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肩负双重使命?
2024-04-27郭传杰
郭传杰
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Socioscientific Issues-based Learning, SSI-L)可被看成早前开展的科学、技术与社会(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STS)学术研究在教育领域进一步应用发展的产物。这既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也是当代教育结合社会实践培养未来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
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人文精神的引导
65年前,英国学者斯诺在剑桥大学的瑞德讲座上,忧思于科学与人文之间日渐加深的鸿沟,提出了“两种文化”的命题。半个多世纪来,两种文化虽出现一些交叉汇流的趋势,但在某些方面二者之间的鸿沟也呈现出扩大的迹象。
现代科学的兴起,是人类历史上最为重大的事件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汹涌澎湃,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以指数方式向更广阔、更微观、更复杂的方向迈进,新的认识、新的成果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各种新质生产力源源不断涌向产业和市场,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及思维方式。锋利的理性之刃对世界条分缕析的同时,也造成科学与人文间的割裂。当今世界再也难以找到达·芬奇那样兼通人文艺术及科学工程的“百科全书式”的大家了。不要说非理工科的文科学者,就是不同领域的理工学者,相互间的交流和认知也非易事。
此外,科技产品作为一柄双刃剑,在为人们带来巨大福祉的同时,也可能造成巨大灾难。科学技术能以多大的能力造福于人类,也能以几乎同样大小的破坏力作用于世界。因此,缺乏人文精神引导的科学技术犹如肆意狂奔的野马,可能导致难以预料的灾难后果。伴随当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及人类自身愈来愈深刻的影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引发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和研讨。例如,人工智能的前景与应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与调控,转基因食品是否存在潜在危害,以及关于塑料使用、核能安全、基因编辑、脑机结合、量子纠缠等一系列问题,已经成为牵涉伦理、环境、经济、政治和哲学等方面的重大社会性议题,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
随着科学技术研究的前沿迅速往前推进,可以肯定的是,伴随而来的类似社会性议题只会越来越多,未来社会的人们将会比现在受到更多的挑战。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找到可行的途径迎接上述挑战,培育能胜任未来挑战的人才和公民,是我们现在就必须应对的一项紧迫任务。
SSI-L成功的两个关键
国际科学教育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大型测评项目PISA等倡议的在青少年中开展社会性科学议题学习(SSI-L),就是应对前述严峻挑战的途径之一。充分利用社会性科学议题内蕴的教育价值,将SSI-L引进中小学教育,选择青少年容易感受到的重大社会性科学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新冠疫情的流行与防控、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及潜在风险等,以科学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也为未来培育具有正确价值导向和健全人格的社会公民,可谓一举两得。
SSI-L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有两个——
关键之一是议题的遴选是否恰当。应该说,具有社会意义的科学议题多如牛毛、比比皆是,但不是任何议题都适合做SSI-L,一个好的议题也不可能普适任何地区、任何班级的学生。好的议题,要满足三个条件。条件一是议题来自活跃的重大科学技术前沿。前沿领域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及不确定性,正是这样跨学科、复杂、开放性的前沿发展图景对青少年学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把他们学习的兴趣迅速聚焦到科学技术的前沿。条件二是要引入一个具有社会普遍影响的真实议题,使学生在对议题的背景了解、社会调研、分析思考、团队讨论和建模立论过程中,用跨学科的视角思考和讨论社会性科学议题,体验观点冲突与沟通协商的学习乐趣,培养在未来生活中必备的求知欲和科学思维习惯,促进自身人格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伦理道德认知。试想,当他们在青少年時期,通过SSI-L的探究活动,对基因编辑应用的正负结果有所了解,长大成人后,他们大概率应不至于对胚胎阶段的婴儿举起基因编辑的“剪刀”;当他们在中小学生阶段建立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长大后如果办企业,应有不乱排污的社会责任感。条件三是因人因地制宜,创设情境,选择大背景下符合学生认知基础和现实环境、贴近学生生活、有真实体验感的课题,把小题目做实做深,而不是大题虚化,泛泛空谈。
SSI-L教学是否成功的第二个关键点在于,能否严格遵循科学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科学教育与一般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育不同,它不以系统传授某学科知识为主要目的,也不以课堂知识讲授为主要手段方法,它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上都有自己鲜明的特征。
理念上,科学教育以传递创新创造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为主、以培养善于创新创造的创新型人才为主要使命。什么叫创新创造的价值观?就是科学的发展没有终点,科学不承认无上权威。SSI-L教学更关注科学的本质而非科学的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理性批判的高阶思维能力,鼓励他们敢于挑战现成的答案和权威。今天,我国在人工智能和石墨烯等前沿研究领域,发表论文的数量几乎占国际同领域的30%—40%,但鲜有ChatGPT那样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在青少年的科学教育中,知识的传授当然也很必要而且重要,但知识主要是作为学习载体,而不再是学习的目的和目标本身。科学教育要从知识传授为核心转向知识创造,让学生在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愉快学习,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因为,从科学教育的视角,掌握科学方法是关键,养成科学思维是核心,树立科学精神则是灵魂!
