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绕“三重叙事”加快构建中国话语体系

2024-04-23韩春苗

国际传播 2024年1期
关键词:话语体系中国故事国际传播

韩春苗

【内容摘要】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从内容维度上进行考察,可大体将中国话语内容分为“三重叙事”,每一层叙事对应着不同的突破点。在中国文化叙事上,要跳出西方视角,将诠释“何以中国”作为贯通传统中国、现代中国、全球中国话语叙事的纽带;在中国制度叙事中,要打造有分量的中国原创性新概念,在国际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上掌握话语权;在中国民生叙事中,要加大中国百姓故事在“增量”上的投放,让中国故事更加丰富、更加立体、更加深入人心。

【关键词】话语体系;叙事;中国故事;国际传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大国发展既是硬实力的发展,也是软实力的提升;一个国家的崛起,也要伴随着话语权的崛起。中国从不缺乏好故事,但是需要通过恰当且贴切的形式进行叙述,若无好的“叙”,则“事”只能散落、被湮没于海量信息之中,甚至随风而逝。唯有“材美工巧”,为中国故事选择恰当的讲述方式,才能为故事赋予生命。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与之匹配的,将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话语和叙事体系。

本文尝试从话语内容角度切入,从三个叙事维度探讨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实践突破点,为主流媒体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提供参考。

一、中国话语体系的“三重叙事”

如果从内容的深度、广度上进行考察,可大体将中国话语内容分为“文化叙事、制度叙事、民生叙事”三个层面,每一层面对应着不同的叙事要点。

(一)文化叙事:从源头上跳出西方视角的“中国观”

“何以中国”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本源,是最核心的问题,也是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根基。唯有讲清楚何为中国、何为中华民族、何为中华文明,才能解决中西方长期以来存在的关于“中国观”的巨大差异。美国著名的东方学家萨义德在《东方学》一书中说,西方人关于“中国”的知识是“或多或少建立在高高在上的西方意识”基础上的。

2023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

构建中国话语体系,中华文明是总源头,可与以古希腊、古罗马为代表的西方文明起源叙事进行平等对话。中国文化是中国故事的底色,“何以中国”应该是传统中国、现代中国、全球中国等不同维度“中国”的统一,只有以文化这个“意义之网”为纽带,才能贯通跨越古今中外的“中国故事”。因此,诠释“何以中国”可作为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元叙事”或“大叙事”,占据主导地位,并贯穿整个中国话语体系。

(二)制度叙事:以“中国思维”构建“中国话语”

“制度叙事”集中于阐释中国制度,尤其是政治制度。这是中国话语与西方话语交锋的焦点,是解决“挨骂”问题的核心所在。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国情决定了中国要走出一条完全不同于西方的发展道路,而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成就已经超出了西方话语的诠释能力,西方话语难以准确解释今日中国。

长期以来,我们努力以贴近“西方话语”“西方思维”的方式来驳斥西方对中国的攻击和污蔑,但是采用西方的概念、数据、话语和逻辑体系,终难跳出西方的话语圈套。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才能跳出西方话语,要让西方理解和接受“中国话语”“中国思维”。当前西方媒体已构建出一套完整的涉华“负面话语体系”,我们必须“釜底抽薪”地解构西方话语,并形成完整自洽的中国话语体系,揭示中国和西方制度运行背后的逻辑和规律,从根本上涤清西方话语对中国的负面叙述。

(三)民生叙事:讲述百姓个体的美好生活故事

“民生叙事”聚焦中国的城市乡村、自然生态、科技创新以及中国人的美好生活。它与“制度叙事”的“以我为主、争锋亮剑”不同,这一层叙事以具体的、鲜活的、多样的、日常的、生活化的微观故事为主要文本,重在提升共通感、同理心、亲和力。在这一层叙事上,要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民众、不同的文化群体,精准施策,以普通人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讲好鲜活的中国故事,让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二、“三重叙事”中的突破点

近年来,中国话语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不断增强,但依然存在很多需要加强的方面。从话语内容层面来看,一是要提高话语原创性,仅靠“贴近”西方思维将中文产品进行翻译无疑会削弱原文本的语义,应开发更多中国原创的国际表达。二是增加言论类产品,目前国际舆论场上中国媒体生产的“消息”居多,有价值有分量的评论输出依然有限。三是话语内容要“化零为整”增强话语力度,对重点内容进行有规划的、集中的、反复的释放,在国际社会形成话题度、热议度,变成持久的回响。具体到“三重叙事”中,每一层叙事都对应不同的问题和突破点,下文尝试梳理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一)文化层面:从发掘“文化符号”到阐发“文化精神”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概括了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即“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如何诠释好中华文明这五个突出特性,是构建中国话语体系中“文化叙事”的核心要义,也是诠释“何以中国”的重要抓手。

