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智时代高校图书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路径

2024-04-16渠可心

传播与版权 2024年6期
关键词:数字人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图书馆

渠可心

[摘要]随着数智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元宇宙、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信息化建设正在从数字化转向智能化。作为文化建设的主体,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正处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的智能化环境,研究数智时代高校图书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文章分析数智时代高校图书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和高校图书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的教育作用,探究高校图书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数字化创新,以发挥高校图书馆在馆藏、人才、设备方面的优势,加强文化宣传推广、扩大文化方面馆藏量、丰富多样化文化活动,利用数字化开展文化教育活动、打造文化资源库、加强文化便捷式服务,从而推动数字人文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新方向。

[关键词]数智时代;高校图书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人文

近年來,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元宇宙、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涌现,虚拟与现实、数据与智慧深度融合,数据电子化的趋势日益凸显[1]。具体到图书馆研究方面,图书情报与档案学科就通过数据电子化实现了削减实体文书的目标,推动传统领域的研究向数字化转型[2]。目前,学界和业界也持续开展图书馆数据管理开发、智慧图书馆组建等相关方面的研究。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作为文化建设的主体,高校图书馆在人才、馆藏等方面拥有巨大优势,能够积极宣传与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全校师生从更多角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前,部分学生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脱节,并对相关文化活动缺乏兴趣。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中,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则较单一,这也是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因素。因此,高校图书馆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建立专门的纸质馆藏区和电子资源库,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活动,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

在数智时代,数字技术成为文化传播的基础条件和传承媒介,文化身份产生进一步的变化。数字人文创新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不同的角度突破原本的限制,再次焕发活力和生机。因此,文章研究数智时代高校图书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路径,具有重要价值。

一、数智时代

2023年10月28日,“纪念北京大学图书馆建馆125周年·图书馆引领的信息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举行,近百所高校的图书馆馆长及馆员代表参加会议,围绕“图书馆引领的信息文化”“图书馆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当前高校图书馆方面的研究热点,展开深入交流和研讨[3]。

数智时代有两个典型特征:数字化和智能化。在数智时代,信息交换快速、便捷,各类信息平台都提供有信息交流和服务的窗口,快速且高效地为用户提供服务。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手段来优化服务,利用自身丰富的文献和数据资源,采用大数据技术获取读者相关信息,满足读者需求,提高服务效率[4]。例如: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和淘宝、拼多多等网络购物平台,通过对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整合,从而精准推送用户感兴趣的视频和商品。在数智时代,这对高校图书馆来说,既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又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二、高校图书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

第一,馆藏优势。近些年,我国教育改革稳步推进,高等教育教学也在不断优化和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投入更多的资金,积极更新和升级图书馆内的设备,并通过采购大量书籍,不断丰富和完善数字资源、馆藏资源。随着自身文献类型的丰富、馆藏数量的增加,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学科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尤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各种文献种类和数量的持续增加,有助于高校图书馆着手建立专门的文化典藏区域,打造出具有浓厚地域色彩的特色馆藏,充分发挥自身的服务功能和服务作用,为读者提供更多富有文化特色的文献。同时,高校图书馆内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书刊、资料以及文献等始终保持及时更新,不仅有助于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还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5]。

第二,人才优势。高校作为教学与科研的主要场所,汇集了众多优秀人才,这些人才不仅参与国家、省市级的各种科研项目,还借助产学研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促进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同时,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其文化素养以及专业能力等显著提升,他们能够熟练运用先进的设备快速处理各类信息,且教师和学生的学术论文、作品设计、调研报告等都是非常重要、关键的情报信息源。此外,高校图书馆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组建一支专业化较强的馆员工作团队,他们通常具有较高的学历和素养,能力突出,并通过工作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相关知识,在图书加工、收集、阅览、流通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能够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教育阅读服务。

第三,设备优势。近些年,在教育部门的支持下,高校图书馆的人文环境不断优化和内部资源不断丰富。目前,多数高校图书馆打造宁静、优雅的人文环境,为读者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与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高校图书馆也引进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将其应用于电子阅览室、智慧图书馆,建立微信公众号查询图书资料等,并引进自助借还机、自助查阅图书借阅状态的电子屏等先进设备。这不仅为读者提供了方便,提高了服务效率,而且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自身的电子书籍馆藏。此外,高校图书馆还利用局域网充分发挥服务作用,让读者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查阅文献,实现在线检索、论文查重等功能。

