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第一学段落实“语言运用”的教学要领
2024-04-26浙江省杭州市长寿桥岳帅小学曹爱卫
浙江省杭州市长寿桥岳帅小学 曹爱卫
语言现象是人类使用语言时产生的各种现象,包括语音、语法、语义、语用等不同方面。对于“语用”(“语言运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是这么提出的:“语言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语感;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语言经验;具有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能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沟通。”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万事起于忽微,量变引起质变。小学生学习语言,亦是先“积累大量语言经验”,再“实现语言灵活运用”。吴忠豪教授指出:“学习语言最好的办法不是教师规定学哪些词语、哪些句子,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文章里有积累价值的词句,寻找课文语言与自己语言的差异。”教师可引导学生去发现语词、语句、语段等三个不同层面有价值的语言运用现象,借助九个不同的学习活动步骤,让他们去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从而丰富个体语言经验,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关注语词现象,展开学习过程
“语词”泛指词、词组一类的语言成分,也是第一学段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新课标在“课程目标”板块的第一学段要求里明确提出“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在阅读中怎么积累词语?机械地读、背、抄,即便学生记住了,也是一种消极的记忆,不能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运用。从语词的积累到实现积极语用,其学习活动的展开一般有以下三大步骤:梳理语词现象→发现构词规律→联结生活运用,借助这三个活动步骤,层层推进,实现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接下来,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项链》一课的教学为例,加以具体阐述说明。
语词现象解读。《项链》是一篇小散文,用描述性的文学语言写出了大海、沙滩、浪花、海螺和贝壳、脚印的特点。文中有大量“雪白雪白的浪花”“小小的海螺和贝壳”“彩色的项链”“金色的项链”“快活的脚印”等偏正结构的词组,还有可以组合成偏正结构词组的短句,如“大海蓝蓝的,又宽又远。”“沙滩,黄黄的,又长又软。”等,将这些句子中的词语进行重组,就可组成“蓝蓝的大海”“黄黄的沙滩”“又宽又远的大海”“又长又软的沙滩”等偏正结构的词组。
学生从文本中把这些特殊的语词现象梳理出来,并发现其构词规律,对“用合适的词语说清楚事物特点”是大有裨益的。此外,借助构词规律,对读好(不拖音、不唱读)偏正结构的短语也有极大的帮助。
活动步骤设计。教师可围绕“抓住特点说事物”这一语用学习目标,展开三个步骤的学习。
步骤一:梳理语词现象
教师先示范学习一个偏正结构的词组。如出示“雪白雪白的浪花”,读准词组后,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和“雪白雪白的浪花”写法一样的词组,即“小小的海螺和贝壳”“彩色的项链”“金色的项链”“快活的脚印”等词组。
步骤二:发现构词规律
学生正确朗读找出的词组,在读中发现:这些词组都是按照“怎么样的什么东西”这一构词规律来写的。要读好这样的词组,就得把“的”字读得轻而快,前面表示“怎么样的”词语可以读得稍微重一点,以示强调。学生充分进行练习朗读,初步形成偏正结构短语的语感,积累语言。然后借助偏正结构短语的形式,梳理课文中间接描写的事物特点,即借助“大海蓝蓝的,又宽又远。”“沙滩,黄黄的,又长又软。”等语句迁移发现,根据偏正结构词组的构词规律重新组合,如组成“蓝蓝的大海”“黄黄的沙滩”“又宽又远的大海”“又长又软的沙滩”等词组,进一步积累、丰富语言。
步骤三:联结生活运用
学生观察真实生活场景中的事物,用偏正结构的词语对场景中的事物进行描述,说出自己对事物的独特感知,如“长长的黑板”“可爱的小鸟”“又白又软的棉花”“又大又黄的麦粒”等;还可以用上这些词组说一个完整的句子,如“教室里有一块长长的黑板”“窗外飞过一只可爱的小鸟”“农民伯伯看着又白又软的棉花,开心地笑了”等句子,体会语言运用的乐趣。
发现语词层面的语言现象,进行梳理、积累并尝试运用,是低年级语文课堂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如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一课,要求学生体会动词运用的准确,能用上给出的动词说一句话;二年级上册《寒号鸟》一课,要求学生发现后补结构词组的特点,能照样子说一说;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一课,要求学生发现动宾结构词组的特点,积累相关词组;二年级下册《太空生活趣事多》一课,文中写太空生活所需的工具用的都是偏正结构的词组,让学生对这些词组进行自主梳理、积累运用是非常有意义的。
