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之有道,以食育人

2024-04-29余慧

《学习方法报》教学研究 2024年27期
关键词:笋壳食育春笋

余慧

民以食为天,食是人的生存之本,与人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美国著名心理学马斯洛根据人的动机将需求划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食作为最基本的需求,既能育德,又能启智;既可促劳健体,又可熏陶审美。食育对促进学生五育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始于《礼记》,传承中华礼仪

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儒家学派在《礼记》中论述了饮食礼仪的重要性,提出了“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的食育思想。在平时陪餐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喧闹,我以“食不言,寝不语”的古语来教育学生,趁此契机,利用班会晨会的时间进行中华传统饮食礼仪文化的专题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用餐习惯,感受中华的传统礼仪,增加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感。

二、走进菜园,感受栽培乐趣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教学中要走进大自然。学校有一块小空地,我充分利用了这块不起眼的小区域,带领学生种植一些应季的作物,比如秋天的青菜、大蒜、菠菜等等。播种、施肥、拔草、浇水、采摘都由学生亲自动手。

陶行知先生指出:“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在劳动中拉近了学生与大自然的距离,增加了和食物的亲近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感受自然界的神奇,也增进了自立的能力,也让他们体会到食物的来之不易。

三、主题实践,探索美食特色

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谈》中说:“不是要把世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都教给学生,而要使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他自己。”在食育课程资源开发中,我依托本地山区自然资源,积极挖掘适合学生的食育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开展了一系列特色食育主题活动。

三四月春笋破土而出的季节,我带领学生开展了“春笋破土季,竹娃探究时”走进春笋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围绕“笋芽尖尖我来找”“满载而归我来剥”“笋壳多多我创作”“春笋美味我来烧”“春笋知识我来查”这五个方面,让学生自发组成探究小组,在家长的陪伴下走进大自然,实践体验。活动完成后每个小组完成一份研究报告,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分享,分享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悟,评选出“最闪亮”探究组。此外还让学生们用投票的方式,自己评选出最佳的笋壳贴画作品。创作笋壳贴画促进了学生由欣赏美到创作美的能力的跳跃,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

金秋九月,正值板栗成熟,我开展了“板栗飘香季,竹娃探究时”走进板栗的研究性学习,围绕“果实累累我来打”“毛球满地我来捡”“满载而归我来剥”“板栗美味我来烧”“板栗知识我来查”这五个方面,让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能够体验“打板栗、捡板栗、剥板栗、烧板栗、查板栗”这一完整的过程,在动手实践中收获快乐。活动结束后,我利用班队课举行了一次汇报交流活动,学生展示活动的成果,畅谈活动的体会,分享活动的喜悦。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做中学”,是的,在探究实践的过程中,不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感恩自然、感恩父母的品质,还激发他们勇于探索、乐于实践的精神,建构了正确的食物观、生命观和世界观。

四、学科教学,赋能食育内涵

部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有篇文章叫《桂花雨》,教完课文之后,我灵机一动,秋季的校园里的桂花正值盛开的日子,香飘四溢,为何不带学生们去体验一下?于是我带着学生们,我们一起小心翼翼把采摘下的桂花装到盒子里。晒了后,我给每个学生的杯子里加了少许桂花,热水一泡香极了。喝着亲手制作的桂花茶,他们脸上个个洋溢着如花般的幸福与甜蜜,体验着美食给我们生活带来的美好和愉悦。

是的,“社会就是大课堂”“生活处处皆教育”,食育无处不在,学科教学也因为食育显得更有人情味,更富有内涵,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健全。

五、家校合力,共促食育发展

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家庭的力量无疑是举足轻重的。家长朋友就是我们的同盟军。为了营造更好的食育氛围,我经常邀请家长进校园参与学校活动,比如邀请家长参加体验式帮厨、美食节活动、就餐营养指导等。家校共育,才能发挥食育强大的作用,促进五育的发展,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更健全的人格。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要传承中华的传统饮食文化,培养学生健康的饮食习惯,提升生活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加强食育研究,实现以食育人的重要功能。

猜你喜欢

笋壳食育春笋
笋壳和桃花
数笋
我是“食育”小画家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食春笋知春味
3—6岁幼儿家庭食育开展建议
“食育”也需进校园
笋壳青贮饲料的可行性实验探究
春笋 入宴的「百搭食材」
不吃草不吃饲料的“熊猫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