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对话理论的新闻传播专业课程创新路径

2024-04-16姚小菲

传播与版权 2024年6期
关键词:高校教学

姚小菲

[摘要]在“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当前,部分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在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对课堂依赖较弱等问题,这主要源于当前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和学生之间并未建立起平等、和谐、共生的对话关系。对话理论强调对话是一切的中心,对话者之间平等且独立,对话是获取真理与知识的重要方式。因此,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基于对话理论,在新闻传播专业课程中搭建“创境—沟通—联动”的教学模型,能够有效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深度学习与探究式学习,从而更好地发挥课程功能,实现课堂价值。

[关键词]对话理论;高校教学;新闻传播专业;新闻编辑与评论课程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在“十四五”期间,我国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要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源源不断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高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重要职责,因此,如何提升高校课堂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话题。

目前,各类新闻媒体机构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毕业生能否受到用人单位青睐,成为检验高校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试金石。然而,当前部分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在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第一,学生学习兴趣不足、主动性弱等现象严重,导致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打造个性化的高质量课堂,是目前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师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第二,随着信息的来源逐渐丰富且多样,教育的时空界限被打破,课堂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学生对课堂的依赖性正在减弱,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权威性被逐渐消解。究其原因,都与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以及师生关系不对等的教学模式相关,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的简单应答不仅使他们对知识与课堂的兴趣降低,还使师生之间难以建立真正的对话关系。因此,一种基于师生平等、和谐、共生的新型对话式教学模式亟须建立。

一、对话理论相关研究

巴赫金从哲学的角度观察对话,首次提出了对话理论,他认为,对话是一切的中心,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是目的。巴赫金强调,对话者之间并不是大众传播的传播者与受众,而是具有平等、独立的关系[1]。哲学家马丁·布伯被称为“现代对话概念之父”,他认为,世界的本质是关系,对话是最好的体现关系的方式。在其代表作《我与你》中,其将世界归为“我—它”和“我—你”关系,但前者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只有后者才是真正平等融合的关系,人们要将对方看作独立的主体,彼此相互尊重,相互依存[2]。巴赫金和马丁·布伯的理论为当代的对话理论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且他们的理论在教育界被广泛运用。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与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孔子都曾主张用对话探究真理和知识,他们也均采用对话的形式进行教学,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权,要求学生注重对自我的反思,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提到,对话便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对话以人与环境为内容,在对话中,人们可以发现所思之物的逻辑及存在意义。对话是探索真理与自我认识的途径[3]。当前,时代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教学,更要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沟通,教师要在对话中构建科学、持续、平等的教学生态。

二、对话理论下的新闻传播专业课程创新设计路径

对话理论注重人们在沟通中建立平等、和谐、共生的关系,因此,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在和学生的沟通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层次,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课程创新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对话理论的“创境—沟通—联动”教学模型的使用,是解决当前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新闻编辑与评论课程是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当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文章以该课程为例,阐述“创境—沟通—联动”教学模型的具体使用方法以及新闻传播专业课程的创新设计路径。

(一)创境:激发学习内驱力,实现自主学习

在对话体系中,人们只有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在对话中获取信息,求同存异,采用更丰富、多元的对话方式,才能建立起真正的对话关系。创境就是创设情境。在实际教学中,创境就是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师与学生共同搭建语义空间的过程,是实现两者融合共生的重要手段。第一,在实际教学中,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师要将学生置于一定的任务情境中,鼓励学生通过思维联动加深对知识内在逻辑的认识,推动教学任务的完成,并在这一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第二,在课堂教学中,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来设计与课堂知识相关的“角色”“场景”或“故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角色”设定为记者、编辑、剪辑师、摄像师等,并根据他们的“角色”设计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任务。其次,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可以将“场景”设定为新闻发布会、体育赛事现场等,使学生可以根据对应场景主题进行新闻播报。最后,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可以引用业界的真实或模拟事件,将学生置于某个设定的“故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将学生置于编辑联系作者被拒、广告设计方案被甲方刁难等“故事”中,在故事化的课堂中为学生模拟与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与工作内容,使他们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以及技能的实践。在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时,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师要敏锐洞察并抓住对话契机,通过与学生对话了解学生内心情感、愿望与诉求,协助解决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问题,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

在新闻编辑与评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创境方法,与学生共同搭建有意义、强交互的学习语境。例如,在讲授“社论选题的集体化设计流程”知识点时,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定每一个小组都是报社评论部,每个小组轮流体验报社评论部一天的工作,使学生真切感受和体悟报社新闻评论的产生过程。再如,在讲授“版面设计”知识点时,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可以让每位同学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当天的头版新闻,并向全班同学进行展示,最终评选出最優秀的版面设计作品。以上的创境模式给予学生不同的角色设定,很好地实现了沉浸式学习,使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精准获取知识点。

