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全面育人 强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建设
2024-04-27周兆金
周兆金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由国家设置、地方統筹管理和指导、以学校自主开发为主的课程,也就是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成效与学校课程建设能力息息相关。有的学校由于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定位不准确、理解不到位,或者学校自身课程建设能力不足等,在研制或实施综合实践课程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课程目标单调雷同”“课时设置形同虚设”“课程内容缺少地方特色”“课程实施和评价缺乏深度”“教师激励缺乏抓手”等问题。因此,要想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真正落地,发挥其应有的育人价值,学校需要进一步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建构水平和实施品质。
极具特色的课程目标
在制定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时,课程目标的确定存在两个误区:一是照搬课程指导纲要中的目标,缺少校本化的二次开发;二是以学校的全部办学目标或者校本课程的目标代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独立课程,同时也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目标既要体现国家意志,也要体现地方和学校特色,在课程目标的制定过程中要把握以下几个方向——
明确课程的指导思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是学校推进“五育融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它强调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为真实世界的问题寻找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从《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可以看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要让学生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以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经验,再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同时,课程实施注重学生主动实践和开放生成,鼓励学生从自身成长需求出发,主动参与并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并践行价值信念。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不是单纯的知识目标,或者说,其学习内容不是体系化的学科知识,而是包括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在内的能力目标,是动态可变的。此外,就学校课程规划文本而言,不少学校的课程目标的总体描述还是比较笼统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个别化、具体化、情境化处理。
凸显地域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要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提炼出具有实际意义的学习主题,获得关于自我、社会、自然的真实体验,建立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学生的真实生活是带有地域性的,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由学校自主开发建设的重要原因。多数学校的办学特色是基于校情、基于地域文化提炼出来的,从这一点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校办学特色外显的一个重要载体。因此,在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时,学校要对当地资源进行充分调研,明晰学校的办学思想,了解地方文化,明确可作为活动支撑的各类教育资源,再把学校的办学思想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对课程指导纲要中的具体目标进行地方性表达。例如:红色资源比较丰富的学校,可以重点挖掘价值体认这一部分的教育内容;德育管理、学生自主教育比较好的学校可以在责任担当部分进行深入阐释;科学教育、项目化学习、小课题研究方面做得好的学校可以在问题解决这一目标中对已取得的经验进行系统梳理;如果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强,实践活动成果丰富,则可以在创意物化方面突出自身特色。
灵活运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独特的表达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不同于三维目标,根据课程性质,综合实践活动有着自己特殊的表达方式,主要围绕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四个方面来阐述,这样的结构更加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行为性、表现性和体验性。我校在规划制定课程方案时,就是按照这四个方面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提炼出了符合学情的课程目标,比如,在价值体认这一目标中,我校突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情怀的培养,在下达集体任务后,我们不只是让学生学会合作的方法,更重视在合作过程中对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在责任担当这一目标中,我校结合地方特点特色,提倡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帮助学生树立建设乡村、发展乡村的责任意识;在问题解决这一目标中,我们提倡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自主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合作交流中完善方案;在创意物化这一目标中,学生的实践成果既可以是手工作品,也可以是一门技术、一篇作文、一项班级管理制度、一份解决方案或者一次信息技术的运用。
机动灵活的课时设置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对各科课程的教学实践作出明确规定,其中,劳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及校本课程的统筹实施课时占总课时的14%—18%,折算下来每周大概4到5节课。根据《浙江省义务教育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劳动课程、班团队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统筹使用4个课时。孰轻孰重,谁多谁少,学校在具体分配的时候难免瞻前顾后,实际上,这也给了学校更大的自主权,使课程实施更加机动灵活,在确定每周课时数的基础上,还可以根据不同课程的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变更课时,实现大小课、长短课的结合。