三、高校图书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的教育作用

(一)加强文化宣传推广

为了充分发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的教育作用,高校图书馆利用多种媒介在读者群体中进行文化教育宣传,拓宽文化宣传推广渠道,从而丰富文化宣传教育活动、阅读推广活动,在校园内部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氛围。

首先,高校图书馆可以积极参与相关课堂教育过程,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推广,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兴趣。高校图书馆可以联系人文学院的教师以及通识课程的教师,为他们开展教育教学提供服务,并结合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关书籍和文献,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延伸阅读。对学生而言,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课堂向学生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书籍,从而丰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深度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其次,高校图书馆可以结合馆藏资源,定期推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书籍的推荐清单,并制作主題展板、宣传海报,通过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和推广,利用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资源为读者提供文化教育服务,从而有效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馆藏的使用价值,彰显图书馆的育人功能和文化魅力。

最后,高校图书馆可以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元化的特点,在相关阅读推广中打造宣传区域,营造文化阅读氛围。例如,高校图书馆可以在馆内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区域,放置传统国画、布置古代名人名言、展陈充满文化魅力的艺术品等,充分体现文化韵味,让读者在文化感染力较强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和交流。

(二)扩大文化方面馆藏量

馆藏量衡量图书馆价值的重要标志之一。对图书馆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为读者提供文化研究和分析服务的重要基础,是不可缺少的馆藏特色,其需要不断丰富相关文献资料和馆藏资源。当前,高校图书馆必须做好自身定位,为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和呈现做好充足准备。首先,打造高素质、能力强的人才队伍,通过开展采访、研究等工作,从更多渠道收集相关文献。高校图书馆应鼓励馆员将地方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献汇集起来,进行统一管理,不仅要拓展文献收集的深度,而且要拓展文献收集的广度,包括各类电子出版物、视听资料、纸质文献等,还要收集、整理网络上的各类文献信息,不断丰富和完善资料体系。其次,加强馆内互动和交流,明确部门分工,促进协作配合,系统地整理、收集各类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献,打造出更加完善的文献资源库。在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必须为学校的各项科研工作、教学工作和文化建设提供必要支持,将自身打造成为地方重要的文献信息中心。最后,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适当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料馆藏占比。根据相关图书馆资源的调查,部分高校图书馆的一些实用性、专业性较强的资料较多,而研究类书籍的馆藏较少。因此,高校图书馆在更新馆藏资源时可以根据读者的阅读喜好,加大文献资料的采集力度,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料馆藏占比。

(三)丰富多样化文化活动

当前,高校图书馆不仅需要收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纸质资源、电子资源,还应积极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一,高校图书馆可以开展读书交流会,营造沉浸式阅读氛围,让读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探究欲望,从而主动阅读,从多角度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并鼓励学生通过互动和交流,激发阅读热情,深度学习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第二,高校图书馆可以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策划有趣的舞台剧,利用多种方式向读者征集剧本,并鼓励学生自行创作和演绎作品,充分表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从而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学生对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增强文化参与感和联结感。第三,高校图书馆可以举办专题讲座,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品读为主题,邀请学校人文学院的教师、图书馆专业的学者进行专题演讲,从而引导学生主动阅读、主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四,高校图书馆可以举办图书评论研讨会,鼓励师生参与评论、研讨相关书籍及其文化主题,从而强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并为读者搭建交流平台,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6]。第五,高校图书馆可以设置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讲堂,由图书馆馆员讲解分享,这样既可以锻炼馆员的人文素养,又可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四、高校图书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数字化创新

随着数智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元宇宙、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涌现,信息化建设正在从数字化转向智能化[7]。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的智能化环境,让图书馆面临阅读文化发展的复杂境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怎样才能立足于数字化发展的浪潮,利用数字人文,形成更具创新价值的人文体系,这成为图书馆尤其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当前,高校图书馆积极将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等先进技术应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使技术与文化相融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人文体系的相关研究开辟新路径,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潮流[8]。

