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医用约束工具在老年痴呆病人中的应用

2024-04-20管细红熊昌辉董永海余雪虎陈谷霖杜耀婷刘芸

护理研究 2024年7期
关键词:痴呆日常生活能力不良事件

管细红 熊昌辉 董永海 余雪虎 陈谷霖 杜耀婷 刘芸

1) 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编号:ZL 2019 2 0150137.3

基金项目 江西省重点研发(一般)项目,编号:20192BBG70030

作者简介 管细红,主任护师,本科,E?mail:1316459700@qq.com

引用信息 管细红,熊昌辉,董永海,等.新型医用约束工具在老年痴呆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24,38(7):1301?1304.

Application of new medical restraint tools in senile dementia patients

GUAN Xihong, XIONG Changhui, DONG Yonghai, YU Xuehu, CHEN Gulin, DU Yaoting, LIU Yun

Jiangxi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chang Medical College), Jiangxi 330006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GUAN Xihong, E?mail: 1316459700@qq.com

Keywords  restraint tool; the elderly; dementia; adverse event;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DL; nursing

摘要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新型医用约束工具在降低老年痴呆病人约束不良事件、提高病人和医务工作者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月—2022年12月纳入的900例老年痴呆病人分为A、B、C 3组,各300例。A组给予传统约束带,B组给予简易约束工具,C组给予新型医用约束工具。观察3组病人约束不良事件(血液循环障碍、破损、勒痕、非计划性拔管、皮肤抓伤)发生率、满意度(包括病人和医务工作者)、病人智力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C组病人约束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B组和A组;C组病人及医务工作者满意度高于B组和A组(P<0.05);3组干预前后病人智力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医用约束工具可有效降低临床约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照护者和医务工作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  约束工具;老年人;痴呆;不良事件;日常生活能力;护理

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4.07.028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老年痴呆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老年痴呆是老年期常见的神经系统功能退行性脑病,病人往往出现思维判断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减退等情况,且不可逆[1]。临床为方便治疗和照顾,针对痴呆病人常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2]。其中,约束带是临床常用的約束工具之一,约束带的主要作用是限制病人的自由活动,避免其因病情进展而导致自伤或伤害他人的情况。然而,约束带的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为减少约束引起的并发症,提高病人使用约束工具的满意度,本课题组研制了新型医用约束工具,并于2018年开始应用于临床进行效果观察,通过实践应用以期为今后约束工具的发展提供更好的设计思路和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在江西省多所医院、社区、养老机构收治的900例老年痴呆住院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组,各300例。纳入标准:1)根据《2018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二):阿尔茨海默病诊治指南》[3]诊断为痴呆的病人;2)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4]评分≥10分的轻中度痴呆病人;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5]评分≤60分;4)病人身体留置管道者,如尿管、胃管、胸腔引流管等管道。排除标准:入院时,评估病人约束部位有外伤、皮肤红肿、破损或有皮疹的病人。3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是否吸烟、是否饮酒、婚姻状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本研究经江西省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对象法定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3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疾病、卫生等知识的健康教育,用药、饮食指导,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等。

1.2.1 A组

给予传统约束带进行上肢约束。传统手腕部约束带主要由腕部约束带、床旁系带二部分组合而成。详见图1。

1.2.2 B组

给予课题组设计制作的简易约束工具进行上肢约束。自制的简易约束工具主要由约束筒、手袋2部分组成。约束筒:采用5 L塑料可乐瓶制作而成,约束筒长约28 cm,筒身钻20余个洞,洞直径6~8 mm,用于透气;与手袋连接缝合处,边缘钻20余个洞,洞直径约1 mm,用于与手袋缝合连接;另一端设有弧形收口。详见图2。

