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新菊:黄河之滨,绘就乡土教育画卷

2024-04-27朱怡颖

教育家 2024年9期
关键词:恐龙黄河课程

朱怡颖

伴随着一阵古朴悠扬的埙声,河南省武陟县育才学校的一间教室里,语文教师宋新菊正满怀激情地讲授着她自主开发的“黄河课程”。作为唯一一名入选第七届“全人教师”人才库的乡村教师,从教27年来,宋新菊始终将自己的教育情怀深深地扎根在她所热爱的土地,精心设计了一系列贴近乡村学生生活、富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将黄河的波涛与乡土的芬芳交织成一幅美丽的教育画卷,滋养学生的生命成长。

从乡土中来,到乡土中去

黄河之滨,太行山下,有一座只有两条街的小村庄,这是宋新菊出生的地方。童年时,田间地头的玩耍,鸟语蝉鸣的闲适,为她的生命铺就了爱与温暖的底色。怀揣着出去“看一看”的梦想,宋新菊发奋学习,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沁阳师范学校。没想到,成绩优秀的她,在入学第一天便受到了打击:“老师让学生写下最擅长的体育运动,但我只能想到考试科目,没有可写的体育项目;课间,大家都跟着音乐做操,我却一个动作也不会,只能傻乎乎地站着。”在同学们一声声“乡巴佬”的嘲笑中,宋新菊意识到,成绩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见识和眼界才能引领一个人走得更远。

毕业后,宋新菊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小学教师。尽管学校规模和教学条件有限,但“给孩子们不同的生命体验”的想法始终萦绕在宋新菊心头。“儿童生命的成长蕴含着无数的可能性,有什么样的课程,就会有什么样的儿童生活,就能够创造什么样的未来。我们首先要看见儿童,看见生命,从儿童生命成长的角度出发去研发课程。”在她看来,与其羡慕城市生活的绚丽,不如充分挖掘和利用身边的乡土资源,开发专属于乡村孩子的课程,让他们撕掉“乡巴佬”的标签,拥有独一无二的生命体验。每一次午夜梦回,宋新菊思索的,始终是如何为孩子们带来更好的教育。

契机出现在县文化局的一次访校活动中。当县文化局的教师吹响用黄河泥制作的泥埙时,宋新菊没有错过学生眼中迸发出的光芒,也没有错过自己一闪而过的灵感:穿行村庄而过的黄河,不正是最容易获取的文化资源吗?“在漫长而深远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是如何在母亲河的滋养下诞生并发展壮大的?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是怎样劳作和生活的?这些古老而伟大的灵魂又是如何穿越古今,发出他们独特的声音的?”从源远流长的文化,到隽永的书法和诗词,从生动的歌舞和戏剧,到雄伟的黄河建筑,都蕴含着丰厚的历史底蕴。于是,一门以泥埙课程为切入点、以黄河文化为背景的综合性课程在这所乡村小学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制作和吹奏泥埙,是“黄河课程”的第一步。挖泥、搅拌、捏制、钻孔,每一个步骤宋新菊都带领学生亲手完成,让学生体验“从无到有”的成就感。起初,作为“门外汉”的他们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失败:由于泥巴的黏度和韧性不够,好不容易做好的泥埙在晾干时产生了崩裂;捏制时用力过大,破坏了泥埙的中空结构,影响了音色;钻孔时缺乏技巧,导致孔被钻透,无法吹奏……但在学生眼中,这些小小的挫折无法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不懂如何和泥,就请教专业人士,慢慢调整泥巴和水的比例;利用石膏制作泥埙的模子,统一大小、中空和钻孔标准,确保吹奏时音色和音调的和谐;还有的学生别出心裁,制作了饺子形、葫芦形、鸭梨形等不同形状的泥埙,这些泥埙被当作“工艺品”摆放在了教室中。“制作泥埙时,孩子们总是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时而懊恼,时而惊叹,时而欢呼。就像是一首首和谐的奏鸣曲,见证着他们动手能力、抗压能力和创造力的每一次提升。”