(一)利用数字化开展文化教育活动

在数智时代,学生不仅通过实体书籍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也利用数字化技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基于此,高校图书馆可以整合阅读资源,利用知识图谱、社会网络分析等数据处理技术进行资源重构,将阅读资源以全新的数字化形态呈现给读者。也就是说,高校图书馆可以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选择目前读者重点关注的文化主题,开展线上线下的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积极作用。

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是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实现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利用数字化手段,加强文化教育工作的宣传,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馆藏量,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加强与社会各界的互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

(二)利用数字化打造文化资源库

对高校图书馆来说,打造文化特色资源库是必须完成的工作,是发挥自身社会职能的关键所在。在数智时代,高校图书馆不仅需要建立实体资源库,还要重视数字资源库的建设。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分工合作,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打造出更加系统和完善的智慧文库,满足不同读者的使用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目前,传统的电子阅读已无法适应当前的读者需求,可能会造成读者的自主阅读能力下降,甚至导致读者阅读素养的退化。因此,高校图书馆在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内容丰富的数字资源库的同时,既要融入纸质书的电子版,也需要加入图像、视频、音频等多种素材,让读者能够在丰富多彩的阅读环境中全方位了解风土人情、历史人物等文化内容。此外,高校图书馆还应展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信息动态等,让读者能够通过网站等多种媒介形式了解学术前沿,准确把握研究方向,并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工具,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空间,从而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最终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高校图书馆整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图书、期刊、文献等资源,建立文化数字资源库,也可以让读者更方便、快捷地获取资源,实现随时随地查阅和学习。

(三)利用数字化加强文化便捷式服务

在数智时代,高校图书馆应以智能技术推动服务创新,将自主研发与广泛借鉴相结合,不断加强信息化、智慧化图书馆建设,优化阅读空间环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图书馆服务,使读者便捷地了解文化内容,从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也就是说,高校图书馆可以研发图书馆综合信息检索系统和综合信息终端,打造读者一站式服务终端,提高读者的学习效率;引进智能座位管理系统,提升图书馆空间智能化水平,为读者提供便捷服务;建设一系列软硬件服务平台,如自助借还机、电子图书下载机、自动分类和存储系统等,实现对图书的快速借还和整理,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学习环境,更好地满足读者对文化资源的需求。

目前,多数高校图书馆已经开通官方微信、官方微博,并在微信公众号上定期开展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好书推荐、线上文化展览、推送文化类数字资源等活动,让读者足不出户就可以随时随地查阅资料和开展学习。同时,高校图书馆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可以感知或预测读者需求,根据读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兴趣、阅读习惯等,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推荐服务和阅读方案,让读者更好地享有定制化的服务,从而提高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应积极探索现代化创新的路径。也就是说,高校图书馆应利用信息技术,发挥技术的推动作用,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并通过数字化的模拟和复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区域化的文化遗产在传承过程中更有活力[9]。

五、结语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数据电子化的趋势日益凸显。高校图书馆应顺应时代发展,借助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并打造出完善的资源库,建立智慧图书馆,积极开展与文化相关的活动,推动数字人文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兰伟.数智时代图书馆用户数据管理多路径探索[J].图书与情报,2023(04):90-97.

[2]张晖.解码未来:“数智”时代[N].光明日报,2023-07-27.

[3]刘宇初,张璐,罗文馨.图书馆引领的信息文化:纪念北京大学图书馆建馆12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大学图书馆学报,2023(06):42-49.

[4]李春子.數智时代图书馆情报服务的转型策略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3(19):54-56.

[5]孔莉.高校图书馆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途径分析[J].科技风,2020(05):215.

[6]姚春燕,查志强.高校图书馆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9(12):44-49.

[7]茆意宏.促进数智环境下的深阅读[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3(06):8-11.

[8]杨明.高校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与路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15):226-227.

[9]王洁.大数据思维与数字人文的加值应用:传统文化数据库发展的新趋势[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8(05):104-108.

猜你喜欢

数字人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图书馆
数字学术与公众科学:数字图书馆新生态
跨界与融合:全球视野下的数字人文
跨界与融合:全球视野下的数字人文
大规模古籍文本在中国史定量研究中的应用探索
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