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类” 的基本内涵及其思维演进

2024-04-27范甜甜

今古文创 2024年15期
关键词:比类分类

【摘要】“类”字所见益增,且含义杂出,界说不一。其实,“类”字的多重含义,是随着社会一起发展演变的。“类”的本名是一种兽,后被当作祭品于是延伸出了祭名,祭祀本身就具有求善去恶的职能,于是“类”有了善这种道德属性的含义,直到与族群和万物联系在一起才有了分类的意思,分类包括族类和种类,因为相似才被分为同类,于是又拓展了肖似意,墨家学派第一次将“类”作为一种推理方式存在,即推类,并提出异类不比和种属关系的命题。把现代逻辑意义上的比类与中国传统的推类进行比较,可以更好地理解双方的不同。

【关键词】类;分类;推类;比类

【中图分类号】B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15-0131-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15.040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阳学院2023年硕士培养点研究生科研专项[2023—YJS01]资助成果。

一、“类”的含义

“类”最早的含义与兽名有关。《说文解字》:“種類相似,唯犬爲甚。从犬頪聲。”犬类最相似,所以从犬。一群像犬的动物聚在一起因其难以分辨和长相相似,便以类代称。

祭礼起源于向神灵奉獻食物,而“类”这种兽可能曾被作为部落祭品。祭祀是指敬神、求神和祭拜祖先的古老的宗教仪式,通过特定的仪式来祈求神明保佑、平安、健康和丰收等,是一种祈求天地和谐并与天共生的信仰活动。出征要类祭,地点和形式取则于吉礼中的祭天之礼,也是在国都之郊举行祭祀,将牺牲、币帛等祭品燔燎告天,通过向上蒸腾的烟气,把出征之事报告上帝,请求上帝同意,以上帝名义去恭行天罚,并祈求上帝保佑战争的胜利,是最高规格的祭祀仪式。“类”作为一种祭祀仪式的专有名词出现于文字记载之中:“掌六祈以同鬼神示,一曰类,二曰造,三曰槽,四曰禁,五曰攻,六曰说。” ①

祭祀是人类善念善行的重要表现。《尔雅·释诂》:“类,善也。”“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类维何?室家之壶。君子万年,永锡祚胤。” ②很明显,这是祈福之词。这里的两个“类”字都表示了善的道德意义[1]。其具体含义是祝王室繁荣昌盛,子孙衍传,寿福绵延。“仪,若,祥,淑,鲜,省,臧,嘉,令,类,攻,穀,介,徽,善也。” ③这里的类指勤施无私,是故为善。一个人的美德在于明辨是非,是非分明就能区别善恶,堪称人们的师长和君主。明辨是非是对“类”的道德属性的准确把握。

追本求源,纵观类概念发生、发展的全部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概念内容的扩充、修正和改造是人类社会前进上升运动的缩影。

二、分类思维

在祭祀活动中,不光要祭祀上天,还要祭祀先祖,祭祀先祖是整个家族的大事,由此,“类”的祭祀意明显地同种族的划分结合在一起。《国语·周语下》叔向引《诗》,“《诗》曰:‘其类维何?室家之壶。君子万年,永锡祚胤。类也者,不忝前哲之谓也。”亦为孝子孝孙之意。这里的类就是不使圣明的先祖蒙受耻辱,光宗耀祖是善的形式,由此,可以找到由“善”到“族类”扩展的契机。

类是相同或相似事物归成的集体,即同一个族类。《左传·僖公十年》:“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神不接受异族人的朝奉,民众也不朝奉异族的神灵,族人不会供奉他人的祖先,祖先也不会接受他族的供奉。这里的族类指同一氏族的人[2]。《晋书·江统传》:“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华夏与夷狄不是同族,不是同族的人就必定不是同一条心,这里的族类指的是同一族群的人。《史通·惑经》:“戎实豺狼,非我族类。”人与动物不是一族,自然不会相互共情。这里的族类指人类。