《课程方案》规定,劳动、综合实践活动每周均不少于一课时。我们不要把这一课时机械地理解为一节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有时会受活动场地、天气、指导教师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很难做到按部就班,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少先队活动课、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界限也不是绝对清晰,有的少先队活动、校本课程本身就可以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开展,因此,这几门课程的统筹使用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我校在规划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时,在确保每周一课时的基础上,适当采用了“借、扩、增”三种方式来处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际课时远远超过了一课时。所谓“借”,就是向其他活动借时间、借场地、借人员,例如一些与集体主义或节日活动相关的主题,就可以借用少先队活动实施教学,但要确保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内容、活动方式基本不变,只是增加少先队活动的流程,增强仪式感,使主题活动兼具综合实践活动和少先队活动的特点。所谓“扩”,就是对劳动课的一些主题进行扩展,使其在劳动实践的基础上增加文化色彩,增加问题的解决学习板块,成为跨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同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的跨学科学习和社会实践等内容同样也可以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部分。所谓“增”,就是在原有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之外增加校本特色,并围绕校本特色进行课程开发,将这些特色课程增补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中。
融合创生的课程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鼓励学生从自身成长需要出发,主动参与实践活动并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并践行价值信念。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对活动的目标与内容、组织与方法、过程与步骤等进行动态调整,使实践活动的内涵不断深化、模式不断丰富、课程体系不断完善。由此可以看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和实施路径是多元的、动态生成的,我们不能简单、机械地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内容就是一本书或一本手册,它应当是各类实践活动的校本化融合,或者是校本特色活动的再创造。
我们对课程内容的校本化改造主要采用融合与创生两条思路。融合,就是利用书中原有的主题,对活动内容进行校本化处理,将蕴含地方文化、学校特色的活动纳入主题活动,如“带着问题去春游”主题活动,由于各地旅游资源不同、出行条件不同,活动的具体组织形式也不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去博物馆、当地景点,乡村学校可以去文化礼堂、乡镇企业,这就是校本化的改造。创生,就是将校本特色进行课程化改造,借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形式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依据学校特色、可利用的社区资源,通盘考虑并遴选符合课程建设需要的内外部资源,并将这些在地资源融入学校课程规划,许多学校的精品课程就是这样打造出来的。
在开发活动主题与选择活动内容时,要重视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事实上,课程专家、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社会人士都应参与到课程内容的规划中,比如学校领导对办学理念的解读、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对典型课例的收集、校外专家对活动的指导、社会机构或社会人士及各行政部门对课程的支持等,都直接影响着主题活动的有效性。
有深度的实施与评价
课程实施包括具体的课时安排、组织实施活动的机构和人员、组织方式、教师指导及活动评价。在课程的具体实施中,往往会出现“重少数、轻全体”“重讲解、轻探究”“重课内、轻课外”“评价重创意物化、轻过程记录”等现象,致使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体验程度不够。因此,我们强调“指导与探究并重”“课内与课外并重”“结果与过程并重”,目的是实现深度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实施方式包括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活动开展形式以小组合作为主。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实践时,要注重真实情境的设置、驱动性问题的设计、活动计划的制定和小组任务的分工。学生主动探究的成效与其参与程度息息相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就在于促使学生在经历以“实践问题”为对象的问题解决过程中,通过知识和技能的灵活运用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断完善获得长足发展。学生在主动参与活动中进行“体验”“体悟”“体认”,获得直接经验,而这些直接经验也有表层和深层之分——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通过探索、发现、实验、操作等方式体验真实情境、解决真实问题,基于此产生深层次的体验,所获得的情感自然也是深层次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创意物化,在评价时,教师关注实践活动的结果无可厚非,但我们同时要坚持发展导向,关注个体在活动中的过程性表现,坚持做好活动记录,多收集过程性的资料,以便后期能夠用描述性的语言来评价学生的活动表现,做到结果性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同时,坚持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以多维度评价确保客观与公正,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
切实可行的考核激励机制
考核激励机制如必要的巡课检查、集体备课制度、教研制度、成果考核制度等,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得以正常实施的重要保障。针对学校专任教师少、教研质量低下等问题,亟须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考核激励机制,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首先,要注重对种子教师的培养,学校安排了教科研能力强、有一定项目化教学经验和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教师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种子教师,带动整个教研组的成长。其次,通过机制和制度的优化确保综合实践活动的正常开展,如我校建立的学校协同机制、项目推进机制、成果展示制度、课例研究制度。学校协同机制是指协同各联盟学校、结对学校、共同体学校等,对乡土文化、学校特色创建、项目化学习等进行专项研究,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专题调研。项目推进机制是指围绕某些专题开展校际合作,例如我校与几所有共同意向的学校合作开展和合文化研学活动。成果展示制度是指定期举行“我的校园我设计”“校园玩具展”“非遗成果展”等活动,将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进行集中展示。课例研究制度是指每个年级、每名教师都要通过对活动案例的学习和分析,总结问题、积累经验,为完善综合实践活动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建设,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理念和措施。但是,从问题出发,研判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探索出一条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特色化课程建设之路,应成为学校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共同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