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领学生品鉴冯至散文的诗性内涵
——以《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教学为例

2024-04-14河南何宗学

语文教学之友 2024年1期
关键词:冯至风物哲思

◎河南/何宗学 魏 玉

冯至以诗歌创作蜚声中外文坛,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他在创作诗歌集《十四行集》的同时,还创作了散文集《山水》中的大部分华章。陈翔鹤称赞冯至的散文“是诗人的手笔,优美、柔和。”在这一时期,冯至用诗人的眼光看待万事万物,散文中注重意境的营造、哲思的阐发,具有诗性内涵。

对于教师来讲,如何在教学中带领学生品鉴冯至散文的诗性内涵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以《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为例进行尝试。《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出自冯至的散文集《山水》,入选部编版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文章语言含蓄、意境素朴、哲思深沉,体现了冯至散文独特的诗性魅力。

一、引导阅读,品读明净含蓄的语言

一般写景抒情散文,明白浅近,读一两遍即可整体感知文章内涵。而《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是一篇哲理散文,语言上“那么宁静,那么含蓄”,只有在反复诵读中才能感知其内在韵味。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多种方式的诵读使学生品读出文章语言的诗化特色。

有的学生喜欢文章第2 段写路的句子。作者说自己走在那条路上,好像同时走着两条路:“一条路引我走近山居,另一条路引我走到过去。”学生认为这里的“路”极有韵味,一条路着眼于空间,指“我”从城市到山居所走的实实在在的路;一条路着眼于时间,由眼前回到过往,从当下走向消失了的山村。两条路,一实一虚,互相映衬,含蓄蕴藉,启人深思。

有的学生喜欢文章的第5 段,在声情并茂地朗读了全段后,全班齐读末句:“我深深理解了古人一首情诗里的句子:‘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继而师生共同品读。此处的写作对象是小溪,先描写眼前的小溪,“涌”“流”等动词表现出溪水源源不断,奔流不息;再由小溪养育了我们生发联想,想象溪水同样养育过昔日山村的人们;接着采用排比阐发议论,感悟人类因同吃树上的果、同饮河中的水、同担地上的风雨而声息相通;最后,水到渠成地理解了“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的意蕴。全段表述方式多变,语言表达即是作者思维的过程,自然畅达,宁静明快。

有的学生喜欢文章第8 段描写“有加利树”(桉树)的句子。“望久了,自己的灵魂有些担当不起,感到悚然,好像对着一个崇高的严峻的圣者,你不随着他走,就得和他离开,中间不容有妥协。”这段抒情性文字,冷静克制,诚恳谦虚,简练凝重,朴厚深远,给人一种纯美之感。再如,第6 段:“在这谦虚里没有卑躬,只有纯洁,没有矜持,只有坚强。”此处的议论运用了两组“没有……只有……”,四字短句,干净利落,自然贴切,诗意盎然。

总之,从《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中,学生品读出冯至散文用词精准妥帖,叙事严肃绵缓,描写力避夸张,抒情委婉从容,议论本真自然等特点,能够看出冯至在行文过程中采用了诗歌写作中的多种手法,如想象、联想、象征暗示等,语言表达上不见工丽的藻饰,只见清淡与含蓄,充满灵气与诗意。

二、引导探究,品味素朴唯美的意境

品读课文,学生会发现名家大师写散文,一般关注山水名胜,冯至却喜欢描写普通风物。这是为什么呢?此问题一提出,课堂上随即出现了如下对话:

生1:我知道,这跟冯至的审美情趣有关,他曾说:“山水越是无名,给我们的影响也就越大。”

生2:冯至还认为:“真实的造化之工却在平凡的原野上, 一棵树的姿态, 一株草的生长, 一只鸟的飞翔, 这里边含有无限的永恒的美。”

师:两位同学回答得都很好。是的,冯至写山水,刻意回避大川名山。一棵老树、一株小草、一声鸟鸣,都可能成为他行文的灵感与养料,汇聚成他散文的诗般意境。正如朱自清所说,冯至“在平淡的日常生活里发现了诗”。

紧接着,教师可以布置学习任务:寻找文中作者选取的普通风物及其特点,说说这些风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文本进行探究。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兴致很高,不一会便找出了文中描写的自然风物及其特点。在交流环节,各小组分享了各自探寻到的内容。比如,第3 小组分享内容如下:

“太阳出来一蒸发,草间的菌子,俯拾皆是:有的红如胭脂,青如青苔,褐如牛肝,白如蛋白,还有一种赭色的,放在水里立即变成靛蓝的颜色……人人踏着潮湿,在草丛里,树根处,低头寻找新鲜的菌子。”这段文字用形容词“红”“青”“褐”“白”“赭”“靛蓝”等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的“雨后采菌图”,突出了雨季山间彩菌色彩热闹,采菌活动热闹,两种热闹先后有序,相互映衬,具有别样的气氛感、整体感和层次感,令人神往。

