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艺术类应用型高校横向科研项目开展的困境和帮扶立项策略

2024-04-24蒋辉平

广西教育·C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艺术类高校应用型高校民办学校

蒋辉平

摘 要:横向科研项目是高校进行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该研究从教师、学校两个方面剖析民办艺术类应用型高校横向科研项目开展的困境及原因,从高校的职责、青年教师的成长和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三个方面论证横向科研项目开展的必要性,提出应积极完善制度、以奖励为主、积极引导、紧扣办学定位、开展产学研协同教育、促使教师转变思维、形成科研自主意识等帮扶立项策略,以促进横向科研项目的开展,提高立项的成功率。

关键词:民办学校;艺术类高校;应用型高校;横向科研项目;帮扶立项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03-0108-05

横向科研项目是由社会需求单位(如企业、事业、政府机构等)委托的科学研究、技术咨询、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等项目,是高校进行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应用型高校,一般是指应用型本科院校。民办艺术类应用型高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履行高校职责、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受限于自身属性和其他因素,在开展横向科研项目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导致项目数量少、科研经费低,阻碍了项目的顺利开展。笔者将从教师、学校两个方面剖析民办艺术类应用型高校开展横向科研的困境及原因,并尝试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以促进横向科研项目的开展,提高立项的成功率。

一、民办艺术类应用型高校开展横向科研的困境

(一)横向科研项目存在局限性

首先,科研项目分横向和纵向两类,对教师的职称晋升都有作用。在广西区内,各高校都会根据自治区教育厅的指导文件,结合本校的特色修订各自职称评审的文件。依据的主要文件之一是桂教办〔2014〕149号文,尽管自治区教育厅每年都会发布相关的修订意见,但主要内容没有大的变化。该文件中关于横向科研只在评审条件中出现过,而且是其中之一。具体是,第七条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条件下面的第四点“在本学科领域开展科学研究,达到其中之一项”;该点包括六项,其中第(四)项要求为“主持横向科研项目(课题)总经费文科类10万元以上、理工类30万元以上,并主持完成市厅级科研项目(课题)一档以上”。而其他高校在保持横向科研项目作为职称评审条件之一的前提下,主要从科研经费、高级职称类型两个方面进行了适应性调整。如北海艺术设计学院北艺发〔2022〕16号文就将横向科研条件延伸到了副教授阶段,根据副教授的类型调整经费标准,最低的是教学型,仅要求2万元及以上。同样的做法也出现在了南宁学院南院职改〔2020〕4号文和北海职业学院教师系列职称评审条件(试行)中。可“之一”指的并非“必备”,关键是横向科研多为教师自己在社会活动中争取来的“业务”,攫取利益是核心。

其次,横向项目的申报过程有一整套系统而繁杂的流程,如以校方的名义签署合同、审批报表、走学校的财务进账和支出、开具发票、按照学校科研管理制度进行收益开支、学校抽取经费的5%~10%作为管理费以及结题时提交大量的纸质支撑材料等。这比教师个人或者成立的工作室去承接项目要复杂得多。

综合以上两个原因,于利于事,教师将自己外接的商业项目变成横向科研项目都不是最明智的选择。特别是在民办类高校,以青年教师和退休返聘教授居多,师资队伍“U”型结构明显[1],这是该类高校的共性之一。青年教师在职业发展历程中正处于职业适应期和关注生存需求阶段,他们的科研能力和项目开展意识都相对薄弱,他们首要晋升的职称是讲师,而这所要求的条件较低,评审没有横向科研项目这一项条件。许多高校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从各种“青教扶持计划”中也能看出,帮助青年教师“走上讲堂”、讲好课、学习做科研成为主流共识。

(二)民办高校自身存在局限性和特殊性

从有关数据来看,2000年前后民办高校的举办开始展露,2008年左右有过一次爆发期。而在这些新建高校中,本科院校都是应用型,除却师资队伍“U”型结构化,缺少中年教师、队伍偏年轻化,还具有如下共性:一是人才流动性大,国内公办高校或其他政府单位在人才吸引力上依旧保持着显著优势,民办高校要留住人才压力大;二是生源稳定性较差,当下人口出生率持续下滑,宏观上逐年递减,而年录取率又直接决定了下一年的招生指标,要明确的是,生源是绝大多数民办高校的唯一经济来源;三是民办高校的办学资金都是商业资本运转的结果,由私人投资和进行日常管理,企业家的意志始终与该校的办学理念捆绑在一起;四是地域限制明显,综合办学条件相对匮乏。

