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思政课消极心理定式的归因分析与淡化对策
2024-04-15袁志友
袁志友
(潇湘职业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对自己有意义的内部原理表征的过程”[1]。针对与自己无意义的内部建构,学生在学习中会产生消极抗拒的心理和行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心理定式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消极心理定式是先于某种活动而指向该活动的一种消极的心理准备状态,是基于过去经验和已获得的知识结构,对即将进行的活动产生相对稳定的消极的“认知与期待”[2],进而阻碍该活动的顺利开展。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大学生消极的心理定式势必会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以最新数据统计分析“00后”高职学生思政课心理定式的调查结果,根据三维归因理论,从教师、学生、环境三个层次对大学生思政课消极心理定式进行归因分析,并提出与之相对应的淡化思政课消极心理定式的对策,是本研究的重点所在。
一、归因分析:思政课消极心理定式的现实困境
思政课心理定式,作为一种心理准备状态、一种对思政课学习的认知与期待,影响着学生对思政课后继心理现象和学习行为的产生。思政课消极心理定式是如何形成、又受什么因素影响,根据H.H凯莉的三维归因理论,存在(客观刺激物)、行动者、所处关系或情境三个因素会影响行为人行为结果的产生。因此,本研究围绕教师、学生、环境三个因素对大学生思政课消极心理定式进行归因分析。
1.教师层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并对教师提出“六个要”和“八个相统一”的要求,明确了教师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思政课教师只有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扎实的理论素养、深厚的育人情怀”[3],才能帮助学生汲取养分、丰富思想。但是从学科背景、专业基础、教学内容的转化等方面来看,部分思政课教师还无法满足高职学生对思政课的心理需求,导致消极心理定式的产生。
其一,本体性知识缺失。本体性知识是教师胜任岗位的基本前提,包括本学科的历史、前沿、基本理论知识及知识的运用和转化,即思政课教师要把某一思想、概念或理论讲深、讲透、讲活,除了要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和扎实的理论素养外,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体验、行动、效果,关注学生生活实践中“观念和行动的转化”。但是部分转岗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学科基础薄弱、新进教师经验不足,且难以在短时间内达到思政课教学的严格要求,整体呈现出本体性知识缺失现象。教师本体性知识缺失,就无法对知识、概念进行深入把握,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就会出现分析不到位、不透彻,甚至出现教师被学生问题所“问倒”的情况。学生的困惑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教师权威就会被漠视,学生遂对教师产生“能力不足”的消极印象,进而延展到质疑或否定思政课的价值功能。
其二,教学内容转化乏力。思政课教材内容覆盖范围较广、理论性较强,概念抽象且晦涩难懂,这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高职学生的认知范畴,加之学生自律性不强、课程又非专业课,学生很难静下心来主动学习。“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需要思政课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加工,对教学内容进行转化以满足学生对课程价值引领的心理需求。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存在本体性知识缺失的问题,还缺乏对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的了解,忽视学生“最近发展区”,致使教师教学内容转化乏力,达不到思政课教学目标的理想效果,即教师备课时只聚焦概念和问题的剖析,缺乏理论功底且忽视了学生“现有水平”和“在帮助下可达到的水平”,从而使学生对思政课的教学产生“简单、重复”或“高大上、无用”等刻板认知,并出现抗拒学习的心理。
其三,教学方法单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思政课教师首要任务是传道,这里的“道”指国家精神之道,包括国家的思想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道德与法治。调查显示,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学方法存在低效的情况。思政课开设的目的不是单向灌输理论知识,也不是要学生背诵和重复具体结论及语句,而是要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聚焦学生所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答疑解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帮助学生树立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课堂上,学生有较高的参与意识,但是面对单一的教学方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实际行动并不多、课堂氛围也不浓厚,甚至出现抵触情绪,从而导致学生对思政课产生“空洞”“乏味”等消极的认知与期待。
2.学生层面
建构主义学生观指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之中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学生进入课堂前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对即将进行的学习会有一定的认知与期待,这就使得他们会对即将开展的学习活动形成自己的预估和判断。为此,在对大学生思政课消极心理定式进行归因分析时,不能忽视学生自身的消极因素。
其一,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当代大学生成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大好时代背景下,他们追求自我个性、追求独立自主、追求自由自在。虽然这个年龄阶段的大学生自我意识和个体独立性逐渐增强,但是心智仍处于走向成熟却又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因此,对很多现象和问题的认识缺乏一定的理性判断,尤其是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面对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袭,受认知和思维的局限,再加之社会阅历浅、未经历过大风大浪,部分大学生不懂得如何辨别信息的真伪,很容易被“别有用心者”带偏了节奏。
其二,学习动机的缺乏。学习动机是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之一,它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思政课理论性、思想性、逻辑性较强,高职学生学习毅力较弱,加之对思政课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没有形成正确的认知而缺乏学习动机,如认为思政课不是专业课“可学可不学”,对日后就业没有太大影响且不能即刻兑换经济价值“学习的意义不大”,最终导致出现“不想看、不愿看”等消极现象。
其三,学习自律性不强。柏拉图认为,自律是一种秩序,一种对快乐和欲望的控制。适当地玩手机游戏有助于注意力的转移、焦虑的缓解、身心的放松,但是遍地的低头族在高职院校里已然成为一道“风景”,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学生下意识地拿出手机,是由于长期缺乏安全感而养成的一种习惯,通过手机中的虚拟语境寻找慰藉,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不良的习惯和认知。要克服这种习惯,教师应适当加以引导,但更多的还是要靠学生自身坚强的意志加以控制,而这种控制力正是学生所欠缺的。
3.环境层面
20世纪70年代后期,心理学家小亚历山大等人提出“情境同一性”的概念,指在每一种社会情境中人们都会找到与之相对应的与自己社会身份相符合的行为模式,即大学生思政课消极心理定式的产生与学习环境中的负面因素有很大的关系,这些负面因素主要集中于以下两点。
其一,网络不良信息的冲击。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高达74.4%[4],在“人人都是媒体、人人都能发声”的自媒体时代,大学生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了互联网时代的“漩涡”中。高职阶段,学生的心智正处于走向成熟但又未完全成熟时期,对“新颖、奇特”的信息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和抵抗力,尤其是消极社会思潮、错误的价值观等不良信息借助互联网伪装成有“价值”的资讯涌向大学校园。当学生在思政课堂上发现教师的讲授内容与自己所获得的资讯不匹配时,就会对教学内容产生质疑、对教师产生抵触的情绪,甚至否定思政课课程的价值取向,进而诱发消极的认知与期待。