第5 小组分享内容如下:

文章第9 段写秋夜野狗的嗥叫,联想到海上飓风、寒带雪潮,想象这一切对过往村民造成的恐慌:威胁到无眠的老人、夜半惊醒的儿童和抚慰病儿的寡妇。这一段营造了荒原般的恐怖氛围,表明生命在疾苦来临时的恐惧与无奈,给人无尽的凄美之感。

在各小组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本文通篇所选均为诗歌般的意象,不管外界如何变化,人事如何变迁,它们自是坚守自我,如如不动:“小溪”日夜奔流,滋养生命;“鼠曲草”照常在云贵地区春末开花、秋初结果;“彩菌”色彩斑斓点缀民族童话;“有加利树”一直崇高严峻似圣者;野狗只管无所拘束地嗥叫;麂子不改温良与机警……这些常见的风物共同营造了冯至散文中充满生命力和原始野性的素朴唯美的山村意境,展示了世界的美好与丑恶,生命的丰盈与无奈,成就了玲珑剔透、渊然而深的诗般境界。

三、联系背景,品咂深沉悠远的哲思

经过上述品读、品味,学生感受到寻常风物一旦成为冯至笔下的描写对象便具有了灵动的生命韵味、鲜活的生命气息、藏不住的诗情诗味。冯至为什么要创作《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这类诗化散文呢?教师可联系冯至的身份和时代背景,通过师生互动,继续进行探究。教师投影PPT:

冯至是哲理诗人,有其独特的审美观照方式。他曾留学德国,深受德语诗人里尔克、著名作家歌德两位大师哲学思想的影响,形成“存在即价值”的思想理念及对山水“沉思”式的观照。

“沉思式关照?沉思什么呢?”学生脱口而问。随即联系本文的创作背景,教师投影PPT:

1940 年10 月 至1941 年11 月,任 教 于西南联大的冯至定居离昆明十五里的郊外杨家山林场。当时,他女儿才四岁,敌机时来轰炸……现实的重压与自身的无力,使得一些知识分子选择了逃避现实闭门书斋,甚至投身敌营破坏抗战。冯至明白,有国才有家,对个人利益的极端追求最终只能导致个体的衰亡与国家的败落。个体应当如何面对艰难时世?个体的存在究竟有何意义?成为冯至不断追问与思索的中心问题。

“思索结果呢?”学生又问。教师为其解答,投影PPT:

他经常出入山中,借助存在主义式的顿悟,将哲理性的沉思内敛于无名的山水、人物之中,对自然风物产生了深刻的印象:“自然界的一切都显露出来,无时无刻不在跟人对话,那真是风声雨声,声声入耳,云形树态,无不启示人沉思。”

通过上述互动探讨,学生明白了课文末段“两三年来,这一切,给我的生命许多滋养”的意思。进一步深究后,学生明白了这句话还指自然不仅给了作者审美上的愉悦体验,也是作者进行生命思考的源泉,是作者的“灵魂栖息之地”。

可见,《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蕴含着深沉的哲思。那么,写鼠曲草时作者感慨道:“这使我知道,一个小生命是怎样摒弃了一切浮夸,孑然一身担当着一个大宇宙”一句又该如何理解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陷入热烈的讨论中。经过思考、交流,学生明白了:句中的“小生命”表面上指鼠曲草,鼠曲草甘愿陪伴、衬托村女,体现了鼠曲草的纯洁与谦虚。“小生命”指村女,不管外界如何变化,村女都安于当下,心无旁骛,专注缝补。“小生命”指上文提到的平凡风物:小溪、菌子、有加利树……甚至还包括作者自己,无论个体多么渺小,只要安于当下,坚守秩序,便在国难当头的特殊时刻担起了人生、民族与国家的重大责任,便让人看到了抗战胜利的微茫希望。

冯至关注无名的自然风物,着力还原它们的本真面目,抒写它们于无形中带给作者的感动和启示,充满深沉悠远的哲思。

冯至的散文如秋水般澄澈、充满诗性内涵,这与冯至作为诗人的性格气质、趣味才情、美学追求高度相关。也因此,司马长风称誉冯至在诗和散文两方面都站在了“一览众山小”的高峰。

猜你喜欢

冯至风物哲思
作品:风物长宜
兴化风物
江南风物
哲思小品
MADE IN CHINA
一本书的支持
沉淀岁月的影子——“风物”主题阅读
哲思小品
从“乡思”的“乡”说开去
——冯至《蛇》的一种读法
冯至盛名之下贵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