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联外引下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教学实践
——以“诸子散文”教学为例

2024-04-14江苏陈晓霞

语文教学之友 2024年1期
关键词:诸子中华文本

◎江苏/陈晓霞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是新课标提出的18 个学习任务群之一,旨在有效落实“文化理解与传承”这一核心素养。中华传统文化涵盖了诸子百家精华、古诗文经典、文化常识等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梳理语言材料,提取中华传统文化内容,推理、辨析其产生的源头以及意义,做到“言文兼顾”“文为今用”。但是,在实施该任务群时,一些课堂出现了以下问题:拓展过度,学习任务“过大”;活动过多,学习过程“过虚”;资源过杂,学习目标“过空”。基于此,“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教学需要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基础,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之美。笔者将从“内联外引”的角度,聚焦“诸子散文”经典文本,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辨精神。

一、统整核心概念,让“内联外引”更有“效度”

“内引外联”分为“内部”和“外部”,即在内部依托教材单元主题,打破单元文本限制,统筹教材资源;在外部严谨评估各类优质文本资源,筛选出相关的语料,形成整体的学习体系。

首先,依据单元主题,内联核心概念。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为主线,以学习任务为载体,全面落实语文学习的人文价值。在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单元主题,提取学习元素,有效进行课外联结和拓展。比如,“百家争鸣”单元选取了《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等六篇先秦诸子经典论说。其中,教材单元导语指出:“先秦文化是传统文化这株大树的根。”其中,“根”应该是本单元的核心概念,“传统文化”则为概念的载体。因此,在学习中“内联”本单元诸子百家的篇章,分析诸子观点和论述风格的不同。以“厘清诸子观点”为例,儒道两家都以“道”为核心概念,二者的意涵有所不同。教师要引导学生勾连教材,对比分析二者概念的差异,加深对其思想的理解,强化学生思辨式思维训练。具体为:(1)道家之“道”:哲学性解说,回归宇宙本源,尊重自然规律。如老子的“其在倒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2)儒家之“道”:伦理性解说,推崇美好政治,达成完美境界。如“敏于事而慎于言”的“勤勉”与“慎重”;“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美好”与“彰明”。由此及彼,借助经典的语句,讨论辨析,还可以探究出儒墨两家“爱”的差异。

其次,依据学科素养,外引文化内涵。基于“文化理解与传承”这一大的核心素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要求理解不同文化内涵、特征以及差异。同时,从单元目标上看,本单元要求学生感受先秦诸子论述风格以及思考思想学说的现实意义。因此,要注重“外引”,引入相关注疏和论著,可以有效地分析和探究先秦诸子学说的现实意义。比如,以《论语》十二章为例,课文对君子修身有多方面的论述,如“大与小”“外与内”“止与足”等等。为了深度理解言说的内涵和意义,可以恰当地外引相关材料,比较辨析,辩证分析其思想内涵。以“知足者富”为例,笔者引入以下材料: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可见,外引材料有效地从“罪过”“祸患”“灾难”三个角度阐释了不知足的危害之深,得出“知足而止”的结论。相比较教材中“知足者富”的论说更加直接,引发学生对“谁应该知足”“知足者何以为乐”等问题的思考。在此基础上,课堂进一步引入习近平总书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探讨“物质”与“精神”的“富足”,提升学生文化的认同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巧设情境任务,让“内联外引”更有“深度”

“情境”不是为了创设而创设的,更不是“凌虚蹈空”的产品。任何情境的创设都需要以学习者的认知为起点,向内唤起个体体验,向外解决生活问题。“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教学需要在具体的文本语境中创设有序的学习言语实践情境任务,让学生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和运用规律,进而深度把握传统文化的内在意蕴。

首先,巧设体验情境,向内求文。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中华文化寓于不同的文化内涵。阅读时学生往往会受到认知水平和经验的局限,难以理解作品的深层意蕴。这就需要巧妙创设个体体验情境,让学生走进文本,解开文本的密码。个体体验情境是以个体认知、情感为出发点,创设实践活动,以激发个体精神的场域。以学习“诸子散文”中“孔孟之道”为例,笔者借助学生课下喜欢玩的一款热门游戏,设计相关的学习情境,进而激发学生对“理想与生存”的思考。具体为: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并起,战乱频繁,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更属于英雄的时代。游戏推出了一款“谁宰群雄”的玩法,请你游戏以统编版教材选择性必修(上)第二单元文本为素材,分析“孔孟之道”,为该款游戏设计相关回合。(不少于4 回)。

该情境避开了传统文言文学习“翻译+主旨”的方式,有效设计学习情境,唤起学生熟悉的场景,进而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运用。学生需要细读文本,厘清“孔孟之道”的内容以及具体的内涵,结合平时的游戏经历,进行“力量”“技术”等相关的比拼,进而有效完成学习任务。

其次,巧设生活情境,向外求解。“中华文化”研习的内容需要反映当下学生的实际生活,激活其在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方面的经验,真正让文化“扎根”。基于此,情境任务需要立足生活、服务生活、有益于生活,真正让中华传统文化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比如,为了创造性地发展和传递中华文化,笔者巧借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六篇“诸子散文”,联系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设计了以下情境:

为了迎接北京冬奥会的到来,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中“仁爱”的思想,请你为开幕式设计会徽并且撰写解说词。

为了完成该核心任务,教师可以搭建学习支架,细化学习任务,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和创造能力。具体为:运用资料卡等,选取与“诸子百家”的“仁爱”思想相关的解说,以主题的形式分类汇总;设计会徽的图案,注意体现创意性;选准角度,巧用“诸子百家”的经典语句解说会徽内涵。

由此可见,该学习情境有效地联系了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突破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真正落实了语文学科素养。

三、注重因道明理,让“内联外引”更有“高度”

“内联外引”是学习者深入文本内部,紧扣文本核心观点,巧借外部资源,进而把握作品的思想实质。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内联外引,逐层引导学生“析理”“明道”,达到阅读教学的新高度。

其中,知人寻脉,外引传统文化,有利于强化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实现古为今用。比如,学习《兼爱》时,教师可以巧妙地引入墨子的生平及相关史料记载,引导学生学会知人论世,深入理解墨家“兼爱”思想的内涵等。具体为:

墨子之所以称为“墨”,是因为他木匠出身,长期与墨绳接触,所以身上比较黑。也可能因为他受过墨刑。——钱穆

可见,有效补充相关评论可以让学生全面地了解作家经历和思想。如墨子卑下的出身形成了“双向交互”“无等差”的兼爱观,成为“社会底层人”的发声者。他简单朴素地将社会动乱理解为“不兼爱”“交相恶”,没有发现动乱的源头为“社会生产力”的落后。正是卑微的出身使得他对历史的认识存在局限性。

总而言之,“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教学需要横纵拓展、内联外引,提升学生思辨和审美能力,让中华文化之花悄然绽放。

猜你喜欢

诸子中华文本
周文疲弊与诸子起源——论牟宗三的诸子起源说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先秦诸子谈大小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先秦诸子的人性论与德教的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