近几年民办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的通过率仅在20%左右,可以得出结论:民办高校办学规范程度普遍不高,学校的生存依旧是大部分高校的主旋律。当然,也有如三亚学院、南宁学院、河北传媒学院等的优秀民办高校在引领着民办高校奋力发展。民办艺术类应用型高校既有上述普遍特点,又有艺术类应用型高校自身的鲜明特色,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面向社会时的广度和行业类别。因此,结合高校应有的基本职能,民办艺术类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基本都框定在立足地方、服务艺术行业、面向全国的范畴内,局限于艺术行业的横向科研项目开展,尤其是在服务地方时受众面小,这是不争的事实。

二、民办艺术类应用型高校开展横向科研的必要性

尽管民办艺术类应用型高校内的教师在主观层面缺乏积极性,学校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和特殊性,但横向科研作为高校科研类型之一,仍需要积极开展。这是由科研反哺教学、服务地方、师资成长和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需求等多方因素所决定的。

(一)高校服务地方的职责所在

高校的設立需要深度考察归属地各方面的条件,通常地方特色也会成为高校赖以生存的资源,比如张家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于是就有了张家界旅游职业学校。当然,高校的选址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如人力、地理位置、地方资源、举办者财力、国家政策等。但无论是什么条件吸引了一所高校落户,加强学校与地方之间的互动、盘活各方资源都是必需的。

《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分类指导,特色发展”“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建立与社会用人部门合作更加紧密的人才培养机制”“完善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该文件中既强调了高校要分类发展、走出特色,又指示高校应该与地方、社会、中小学教学协同发展,发挥高校作为地方科研、教育、学术高地的优势。毫无疑问,方式方法是多样的,需要高校自己去积极探索,但横向科研作为校内外合作的一种典型方式,应积极开展。

(二)青年教师成长的必要途径

开展科研的首要因素是教师和科研队伍。如上文所述,民办院校教师队伍结构“U”型化明显,教师年轻化严重。要瞬间转变,在现有大环境下很难实现,但青年教师可以培养。培养的路径有教学、科研、培训等,横向科研就是典型的科研方式之一。从目前各大民办高校的招聘信息里可以发现,招聘人员有年龄、专业、学历和职称四个主要指标。通常青年教师无职称,仅有较高的学历和合适的专业,这就决定了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社会经验等多方面均相对匮乏。横向科研是高校服务地方、行业的重要通道,也是青年教师历练的最佳途径之一。

2019年10月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其中第18条指出“完善教师培训与激励体系”“完善校企、校社共建教师企业实践流动岗(工作站)机制,共建一批教师企业实践岗位”,足见这种现象很普遍,国家很重视,也需要高校有培养意识、青年教师有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民办艺术类应用型高校中的青年教师多以艺术类专业方向为主,如视觉传达、绘画、动画等。而艺术类专业均需经历大量实践才能创作出有价值、有生命力的作品,而艺术创作和教学又紧密相连。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收获实践和科研经验,当然还有职称和能力提升。而学校则增加了科研经费,拥有了更高水平的教师,提升了师资队伍的整体实力。

(三)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需要

高校服务地方是应尽的职责,是在产学研合作的工作思路框架内。横向科研作为链接社会与高校的具体通道,为学校的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横向科研的开展是高校科研成果与社会需求之间达成的供求关系,是高校与地方融合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从横向科研开展的具体业务就可以反馈社会对这所高校的具体需要,如需要的专业、程度以及时代带来的转变。具体的互动有企事业单位对学校的评价、了解用人单位对学校的期许、地方资源的可利用程度、学校开设专业的社会对接面等,这些信息是开办高校和设置专业的重要依据。因此国家倡导把高校服务地方的能力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方向,这也是地方高校探索转型的方向。民办艺术类应用型高校为新建院校,需要积累大量的经验才能快速成长,而鼓励学校或教师个人去积极实践,是必要也是可行的。

三、民办艺术类应用型高校横向科研项目的帮扶立项策略

不论民办艺术类应用型高校在开展横向科研项目过程中遇到了多少困难,现处于什么困境,于教师、学校和国家而言都需要积极开展。笔者立足民办艺术类院校办学基础弱以及开设的专业较特殊等情况,遵循“校、师互动,强基础,探索科研特色”的原则,重点关注青年教师的发展,提出帮扶立项策略如下。

