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惑而思,辨而明之
——论小学数学课堂“思辨”教学的策略
2024-04-30江苏省如皋市白蒲小学孙明霞
江苏省如皋市白蒲小学 孙明霞
“明辨之,笃行之。”“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思辨是复杂的,受人脑的支配,更与思维密不可分。新课标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显然,相依而生的就是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即数学思维的发展。今天的课堂要求教师“限时讲授”,为的就是把课堂的“话语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说得自由、清楚,说得有理、精彩!
当然,这对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中的生成点拨,应凌驾于整个课堂之上,教师要有俯瞰课堂的能力。诚然,精彩的、有价值的“思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小学生,在学生第一阶段尝试“学走路”的活动中,教师恰如其分的“扶”尤为重要。那么,究竟该如何去“扶”?又该何时“放”呢?
一、分层设疑,有思有辨
在学习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各自的思维方式与并不统一的思维水平。这些需要教师清晰地认识到,且这也是教学中不可逃避的现实。我们无法将学生“拔”成同一高度,却可以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顺应学生的思维层次,让教学设计本身就有思考的空间,每个学生都能有思考的切入点,给予学习滞后的学生登上更高阶梯的时间与空间。
如在执教“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时,笔者设计了如图1 的活动导学——“数对含义辨析”,给处在不同思维阶段的学生思考的突破口。
图1
活动思辨问题设置了三个层次。其一,对于数感较强,且能很快掌握数对含义的学生来说,他们从第1问就已经直接可以从提供的数对中发现这些数对的第一个数字,即表示列的数相同,由此推理得出A、B、C、D、E五个点在同一列。当然能这样思考出来的学生对数对含义的掌握已很深刻,且已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理解认知了。他们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很强,能较快地发现问题的本质。然而,更多的学生是不能快速内化新知、触摸问题本质的,那么就需要教师给学生一个“垫脚石”,帮助他们通过新的途径解决问题。其二,第2 问中,明确提出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一对比数对中暗含的特点。抽象的数对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探究时的发现。于是,有了“小提示”:“可以用笔涂一涂哦!”当学生一个一个找出这些点并依次涂上颜色后,便能一眼看出这些数对所表示的点有何特征与联系。这时,“数形结合”给了学习稍稍滞后的学生发现与思考的机会。这样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思辨,而且这些思辨的角度、程度不一,也就给了他们思维碰撞的机会。愈辨愈晰,愈思愈明,学生慢慢迈向问题本质,如此,思辨的本质是如此惊人的一致!思辨的过程尤为精彩:动笔描点、绘制出数对所在点的位置的学生会有惊奇的发现,乐于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从中描述自己的发现,而这个描点图,也证实了学生对抽象数对规律的发现。如此分层设疑,是高水平的相辅相成,让人人有思,人人可辨!
教师在课堂中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是不露痕迹地各给所需,让每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垫脚石,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思与辨。
二、引“矛”攻“盾”,是辨亦思
“头脑不是一个需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用自己的星星之火去点燃学生思辨的火把,在课堂中,将难点变成“矛盾”的激发点,抓住生成,引“矛”攻“盾”,引发“头脑风暴”,在生生的思辨、你来我往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让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
在执教“可能性”一课时,笔者设计了“猜球”这一活动。教学片段如下:
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三个口袋,一起来看看——(1 号:2 黄、2 绿、2 红。2 号:3 绿。3 号:2 红2 绿)
师:老师昨天在家摸了其中一个袋子里的球,但摸的究竟是几号口袋,记不起来了。我一共摸了4 次,分别是绿球、绿球、绿球、绿球。是几号口袋呢?
(学生兴趣盎然、激烈地猜测着)
师:想想,要摸到绿球,这个袋子里就得放什么球?