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去梳理、发现、积累、运用此类语词现象,就能有效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提升语言运用水平。
二、关注语句现象,展开学习过程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由词、词组或短语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句子有单句和复合句。低年级学生要学习运用的“句子”,显然包括单句和复句。可有的低年级教师却把“句子”窄化理解了,采用机械的“什么是什么”“什么怎么样”“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等句子成分分析法,让学生记住一个完整的句子有“二要素句”“三要素句”“四要素句”等,然后按不同的要素句式写句子。这样的“会写句子”有现实意义吗?倘若在写话、习作中,学生真是这样一板一眼地写句子,那写出来的句子便毫无灵性了。
低年级语文教科书里的课文语言,在强调规范性的基础上,还凸显生动、有趣。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课文的语句表达特点,理解表达形式的要义,从而才能让学生真正地联系生活实现迁移运用,让课文语言走向学生内心,实现语用能力的提升。
关注语句现象,实现语言运用,也有三大步骤的学习展开过程:发现语句特点→理解形式要义→语境迁移运用。接下来,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一课的教学为例,加以具体阐述说明。
语句现象解读。《青蛙卖泥塘》一文有很多语句现象值得关注,如青蛙卖泥塘时的四次吆喝声,提示语位置有在前的、在中的、在后的,各不相同。最值得关注的是文中写动物们听了青蛙的吆喝后,过来看泥塘的语句。
写老牛的:
一头老牛走过来,看了看泥塘,说:“这个水坑坑嘛,在里边打打滚倒挺舒服。不过,要是周围有些草就更好了。”
写野鸭的:
一只野鸭飞过来,看了看泥塘,说:“这地方好是好,就是塘里的水太少了。”
写其他动物的:
小鸟飞来说,这里缺点儿树;蝴蝶飞来说,这里缺点儿花;小兔跑过来说,这里还缺条路;小猴跑过来说,这儿应该盖所房子;小狐狸说……
写老牛和野鸭的,都是采用 “谁怎么过来,做了什么,说了什么”的语言图式来表达。具体的说话内容又是按照“先说好的,再指出不足”这样的表达方式,非常智慧,对学生的真实生活交流具有很好的示范和指导作用。
写其他动物的语句,其中小鸟、蝴蝶、小兔、小猴,提供了话语内容,但没有具体地写,而小狐狸则连话语内容都省略了,这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活动步骤设计。教师可围绕“借助句式说建议”这一语用学习目标,设计三个学习步骤。
步骤一:发现语句特点
教师示范学习写老牛的句子,让学生读写老牛的句子,圈出老牛“走过来”“看了看”“说”等表示动作的词语。再让学生读写老牛话语内容的句子,发现老牛说话是先夸了泥塘好的地方—— “在里边打打滚倒挺舒服”,然后指出不足——“周围有些草就更好了”。最后让学生演一演老牛来看泥塘时的情景,加深对语句内容的理解。
迁移学习写野鸭的句子。学习方法同上:读句子,圈动词,发现野鸭说话的顺序,演一演野鸭来看泥塘时的情景。
步骤二:理解形式要义
教师让学生先对比写老牛和写野鸭的两个句子,发现句子表达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写”,交流反馈主要抓两点:一是动词不同,是因为老牛和野鸭的行动方式不一样;二是老牛和野鸭说话内容的表达图式一样,都是给别人提建议,要先说优点再提不足,更容易被他人接受。
步骤三:实现迁移运用
关于其他动物,课文里没有直接写出它们是怎么过来的、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个动物朋友,学着课文中的句子表达形式说一说。如:
一只蝴蝶飞过来,看了看泥塘,说:“这个地方有泉水,有绿草。不过,要是种些花就更美了。”
一只小兔跑过来,看了看泥塘,说:“这个地方有花有草,挺漂亮。不过,要是有条路就更好了。”
关注语句现象,落实语言运用,教科书里的案例还有很多。如一年级下册《棉花姑娘》一课,“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一句,用上“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这两个表示颜色的叠词,理解这样表达的要义是“句子意思表达更加具体、形象”,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康复后的棉花姑娘非常美丽,充满活力。在学生有了这样的理解后,教师再出示菜园、田野、森林等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中的事物,学着课文的语句表达形式,把某一事物介绍得具体、形象。
三、关注语段现象,展开学习过程