(二)沟通:构建学习纵深力,实现深度学习

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最早对对话式教育进行了探索。他把教育的本质理解为自由的实践,倡导对话式教育,他称自己的教育为民主教育或进步教育,认为在真正的民主关系中,对话能够打开人的思维[4]。基于此,笔者认为,沟通是对话式教学重要的教学载体。以任务为导向的对话系统能引导学生与教材对话,与教师对话,与编者对话,这有助于激发学生深度学习的意愿,进而实现知识递进和思想进步。深度学习是学生在理解学习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知识、新理论,并将学习的感受、感知与感悟有机地融入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进而提升学习能力的学习方式。对话式教学要求学生不再从教师那里被动接纳、储备和领悟知识,而是使师生双方都作为对话主体进入一个活泼、生动的知识场域,教师在这样的知识场域中可以通过对话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因此,在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教学中,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师要构建多元化的沟通体系,引导学生深度参与、深度思考与深度实践。其可以通过课堂展示、小组讨论、观点辩论、读书分享、专题探究、主题拓展、课后反思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对话式教学。这种对话并非传统师生间的问答,而是对知识、对世界、对真理的倾诉,在这样的深度沟通与学习过程中,可以促进师生双方的精神交流和价值分享。这有助于学生理解与内化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教学中尊重事实、传承文化、人文关怀、輿论引导等新闻精神。

在新闻编辑与评论的课程教学过程中,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相互点评新闻评论作品,促进学生与学生间的对话交流;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评报会,要求学生对报纸的编辑与排版提出修改意见;可以引导学生发现作品的不足之处,并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重新思考以及撰写。

(三)联动:培养学习创造力,实现探究式学习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认为,话语或语篇都不能孤立地进行阅读和理解,人们的每一次对话都会以一种或另一种形式对之前的对话做出回应,是对相关联的相同主题内容的话语或语篇的表达[5]。在实际教学中,知识的学习也并非孤立的,而是一个探求真理的完整过程。该过程包含了师生对真理的判断、推理和质疑,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梳理观点、事实、材料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来完成对真理的探求。第一,疏通学生与教材的对话,实现与教材的联动。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阅读和吸收教材主要内容,鼓励学生与教材进行对话,因为阅读的过程就是文本意义与阅读主体意识之间的相互交流、双向互动的过程,这可以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增强对知识的理解。第二,疏通各课程之间的对话,实现课程联动。在传统教学模式中,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师缺乏疏通专业不同课程之间的对话,在课程设计上缺少协作,导致跨学科的教学研究较为少见。因此,在对话式教学模式下,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师要打通不同专业课程之间的壁垒,构建综合化、互动式的新闻传播专业课程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理论课程之间的对话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更加完整、系统的知识图谱,使其扎实学术功底;实践课程之间的对话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对话能够提升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以实践反哺理论的能力。

在新闻编辑与评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在使用文字类新闻评论作品进行知识点教学的同时,要引导学生结合其他新闻传播专业课程的所学知识,使用多媒体的方式完成并展示个人作业,如漫画新闻评论、视频新闻评论等,拓展学生的横向思维。同时,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网络编辑大赛、新闻评论写作大赛等,以赛促练,以赛促学,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以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综合来看,基于对话理论,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师搭建“创境—沟通—联动”的教学模型,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提升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与主动性,打造“省时高效”的课堂。具体而言,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师要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单元任务情境,充分运用沟通与对话,打造高效、人性化课堂,以更好地发挥课程功能,实现课堂价值。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特点,使教学更符合学生心理与学生认知,使学生从被动学习中解放出来,成为能动的、具有创造性与对话能力的对话主体。

三、结语

对话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高校课堂为对话提供了更加开放、自由、民主的空间,也为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师与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实时沟通互动的场域。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师要积极搭建对话式课堂,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共生的关系,由此打造有深度、强互动、高效率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李志军.对话理论视角下讲好中国经济故事的思考[J].中国记者,2023(07):109-111.

[2]凌建侯.与俄罗斯传统文化对话中的巴赫金:兼评王志耕《俄罗斯民族文化语境下的巴赫金对话理论》[J].文化与诗学,2022(01):310-321.

[3]凌建侯.史学视野中的巴赫金狂欢理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14-20.

[4]李停.基于翻转课堂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4(01):1-3.

[5]田倩南,赵芷珊,冷凯君,等.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专业背景下“双线混融”教学模式研究:以运营管理学课程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01):151-153.

猜你喜欢

高校教学
论数字校园环境下高校教学资源的整合运行策略
中医大数据下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及教育模式浅析
刍议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新媒体设计语境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高校教学思考
精细化理念下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有效施行“活”“趣”“实”
高校教学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探讨
从教育的本质意义浅谈微课的作用地位
关于未来“会诊化”高校教学模式构建
MOO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