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播视域下地方媒体讲好生态文明故事的策略转向
2024-05-04陈静王楚婷
陈静 王楚婷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实现新进步,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本文关注在国际传播视域下,近年来地方媒体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相关宣传内容,以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旗下重庆国际传播中心iChongqing推出的《中国这十年》系列微纪录片为例,探究其叙事策略的发展与转向,对主流媒体构建中国生态文明形象媒介传播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认为,该系列微纪录片具有多元化叙事主体、主观可视的叙事技巧以及以小见大的叙事主题等叙事策略的转向,将中国故事带入国际话语体系,为地方媒体讲好中国故事提供范例。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国际传播;iChongqing;叙事策略;微纪录片
自2022年9月起,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旗下重庆国际传播中心iChongqing陆续发布名为《中国这十年》(CHINA IN NEW ERA)的系列微纪录片。纪录片记录了10年来重庆城市生态环境的真实影像,以外国人的视角向国外展示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成果,对塑造国家形象、稳固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话语权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我们这十年|重庆生态答卷》在发布后通过美通社等专业新闻机构推送,以4种语言被全球395家媒体转载发布,累计传播量逾2.41亿次。[1]
一、地方生态文明建设故事的国际传播价值
中国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发展中大国,其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的努力和成就备受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环境质量、生态保护、绿色转型、制度体系、全球贡献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2]地方媒体传播平台向国际社会宣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宝贵经验和积极成效,讲好中国生态文明故事具有重要的国际传播价值。
首先,向国外传播中国地方政府、企业和民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参与和贡献,有助于塑造中国积极的国家形象和国民形象。地方媒体通过展示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提出的“中国方案”,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可和信任。可以通过纪录片、社交媒体等多渠道、多媒体进行传播,宣传我国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的故事,树立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国家的形象。基于此,《中国这十年》系列微纪录片立足地方、展望全国,以一幅幅壮阔的自然山川美景展示了重庆人民致力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同交出的“答卷”,也是中国人民团结、勤劳精神的最好写照。
其次,不同生态建设路径的国际传播,也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借鉴与交流[3],传播地方生态文明建设故事可以为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话语平台,有助于向世界展现我国建设道路上所蕴含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4]。通过分享经验和技术,各国各地区可以相互借鉴,加强合作;通过地方媒体传播,分享中国各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创新做法。这样的互鉴和合作有助于一个国家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寻找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共同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地球生命共同体。
二、《中国这十年》系列微纪录片的叙事策略转向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生态文明建设国际议题需要中国思想、中国方法。然而,目前中国的生态文明传播面临着国际话语的表达不充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成就还未得到国际社会的充分认可等多方面挑战[5]。中国生态环境议题的国际传播需主动实现策略转向,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向。iChongqing《中国这十年》系列微纪录片分别从渝北铜锣山矿山公园的变迁、重庆城市的“海绵”智慧、鹰飞之城以及重庆的山水人文风光4个角度切入,并通过外国记者的叙事视角和列举大量数据,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10年来重庆市的生态环境变化,将中国故事融入国际话语表达体系。
(一)叙事主体:多元群像
人是生态文明建设故事里的绝对主体,是串联各环节的关键要素。此前有关生态文明的传播以政府叙事为主,面向全球的多语种与民间叙事较少,对外智力产品的视角比较单一。[6]而《中国這十年》系列微纪录片改变主流媒体传统的叙事风格,在叙事主角的选择上更加多元,基于平民视角叙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故事更具感染力与说服力。视觉文化不仅是视觉的社会建构,更是社会的视觉建构[7],镜头下,每一个平凡岗位上的普通人既是重庆生态环境改变的见证者,更是重庆生态文明的建设者,他们的形象随着影片叙事情节的推进得到升华。
在《中国这十年》系列微纪录片中,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代重庆人的共同实践主题,生态文明建设故事由他们讲述。除了官方声音,有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共同呈现出生态文明建设主体多元化的时代群像,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市民群众等共同构成了重庆这片土地上提升生态质量的力量。
为了向外国受众讲好中国故事,纪录片以外国记者的“他者”视角串联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作用不容忽视。国际人士对具体“中国故事”的见解与感想,也成为建构全球化叙事情境的一种表现方式。[8]《中国这十年》系列微纪录片以外聘记者詹姆斯(James Alexander)和亚力克斯(Alex)为串讲人,通过他们的实地走访以及感受的抒发,诸如“在中国生活的这一年里,我见识了许多关于生态保护与修复的例子”“想象把孩子带去那个公园,他们不仅玩得开心,还能学到关于生态的重要知识”“(山城步道)不仅方便了低碳出行,也成为游客们喜爱的绿色风景线”等言论反映了重庆生态文明建设对他们生活的影响,传达出他们对中国生态文明治理成效和理念的认同、赞同。“他者”眼中的中国故事为该系列纪录片叙事增添了丰富性和现实感,将重庆城市生态景观置于国际交流环境中。同时,“他者”话语也体现出了一定程度的情感态度倾向,这种情感传播的传播方式作为对外传播的新尺度,具有内容的主观性、语言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有效地沟通着人与人的情感[9],两名外国串讲人的叙事以情感为媒,使传播影响力达到微纪录片的传播目的和需求。
(二)叙事技巧:直观可视