先人将“类”从社会领域延伸至自然领域和社会领域,从族类延伸出事物综合之“种类”。“凡举大事,毋逆大数,必顺其时,慎因其类。” ④谨小慎微的因其事类也就是要做到科学地分析、归纳、找到事物的特殊点。“夏禹能单平水土,以品处庶类者也。” ⑤大禹治水,使得山归山,水归水,是事物的分类。“六物不同,民心不壹,事序不类,官职不则,同始异终,胡可常也?” ⑥井井有条地按类排事也是事物的分类。诗有风、雅、颂三个类别。由是观之,分类也及于诗。依据某个相似性对事物进行分类,故与此同时,“类”字也具有了相似性这重规定性[3]。“以类命为象”,“象”就是一种以相似事物为名的命名方式,“不类”,即指样子长得不像。不肖子孙就是指长相或者行为与祖先不符的儿孙。

三、推类与比附

由分类进一步发展,“类”第一次有了逻辑意味,而完成这个过程的就是墨家学派[4]。《大取》指出,“夫辞以故生,以理长,以类行也者。” ⑦所谓“立辞”,就是提出命题,但是使之得以成立,则推类与立辞应当有理由,根据理由而得出;故与辞之间需要以法理为遵循,那就需要有令人信服的证明,不能盲目得出结论。作为推理依据的“类”,正是指“相似”这一含义。在推类的应用中,“相似”可以更具体地指相似性质、相似关系、相似结构等,可见,“相似”仅仅是保证了事物与事物之间一种关联。《小取》中的几种推类方式“辟”“侔”“援”“推”,都是以相似性为标准的:“有以同,类同也” ⑧,有相同之处就可以成为一类。凡是同类者,不管其量上有多少差别,只要它们在质上相同,即为同类,既然是同类,那就可以相推,所谓“止,类以行人,说在同” ⑨。

异类属性不同,也就是事物赖以立类的标准不同,比如说小聪明和大智慧就非同类,不能相推,因为衡量标准不同。这就是“异类不毗,说在量” ⑩。任何量都是一定质的量,不同质的量不能相比。“推类之难,说在之大小。”这一命题揭示了依类推理过程的复杂性[5]。

《经说》举例“谓四足兽与,生鸟与,物尽与,大小也。此然是必然,则俱” ?。始祖鸟既有四足又有双翼,不能把它简单鸟或者兽在事物相比较时,应注意事物类的大小关系[6],属包含种,种不包含属,所以不能以牛、马为四足兽推出四足者都是兽,会出现推论错误。无论是孟子的性善说还是荀子的性恶论其实都是推论错误的结果。孟子认为每个人都天生善良,看见小孩要掉入井里都会发动恻隐之心,所以孟子的性善学说,是以外延小的种概念也就是点点滴滴的善行为依托推而广之得出人生而为善的外延大的属概念。而荀子恰恰相反,列举了许多相反的例子,来证明人性本恶的,他也是混淆物类大小的关系来确立自己的学说的。类属关系是墨家论证的基石,《小取》将其总结为“以类取,以类予”的推类思想,即应当根据事物之间的类属关系而进行推理与论证。但也有例外,“浸淫之辞,其类在鼓栗” ?,引人陷溺的夸大不实言辞就像点着的火遇到风一样鼓动人恐惧,这里所依据的事理是煽风点火才能扩大舆论影响,三人成虎就是舆论谬误,这是墨家“察类明故”思想的强调。一个是言语,一个是火,这个推类所依据的“类”虽然所属的范畴不同,但这是关于“理”的范畴,这个“理”是形成范畴的根据,符合墨家的伦理标准,勉强算是比附。比附是推类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引申为相关联,通过主观桥接的方式在事物和现象之间建立联系的一种思维[7]。天人相副和阴阳五行就是比附最主要的两个方面。拿不能相比的东西来勉强相比的那叫强行比附。

