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2024-04-27王晓波
王晓波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理念在小学教育领域不断落地生根。对于小学语文而言,其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维度。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离不开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表达、阅读理解等能力。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文词汇和知识,也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此时强化阅读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
构建多样态阅读教学体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多样态阅读教学体系是指通过丰富多样的阅读教学方法或模式增加阅读活动的趣味性,突破单一化“读背”阅读教学的束缚,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模式——
主题化阅读教学
主题化阅读教学也就是系列化阅读,教师要先确定一个阅读主题,搜集相关的阅读文本,再基于这一主题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提高阅读教学实效性,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这就需要教师结合语文核心素养要求与阅读教学目标灵活设计阅读主题,并围绕特定的阅读主题开展群文阅读活动。考虑到学生阅读喜好与水平的差异性,教师可以在确定阅读主题的过程中进行广泛尝试,如开展“信念”“思乡”“母爱”“爱国”“奋斗”等不同主题的阅读活动,并筛选与主题配套的阅读文本,让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参加相关阅读活动,促使他们对相关主题产生更深层次的感悟与体会,提升自身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例如,摘选《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的相关内容,开展分角色朗读、话剧表演等趣味阅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深刻体会文本中所包含的惩恶扬善思想。基于活动和实践的主题化阅读教学是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有效路径,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提高主题阅读教学质量。
探究式阅读教学
在深度学习理念下,突出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主观能动性是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前提。探究式阅读教学强调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主体性,通过设计巧妙合理的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金色的鱼钩》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探究性问题,如“你认为老班长是什么样的人”“这篇文章的中心主题是什么”等,鼓励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自主阅读,对文本产生自己的思考和理解——有的学生读出了战友之间深厚的友谊,有的学生体会到战士们不畏艰苦的精神,有的学生领略到人物描写中的文字魅力。总而言之,探究性阅读活动不仅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还能够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美好、涵养品格。
批注式阅读教学
批注式阅读教学是当下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广泛应用的模式,其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拓展学生知识面以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促进作用。批注式阅读教学强调思维变化,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所学知识与文本进行“对话”,从文章主旨、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等多角度感悟与理解文本,并在思维过程中对文本进行批注,让学生学会辩证、深入地思考问题,从而达成教学目标和素养目标。例如,在《鞋匠的儿子》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系统阅读文章前简略地通读文章,然后再围绕关键问题展开精读,并指导学生针对特定的文本或段落进行标注,记录自己思考的内容和过程,比如结合文中比喻、对比等手法的运用,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何种作用和效果”等,鼓励学生通过文本批注验证猜想,最后得出“运用对比手法可以进一步突出相应段落的主题,并且使情感表达更加强烈、深刻”的结果。在深化提升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更多视角进行文本批注,帮助学生更加熟练地运用批注式阅读解读和研究文本,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创设良好的阅读教学氛围,提高自主阅读热情
为了确保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和教师要积极构建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文化氛围,让学生产生自主阅读的兴趣,从而提高自主阅读的积极性与热情。学校可以巧妙利用校园生活区域和学习区域中的公共空间,为学生开辟读书角和个性化阅读空间等,让学生有自由的时间、有合适的地点、有喜欢的书籍可以阅读,创造轻松的阅读环境,进而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除了构建开放的阅读空间,还要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需求,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课外读物,如绘本、诗歌集、散文集、小说、艺术画册、科普类读物等,并定期更新读书角书目,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帮助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升审美能力。此外,也可创新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广播、视频展播等方式构建基于影音辅助的泛阅读空间,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开展丰富的趣味阅读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其正處于认知和思维快速发展、理解能力逐渐成熟的关键时期,教师可以将阅读与游戏化教学进行有效结合,开展趣味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例如,通过“课本剧/话本剧”“儿童故事大王比赛”“亲子阅读打卡”“有声绘本阅读”等活动,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在丰富的活动中使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持续发展。比如开展“课本剧/话本剧”展演活动,教师可以结合具体阅读内容合理创编剧本,通过剧目表演还原文本描述的场景和人物情绪等,让学生通过沉浸式阅读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再比如举办“儿童故事大王比赛”,先让学生在课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物阅读,再由教师组织讲故事比赛,让学生对自己阅读的内容进行总结、复述,最后根据学生在故事情节还原度、想象力、表达流畅性和演讲情感等多个维度的表现,评选出“故事大王”。总之,借助丰富的阅读活动,能够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与习惯,提高他们的学科核心素养。
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本教学原则之一。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喜好等各不相同,教师要基于实际学情选择合适的阅读教学策略,遵循差异化和层次性原则,结合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和阅读能力设计分层教学方案,以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以及阅读量的确定,都要立足学生实际的阅读情况与需求,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与特征,确保整体阅读教学方案设计的科学合理,从而让阅读为学生打开成长的大门,成为学生受益终身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