要传播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不是喊口号、假宣传,而是以实际行动做出来,也要被看到。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美西方推行霸权主义,占据国际话语优势地位,对我国的意识形态产生偏见和污名化,让世界上的一些环境学者对“中国治理方案”持怀疑态度,导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故事在全球并没有产生与之国际地位相匹配的传播效果。[10]对此,iChongqing《中国这十年》系列微纪录片呈现出一种“叙事式的可视化”,通过客观的数据和事实,用直观可视的叙事方式加强中国生态文明故事的可读性、可信度。
生态文明议题是复杂的,不同地域、不同意识形态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多样的,但数据是全球共通的语言,它能够适当调和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由于不同认知与文化带来的差异。[11]可视化叙事从表现形式和视觉隐喻上能够引导观众理解文字本身,并更深层挖掘其中的含义,实现文本与语境间的互文。《中国这十年》系列微纪录片用数据说话,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理论转化为无数个细小的案例,划分到重庆生态的方方面面,例如,“‘重庆房子综合能耗仅为国家限定值的50%,与其他建筑相比可节约近20%的自来水”“2013年重庆环境质量优良天数只有206天,占全年的65%,2021年这一数字是326天,占全年的90%”“酸雨降水概率从48%降到了8%”“重庆全市森林覆盖率每年增长2%,达到了惊人的54.5%,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12.5%”等。在纪录片中,大量直观的数据被有效地运用,充分证明了过去10年里重庆城市生态环境改变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观众可以通过这些数据,更加深入地了解到重庆人民为保护生态环境所付出的长期努力以及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取得的成果。
(三)叙事主题:以小见大
厦门大学教授邹振东在《弱传播》一书中提出了“弱传播理论”,认为“舆竞天择,弱者生存”,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巨大能力的强者,在舆论世界中往往成为弱者,而现实生活中的弱者则是舆论场上的强者,传播只有和“弱者”建立联系才能实现效果最大化。其四大规律之一的“轻规则”(又称“轻者为重”),指出舆论世界往往避重就轻的特性。[12]在宣传策略中,虽然“强者”“弱者”之分并不一定具备舆论学范畴下冲突的对立关系及强烈的权势地位差距,但以小见大、化大为小、高举轻放、深入浅出的本质理论内涵同样给予新闻宣传工作一定的启发。理论适用对象可延展至不同量级报道对象的选择上,“弱者”即微观的、具体的事件或人物。
重庆的生态文明建设故事是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地方媒体讲好生态文明建设故事,既要展现中国特色,又要具备全球意识。《中国这十年》系列微纪录片将中国故事升华为全球故事,将重庆作为中国对外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标本,主动把中国生态建设放在国际视野下,扩大共同意义空间[13],实现了更好的传播效果。
《中国这十年》系列微纪录片注重在叙事主题上的以小见大,一方面体现为各行各业构成了重庆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例如,铜锣山、广阳岛、南泉山顶等自然景观以及“重庆房子”、萝卜快跑、OPPO企业等社会景观,零散分布的差异化地区却共同构成了重庆“山清”“水秀”“人文”的生态概念,运用视听语言将宽泛且难以把握的概念装上“抓手”,具象体现出生动的建设成果。另一方面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展示着大国责任与担当。重庆作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完成了缙云山综合整治、两江四岸生态修复等一大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特色项目,使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更加牢固[14]。而《中国这十年》系列微纪录片通过实地考察,在纪录片中呈现各区县在生态文明政策下的丰硕成果,既是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历程的真实记录,也是对环境保护时代命题的主动回应。
三、结语
iChongqing《我们这十年》系列微纪录片以小见大,改变传统的国际传播叙事策略,立足重庆本地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展示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实践和显著成果。生态文明建设要靠所有中国人的努力,也需要全世界的参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功要与国际话语体系相匹配,中国生态文明故事才能传得远、叫得响,为世界各国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中国方案。媒体传播平台要让更多主体广泛参与,汇聚各界力量共同发声,努力提升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信息供给数量和质量,地方媒体应积极作为,讲好地方生态文明建设故事,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立體、全面的中国。
参考文献
[1]陈燕.新闻舆论工作者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重大部署 讲好中国故事[EB/OL].(2022-10-19)[2023-12-20].http://www.zgjx.cn/2022-10/19/c_1310670410.htm .
[2]生态环境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EB/OL].(2023-08-13)[2023-12-20].http://www.qstheory.cn/laigao/ycjx/2023-08/13/c_1129798044.htm#.
[3]周亭,邓天奇,唐紫宸.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传播价值及实践路径[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13-18.
[4]曹胜强,刘俊玲.跨文化视域下非遗翻译与国际传播思考:以《非遗里的中国》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3(10):49-52.
[5]李玉洁.中国生态环境议题国际传播的挑战、转向与创新[J].对外传播,2021(8):9-13.
[6]鲍传健.生态文明叙事海外传播的挑战与应对[J].对外传播,2021(3):56-59.
[7]刘晋晋.何谓视觉性?——视觉文化核心术语的前世今生[J].美术观察,2011(11):121-126.
[8]施蕾蕾.“主体”与“他者”交融:人文纪录片国际化叙事策略[J].未来传播,2022(3):91-97.
[9]李建军,刘会强,刘娟.理性与情感传播:对外传播的新尺度[J].江西社会科学,2015(5):240-245.
[10]周庆安,刘勇亮.多元主体和创新策略: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国际传播叙事体系构建[J].新闻与写作,2022(12):21-28.
[11]熊言亦佳.新世纪电视纪录片塑造国家形象策略与方法思考[J].传媒论坛,2022(24):85-87.
[12]邹振东.弱传播[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8:58.
[13]潘轶君.融媒时代主流媒体对外传播“中国故事”的叙事创新研究[J].科技传播,2022,14(16):70-72,80.
[14]谢鹏.身边的生态环境有何变化?重庆晒出“十三五”环境治理“成绩单”[EB/OL].(2021-01-06)[2023-12-20].
https://cq.cqnews.net/html/2021-01/05/content_51209578.html.
作者简介 陈静,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王楚婷,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