生1:袋子里放绿球。
生2:袋子里一定要全都是绿球。
……
课堂中,教师切中肯綮:“想想,要摸到绿球,这个袋子里就得放什么球?”教师适时在趋于平静的思维“湖面”上丢下一颗引发“思辨”的石头,在有价值的分歧点上,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四两拨千斤”,以智激智,着意引领。渐渐地,大部分学生开始倾向生1的观点。争辩,亦是思维最好的触媒剂,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思考,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独特的个性,并使之自由发展。而这样的“头脑风暴”,让学生的思维进入高度活跃期、发散期。一旦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则教学效率显著提高。
三、以“退”为“推”,辨“知”思“质”
诚然,“思辨”的课堂不是一味地高歌猛进,适时的以“退”为进,更是让“思辨”走向深刻。在苏教版数学教材中,不难发现有很多需要学生不断自主探究、发现的活动。如“钉子板上的多边形”“和与积的奇偶性”,这些活动如只是一味地对照表格数据或算式去观察、提出猜想等,无疑是生涩、枯燥的,所谓的小组交流也只是答案的校对,这会降低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适时地借助简单、有趣的游戏来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其实就是以蕴含数学思想的数学游戏等助推学生思考,给学生创设争辩的机会,让他们在“百家争鸣”的探索中产生灵感与动力。
如在教学“钉子板上的多边形”时,教师应用极限思想,开展了这样的游戏活动:
导入部分,给每个学生一张有格点的A4 纸,要求在格点纸上尽可能地画出一个面积最大的图形。
师:来,将自己的作品举起来,相互展示一下!看看,怎样画的图形面积最大?
师(总结):看来,这图形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
生1:多边形边上的钉子数。
生2:多边形所包含的钉子数(即多边形内的钉子数)。
……
师(总结):看来,影响多边形面积的因素很多。我们从简单的入手,先来研究多边形的面积与边上钉子数的关系。(板书:多边形的面积、多边形边上的钉子数)
由此游戏引入探究影响多边形面积的诸多要素,让学生产生“思辨”的必要,而不是生硬地告知。其实,很多自然科学的发现就是人类在不设限的无尽假设中发现、证实的。
在课堂最后,教师再次借助了游戏的形式:
师:这回还是一个比赛,规则有所不同:
比赛规则:在3 号格点纸上,尽可能地画出一个面积最小的图形。
生1:我找到了面积最小的图形,不过,我不是画出来的,而是算出来的。
生2:当多边形内部钉子数越来越多,边上的钉子数也越来越多,这多边形的面积就越来越大!
师:反过来,要使面积小,这内部钉子数最少为0,边上钉子数最少为3,还能再少吗?2 行不?算算看。
看似简单的游戏,导入是利用“极限思维”发现规律,提出猜想,在生生“思辨”中发现问题所在,于是,越辨越清晰,由表及里。教师抛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引发生生思辨。教师不动声色,让生生之间进行认知碰撞,迸发思维的火花;答案不完整或错误时,不贸然否定学生的见解,而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延迟性评价给思维稍慢的学生一个独立思考的时间。最后,教师巧妙地留下“核心问题”,将该矛盾升华。
四、巧设“变式”,“思”“辨”合一
“变式”是对新知本质的深刻理解和内化建构,指教师在分析学生现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充分给予学生时间,通过引导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进一步,对问题的思考更加深刻。或许时间能给他们思想“发酵”的机会,他们的收获会更有价值。
在执教“简单的周期”一课时,笔者在课堂最后的五分钟做了这样的设计:
【祖玛游戏】
1.玩之前,祖玛的排列有规律吗?这也是一种周期现象。
2.照这样排下去,左起第22 个什么颜色?
3.消失两个蓝祖玛后,左起第22 个什么颜色?
(学生意见不一,教师提醒)
4.(打掉开头两颗蓝色球后)刚才是3 个球为一组,现在还是3 个球为一组,刚才是求第22 个,现在还是求第22 个,为什么两次球的颜色不一样呢?
5.第一次每组是2 蓝1 红,现在是每组1 红2 蓝,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每组个数一样,但是组内的顺序不一样,也就是规律发生了变化)
6.红色打不掉了(开头反而多了一颗红球),请问,左起第25 个是什么颜色?
7.那减2 呢?减3 呢?减4 呢?
8.哪种方法最简洁?
遵循已知,拓展未知,推陈出新,巧用“变式”。同时,独辟蹊径,让获得的活动经验有得以用武之处。由此,这样的活动经验不再仅仅停留于手指尖、口头上,而是深化于心的思维活动过程,学生在思考中获得的活动经验。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缺乏“思辨”的课堂,是沉寂的内河,毫无生机与活力。“百家争鸣”的思维激变,是越说越清晰。教师所说的一定是必要的,无效的一定不说!这压缩的不是时间,留给学生的不是压力,而是更多自主思考的空间、时间、自由、话语权。到达思维终点的路径有很多,但有些学生需要思维的“缓冲”时间与区域,这些都需要教师提供台阶,每个学生都是自己成长站台的守望者,他们前行的速度不一,教师要善做“时差”的调节者,让学生都有“思辨”的机会,越“辨”越清晰、越“辨”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