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电影《港囧》和《夏洛特烦恼》比较研究
2016-10-31董志远
【摘 要】国产现象电影以喜剧片居多,《港囧》和《夏洛特烦恼》这两部现象电影就是典型的喜剧片。两部电影有着相似的类型元素和叙事策略,笑料突出,然而价值观上具有硬伤,文化表达上流于浅薄,具有最近几年国产喜剧电影的通病。喜剧片应坚守民间立场,承担起积极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现象电影;《港囧》;《夏洛特烦恼》;类型元素;叙事策略;文化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0-0118-02
2015年国庆档期上映的《港囧》和《夏洛特烦恼》都具有高票房,社会讨论热烈,上映后期面临口碑差和抄袭的指责,社会热度持续发酵,可以被称为现象电影。两部主题相似、在国庆期间上映的讲述中年危机的电影,携手成为2015年度的现象电影,一方面可以归功于喜剧电影内容和笑料的成功,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的社会症候。现象电影暗合了大众的集体无意识,代表了大众的欲望映射,《港囧》和《夏洛特烦恼》也不例外。这两部电影互为镜像,彼此映照出对方的无数个影像,显影了社会中存在的症候。
一、类型元素:喜剧与爱情
《港囧》和《夏洛特烦恼》都是都市爱情喜剧类型,它们的成功都依靠了IP的良好运作。《港囧》由徐峥自编自导自演,是“人在囧途”电影系列的第三部,加入了爱情、怀旧元素并将香港文化融入其中。《夏洛特烦恼》改编自开心麻花同名舞台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成功的经验可以复制,现象电影里的“现象”可以挖掘。
《港囧》的故事主线是两个男人的旅程,这次少了公路片的广阔,旅程限于香港这座城市,追逐多发生在逼仄的巷弄里。和男主角徐来一起同行的是他的小舅子蔡拉拉,一个纪录片爱好者,整个旅程都被其记录下来。《港囧》的笑料来自徐来和蔡拉拉在香港狂奔路上的“奇遇”——拍电影的王晶剧组、摩天大楼里的黑帮,还有变坏的警察,呈现给观众的更多是一个想象的香港。观众对真实的香港了解不多,对电影里想象的香港倒是如数家珍一般了解,感到亲切。徐来痴迷的初恋女友似女神般冷艳美丽,大学没能完成的吻卡在心里二十年没有放下,而结婚近二十年的老婆蔡波始终坚贞不渝地爱着徐来,这可以说是两种爱情神话。前一种对初恋的痴心不减说明徐来的初恋情结始终存在,却又如他的油画梦想被现实吞没,后一种爱情神话更多是导演给中年危机的男性提供的解决之道——回归家庭。两种爱情的发生、发展以至成熟,充满了荒诞性和喜剧色彩。
《夏洛特烦恼》的“笑果”多来自语言的戏剧性、对人物行为的揶揄和对未来现实的挪用造成的反差效果。然而一部《夏洛特烦恼》像是许多小品拼贴而成,小品的特点就是笑点密集,通过语言的精心安排感染观众。电影是叙事的艺术,《夏洛特烦恼》并没有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它没有紧凑的结构,叙事缺乏逻辑性。在夏洛梦境里的高中,马冬梅无端地爱着夏洛,夏洛则追求着秋雅并且成功了。弗洛伊德说,梦是欲望的满足,那么在夏洛的梦里,他实现了双重欲望的满足。一重满足是现实里马冬梅正拿刀砍他,自己狼狈不堪,到了梦里马冬梅不管夏洛做了什么都死心塌地爱他;第二重满足是得到了现实里追求不到的秋雅。所以,夏洛的梦实现了中年危机男性的两难抉择——既能出轨,还能全身而退。现实中不思进取的夏洛在梦里如暴发户般迅速成名,回到现实后仍不知悔改,电影本意是讽刺这种行为,却消解于戏谑式的表达中。
二、叙事策略:青春怀旧、异域风情和梦幻光影
