的函数图象关于y轴对称. 此时笔者借助几何画板进行演示:在图1上作y轴的一条垂线,与抛物线分别交于点A,B,如图2、图3所示,让学生来看点A,B是否关于y轴对称.

显然,几何画板所呈现的结果出乎学生的意料——点A,B竟然不关于y轴对称. 此过程成功地激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不少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要探寻其中的奥秘.

设计意图 笔者所呈现的图1并不是一个对称图形,但两侧的差别比较细微,凭借我们的肉眼根本分辨不出来. 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打破学生直观判断的思维定式,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自主思考“该怎样准确判断函数图象是否关于y轴对称”,这为明确本节课概念学习将解决什么具体问题奠定了基础,同时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引入数量关系的必要性,弄清奇函数与偶函数概念的形成源头.

3. 深入探究,理解偶函数

问题2 我们可以从什么角度来判断某个函数图象是否关于y轴对称?

生1:可从点的坐标来判断.

师:很好!坐标作为一种可以传递数量关系的工具,能够准确判断图象的对称性. 如图4所示,任取函数y=f(x)图象上的一点P(x,y),如果函数y=f(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那么点P存在什么性质?

此时,笔者将偶函数的定义板书出来,并借助几何画板演示点P在函数图象上运动,学生通过视觉直观获得了两点启示:①偶函数定义中的自变量x是任意的;②函数定义域D关于原点对称,是偶函数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此过程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偶函数从数形结合的角度来看,在“数”上f(-x)=f(x)恒成立,在“形”上具有图象关于y轴对称的性质.

接下来,笔者提出兩道简单的证明题,以强化学生对偶函数定义的理解:①求证函数f(x)=x2(x∈R)为偶函数;②求证函数f(x)=2x4-3x2为偶函数.

设计意图 在问题1的引导下,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到“利用数量关系刻画函数图象的对称性”的研究中来,还在大脑中自主建构偶函数的定义,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由形到数的灵活转化.

4. 问题启发,辨析偶函数

问题3 对于不是偶函数的函数,该怎样用数量关系来描述呢?

为弄清楚这个问题,笔者带领学生从问题1出发,根据图3说一说怎样确定该函数图象并非关于y轴对称. 显然,图3中的点A的对称点不在该函数图象上,说明只要函数图象上有一点不关于y轴对称,那么该函数图象就不是轴对称图形,该函数就一定不是偶函数.

关于如何准确应用数量关系来表示对称关系,学生提出:设A(x,y),若f(-x)≠f(x),则函数f(x)不是偶函数.

笔者肯定了学生的想法,并强调:如果函数f(x)的定义域D不关于原点对称,或函数f(x)的定义域D关于原点对称但f(-x)≠f(x)(x∈D),那么该函数一定不是偶函数.

设计意图 问题3的提出,具有进一步辨析偶函数定义中“x具有任意性”的作用,也为接下来探讨非奇非偶函数奠定了基础. 鉴于学生容易出现类似于“f(-x)≠f(x)”的表达,笔者带领学生回过头来观察图2与图3,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任意”和“存在”之间的区别.

5. 类比分析,探寻奇函数

问题4 怎样判断某个函数图象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呢?

有了前车之鉴,学生面对这个问题时,没有再提出通过观察来获得结论,而是自发进入了小组合作学习状态,并通过交流顺利获得了满足奇函数条件的数量关系. 为了强化学生的直观认识,笔者在此环节中再次借助几何画板演示点P在图象上运动引导学生一起总结奇函数的定义与判断注意事项.

与偶函数类似,判断奇函数存在以下值得注意的地方:①奇函数定义中的自变量x是任意的. ②奇函数的定义域D关于原点对称,是判断奇函数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同时,从“数”的特征来讲,奇函数必须是f(-x)= -f(x)恒成立;在“形”态上,奇函数必须是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基于以上研究,笔者又陆续提出了以下三个问题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完善学生对奇函数定义的认识.

问题5 怎样应用数量关系对“函数不是奇函数”进行描述?

问题6 对于非奇非偶函数,我们该怎样用数量关系来描述它?

问题7 是否有函数既属于奇函数,又属于偶函数?

当学生顺利完成以上三个问题后,笔者再要求学生判断函数f(x)=(x-1)2-1(x∈R)的奇偶性.

设计意图 有了问题3的铺垫,解决问题5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如此设计的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根据问题3与问题5的探索,自主写出非奇非偶函数的定义. 问题7的提出在于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概念,将既属于奇函数又属于偶函数的定义引入到课堂中,同时引导学生发现“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的前提. 此处对判断函数奇偶性例题的应用,是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二次函数为起点,低起点的例题训练能够激起学生的参与意识,笔者趁机向学生强化怎样用数量关系来表明非奇非偶函数.

几点思考

1. 放低教学起点

概念教学属于一个章节或一個单元的基础. 既然是基础,那么必然从低起点开始,为学生逐层铺设台阶,让学生的思维随着探索逐渐深入、拾级而上. 函数的奇偶性对于学生而言,不是毫无基础,初中阶段就研究过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且能够用数量关系来刻画函数图象关于原点或y轴对称的情况. 但是,学生之前所接触的对称以及函数性质等,均是从“形”的角度来体现的,但如今更趋向于“数”的刻画.

由“形”到“数”的转变属于思维发展的重点与难点,因此本节课教学基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知识储备出发,将学生对“形”的理解作为研究起点,虽说降低了教学进度,但成效卓著.

实践发现,不少初入高中的学生,一般只会通过观察来判断两个数是否相等或互为相反数. 因此,当判断类似于-与-的关系时有点无所适从,故而认为y=-是非奇非偶函数,显然这个结论是错误的.

事实上,出现这种错误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学生对由数量关系a+b=0判断a,b互为相反数的缺失. 鉴于此,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尽可能放低教学起点,借助几何画板等先进的软件进行演示,让学生充分体验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2. 创设合理情境

降低教学起点后,若直接向学生呈现奇函数、偶函数的定义,显然是不合理的,而应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与学习需求,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理解“用数量关系刻画函数图象关于原点或y轴对称的具体原因”,同时思考“初中阶段常用的观察法,在此为什么就不适用了呢?”学生一旦明确“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就能从真正意义上知道“怎么做”.

本节课教学,笔者通过问题1的设置,引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接下来应用几何画板的演示,让学生自主感知“观察法存在的不足”,为促使学生改进探索思路与研究方法奠定了基础. 后面的问题情境不仅揭露了函数奇偶性概念形成的前因后果,还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接纳了函数奇偶性的定义,为这部分知识的灵活应用夯牢了根基. 因此,合理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研究效率,还能从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研究兴趣,产生较大的学习内驱力.

3. 经历探索过程

实际教学中常存在如下现象:对于一些步骤多、运算量大的问题,不少学生刚开始求解都是比较积极的状态,但求着求着就丧失了信心,甚至出现了厌烦心理,从而抄答案或人云亦云. 出现这种现象,有些教师认为这是学生懒惰导致的,而学生却抱怨问题过于烦琐,解题过程冗长,实在难以提起兴趣. 其实,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经历完整的概念探索过程. 众所周知,每一个概念的发生、发展、成形都离不开不断探索的过程. 若教师为了节约时间而忽略引导学生亲历概念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则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应用时难免出错,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学生做事虎头蛇尾的现象.

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带领学生亲历概念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能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脚踏实地地努力与奋斗,才能硕果累累.

总之,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应深入了解概念教学的重要性,走出概念教学的误区. 放低教学起点,通过合理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概念探究兴趣,让学生亲历概念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为后续灵活应用概念奠定基础.

作者简介:于伟(1980—),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