1.2.3 C组

给予新型医用约束工具进行上肢约束。新型医用约束工具包括手部保护结构、手臂保护结构和约束延长带结构[6]。手部保护结构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手心面内壁、中空层和手心面外壁,中空层内部固定有防抓板,手心面内壁上设有防抓保护块,防抓保护块设置于与病人掌心处相对应的位置。手背手臂保护面的内侧设有振动按摩器以及设置在振动按摩器顶部的若干个按摩凸起,具有按摩功能。约束带结构包括固定带和约束带,固定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约束带,另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用于固定连接固定物,2个自由端通过魔术贴粘贴在一起。详见图3。

1.3 评价指标

数据收集人员均来自临床一线的护理工作者,在正式试验前统一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涉及指标内容评定,培训合格后方可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估。分别通过以下指标对病人进行疗效评价,并于每周五16:00统一收集数据。

1.3.1 智力状况

采用MMSE量表评价3组智力状态。MMSE量表共30道题目,主要对病人进行时间和地点的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计算力以及语言复述、阅读理解等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价。答对计1分,答错计0分,总分30分。分数越高,说明病人智力状态越好[4]。

1.3.2 日常生活能力

采用ADL量表评估病人生活自理能力,该量表包括进餐、洗澡、修饰、穿衣、大小便控制、用厕、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10项内容,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好[5]。

1.3.3 約束不良事件

包括非计划性拔管、皮肤损伤、血液循环障碍、勒痕和皮肤肿胀。非计划性拔管指病人因治疗需要留置的各种管道,在未经医务人员同意的情况下,病人自行拔出或其他原因造成的管路脱落[7];皮肤损伤是指皮肤出现水疱或有破损;约束部位血液循环障碍是指因约束产生局部组织水肿、充血和出血的现象;勒痕指约束部位皮肤青紫、按压不消褪的现象。

1.3.4 满意度

在病人出院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病人照护者和医务工作者满意度,包括舒适感、约束效果、整体评价3个方面。病人满意度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很不满意”计1分,“非常满意”计5分;医务工作者满意度采用Likert 10级计分法,“很不满意”计0分,“很满意”计10分,得分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EpiData软件进行数据采集,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进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约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见表2)

2.2 3组病人照顾者及医务工作者满意度比较(见表3)

2.3 3组干预前后MMSE、ADL评分比较(见表4)

3  讨论

约束是现代临床常用保护措施,人性化保护约束是新型临床护理模式,提倡以人为本[8]。研究表明,使用约束工具可降低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促进疾病康复[9]。然而,传统约束用具易自行解开约束,导致意外拔管等不良事件发生[10]。相较而言,新型医用约束工具不仅可对病人进行安全性保护约束,还可减少医务人员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实现舒适、安全的约束,有利于促进疾病康复。

研究发现,36.4%~91.1%非计划拔管是在被约束过程中发生的[11]。出现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可能是病人在约束过程中感到疼痛或不适,从而导致其非计划拔管。同时,病人被约束时可增加皮肤损伤的危险,尤其是病人烦躁易怒时身体力量不受控制,导致约束部位的皮肤出现破损、肿胀等情况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C组病人的血液循环障碍、破损、勒痕、非计划性拔管、皮肤抓伤等发生率均低于B组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原因可能是新型医用约束工具,采用“全包”方式对病人手部进行制约,手腕部可调节约束带,依据自身腕部大小进行调控,手背部观察窗口的设计,对于部分输液病人无需摘除约束工具,操作者可通过观察窗直接进针输液,打开手指前端半弧形拉链端,进行手部清洁、血糖测量、指脉氧监测、手指末梢循环观察等临床操作,提高病人治疗舒适度和方便度,从而有效降低约束不良事件发生率。传统约束带在临床实施过程中严格限制病人自由,因约束部位长时间被束四肢皮肤与约束带接触部位易出现皮肤损伤[12?13],引起病人身心不适。因此,引起病人家属强烈不满、认同率较低,长期实施具有一定困难[14]。本研究发现,老年痴呆病人照护者和操作者对新型约束工具满意度均高于简易或传统型约束工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新型约束工具更容易获得病人照顾者和操作者的接受。新型约束工具因其人性化设计,尤其针对无治疗性操作,需功能锻炼者,可直接取下延长带,只戴手套部分,达到“可约束、可活动”目的,获得较高的满意度。本研究3组病人的MMSE、ADL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ruijn等[15]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新型医用约束工具对病人的精神状态以及日常生活能力不会造成负面影响。