《港囧》的故事始于大学校园,《夏洛特烦恼》的故事发生于高中校园,它们不约而同选择九十年代作为校园爱情的背景,影片开场不久就洋溢着浓浓的怀旧风,比如《港囧》里的电影海报、小礼堂影院,《夏洛特烦恼》里的流行歌曲、校园广播、老虎机。电影通过这些校园符号叠加出一个符号化的青春,观众消费青春怀旧片就是在消费符号化的青春。嬉戏、抽烟、打架等成了青春片的共同元素,电影合理运用了这些青春符号。鲍德里亚曾指出,消费系统的核心在于符号消费,“消费系统并非建立在对需求和享受的迫切要求之上,而是建立在某种符号和区分之上。”①因而,电影中的青春符号消费是大众消费时代的典型特征。
《港囧》的怀旧并不局限于校园,徐来在香港的囧途中,怀旧符号始终不断,最突出的是不时响起的香港金曲。尽管现实时间已是2014年,这些歌曲还在不断提示着一个已然过去的九十年代——这是徐来也是导演徐峥的青春时代。“80后怀旧之所以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本质在于其对90年代中后期至当下的中国历史的某种感知。”②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发展迅速,大众文化领域不断翻篇,香港电影和粤语歌曲黄金时代一去不返,九十年代的生活方式不复存在。电影里祭起的怀旧大旗,只能符号化片段化的还原和美化逝去的青春。《夏洛特烦恼》的故事发生在一个海滨小城,一边是燥热吵闹的青春校园,一边是海风吹拂的宁静港湾,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海滨城市容易给人带来异域风光的感受,给电影带来更多唯美的质感。《港囧》的故事地点香港同样是海滨城市,不同的是,香港摩天大楼林立、街道狭窄逼仄、行人和汽车匆匆忙忙。香港异域而富丽堂皇的都市风光,西虹市旖旎而宁静的小城景色,两座不同的城市具有一样迷人的异域风情。通过这两部电影,观众想象着另一种生活,电影成功让观众远离枯燥的现实。
两部电影具有相同的叙事策略,即运用光影营造梦幻效果。《夏洛特烦恼》主要的剧情是夏洛在梦里穿越回高中时代,为了体现和现实的区别,梦里校园场景的打光偏梦幻、柔美、朦胧,尤以夏洛刚穿越回高中教室时表现得最为明显。《港囧》同样利用光影来塑造梦幻感,这就使得徐来记忆中的杨伊更像女神,突出杨伊在他心中的美好地位。正是这种偏向于梦幻效果的处理方法,梦终究是梦,总有醒来的一天,主角会在梦里醒来,观众也会一笑了之。梦幻的光影增强了怀旧色彩,然而刻意为之的怀旧已经沦为“怀旧经济”的赚钱手段。这两部电影并不是纯正的“青春怀旧片”,它们对青春怀旧元素的运用更多是商业上的考量,“青春怀旧”面临被过度消费的危险。
三、文化价值观:中年危机与娱乐至死
《港囧》和《夏洛特烦恼》都表现中年危机,这里中年危机仅是男性的危机,是电影男主角徐来和夏洛的专属,女主角蔡波和马冬梅是没有中年危机的。电影里男人到了中年后,可以见异思迁想起年轻时的初恋,可以奋不顾身地去见一面,留下未完成的吻。电影里的女人却要全心地爱着男人,二十年如一日,和异性接触仅仅限于一个拥抱,默默撑起整个家庭的重担。电影把男性置于高高在上的地位,女人则像是男人和家庭的附属一样,不管男人做了什么,只要回头女人会既往不咎地接受他。两部电影里,徐来和夏洛撒谎、犯错、对妻子不忠,蔡波和马冬梅仍如圣母一样完美,她们的爱情竟丝毫没受影响。所以这两部电影都犯了大男子主义的毛病,都有着歧视女性的嫌疑。经历过女性主义思潮影响的现代社会,男女早已平等,甚至有时女性更加独立自主,这两部令人捧腹的喜剧电影在价值观方面并不正确,而男女主角的塑造倾向于脸谱化。