乡土教学资源打破了学科间的壁垒,将语文、音乐、美术、历史等学科相融合,为学生带来了一场场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泥埙制作完成之后,学生可以利用丙烯等材料在泥埙上进行绘制,让每一件泥埙作品都充满童真与趣味;音乐教师为班级精心创作了班歌,学生们在课余时间积极练习吹奏,泥埙的独特音色與他们的热情演绎相结合,营造出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晨读时间,宋新菊或带领学生诵读诗词,在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中体味黄河的壮丽,在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中感受磅礴的气势;或带领孩子们穿越时光的长河,聆听那些关于黄河的古老传说——黄河与姑娘的柔情缱绻,大禹治水的英勇无畏,鲤鱼跳龙门的奇幻梦想,让学生踏上充满诗意与传奇的学习之旅。

研学,让课程扎根大地

课堂之外,教育如何发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让宋新菊将目光聚焦在了“研学”上。作为治黄主战场,黄河武陟段留下了众多水利设施和水利文化遗产,嘉应观就是其中之一。它距离学校仅有十公里的路程,是清代雍正皇帝为了纪念修坝堵口、祭祀河神、封赏治河功臣而建造的龙王庙。每年,宋新菊都会带领学生到嘉应观参观,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黄河文化的源远流长。“嘉应观体现了我国古代高超的建筑技艺和绘画艺术,漫步其中,不仅可以聆听黄河的历史,也可以学习古人的智慧。”

祖祖辈辈生活在黄河边的人们,都深知黄河的涨落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当黄河水涨,人们便忙碌起来,筑堤防洪,保护家园;而黄河的水位回落,又带来了肥沃的土地和丰收的希望。”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母亲河的魅力与力量,宋新菊充分利用在河务局工作的家长资源,组织学生观察黄河水位升降、河水浑浊程度以及捞沙的过程,学习河务知识,体会河务工作的重要性,让学生自觉成为黄河文化的传承者和守护者。

实地学习之外,亲身体验也是研学的重要环节。行至御坝村,学生可以亲手操作皮影,重现当年治黄的场景;也可以唱响“黄河夯号”,感受劳动人民修筑堤坝的士气和长期治黄过程中形成的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在油茶作坊,学生们亲手点火、炒面,体验当地特产“武陟油茶”的制作过程,畅享劳动带来的乐趣。除此之外,宋新菊还带领学生循着四时变化,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仪式走过一年年的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春天,他们到河堤上植树,为大地增添新绿;夏季,他们到黄河滩边吃西瓜、玩烧烤,享受夏日的悠闲与惬意;秋天,他们踏着落叶,漫步河边,共赏秋菊之美;冬日,他们参观黄河沙盘,了解黄河泛滥决口的原因,探索治黄方略。“在体验自然、了解家乡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内化为生活方式,培养对家乡的热爱和归属感。”

为儿童成长创造“关键性事件”

儿童有天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呵护他们这份自然而纯粹的热情,为成长创造“关键性事件”,是宋新菊开发课程的出发点。“孩子们对恐龙有强烈的兴趣,课间,经常会看到他们带着有关恐龙的书和玩具与同伴分享,还会模仿恐龙的叫声和动作。”每每看到学生兴致勃勃的样子,宋新菊心中开发“恐龙课程”的想法便强烈一分。于是,教材学习完成之后,宋新菊带领学生,开启了为期一周的“恐龙生活”。