(一)积极完善制度,以奖励为主,积极引导

一是规范办学,构建完善的制度,重在落实。良好的科研氛围和优良的激励机制是学校开展科学顶层设计的结果。民办高校近些年发展迅速但发展失衡已是不争的事实。民办教育要实现长远发展必须规范办学,即按照国家相应的制度和规定办学,并落实到位。民办高校多为新建院校,发展历史短、基础弱,要规范化办学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对标国家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指标。近年来国内积极推进的办学考核机制体系完善、思路清晰,也不乏指导的专家,而每一所本科院校接受评估检查也是既定之事。就横向科研而言,在学校整体制度规范化的前提下,还需从评价体系、年度绩效、职称晋升等角度抓具体的落实。这里会涉及不同职能部门的协同问题,如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科研处、职改办以及二级学院的配合,“评价”必须系统化、协同化。如青年教师晋升讲师职称时,广西高校教师需填报的职称管理系统中,横向科研与校级科研课题同等校级,价值一样而难度却迥异;而学校为了引导和鼓励开展横向科研,最终壮大学校整体的科研基础,就应该在年度绩效、评优等环节加大横向科研的权重。在协同帮扶的过程中,科研管理部门要主动为教师排忧解难。横向科研的申报牵涉的材料多、撰写麻烦并涉及常规的合同法律等,科研管理部门应提供针对性服务,如管雨、周唯杰在撰写的论文《“放管服”改革背景下地方高校横向科研管理研究》中认为,应“构建复合型的专业化管理队伍、实现精细化项目管理、规范合同”[2]。即在制度完善的情况下,管理团队还应先学习、研究服务所需的相关知识和培养出对应的能力。同时,为了减轻青年教师因手续和材料繁琐所带来的困扰,科研管理部门可借鉴“大部制”的做法,使手续高度集成化,化繁为简,进行集中办理。

二是奖励为主,劳必有获。横向科研最难解决的是科研经费的管理问题,这也是许多青年教师不愿开展项目的“意难平”。若申报教师没有将自己在校外承接的项目申报成横向科研,那就是个人劳务,上缴国家劳务税收后即为个人合法所得。如上文所述,青年教师首要晋级的讲师职称,区内或部分学校均无文件要求横向科研项目的条件;即便晋升副教授,横向科研项目也是若干条件中的可选项之一。关于横向科研经费问题有不少高校教师撰文研究过,但都没有给出较具体的、可统一推行的策略。该问题的关键点在于收益的属性和分配,应区别对待纵向和横向项目的经费。2011年财政部、科技部出台的《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对科研项目经费开支范围进行了调整,不仅明确了科研项目经费可以开支设备费、材料费等直接费用,对绩效支出等间接费用也作了界定,明确有工资收入的科研人员可以获得“薪酬补助”。[3]2016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进一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完善科研经费使用办法,以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两个相關文件都没有将纵向和横向项目的经费画等号,且明确提出“明确有工资收入的科研人员可以获得‘薪酬补助”。民办艺术类高校科研基础弱,在初级发展阶段,大可以将横向科研所得直接转化为科研奖励。即使是被抽取总经费的5%~10%作为科研管理费,也应该将其以奖励的形式直接下发给横向科研申报的团队,以彰显学校积极服务、乐意帮扶的态度,从利益的角度直接扭转教师“不愿做”的窘境。

三是大力宣扬,积极引导。高校每年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主题教职工大会,可以在年度绩效、工作总结和评价的主题性会议上将横向科研项目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并公开予以表彰,树立榜样。同时,科研管理部门、宣传部门应对科研成就突出的教师进行专题线上报道,以对教师起到引导和激励作用。如北海艺术设计学院科研处于2023年3—6月就开展了每周介绍一位教师的“科研先锋”系列线上推介活动,一为表彰教师的辛苦付出,二为树立科研榜样。针对横向科研,也可以采取“树榜样、烘氛围”的举措,通过报道宣传校內横向科研开展的实况,以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

(二)紧扣办学定位,开展产学研协同教育

一是紧扣办学定位,进一步落实“应用型”办学理念。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开展高校服务地方、产学研合作教育就是落实应用型办学的具体体现。如广西区内民办高校南宁学院,采取引企入校的方式与中兴通讯公司合作共办通信工程、物联网等通信类专业,并致力于打造“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4];2021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为规范办学、迎接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新建校区后,将老校区直接建设成文化产业园区,用以推进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教育;吉林动画学院则将校内打造的校企共建平台直接纳入育人模式中,让大二学生在平台接受培养。这些都是成功转型的案例,既有民办综合性大学,也有民办艺术类院校,都是值得借鉴的对象。

