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批判性思维照亮理性成长之路

2024-04-27朱怡颖

教育家 2024年9期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课程

朱怡颖

《小二黑结婚》为什么是大团圆结局?当莫奈遇见德彪西,印象派的绘画和音乐艺术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在南京中华中学的课堂上,随着一个个问题的抛出,学生们的思维不断翻涌、跃动,突破课本的桎梏,向着更远、更深处漫游。作为批判性思维教育特色学校,中华中学始终致力于将批判性思维教育渗透在日常教学中,从课程研发到教法探索,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学生的心里埋下勇于探究、勤于反思的种子,用理性之光照亮学生的成长之路。

层层渗透,打造批判性思维课程矩阵

“教室里该不该装监控?”“社交媒体究竟是改善还是削弱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这样的辩论赛时常在中华中学的校园中上演。值得一提的是,辩论采取“立场交换”的赛制,要求辩论过半时正反双方交换立场。于学生而言,这样的头脑风暴不仅锻炼了他们思维的严谨性,也能够促使他们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用更加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有效避免偏见,从而获得更加公正合理的结论。

为培养学生会质疑、重实证、讲逻辑的批判性思维,学校以课程建设为主渠道,通过专门课程、应用课程和学科融合课程三大模块,构建起一套完整的批判性思维课程体系。专门课程是理论中枢,向学生传授批判性思维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课程重点在于拓展,以研究性学习、学生社团活动为主要形式,上述的辩论赛就属于应用课程中的一部分;批判性思维与各学科教学的融合则是主阵地,目的是培養学生求真、公正、理性、开放的精神气质以及提问、假设、实证、推理、变通、改进、综融的思维技能。

逻辑与批判性思维,是学校面向高一全体学生开展的批判性思维专门课程。课程分为逻辑初步、批判性思维基础、迈向卓越理性三个等级,以帮助学生体验批判性思维过程、掌握逻辑推理基本功、学习论证评估和构建论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为目标。专门课程并非纯理论分析,更多的是根据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将教学内容以案例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在生动的实例中感受逻辑的魅力。例如在“求生演说与集体决策”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集体决策的重要性,有教师设计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沉浸式体验:12位学生代表人类文明的新希望,5位家长则化身为地外归来的专家,他们需要共同面对核灾难后的世界,肩负起重建文明的重任。通过角色扮演和深入讨论,学生和家长共同完成了在困境中寻找最优解的对话。经过沉浸式的批判性思维学习,学生们认识到了倾听和尊重他人意见的重要性,在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中,自身的想法也得以不断完善。

应用课程鼓励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的原理和方法,在多个领域进行深入思考。在科学研究领域,学生可以通过“中药活性成分虫草素的生物制造”“数学逻辑与思维”和“量子物理研究”等课程,培养对科学研究的批判性分析能力,学会从多角度审视科学问题;在历史文化领域,“魏晋风流与文人风骨”“历史与时事研究”“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课程则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去解读历史文献,理解文化现象背后的深层含义;而在社会生活领域,“地理视角下看《舌尖上的中国》”“寻美南京:文学之都的传奇”“医学谣言粉碎机”等课程则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去分析社会现象,提高辨别真伪信息的能力。

以学生为主体,思维的生长才能真实发生。中华中学的教师们积极探索批判性思维与各学科教学相融合的路径、内容、教法,借助自然生发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探究。以化学课为例,当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到钠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了黑色固体时,教师并未直接给出黑色固体是什么的答案,而是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猜想。有两组学生认为这个黑色固体是碳,另一组学生则认为是钠的氧化物。随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来验证各自的猜想。在展示实验的过程中,其他学生也积极提出疑问和新的想法,整个课堂氛围十分活跃。正如教师在课后总结中所言:问题是批判性思维的起点,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主探究、自我评价并评价他人,不仅确立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更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辨识能力以及证据推理能力。

多方支持,助推课程建设落地生根

批判性思维课程建设的支持环境是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练习、实践、创新的土壤。2019年,中华中学在江苏省率先建立了占地700平方米的批判性思维课程基地,并创新性地打造了多功能批判性思维教室群。这个教室群涵盖映像空间、辩论与推演室、计算机与智创项目组、创新活动室、测试厅以及游戏长廊六种不同功能的空间,并依据功能划分为“认知与前期测评”“互动与深度思考”以及“探究与实践创作”三大模块。在这里,“薯片相切可吃定理”“服务生的推理”“四卡推理游戏”等批判性思维领域的经典案例得以生动展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直观、高效的学习平台。他们可以亲身参与各种“烧脑”的互动实践游戏,体验批判性思维的独特魅力。在学生看来,尽管题目难度颇高,但每当解答正确时,那份油然而生的满足感更令他们振奋。“批判性思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认知世界的方式,无论是学习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它都令我们的思考更加深入。”一名学生坦言。

基地中的“测试厅”是评价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水平的空间,分为量表测评、游戏测试以及情境任务测试三种类型,以此实现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多元评价。其中,量表测评是中华中学参照国际通用的标准化测评工具自主开发的一套测试题库,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建立起一套适用于测评高中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的常态模型;游戏测试则改变了传统技能测试的静态和割裂,通过一系列动态、灵活的游戏挑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展现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情境任务测试则聚焦于情境的设定,包括主客体间的“材料分析”,即给学生一份材料,让学生针对材料提炼观点、作出判断,以及主体间的辩论和讨论,根据学生在团队中的表现对其批判性思维水平进行评估。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也离不开优秀师资的支持。为了提升教师的批判性思维教学能力,中华中学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全国基础教育批判性思维研习班,让他们接触并学习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同时,定期举办校内批判性思维网格教研论坛,为教师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和探索的平台,共同吸纳优秀成果,探讨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有效路径。此外,学校鼓励各学科教师广泛阅读,参与课题研究,承担国家级课题子课题任务,主动加入相关的名师工作室,不断拓宽教学视野,提升专业素养。每年,学校还会组织以批判性思维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邀请校内外名师展示他们在批判性思维方面的教学实践。通过观摩优质课堂,引导教师学习批判性思维课堂的授课技巧、点拨方法、目标达成和学科融合等方面的经验,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为了更好地引领教师探索课堂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学校还研究制定了《“基于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课堂教学评价表》,从教学实施、教师和学生素养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展开评价,督促教师认识并改进自身的不足,提高课堂质量。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创新素养培养、创新人才成长的关键时期。面对海量的知识信息,中华中学以批判性思维为引领,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观点中保持理性的自我判断,在高阶思维的扩展和延伸中实现高质量的学习,为学生未来的创新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批判性思维课程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