4  小结

综上所述,新型医用约束工具可降低临床约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照护者和医务工作者的满意度。基于我国国情,老年痴呆病人在病情稳定后,通常选择社区养老院或居家养老[16?18]。在居家养老过程中,缺乏专业人员照护,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缺少有效的监管[19?20]。随着我国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等养老模式的不断创新,远程健康监测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课题组下一步将结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一款集“约束管理、远程健康监测、神门穴按摩”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智能医用约束工具,应用于医院、社区、养老机构,为老年人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弓少华,郭红,刘幼华,等.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虐待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系统评价[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7):1434-1440.

[2]  晁青,张晓霞,陈婷,等.老年痴呆患者临床干预中的伦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9,32(11):1422-1425.

[3]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写作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认知障碍疾病专业委员会.2018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二):阿尔茨海默病诊治指南[J].中华医学杂志,2018,98(13):971-977.

[4]  郑莉莎,赵婧.MMSE与MoCA差值作为鉴别老年性痴呆的辅助诊断方法的可行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8):1859-1861.

[5]  王刚.痴呆及认知障碍神经心理测评量表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196.

[6]  管细红,杜耀婷,徐晓英,等.一种新型智能医用看护手套的研制[J].江西医药,2020,55(9):1290-1291;1324.

[7]  蒋雅琼,翁卫群,王颖,等.约束衣的制作及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23):1823-1826.

[8]  DICPINIGAITIS A J,LI B Y,OGULNICK J,et al.Evaluating the impact of neurosurgical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s on patient knowledge and satisfaction: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World Neurosurgery,2021,147:70-78.

[9]  黃竹君,周华,刘金凤.约束带的改良及在老年患者血液透析肢体固定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9,34(20):45-47.

[10]  徐笑月,王黎梅,张美琪,等.新型透明约束保护手套临床实用性的观察[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18):71-73.

[11]  MOSS M,NORDON-CRAFT A,MALONE D,et al.A randomized trial of an intensive physical therapy program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J].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2016,193(10):1101-1110.

[12]  吕秋菊.重症医学科15例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J].当代临床医刊,2016,29(5):2573-2574.

[13]  宋艳,刘春梅,胡国艳,等.ICU老年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实用老年医学,2015,29(11):963-964.

[14]  冼慧仪,黄燕,曾宪娇.球拍手套在ICU老年置管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7):100-101.

[15]  BRUIJN W D,DAAMS J G,VAN HUNNIK F J G,et al.Phys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restraints in hospital care:protocol for a systematic review[J].Frontiers in Psychiatry,2019,10:921.

[16]  赵雅欣,钟清玲,吴蓓.中美老年痴呆患者养老或长期照护研究现状与前景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5):1266-1270.

[17]  张玉花,李爱娟,吴兰.居家老年痴呆病人亲属照料负担和支持需求的质性研究[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8(5):106-112.

[18]  黄小琼,陈仰昆,王凤,等.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痴呆患者照顾者负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22):1-4.

[19]  曹晓雯,魏东海,古彦珏,等.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住宅小区养护医一体化养老模式的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7,34(5):388-391.

[20]  刘馨璐,王相印,袁玫,等.基于层次分析-态势分析模型对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优化策略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23,50(3):475-481.

(收稿日期:2023-07-17;修回日期:2024-03-20)

(本文编辑 曹妍)

猜你喜欢

痴呆日常生活能力不良事件
早期颅骨修补治疗脑外伤的临床应用优势
我院125例住院患者使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的安全性分析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老人多上网或可防“痴呆”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及其早期识别与干预的研究进展
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
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