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画数学”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2024-04-27郑仕琴

教育家 2024年9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绘制导图

郑仕琴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各种新概念和有效措施逐渐落地,这些措施更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化成长。其中,“画数学”這一方法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画数学”可以通过图示的方式,直观地展示知识结构和解题思路,从而将学生的思维过程可视化,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抽象问题具象化,提高学生理解力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尚未成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有限,数学中的运算符号往往会令他们感到困惑。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较短。因此,教师需要采用更具象化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直观图来让学生理解抽象的题型和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以“数与代数”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画图法来比较数的大小关系,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问题,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解题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再如,小兔子去地里拔萝卜,每次拔四个,共拔了四次,然后发现地里还剩三个萝卜。那么,地里原来一共有多少个萝卜?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动手画一画,将小兔子拔萝卜的过程用图形表现出来,最后得出“4+4+4+4+3=19”这个等式。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通过图形的直观参照,将算式拆分开来进行解释。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反思,还可以强化他们对知识点的高效掌握和吸收。

建构完整体系,提升学生学习力

画重点难点,做好课前预习

在进行课前预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充分准备,熟悉课程框架,明确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以采用“画数学”的方式对课程脉络进行梳理。比如,在进行分数相关内容的教学之前,由于小数与分数在意义性质及运算法则等方面存在诸多相似之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数的认识”为重点绘制对比图,将整数、小数与分数知识进行有机串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概念,并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让后续的听课和学习更有针对性。

画核心概念,提升数学思维

在数学课程中,各类知识均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教师需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并强调核心概念在知识结构中的核心地位。例如,在“认识分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份”作为核心概念,让学生先画一个圆作为单位1,然后平均分成若干份,最后取其中几份。通过画图,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意义。再如,在“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教学中,教师应围绕这三个核心概念,引导学生借助线段图来理解题意,从而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画思维导图,巩固学习成果

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堂学习,学生对课程内容已有了深刻理解。在此背景下,可以将思维导图作为总结工具,让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不断内化知识体系,将其融入自身的认知结构。由于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因此绘制出的思维导图也会存在差异。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参与思维导图的绘制。通过相互观察、探讨,学生可以进一步完善作品,拓宽思路。此外,教师还可以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以便学生课后也能随时回顾、发表意见。这种持续的交流与尝试,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其绘制思维导图的能力,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小学数学教学中,“画数学”的应用仍需一线教师深入探索。在充分考虑小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画数学”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升思维能力,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实现不同程度的成长与进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绘制导图
Art on coffee cups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放学后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第6章 一次函数
浅议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
做好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