一直以来,功夫、熊猫、京剧、长城、旗袍等成为固化的中国文化符号,使海外受众出现一定程度的“审美疲劳”。2023年以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一大批优秀文化节目持续上新,如《中国书法大会》《非遗里的中国》《简牍探中华》《文脉春秋》《寻古中国》《宗师列传 · 唐宋八大家》等,明显加大了对文化题材的深入挖掘和深度剖析。这些节目从“文化符号”向“文化精神”开掘,从文化元素展现“形”的层面,逐步深入到文化的“神”的层面。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理念,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这些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观念和智慧,在今天依然是中国民众信奉、中国社会运行的底層逻辑,构建中国话语体系要将这些“中国价值”准确、清楚地传达给国际社会。

同时,还需要捋清中西文明的核心差异。比如,西方以种族、民族、地域为认同纽带,中国是以文化为纽带的多民族共同体;西方崇尚丛林法则和适者生存的社会法则,中国自古就倡导“家国天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理念;西方文明强调“文明的冲突”,而中华文明崇尚的是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等等。

(二)制度层面:打造更多有分量的中国原创性新概念

国际传播中,在一些关键语义的表达上,我们经常不得不用西方的概念来表述。在制度层面上,争夺“概念”的定义权和解释权是一个关键性问题。

一是破除西方话语中的核心概念。民主、自由、人权是西方价值观的核心,又衍生出“普世价值”“修昔底德陷阱”等概念。不破不立,对这些概念逐个解构的基础上,才能为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创造空间。例如,西方多年以来攻击中国政治制度的典型话题就是“民主”,我们就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阐述清楚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并且“反问”西方:民主是谁的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还是少数人的民主?民主是程序的还是实质的?民主是选择治国人才还是选择“作秀”人才?民主是寻找共识还是制造分裂?民选政府是一届接着一届干,还是一届对着一届干?

二是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核心术语”。恩格斯在评价《资本论》的科学成就时指出:“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这种“术语的革命”可以说是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和符号。对于核心术语的挖掘、阐释、表达和翻译,可以为中国话语体系的建立,奠定基本的知识框架与语义基础。例如,在政治话语中,西方讲“民意”,而中国既讲“民意”更重视“民心”。“民意”可能在一小时内就发生变化,而“民心”则相对稳定并反映国家的整体和长远利益。我们不能简单以public opinion(舆论、民意)来指代中国语境中的“民心”,需要为它创建更为精准的术语表达。某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性的核心术语,如果在外语中找不到准确的翻译,可以用汉语音译,防止因翻译不当导致西方误读,要“逼迫”西方切换思维来理解中国。

三是设置具有“国际性”属性的话语。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必须在全球的语境中完成,它的目标应该是“共同说明”整个世界,因此对外必须以能回应全球问题为导向,而不是仅仅回应中国问题。只有多在具有“国际性”属性的议题上设置话语,中国话语体系才能在世界占据一席之地。例如,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这是既关涉当代中国又与全球共性问题密切相关的原创性公共产品。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的发展是具有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实践,应将其视为世界发展进程的一部分。

(三)民生层面:讲好丰富多彩的中国人的故事

西方话语体系之所以坚固,是因为它的内核被大量的历史、新闻、娱乐、文艺作品像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包裹起来,让普通人在接受作品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包含在其中的概念产生了认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赵启正曾形象地讲,故事就是原生态的苹果,理论是其中蕴含的维生素C,不要把苹果做成果酱,也不要做成药片;吃了苹果,自然就吸收维生素C。“民生叙事”需要探索的,就是以丰富鲜活的民生故事把“中国文化价值”“中国原创概念”包装并传递出去。

中国民生故事应该是无数个体故事的总和,我们需要大力加强中国人的故事的投放,既有奋斗的、感人的、励志的,也要有时尚的、幽默的、“土嗨”的,这些故事展现出一个丰富多彩的国家及其人民,就是中国国际传播成功的最好证明。

三、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建议

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持续地进行分类研究,并结合实践加以推动,在动态研究中不断发现新问题并加以解决。近年来,中国国际传播效能骤升,应乘势而上,紧跟国际动向,针对构建中国话语体系进行更精准、更有效的靶向发力。