电影里中年危机的解决也颇为简单,重回老婆怀抱、回归家庭就没事了。试想,《港囧》里若不是杨伊住所那一墙的男人照片表露出的女人的放浪形骸,《夏洛特烦恼》里若不是秋雅和袁华偷情显示出的蛇蝎女人形象,男主角徐来和夏洛还会这么轻易地放弃初恋、想起老婆来吗?女性角色要么是圣母般高洁不计前嫌,要么放浪形骸、蛇蝎女人,电影塑造的女性角色朝着两极分化的地方走,而没有贴近生活原貌。简单化解决中年危机,遮蔽和美化了现实中的社会问题。2015年中国离婚率经历了“十连增”,离婚率高不一定是坏事,但喜剧电影大团圆的结局轻易就弥补了男女之间的情感裂痕。女性的爱情如乌托邦一样虚无缥缈,男性的爱情则如反乌托邦一般具有专制作用,尽管社会一直在进步,可悲的是,这仍是一个男权社会,在不少人心中仍残留着男尊女卑的思想。
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消费主义价值观盛行的年代。观众观看《港囧》要和各种硬性植入的广告相撞,剧情被广告切割得碎片化,招致众多批评。徐来奔走在出轨途中一边搞笑,一边还不忘喋喋不休地说教,具有极强的反讽意味。《夏洛特烦恼》具有碎片化叙事的硬伤,一部电影成了众多小品的随机组合,它为了搞笑调侃了男女关系、打了老师,调侃了社会现状和人际关系,批评力度不够,最后只停留在了戏谑层面上。《港囧》和《夏洛特烦恼》的电影主题都是回归家庭,表面上看两部电影都具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表达,但深层的文化价值观却难说正确,丢掉了喜剧的思索能力,电影仅仅限于暴露和玩弄社会问题,在价值建构方面力不从心。“近年来,喜剧电影正逐渐抛弃‘小荒诞、大现实的社会影射,转向‘大荒诞、小现实消解弥合;正逐步放弃‘以小见大的美刺责任,转向‘化整为零的现实逃避。”③好的喜剧应是笑中带泪的,能让观众在欢笑之余还有积极奋发的动力,电影不能沉浸在娱乐至死的怪圈中无法自拔,还应具有批判和反思功能。
四、结语
现象电影就像是社会的镜子,“再度祭起福柯、也是电影的症候批评的有效公式:重要的在于讲述神话的年代,而不是神话所讲述的年代;或者更为直白地说,社会的主体现实或曰公众性的社会问题始终是索解成功的大众文本的首要参数。”④《港囧》和《夏洛特烦恼》在带给观众欢声笑语之余,遮蔽了一些社会问题,被指责价值表达上“三观不正”。现象电影鼓噪着人们的消费欲望,它在无形中控制了消费者,因为不看某部电影将在各种社交媒体上没有发言权,因而现象电影容易造成消费心理的异化。国产喜剧电影乃至大多商业电影在故事编排、视觉效果越来越成熟的时候,应该适当地放慢前进的脚步,在电影里进行一些反思,切实担当起大众文艺作品该有的引导作用,而不应在娱乐至死的路上狂奔不止。
注释:
①[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金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7页。
②唐宏峰《怀旧的双重时间——<匆匆那年>与80后青春怀旧片》,《当代电影》2015年第2期第34页。
③郭海洋《论新世纪以来国产喜剧电影的现实表达》,《电影新作》2015年第2期第114页。
④锦华《影片分析举隅Ⅱ:<盗梦空间>》,《电影批评(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2月第2版,第249页。
作者简介:
董志远(1990-),男,汉族,江苏徐州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14级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生(电影电视学方向),研究方向为当代电影现象、电影理论、影视实践,主要关注和研究科幻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