其二,“同辈群体”中的不良现象。同辈群体虽为非正式群体,但是群体内部的规范具有强大的趋同性,这种内部规范可能是真实的存在,也可能只是个体臆想的无形压力。换言之,群体中若有一个人对思政课有消极心理定式,其他人对思政课消极心理定式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即使有个别人对思政课有积极的认知与期待,但在真实或臆想群体的压力下,也会被迫选择趋同而“随大流”。
二、淡化对策:消融思政课消极心理定式的策略
高职大学生思政课消极心理定式反映出学校在思政课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消极心理定式会对学生的后继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相对稳定的消极认知与期待,这种稳定性只靠某一主体单方面的改变还不足以见到实效,必须从教师、学生、学校三方主体联动开展,以合力形成消融思政课消极心理定式的最大公约数。
1.教师加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当某一心理定式不能满足人的需要时,必须“定式改变”以形成新的心理定式[5]。消极心理定式若不改变,思政课堂就会呈现一种静默状态。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教师是办好思政课的关键、也是消融消极心理定式不可或缺的主体之一。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提高教学内容转化的张力、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其一,提高教学内容转化的张力。思政课教学不是照本宣科、全盘托出,它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再创造”,内容的转化要张弛有度才能更吸引学生。首先,教师要加强自身本体性知识的学习,潜心钻研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基础知识,因为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痛点、难点类问题往往涉及更深层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教师只有深耕细作,才能走进教学深处。其次,教师要拓展自己的视野,立足于知识视野、历史视野、国际视野,将世界过去发生的、正在发生的人类文明,以更广阔的视角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用世界的眼光思考问题。再次,教学内容的产出要满足学生对课程价值的心理需求,即教师的教学内容不仅要紧密联系社会现实、贴近现实生活,解决现实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授知识、观点和思想,引导学生积极学习行为的产生,提高学生的理论高度和广度以及思维能力。
其二,改进教学方法。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相机诱导需要正确的方式方法,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大多采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法,比较单一,不能带动课堂氛围,不能激发学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所在院校办学的灵活性和其他优势,结合思政课的教育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有选择地综合运用或探索其他教学方法,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行为的转化,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学生自觉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学生是教育对象,也是衡量课程教学实效性的主体之一。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认知与期待直接影响着他们对该课程学习的投入程度。因此,要消融大学生思政课消极心理定式,关键还是要靠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养。
其一,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高职阶段的学生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不仅需要精心培育和引导,还需要自觉加强思政课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党的创新理论。大学生只有自觉学习思政课理论,才能形成自己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成为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二,坚定政治信仰。政治信仰是指“个人或群体对某种社会政治体系及其理论学说的信服尊敬,进而奉为言行准则的思想内容,是一种高级的价值信念”[6]。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并不断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7]。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要积极建构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自己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行动指南,要主动抵御经济全球化、社会思潮多元化、网络信息化进程中出现的不良思想和不良风气等负面影响,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3.学校加强思政课程建设
“05方案”实施以来,尤其是2018年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高职院校严格按照《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等文件精神,积极探索思政课有效的教学改革。但是与高职院校“以成果为导向”的专业课教学改革相比,思政课作为一门公共课,其成果收效甚微,出现了学校支持思政课建设后劲不足的现象。因此,学校应通过完善和优化思政课建设的保障机制、创设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等方式加以淡化学生思政课消极心理定式。
其一,完善和优化思政课建设的保障机制。高职院校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既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也是办好自身特色院校的现实需求。
其二,创设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大学校园文化是指发生在“校园”这一特定空间的文化形态,是营造良好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第二阵地。因此,高职院校要各级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通过开展不同类型的思政理论学习社团活动,培养一批立场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青年大学生,并让这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带动同辈群体中的其他人。“同辈群体可以将其所持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内化为一种社会规范,并带动群体内部成员遵守和协调一致”[8],进而营造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浓厚氛围。
三、小结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改革,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并没有实质性地改变“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窘境。调查发现,大学生思政课心理定式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消极心理定式会产生相对稳定的认知与期待,这种稳定性的改变需要教师、学生、学校三方协同努力,形成合力。因此,淡化思政课消极心理定式,需要教师提高教学内容张力和改进教学方法、学生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和坚定政治信仰、学校完善优化保障机制和创设良好校园文化氛围。这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现实之需,也是消融思政课消极心理定式的有效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