(一)高度警惕美西方以认知战争夺制脑权

目前,不仅中国在加快脚步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也同样在升级其已有的话语体系,需要我们高度警惕。从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开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掀起认知战,“认知战”迅速成为全球学术界、新闻界、政治界的热门词语,被认为是全球数字传播的“大脑争夺战”。

认知战以话语叙事为核心,与算法、人工智能、脑科技手段深度融合,直接作用于人类的大脑认知,影响和左右人们的情感、动机、判断和行为,被认为是战争制权的最高层次。2022年,美国国防部组建“影响力与认知管理办公室”,强调以“认知”削弱海外对手,将认知战上升到体系化、系统化作战层面。俄罗斯莫斯科大学也开设信息战和混合战方面的硕士研究生课程,培养应对认知战的高端人才。

认知战的手段丰富而且隐蔽,比如美国善于在社交媒体上制造“伪草根运动”,以“网军”协同放大特定信息,充当“人民的声音”。调研发现,美国就俄乌冲突议题在社交媒体上构建了多层级的传播网络,以初级议程影响受众关注度,以中级议程影响受众认知,以高级议程影响受众记忆,其战略目的就是一步步将普通受眾转变为其“信众”,以求长期、稳定地向“信众”投放信息,最终改变其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再一次提醒我们,未来已来,国际舆论战场的斗争必将升级,构建中国话语体系迫在眉睫。

(二)提升在“第二落点”的评论解读能力

近年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抢首发、敢亮剑、争独家,在一系列重大国际事件中成为全球信源,放大了中国话语的国际音量。未来,我们同样应该在新闻的“第二落点”上“抢首发”,即在新闻之后迅速推出评论解读,抢占国际重大事件的定义权、解读权,以高质量的评论解读传播中国的核心概念、核心价值。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第二落点”的深度解读是对“第一落点”的“增值服务”,能够实现中国话语在“落地”之后继而“开花”。例如,2022年8月2日,时任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和严正交涉,执意窜访中国台湾地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三档评论栏目《对话》《视点》和《世界观察》闪电出击,推出三集评论专题《起底佩洛西》《佩洛西窜台,法理不容》《锁台军演,震慑台独势力》,借外界聚焦中国立场的契机,通过专家解读,资料引用等方式有的放矢、主动出击,在犀利揭底之时阐明、重申中方立场,传递出中国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坚定意志和充分信心。

(三)针对典型话题提炼核心表达

目前,我们在国际传播领域的核心表达素材有待充实。以得体、巧妙、生动的话语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更丰富的话语支撑。中国媒体应整理当前国际受众最关注的中国话题,提炼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核心话语,加强“海外投放”。在国际传播工作中,也可有针对性地就涉华负面议题集中突破,为舆论斗争提供“弹药”。例如,2023年6月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精心打造关于毒品问题的重磅专题片《破局芬太尼》,针对“毒品”这一高频国际议题,就美国对芬太尼泛滥“甩锅中国”、污蔑中国的做法,用触目惊心的事实和数据揭穿美国阿片类药物滥用危机的真相,直指西方叙事体系要害。节目用符合国际叙事的话语把中国的事情说清楚,把世界的事情说清楚,极大地丰富了这一国际议题的中国话语表达。

(四)为构建中国话语体系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研究

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是一项长期且庞大的工程。目前,国内对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在学术理念上的研究多,在实践中的应用少。中国媒体可结合自己的业务特点,梳理出需要优先布局和解决的方面,化整为零,逐一攻破。

当前相关研究和实践的方向包括:在话语叙事方面,集中解构西方话语几大典型核心概念;研究如何构建中国话语核心概念;梳理国际涉华议题库。在话语传播方面,研究西方社交媒体“认知战”的战术打法;研究如何让政府、媒体、学术力量聚成合力;研究海外青少年对社交媒体的使用偏好。在话语效果方面,构建高标准、规范化、可操作的评估体系;建立“评估―反馈―调整”的动态机制以跟踪话语表达是否有效合理,从而进行调整改进。

(责任编辑:张冬梅)

猜你喜欢

话语体系中国故事国际传播
核心素养如何在中小学校落地生根
在修辞与实践之间:环境权概念的贫困及其义务转向
讲好中国故事的几个路径创新
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
中国故事中国认知国际表达
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世界最大童书展,“中国故事”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