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法教学策略

2024-04-14康永权

文理导航 2024年7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康永权

【摘  要】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有序推进,落实以核心素养为引领的教学目标受到了各科教师的关注,当前在初中教育中也应高度重视。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也应紧跟教育时代发展,积极探寻和创新行之有效的教育路径,构建科学的育人目标,以此强化教学的实效,有力促进学生学科综合能力的发展提升。基于此,本文从搭设情境、关联生活,以及构建思辨课堂等多方面出发,概述了初中道法课堂,以核心素养为引领构建的新教学方式。

【关键词】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素质教育背景下,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黄金期,这一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素养,健全学生的人格,对其终身发展有积极的影响。而初中道法课程对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独具优势。基于此,教师应积极承担起育人的责任,在教学过程中以核心素养为引领,懂改变,重创新,为学生构建灵动鲜活的学习课堂,以此让学生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接受德育的熏陶,有效促进学生多元综合能力的发展提升。

一、以核心素养为引领构建有效道法课堂的要点

首先,课堂应体现多元性的要点。在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部分教师无法挣脱规行矩步的教法,一味依托教材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向学生普及知识,这不仅局限了学生思想意识的发展,也对学生的学习实效产生了直接影响。因此,以核心素养为引领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应体现多元性的要点,即打破传统教法束缚,拓宽教学新局面,使课堂教学多元化地开展,以此让学生能多面地汲取知识,获得学科能力的显著提升。

其次,课堂应体现互动性的要点。互动性教学,能将学生的思绪集中在课堂,也能活跃课堂的气氛。而在以往的教学中,互动课堂的构建存在一定的表象性,难以达到真正的育人目的,影响了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而当前教师以核心素养为引领,为学生构建辩论、表演类的互动课堂,能将学生的中心地位凸显出来,使学生以高涨的热情参与互动学习,更好地思考感受,从而强化学习的实效。

最后,应体现思辨性的要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是强化学生学科素养的关键要素。即要求教师在实际工作开展中,立足教材向学生提出一些思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多元化视角出发,对问题进行探究和论证,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辨思维,能正向地看待是非问题。同时,遵循这一原则不仅能提升教学的品质,优化课堂教学的综合效果,还能拓宽学生的思维边界,使学生从小就有全局观,能多面性地看待问题。

二、以核心素养为引领构建有效道法课堂的路径

(一)以核心素养为引领搭设教学情境

在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口耳相传”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此种单一固有的教法,既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发展造成了限制,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时效。因此,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以核心素养为引领开展教学工作时,想要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应拓展教学新局面,而立足教材搭设情境教学,引领学生入“境”悟情,能使學生获得与众不同的感受,切实深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社会生活讲道德》一课时,本节课的教学意义在于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懂得尊重别人,并能明确每个人都需要被尊重,其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基于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就应积极改变以往单一式的教学模式。这时,教师可创新教法,为学生构建故事情境,如教师可立足教材内容,向学生讲述“晏子使楚”的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并向学生抛出问题: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让学生依照教师所讲的内容进行分析,很快学生们就表示“要尊重他人”。这时,教师就可顺势引入新课,在新课的教学中,进一步让学生明确尊重他人,才能获得同等的尊重。此种搭设故事情境实施教学的方式,可使学生获得更深刻的学习感知,养成良好的道德意识与习惯。

(二)以核心素养为引领关联生活实际

教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实际生活的支撑,也就是说在包罗万象的生活中涵盖着众多的教育元素。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一门源于生活,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课程,开展联系生活的教学,既能将学生和道德与法治知识之间的距离拉近,也能促使学生迁移运用所学知识,并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有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因此,以核心素养为引领开展具体教学工作时,教师也应明确,关联实际生活案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并积极探寻这一教学新路径,以此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促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不断完善学生的人格,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思想行为。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亲情之爱》一课时,因现代大多数父母都忙于自己的工作,使得大部分家长并不重视与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久而久之,亲子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这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基于此,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家的含义,激活学生热爱家庭与父母的情感意识,并明确尽孝应在当下,使学生形成为父母分忧的人生态度等。实践工作中,为切实落实这一培养目标,让学生明确家庭的构筑充盈着无限的爱,教师就可以关联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学,如让学生在放学回家后,认真观察家庭成员的言语表达行为,以及家人之间传达爱的方式,然后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大胆表达的机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家人之间是通过何种方式表达爱的?”最后让学生将表达的内容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以写一封信的形式表达对父母的爱。此种关联实际生活,开展教学工作的方式,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深入的了解,是渗透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有效形式。

