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6-06-15
摘 要 目的:了解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的出院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调查问卷对232例出院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状况。结果:年龄、有无配偶、有无子女、体育活动频率与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相关(P<0.05)。无子女及有2个以上子女老人的生活能力评分相对较低。结论:社区全科医生应关注老年慢性病患者,特别是高龄、无配偶、无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差的患者,有针对性地做好出院指导,从而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慢性疾病 日常生活能力 老年人
中图分类号:R16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6)10-0049-03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n the daily living ability of the discharged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CHEN Jianqiang1, ZHOU Jianhong1, WANG Jianfang1, MA Xiuqiang2(1. Zhenxi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201824, China; 2. Statistical Department of the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daily living ability of the elderly discharged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to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argeted discharge guidance. Methods: A survey of 232 cases of the elderly discharged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was carried out with the daily life ability questionnaire to analyze their daily living conditions. Results: The differences of life activity ability scores in the age, whether there were spouse and children, and sports frequency were related to the scores of life activity ability(P<0.05). The life ability score of the elderly people without children or with 2 or more was relatively low. Conclusion: The community general practition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especially to the advanced age, no spouse and children patients with the poor self-care ability, and do the discharge guidance well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ir life.
KEY WORDS elderly people; chronic disease; daily living ability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压力的加大,我国人群的疾病谱和死因谱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甚至还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慢性病病因复杂、病程长,常需长期甚至终身治疗,对人群健康影响显著,社会负担增加明显,严重吞噬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果[1]。慢性病患者疾病治疗过程漫长,虽然在住院期间大部分的健康问题都得到解决,但是很多患者在回家后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日常生活能力是反映老年人健康状态的客观指标之一,也间接反映了老年人的健康生命质量水平[2]。本课题分析研究嘉定区真新街道老年慢性病出院老人的日常活动能力,以期为后期开展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居家延续性医疗康复奠定基础。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查2015年1-6月嘉定区真新地区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236例,删除部分不符合研究标准者,共232例参与了研究,占调查总人数的98.3%。235例中,男性120例(51.7%),女性112例(48.3%);年龄60~94岁,平均(77.00±10.17)岁;有配偶146例(62.9%),无配偶86例(37.1%);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93例(40.1%),初中79例(34.0%);高中/中专41例(17.7%),大专及以上19例(8.2%);独居19例(8.2%),无子女8例(3.4%);月收入<2 000元25例(10.8%),2 000~2 999元76例(32.8%),3 000~3 999元92例(39.6%),4 000元及以上39例(16.8%);生活能完全自理72例(31.0%),基本自理54例(23.3%),需要照护106例(45.7%)。首要住院原因:脑卒中160例(69.0%),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16例(6.9%),高血压28例(12.1%),糖尿病12例(5.2%),冠心病16例(6.8%)。232例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护理需求总分63.87±17.52。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60岁;因常见慢性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出院后回到社区<1个月;自愿为原则,愿意配合评估和调查;意识清楚,有阅读能力或可用言语表达,与调查人员沟通无障碍。排除精神障碍、意识障碍、重症和终末疾病者。
1.2 研究方法
采用自编个人资料问卷和访谈形式进行现况调查,由经过培训的社区医生、护士预约上门,然后当场接受问卷调查,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体育锻炼状况等,填写完毕当场对不合格问卷进行纠正。
采用生活自理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和功能性日常生活能力(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IADL)[3]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能力。ADL量表采用Katz日常生活功能指数评价量表,包括进食、更衣、沐浴、移动、如厕、控制大小便6项。IADL量表采用Lawton功能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包括做饭、做家务或勤杂工作、服药、购物、理财和打电话7项。量表采用三级评分:不需要任何帮助即可完成即得2分,需要部分帮助才能完成即得1分,自己完全不能完成即得0分。ADL评分标准:12分,完全自理;12分以下,生活自理障碍。IADL评分标准:14分,完全自理;1~13分,功能性生活自理障碍;0分,完全不能自理。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AS 9.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方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慢性病出院老人性别、文化程度、独居与否、经济收入与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无相关性(P>0.05);年龄、有无配偶、有无子女、体育活动频率与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相关(P<0.05),随着老人年龄增高、无配偶、参加体育活动频率减少者的生活能力评分呈下降趋势。无子女及有2个以上子女老人的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相对较低(表1)。
3 讨论
慢性病是具有永久性病变和不可逆病理变化的疾病,其病程长、恢复慢、致残率高,需要长时间的治疗和护理,不仅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给家庭带来不同程度的负担[4]。躯体功能的状态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由于老化和长期患病使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退,从而使其生活自理能力降低,而需依赖他人照顾。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状况的系统性筛检,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可预测老年人对社会性服务的需求,也为制定治疗计划和合理安置老年人提供依据。因此,为慢性病出院老人制定出院计划,加强功能康复锻炼,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是慢性病出院老人居家照护的主要任务之一。
本研究对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于年龄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关系,国内外研究基本一致[5-6],均认为年龄越大,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越厉害。本研究证实,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高,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呈下降趋势,这可能是因为年龄越大,疾病恢复越慢,自理能力越低。惠蓉等[7]调查发现,老年人婚姻状况是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丧偶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主动性和活动能力低于有配偶老年人,本研究中无配偶老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也低于有配偶老人,后者出院后能得到配偶较好的照顾,功能恢复快,故日常生活能力也好。本研究中发现有1个子女的老人的功能性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能力总分最高,而没有子女和有2个及以上子女老人相对较低,这可能折射出一个问题,1个子女对老人可能照顾相对尽心,故老人日常生活能力也好。此外,参加体育活动频率减少的老人,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也呈下降趋势。
综上所述,影响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因素较多,社区全科医生团队应高度关注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重点关注高龄、无配偶、无子女的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增强其自理意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探索建立完善的社区全科医疗服务体系,构建多学科参与的延续性康复服务团队,采取具体的措施帮助老年慢性病出院患者,为其制定和实施科学个体化的康复治疗方案,明确个体的生活自理能力差异,积极开展专业性和社会支持性家庭护理,从而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政府部门应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尽快制定照料、护理保险法,开展居家服务,提供生活自理辅助工具,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晓娜, 张华, 赵根明, 等. 我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发展历程[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5, 26(2): 79-83.
[2] 孙晓春, 王琼, 黄芬, 等. 军队离退休干部的日常生活能力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5, 13(1): 29-31.
[3] 化前珍. 老年护理学[M]. 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24-25.
[4] 陈丽梅, 董彩梅. 慢性病病人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与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J]. 全科护理, 2015, 13(11): 972-973.
[5] 孟卫平, 谭平. 福州地区10个军队干休所986名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临床康复, 2004, 8(30): 6572-6574.
[6] Jagger C, Arthur AJ, Spiers NA, et al. Patterns of onset of disability in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with age[J]. J Am Geriatr Soc, 2001, 49(4): 404-409.
[7] 惠蓉, 张华丽, 张茹英, 等. 西安市老年人ADL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 护理学杂志, 2003, 18(8): 567-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