“语段”是句子与句群组合而成的,与上下文相关联而又相对独立的一段话或一个片段。关于低年级的语段运用的要求,新课标在第一学段“表达与交流”里是这么阐述的:“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可见,新课标对第一学段的写话,在遣词造句上有明确要求,而对如何构段并没有明确的要求。但事实上,低年级学生要想把“想说的话”“想象中的事物”写清楚,必须注意语意连贯,也就是说,要关注句子和句子之间是如何衔接的。有教师会认为,“关注句子之间的衔接”和第二学段“写清楚一段话”的习作要求重复,超标准了。这是一种误读,其差异有二:一是第一学段是重在“关注段落图式”,而第二学段是要求“掌握段落图式”;二是第一学段重在借助段落图式“说一段话”,而第二学段是要求“写清楚一段话”。
低年级语文教科书中,有很多非常典型的段落图式,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加以关注,并去梳理段落图式,在真实情境中实现运用。其学习活动展开一般有以下三大步骤:发现段落图式→借助图式表达→转换图式运用,借助这三个活动步骤,层层推进,实现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以下以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一课的教学为例,加以具体阐述说明。
语段现象解读。《雾在哪里》一文中,第三、四自然段非常典型,段落图式完全一样。且看:
“我要把大海藏起来。”于是,他把大海藏了起来。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于是,他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了起来。霎时,四周变暗了,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
每段都由三句话组成:第一句都是写“雾说了什么”,第二句都是写“雾做了什么”,第三句都是写“雾这样做后带来的变化是什么”。三句话之间的连接词也一样,第一句和第二句之间,都是用“于是”来连接,第三句话都是用“无论是……还是……都看不见了”来连接。但因为第四自然段中把太阳藏起来了,所以和第三自然段比,多了“霎时,四周变暗了”一句。
课后安排“读句子,照样子说一说:雾都把什么藏了起来?藏起来之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这一练习,与第三、四自然段的段落图式有着紧密的关系,是对第三、四自然段的段落图式的灵活运用。
活动步骤设计。教师可围绕“借助段落图式说景物”这一语用学习目标,设计三个学习步骤。
步骤一:发现段落图式
教师让学生同桌两个一起读这两个段落,读完后,说说自己的发现。教师可以从“句子”和“词语”两个角度给予提示,如“从句子看,每段各有几句话?分别是写什么的?从词语看,句子和句子之间是用哪些词语来连接的?” 教师再让男女生轮读两段话中的三句话,发现三句话的内容指向,根据学生的反馈板书“说”“做”“变化”三个词语,梳理清楚段落的语言图式。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句子和句子之间的连接词,体会用上连接词后,语义的连贯、自然。
步骤二:借助图式表达
教师可以提供课文语境的相关图片,如城市、公园、学校等,也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最喜欢或最熟悉的某一个地方,想象雾来到这个地方后,又会怎么说、怎么做,给这个地方带来哪些变化。学生可借助上面的段落图式说一说。如:
“我要把校园藏起来!”于是,他把校园藏了起来。无论是教学楼、操场,还是在操场上跑步的人,都看不见了。
“现在我要把城市藏起来。”于是,他把城市藏了起来。无论是高大的楼房,还是宽阔的马路,都看不见了。
步骤三:转换图式运用
教师让学生读课后练习里的句子:“雾把大海藏了起来。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和课文第三自然段比较,发现有这三处不同的地方:一是雾说的话没有了;二是用“雾”代替第三自然段里的“他”,因为第一次出现,需要说清楚“他”指的是谁;三是去掉了“于是”这个连接词,因为第三自然段第一句省略,就不需要连接词了。
接着,让学生把自己刚才根据段落图式说的话,转换为课后练习里的语言图式说一说,实现语言的迁移运用。
统编版低年级语文教科书里经典的段落图式有很多,如一年级下册的《小壁虎借尾巴》、二年级上册的《风娃娃》、二年级下册的《蜘蛛开店》等课文中,都有相同的段落图式,适合引导学生去比较发现、迁移运用,培养学生由表及里的理性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语篇”也是学习语言运用的一个关键点,因为一部经典的作品,会在文体形式、篇章结构等方面具有各自的特点,但对第一学段的学生暂不做要求。此外,还要特别注意的是,语文知识的获得,“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来体会和获取,不然,仅仅是一些语言学教条,不能转化为必备的能力”。
总之,语文课程的性质就是学习语言运用,而学习语言运用一定离不开语言实践。引导学生去发现文本中某一个字词的使用、某一个句子的表述或某一个语段的构成等语言现象,从语词、语句、语段等不同层面去积累语言材料,提升遣词、造句、构段的经验,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才会越来越强,语文素养也才能得以真正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