在教学的方式方法方面,科学教育同样有自己的特点。它以项目为抓手进行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的内容不是系统的单一学科知识,而往往是跨学科的课题。既重视已产生的结论性知识,更青睐产生这些知识的过程,即相关的动态性、隐性知识。在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为学生提供协助和引导,师生关系平等,相互切磋提问。科学教育的场所不局限于课堂教室,其教学环境是开放的,形形色色、多元多样,具有沉浸性体验。
此外,科学教育注重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质疑、批评和批判是科技创新的高阶思维,也是科学教育发展的重要素质。“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爱因斯坦16岁时关于光速的疑思正是他提出相对论的开端。“为什么”是培育学生创新思维的切入口。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层次递进地不断提出合乎逻辑的“为什么”类问题,更关键的是能像马斯克那样善于遵循第一性原理提出好问题。但首先要鼓励学生发问,学生不敢提问题,好问题又从何而来?
科学教育效果的评判评价方式也与通常有标准答案的考试不同,应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分析及创新思维能力,不在于给出一份标准答案或研究报告。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差的教师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教学生如何发现真理。”在有标准答案的题海里,永远游不出钱学森所期盼的一流杰出创新人才。
SSI-L是肩负双重使命的重要选择之一
如前所述,SSI-L通过选择重大的社会性科学议题,以科学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架设跨越科学前沿和人文世界的桥梁,填补科学与人文间的沟壑。从这个意义上讲,SSI-L的确肩负双重使命。因此,进入新世纪以来,SSI-L在科学教育中占有愈发重要的地位,被认为是使学生深入理解科学本质,形成正确的科学观、价值观、伦理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参与社会决策的有效途径。当然,这样讲不是说仅靠SSI-L就能完成这两项重大使命,而是说在完成这两项使命的多种途径里,SSI-L是重要的选择之一。至于SSI-L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有多大教育价值,相信教育研究的专家们会给出科学的回答。
可喜的是,国内教育界,尤其是基础教育界,近年来已有不少有识之士,对SSI-L开始了研究探索和教学实践。其中,北京师范大学的林静教授团队与该校相关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外大学的SSI-L知名专家及国内若干知名中小学密切合作,以全球气候暖化为议题,边实践探索,边分析总结,已取得初步成果,在近期召开的课题学术交流扩大年会上,获得国内外同行专家的积极评价。
在百年巨變的世界和科技突飞猛进的年代,未来充满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但正如美国著名物理学家费曼所说,我们或许应该享受不确定性。因为正是由于未知,生活才更加充实。毕竟,丰富多彩的世界才让人向往并为之振奋!
当然,能应对并享受不确定性未来的杰出人才和合格公民,要靠不断改革的教育实践去培养和塑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世界科技强国的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批这样的优秀人才。其间,SSI-L大有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