二是产学研协同教育,为教师创设机会。不同的院校有不同的特色,艺术类院校无法照搬理工科综合性大学的做法。在院校发展的初级阶段不一定有资本搞产业园区,但可以充分发挥艺术专业的灵活性,先走校企合作的道路。学校在与相关企业互动的过程中,可以让教师“走出去”、企业行业领军人物“走进来”;学生进企业实习、教师和企业人员通过互聘等方式相互介入;共享场地和平台,共同开展科研,使成果有效转化。通过这些方式成功的案例很多,如德国的包豪斯模式、美国的硅谷生态圈。有条件的院校可在校内外打造产业园区或校企共建产业学院,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可以校企合作为框架、以项目为牵引进行合作。当然,无论是合作的深度模式——产学研合作教育,还是合作初级阶段、方式更加灵活的校企合作都是学校教师接触横向科研的好机会。

(三)促使教师转变思维,形成科研自主意识

一是科研管理和教师发展两部门需要协同加强职业规划,促使教师树立正确的科研思想。老教师有经验,但需要一定的政策倾斜,学校搭建平台和建设相关基地后,他们一般能自主利用资源开展项目。而青年教师缺认知和开展科研的手段,需要科研管理和教师发展两部门协同开展工作,帮助青年教师做好职业规划。如教师发展中心要引导青年教师做好职业规划,告知他们讲师、副教授、正教授职称进阶的年限和条件,而这些都需要科研做支撑,这时候就需要科研处安排相应的培训、给予教师帮扶。民办艺术类院校有很多美术学、设计学方向的教师,多数情况下,青年教师对科研的认知都是个人的研究和艺术创作,养成了“单枪匹马上阵”的思维,尤其是美术学方向的造型类教师,如油画、国画等专业的教师,一件作品的完成往往仅靠个人努力就能完成。但横向科研与个人的艺术创作不同,它需要的尺寸和样式更多,创作的时间更为紧迫,还涉及谈判和签约等完全与艺术无关的内容。因此,帮助教师形成正确的科研思想才是出路,让教师既要深耕学术又要掌握合适的方式,通过协同作业产生“1+1>2”的效果。

二是充分发挥民办高校教师队伍优势,通过“老带新、分组帮扶”加快青年教师成长、提高立项帮扶效率。鉴于民办高校教师队伍“U”型化,中年教师少、老和青两代多的普遍现状,可通过“老带新、分组帮扶”的方式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以转变劣势。例如,北海艺术设计学院在新教师入职后会对其进行分组,由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带领组员开展教学和科研。为提高老教师帮扶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学校会将帮扶效果记入老教师的工作绩效中,使其劳有所获。“老带新、分组帮扶”对青年教师“走上讲台”、转变身份、解决职业初期的困惑、提高科研认知等效果明显。另外,艺术专业教师通常对科研所要求的“对标对点、有理有据”的理性科研思维相对缺乏热情。一般情况下,入职时间短的青年教师也不具备科研的基本素养,而有老教师与其定期交流和对其进行指导,这种局面会有明显的改观。

总之,民办艺术类院校应有全局观,能客观认识到自身的特性和现阶段教师队伍的状况;学校、教师应双向互动,注重科研基础,发挥民办高校在管理、运营和调动社会资源方面的优势,探索科研特色;从艺术类的学科属性出发,还应重视横向科研,充分利用好教学、科研两个核心动力。只有这样才能谋求更好的发展,增强学校服务地方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陆蓉慧,林小芳.民办高校师资特点对党建工作的影响研究[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20(3):63-67.

[2]管雨,周唯杰.“放管服”改革背景下地方高校横向科研管理研究[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5):107-114.

[3]王鑫.高校横向科研经费管理现状及加强管理的建议[J].财会学习,2016(9):185-186.

[4]蓝军斌,李丽.引企入校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以南宁学院为例[J].中国民商,2019(2):277.

注:本文系广西民办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课题“新建应用型艺术类民办本科院校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研究”(2022MBZX31)的研究成果。

(责编 蒋海兰)

猜你喜欢

艺术类高校应用型高校民办学校
全国近两成学生在民办学校就读
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获通过
艺术类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机械工程专业石油装备方向认识实习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析
打造团队促建设坚持创新彰显专业特色
应用型高校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优化
义务教育民办学校“非营利”是一大进步
艺术类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学习动机调查研究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