四、推类与类比的比较研究

“类”在经历了社会背景和历史实践的变化引起的内容多次转换和演进之后,渐渐地作为逻辑范畴固定下来[8]。在西方逻辑思想史上,第一次完成这个历史过程的是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很早就用了类比(analogy)这一术语。在中国思维史上,完成这个过程的是墨家,并且墨家学派里比类与推类具有相同的意义[9],异名同实,为了和亚里士多德的类比作区分,比类和推类统称为推类。可以通过比较推类与类比的不同,了解东西方的差异。

冯友兰认为先秦文化是“仁者”类型,古希腊文化是“知者”类型。一个以求善为目的,一个以求真为目的。墨家逻辑的根本任务就是“审治乱之分”,在求治中建立秩序,达到求善的目的,满足人们的现实需要,追求社会伦理政治的成型巩固,而这些无一不需要语言工具,因此通过言语审定名分,表达思想主张和劝谏君王诸侯等求治方法受到普遍重视。

隐喻即暗示,常常出现在对话中,通过彼类事物知晓此类事物,彼类通常是为人熟知的客观事物,此类是人们比较陌生甚至抽象的事物,二者之间看似毫无关联,但是其中潜藏着一种映射,通过这个映射的链接,抽象事物可以被具体表达,也就是要用小故事说大道理。能否准确把握被劝说者的心理需求是隐喻的最大难题,一次成功的进谏必定是劝说者既懂得言语沟通艺术,又会讲感人兴趣的故事。《吕氏春秋》中也充满了作为说理原则的“类”概念。“《诗》曰:‘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此言不知邻类也。” ?“邻类”就是是非之类,“不知邻类”就会以是为非、以非为是,可见,“邻类”的主张是要依据结果来判断行动,并正确地做出行为取舍。在说理实践中,劝说者需要首先在行为与结果之间建立起的“邻类”关系,然后提出想要达成某种结果就必须进行某种行为或者想要避免某种结果就必须拒绝某种行为,这样才能达到了劝说的目的。

古希腊文化强调求真,苏格拉底的名言“知识就是美德”和亚里士多德说“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无不表达求真的文化基调。这里的知识是一种懂得道理并知道原因的理性智慧。西方传统思维重视逻辑,而推类则是中国传统人文思维的工具。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求善是依靠感觉和信念,那么古希腊文化要依靠的则是一种客观、普遍、有效的方法。

亚里士多德重形式,不重内容。在亚里士多德逻辑中推理类型是三段论,三段论是严格有效和普遍适用的科学证明方法,由三个命题和三个词项构成[9]。三段论撇开了推理的具体内容[10],专注于一般的逻辑形式,这不仅体现了形式逻辑的特征,也满足了严格有效和普遍适用的求知方法的要求,具有一般性[11]。因此,三段论成了亚里士多德逻辑的主导推理类型。

三段论有明确规范的推理形式,是一种形式正确的,即有效性推理。一个必然地得出的推论不仅需要形式正确,还需要前提为真。显然,亚里士多德的演绎推理不一定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相比较而言,中国传统文化重内容,不重形式,也就是不管采用什么形式,只要能表达其内容即可。至于前提为真,中国古代哲学在各种推理里都暗含着某个大前提,那就是天人合一,万物息息相通,古代哲人默认了这个带有普遍性的大前提。推类主要表现为人文思维,即沟通天地人三才的工具[12]。古代的推类实际上主要是在大前提相同的情况下的推理,所谓天人感应,法天法地,本身就是一种比类思维。因此中国古代哲学既不重形式,而且前提也不算真。《淮南子》中有天人感应的关系的看法,“天有九重,人亦有九窍。天有四时,以制十二月,人亦有四肢,以使十二节” ?。其认为万物有相连,天与人类以相通,体现了天人之间的同构关系。