(三)以核心素养为引领构建思辨课堂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性思维,是各学科教师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引领学生进行辩证性的思考,可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还能促使学生运用这样的规律,为社会及自己的生活造福。因此,以核心素养为引领,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时,教师也应高度重视对学生这一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以多面的视角看待问题,切实发挥大脑运转的能动性,逐渐形成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而为构建这样的课堂,教师可通过搭设情境的方式予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提出一些由浅入深、步步逼近的问题,引领学生发散思维、深度思考,以此锻炼学生的思想意识品质,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能。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尊重他人》一课时,为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树立尊重他人的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格,并能赢得他人的尊重,教师在开展具体工作时,就可立足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为学生搭设思辨性的学习情境,在情境之中向学生提出由浅入深的思考性问题,如“同学们,生活中你们有没有尊敬的人?”这时,很多学生都会说一些在各行业中有所成就的名人,但也有极少部分学生说教师的行业是值得我们尊重的,清洁工的行业也是值得我们尊重的等等。基于此,教师就应抓住教育的契机,向学生提出思辨性的问题,如“曾在热点视频中,看过这样一则新闻,某大学一位博士生在假期时间,自觉帮助环卫工母亲,清扫街道和垃圾,你们觉得这样的行为值得尊重吗?能简单阐述一下具体的理由吗?”通过这一问题,让学生站在多面的角度思考回答,以此丰富学生的认知,切实锻炼学生的思想意识,从而形成正向的人生价值观。

(四)以核心素养为引领依托先进技术

在先进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其为社会中不同的行业都注入了新的发展生机,于教育行业来说,也带来了不少的影响和效能。因其自身所具备的独特属性,能呈现出别开生面的教育蓝图,不仅能为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资源,还能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路径。因此,以核心素养为引领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借助先进技术之力辅助教学,值得教师予以重视,通过将所学知识以动态化、直观化的方式予以呈现,以此为课堂注入全新元素,使学生以高涨的兴致参与其中,获得更为深刻的学习感知,有效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生命的思考》一课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生活的短暂和持续性,并以此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感激和热爱之情,使学生形成正向的生命道德观,有效强化学生的责任和使命感。立足于本节课有一定抽象性的文字内容,如若教师仍旧是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呈现,学生很难完全深刻地理解,进而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时效。这时,教师就可借助先进技术设备,以动态化视频呈现的方式,引入与教材相关的知识内容,如教师可播放一些动物繁衍族群的视频,让学生观察蚂蚁族群的严密分工及生活日常,引导学生切实思考生命的奥秘,感知生命的意义。之后,在本节课快要结束时,教师还可针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让学生畅想、规划自己美好的未来,拓宽学生生命的维度。此种依托先进技术辅助教学的模式,呈现了较强的视听教学效果,于教师及学生而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和学习方式,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这时学生沉浸在这样的课堂中,不仅学习兴致高涨,也深刻地理解了抽象的文字含义。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文化基础知识的传输,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也愈来愈受重视,而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实施德育教学的重要学科,教师应积极承担起育人的责任,在实际工作中,以核心素养为引领,探寻并拓展教学的新渠道,通过搭设教学情境,关联实际生活,构建思辨课堂,以及借助先进技术教学的方式,有效强化教学的质量,并以此为道德与法治课堂增色赋值,有效强化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使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米登宇.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法教学策略摭谈[J].基础教育论坛,2022(2):70-71.

[2]李伟娜.润物无声 教育有痕——创新和优化初中道法课教学的几点思考[J].河北教育(德育版),2021,59(10):57.

[3]陈美松.掌握美育之“兵法”,渗透初中道法之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15):101+44.

[4]李朝輝.初中道法教学中情境链的构建与运用[J].湖南教育(B版),2021(2):40-41.

[5]德吉曲珍.新时代初中道法课堂学以致用创新教学策略探究[J].智力,2020(17):145-146.

[6]匡妮.新时期初中道法课中情感教学应用的策略探究[J].智力,2020(12):146-147.

[7]林志勇.新时代初中道法课堂学以致用创新教学策略探究——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健康生活素养培育为例[J].考试周刊,2020(31):101-102.

[8]薛雯.情感教学在初中道法课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9(19):58.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