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视域下延时服务的意蕴、问题及优化路径
2024-04-15李鑫
李 鑫
(贵州师范大学 文学院,贵阳 550025)
引言
2021年教育部要求课后延时服务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各地中小学纷纷围绕延时服务的创设、构建及其实施路径进行了诸多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也折射出相应问题。立足延时服务开设的实际状况,深入分析延时服务存在的问题,拓宽学校教育口径,积极探索其优化路径,变革思路,创新管理,丰富活动形式,是促进“双减”走深走实,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
一、“双减”视域下延时服务的现实意蕴
所谓课后延时服务,是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周一至周五开展的时间不低于2小时的课后服务活动,即“5+2”模式。其主要内容是下午放学之后,由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各项素质提升课程,包括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给予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辅导等等。课后延时服务其实质是义务教育相关联的教育延伸,仍旧属于公共教育服务的基本范畴,旨在解决家长接送难问题,合理规划学生课外时间,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进一步提升教育的服务能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而让人民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一)延时服务开展的现实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双减”政策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让义务教育回归立德树人的初心[1]。课后延时服务作为“双减”政策下的完善措施,也正是基于此初心与使命,服务学生、服务家长、服务社会,切实在实际工作中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落细。因而,课后延时服务有其现实意蕴。
1.减轻压力,彰显教育初心
多年以来,“三点半现象”与家长作息时间一直相冲突,延时服务最初的目的就是做好“最后一公里”,减轻家长接送压力,为其生活提供便利。近几年,校外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不仅破坏了教育生态,更加重了教育内卷,学生和家长压力巨大,“双减”政策的施行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双减”一方面可以减轻学生的校外学科培训负担和家庭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回归教育本真,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可选择、高质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培养兴趣,落实核心素养
在教育功利化趋势下,升学压力、就业压力持续加大,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多数家长选择牺牲孩子的课余时间到教培机构参加学科培训,致使很多孩子脱离生活实际,真正的兴趣爱好受到压制,缺少了天真的童年生活。课后延时服务的实施,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升团队合作、动手和创新实践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3.规范行为,促进健康成长
教育家陈鹤琴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中小学生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行为规范阶段,“双减”政策实施后,学生课余时间增加,需要进一步规范其行为。课后延时服务中,有教师的专业引导和督促,对于学生的行为规范有着重要意义。
(二)延时服务的实践哲学
1.延时服务具有必要性
“双减”政策实施后,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和《中国青年报》对50余万名家长进行了调查,72.7%的家长表示缓解了教育焦虑,中等收入家庭比例更高。可以看出,“双减”政策的实施切实减轻了家长的教育焦虑和学生的课外学业负担。一方面,随着校外培训机构、课外学科辅导、托管服务的减少,家庭支出也随之减少。另一方面,课后延时服务的落实,解决了家长在接孩子时间上的冲突,也为部分辅导作业束手无策、力不从心的家长解除了顾虑。
2.延时服务具有可行性
校外培训机构良莠不齐,“题海战术”磨灭了孩子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而学校开展的课后延时服务更为规范,教师会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从而更加高效地指导学生、督促学生。学校课后延时服务的开展不仅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减轻了家庭的培训费用支出,同时也为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双减”视域下延时服务凸显的问题
(一)延时服务观念存在误区
1.教师工作时间延长,工作负担加重
延时服务的初衷是减负,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原本下班可以休息的教师又被要求辅导学生,让很多教师倍感工作压力增大。部分地区受经济水平限制,延时服务报酬较低,加之教师还要正常上课、备课、批改作业、同家长沟通,超负荷的工作量导致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甚至陷入自我认知偏差,认为自己是照看学生的“保姆”,这不仅影响了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更降低了延时服务的活动质量,有违课后延时服务的初衷。另外,教师本有更多时间参加教研活动,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但延时服务严重挤占了其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时间。也有教师反映,因延时服务的开展,陪伴家人的时间骤减,长此以往很容易引发家庭矛盾。倘若延时服务没有一定弹性的规范和安排,教师无疑会受到家庭矛盾与工作压力的双重重压。
2.教育观念陈旧,变相加重学业负担
受教师固有教育观念、学校资源的差异等因素影响,延时服务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情况。有的学校认为延时服务是课堂教学的延长,仍旧是教师上课,安排作业,没有真正理解延时服务的内涵。有的学校只追求教学质量、学业成绩,认为升学率才是一个学校优劣的唯一评判标准,因而无暇顾及延时服务的开展,即使有,也大多流于形式,应付检查,变相加重了学业负担。还有个别学校只是简单安排教师照看学生,直接将其定义为自习课,教师布置作业,学生自习。另外,虽然延时服务秉持着自主原则,但由于大多数家长对于延时服务的认知不清,认为延时服务就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加之从众心理,因而强迫自己的孩子参与,这无疑进一步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二)服务内容单一,脱离生活实践
课后延时服务本应让课程变得特色化,尽可能让教师教其所长,让学生学其所爱。但绝大多数学校仍旧安排与学习相关的活动、忽视创新实践活动。延时服务作为“双减”政策落实的手段,如果全然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无疑有违“双减”的初衷。因此,学校应坚持“双减”的相关原则,根据学生需求设置多样化课程,给学生提供多样化体验。
目前,课后延时服务还处于优化探索阶段,大多数学校的内容、形式都较为单一,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尤其是小学低年龄段的学生,可塑性强,正是培养其良好习惯、激发潜能的重要阶段,仅仅督促、辅导学生完成作业是远远不够的。正如卢梭在《爱弥儿》中阐述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2]教育应该把孩子看作孩子,不能让作业、兴趣班占据学生的童年生活,应该让学生多接触自然、亲历自然,在自然中找寻自己的乐趣,培养自己的爱好,促进个性的发展。