亚里士多德重思辨,提出的三段论是科学证明的工具,是思辨研究方法的具体应用,形而上学的提出就是亚里士多德重思辨的最好证明,即强调非经验,通过理性的分析和缜密的逻辑思维进行推演,重视分门别类并且擅于在属种关系和本质属性上把握事物。

而中国古代一向注重实践,讲究从实际出发来讲道理,因而一样重视思辨的名家才会被冠以“诡辩”的称号。先秦推类思想直到两汉才开始既重思辨又重实践。推类思想的集大成者非东汉王充莫属。以《论衡》为例,推类思想以经验证据为基础,使得论据更加可靠,论证过程更加通俗简洁,保证论证的可接受性,努力在接近生活经验的同时不失去客观理性。使用日常熟知的實例反复类推批判令人难以接受的推理论证。这是强调论据的真实性。考察事物的前提,从已证实的前提论据事实中演绎出下一阶段的论据并得到相应的结论,确保整个推类论证的可靠性。这是强调论证过程的普遍性。论证必须流行且易于理解,才能保证论证的有效性。这是强调了对上下文和对象差异的关注.是非判断必须经过内心的思考,因此,为论证和推类提供了更强大的个人主观能动性[13]。王充的推类思想不仅强调从客观事实出发,也讲求逻辑形式的严密性。一个不符合现实的推论,无论逻辑论证得多严密都是无效的,同样地,一个符合认知但没有经过严密论证的推类也是值得怀疑的。

注释:

①钱兴奇等:《周礼》,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②刘晓光:《诗经》,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2022年版。

③邓启铜:《尔雅》,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④王梦鸥:《礼记今注今译上》,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⑤李迪南、侯少博:《国语》,长春出版社2015年版。

⑥李梦生:《左传译注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

⑦⑧⑨⑩??王讀源:《墨经正读》,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张双棣:《吕氏春秋》,中华书局2022年版。

?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

参考文献:

[1]蒋开天.先秦“类”的基本内涵及其思维演进[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06):122-128.

[2]蒋开天.《吕氏春秋》类思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

[3]孙中原.传统推论范畴分析——推论性质与逻辑策略[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05):31-35.

[4]张晓芒,董华,关兴丽.先秦推类方法的模式构造及有效性问题[J].逻辑学研究,2013,6(04):38-59.

[5]吴建国.中国逻辑思想史上类概念的发生发展与逻辑科学的形成[J].中国社会科学,1980,(2):58.

[6]刘霖.中国古代推类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7.

[7]马赛,PENGLin-lin.试论先秦比类思维[J].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6,34(05):55-59.

[8]李秋红.《吕氏春秋》中的“类”观念及其说理[J].逻辑学研究,2022,15(01):82-95.

[9]崔清田.墨家逻辑与亚里士多德逻辑的比较研究[J].南开学报,2002,(06):109-114.

[10]崔清田.不同文化传统与不同逻辑传统——墨家逻辑与亚里氏多德逻辑的比较[J].中州学刊,2003,(02):125-128.

[11]曾昭式.中国逻辑史研究“五范畴”——崔清田先生口述史片段[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123-131.

[12]金立,于翔.实用、关联、自觉—— 《论衡》推类论证的多维探析[J].哲学动态,2022,(10):105-114.

[13]金立,趙佳花.逻辑学视域下的类比推理性质探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5(04):42-51.

作者简介:

范甜甜,女,汉族,贵州毕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哲学。

猜你喜欢

比类分类
基于“取象比类”法探讨肝细胞铁代谢紊乱与肝纤维化中医病机的关联
分类算一算
垃圾分类的困惑你有吗
翻译转喻观及其在中医术语“取象比类”英译中的体现❋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先秦比类思维的发展路向漫谈
——以《吕氏春秋》之前为考察对象
试论“隐性显译”在传达《内经》取象比类思维中的作用
吴敬《九章比类》与贾宪《九章细草》比较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