为实现课程架构的完整性,宋新菊利用学校的大会议室,举办了一场课程“开启仪式”,通过课件的形式,向学生直观地展现恐龙的种类、特征、生活习性以及恐龙化石的挖掘过程,激发学生对课程的热情和向往。当这个亿万年前物种的画面徐徐展现在学生面前时,一场与远古时代的对话就此展开。跟随着《追寻恐龙》一书的步伐,学生深入了解了恐龙从诞生到灭绝的全过程;每天,都会有一名学生家长走进教室,为学生讲述绘本中有关恐龙的故事;每堂课都设置了不同的主题,从画恐龙到恐龙折纸,从泥塑恐龙到挖恐龙化石,学生的感官得到全方位的调动,不仅学習了有关恐龙的知识,也了解了恐龙所生活的时代的地理环境、植被特点,不断拓展知识的外延。

在“让每个孩子都能被看见”的思想指引下,宋新菊将学生的每一件作品都视为珍贵的“收藏”:前后两个黑板张贴学生的绘画作品、天花板挂上学生亲手折的纸恐龙、储物柜上面摆满了学生捏制的泥塑恐龙……在宋新菊看来,纵使没有高大上的设备,但教室的每一个角落、课程的每一个细节,都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并享受其中。课程“告别仪式”上,宋新菊带领学生来到县城最大的公园,让学生利用自己提前绘制好的海报邀请周围的人参与活动。过程中,学生向大家讲述了自己最喜爱的恐龙,还尝试将自己的作品义卖出去。一些性格较内向的学生,将活动当作一次锻炼交际能力、展示自我的机会,在他人的肯定中收获了自信与勇气。

“农历的天空下”是宋新菊为“节气课程”赋予的诗意名称。课程以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为主线,学生可以选择从立春或冬至开始他们的学习之旅,了解不同节气的特点、习俗以及物候的变化,完整地体验一年的四季更迭。“农耕时代,我们的祖先如何依据农时种植作物?校园中的各类植物在不同节气会呈现出怎样的特征?我们希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培养学生对自然的观察能力和对生活的感知力。”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农历的天空下”还包含了诗词、科普知识、传说、习俗、谚语,以及国画、书法等多样化的学习内容。“每个孩子都拥有独特的兴趣与偏好,有的热衷于科学知识的探索,有的则偏爱诗词的韵味与意境,还有些孩子对传说和习俗怀有浓厚的兴趣。从节气出发,引领孩子们深入了解传统文化,既是对他们知识水平的提升,更是对他们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滋养,让他们的思想更有深度。”

除节气外,一些中国的传统节日也会被纳入课程,作为贯穿全学段的主题活动。如在中秋节来临之际,宋新菊会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年龄的学生安排有关中秋的课程。一年级主要通过简单的讲述和互动活动,包括阅读《静夜思》等诗词,让学生对中秋节形成初步的认识,感受节日的氛围;二年级会在阅读诗词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赏月、吃月饼、提灯笼等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引导他们观察月亮的圆缺变化,并尝试画出月亮的不同形态,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绘画能力;到了三年级,课程设计会更加深入和多元,比如引导学生探究中秋节的剪纸文化、月饼的制作方法,并亲手设计、制作月饼,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探究精神。“通过这样螺旋式上升的课程设计,不断增加知识的厚度,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自己的年龄段和认知水平上获得最佳的学习体验和收获。”

成长书,记录了学生缤纷多彩的课程之旅。其中,“养蚕课程”尤为引人注目。得益于当地丰富的桑树资源,每年,宋新菊都会为班里的学生分发蚕子、带领他们采摘新鲜的桑叶喂养蚕宝宝、分享相关的传说故事和诗词,让学生深入了解桑蚕文化。从孵化出的小小黑蚕开始,学生能够亲眼见证它们从产卵、进食、蜕皮到结茧的全过程,并将观察到的变化记录在“成长书”中,与家人和同伴分享。“‘成长书既是课程记录,也是学生成长的见证。”在宋新菊心中,每一门课程都孕育着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无限希望。“乡土文化并不是落后的代名词,只要用心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就能够为学生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让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更加自信、坚定和从容。”

猜你喜欢

恐龙黄河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黄河』
恐龙笨笨
恐龙跑的快吗?
恐龙大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