(三)地区资源不均,延时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受地区经济发展不同的影响,各学校延时服务质量差距较大,尤其是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差异最为显著。农村小学的留守儿童较多,大多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由于其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往往对孩子溺爱或者放任不管,因而亟须实施课后延时服务。然而,农村学校资金匮乏,相应的配套设施不完善、延时费用等问题较为突出。另外农村学校音、体、美专业教师较少,一个教师负责多个班级,延时服务活动无法实现多样化。农村学校受制于课程资源、师资、财力等方面的影响,延时服务与城市学校相比,其质量相差甚远。
三、“双减”视域下延时服务的优化路径
(一)优化延时服务,做到师生“双减”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保证课后服务时间,提高课后服务质量。”[3]“双减”之下,课后延时服务想要真正落实减负的初衷,就必须提高延时服务水平,优化延时服务。
1.为教师的压力减负
首先,教师应正确理解延时服务,提高自我认知水平。课后延时服务不是课堂教学的延续,而是对教育教学的补充,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举措。延时服务并不是简单地照管孩子,而是从学生出发,促进其健康成长而开展的民生工程。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其次,优化专业人员配置,切实减轻教师负担。一是时间安排上,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可以实行轮休制,保证教师自我提升、教学教研的时间,并有充足的休息时间照顾家庭,减轻家庭矛盾,从而让教师既能够兼顾家庭又可以全身心投入工作之中。二是人员安排上,校内外专业人员相结合。本校教师之中,有特长、有能力的教师应充分发挥其特长开展延时服务。除此之外,可以招募一些有意愿的退休教师助力延时服务的开展,既能发挥其余热,又能缓解延时服务师资不足的压力。当然,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加强同各高校的联系,尤其是师范院校,可以成立延时服务团队,鼓励师范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让师范生将自己所学同实践相联系,既锻炼实践能力,做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同时也可以减轻中小学教师的压力。最后,提高教师待遇,激发工作热情。对于参加延时服务的教师,要有一定的物质补助,因地制宜出台相关规定,提高教师待遇,让教师更有动力和热情参与到延时服务中去。
2.为学生的压力减负
首先,应优化作业设计。不单是形式上的变化,更为重要的是实现“量的减少,质的增效”。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学科优化作业形式,设计具有分层、个性化、挑战性、实践性、活动性的作业内容。开展实践性、跨学科的作业设计,创新完成作业方式方法,保证作业质量,让学生的学习乐起来、活起来。如:低学段的学生,可以通过一些语言上的情境活动代替大量的抄写和背诵,这样不仅利于识记,也更具趣味性,符合这一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高学段的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任务群的方式,突出趣味性、知识性、目标性等特点,让学生在活动中、在具体的任务中逐步实现教学目标。将基本的练习、抄写作业转变为个性化的作业设计,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真正实现“提质增效”。
(二)丰富延时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意见》提出:“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3]“双减”下的课后延时服务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不仅要着眼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查漏补缺,更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延时服务中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基于《意见》的要求,学校可采取“1+N”模式,“1”是指一个主体,即课后延时服务的常规指导、督促、辅导作业,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帮助等;“N”是指多种活动,根据《意见》要求的,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拓展学习空间,开展多种活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切实减轻学生课外作业的负担,让学生有更多时间融入自然、体验生活。因而课后延时服务不只是知识的辅导和补充,教育实践活动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因此,课后延时服务可分为两个时间段。第一时间段,即延时服务的常规指导,可以由语、数、外教师轮流服务,对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辅导,查漏补缺。第二时间段,开展各项教育实践活动,以此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延时服务的开展需根据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音乐、美术、体育等类型的兴趣活动,可以是书法、讲故事、阅读分享会,也可以是基于学校实际而举办的特色课程活动。如,为增加生活实践体验,开展“蔬菜种植”等实践活动,也可以立足劳动教育开展特色实践活动。总之,延时服务的课程设置要根植于教育实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高学段的学生,学校可根据学生需求开展讲中国故事、分享历史典故、演绎心目中的历史英雄等活动,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多样性需求,也能够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三)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
我国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必须依靠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才能推动教育有序运转[4]。课后延时服务的开展与教育资源密不可分,提高课后延时服务的水平,需要多方挖掘资源,以促进教育公平。
一是优化资源配置。课后延时服务严格来说属于公共教育服务的基本范畴,对于公共产品来说,参与的学生增多,其成本也会相应增加。延时服务的开展不仅需要相应的配套设施,教师的物质条件也应予以保障。应注重顶层设计,完善相应机制,加大资金投入,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灵活分配资金,不能“一刀切”。二是学校要创新管理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课后延时服务存在较大差异,农村学校不能直接照搬城市学校的延时服务模式,二者之间并不能实现直接的嫁接。因而,各学校要立足自身实际,学习、借鉴成功的案例,充分挖掘资源,建立个性化管理体系,让课后延时服务管理系统化、最优化,实现高效运转。三是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教师在开展课后延时服务活动时可能要肩负跨学科任务,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运用线上线下资源,丰富延时服务活动内容与方式,提高延时服务水平。立足学生的学情,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延时服务多样化,以此弥补资源不足问题,提高延时服务的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结语
目前,课后延时服务仍处于探索阶段,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双减”政策下的延时服务是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针对延时服务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唯有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努力,让资源最优化,让教育回归本真,才能切实提高课后延时服务的质量,实现“双减”的提质增效,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