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社团思想政治工作路径探析
2024-04-14陈馥强
陈馥强
(南通大学,江苏 南通 226019)
近年来,为了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各大高校纷纷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全力推进构建内容完善、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大思政”育人工作体系,不断探索思政工作新思路与新方法,以实现思想价值引领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作为当代大学生自发组织的群众性团体,高校社团是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蕴含着隐性德育与外显文化价值,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载体[1]。将“三全育人”理念融入社团思政工作中,对于充分挖掘社团育人价值,提升思政工作效能,培育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深远的意义。经过多年发展,高校社团无论规模还是数量都大幅提升,社团建设成绩显著,但与如火如荼的发展局面、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相比,社团思政工作推进稍显滞后,育人成效不甚理想,因此,如何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导,探索高校社团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社团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功能
(一)价值引导功能
高校社团思政工作是在校党委领导与校团委管理下组织开展的,不仅要求严格贯彻和落实党的各项方针路线,而且强调顺应学生思想发展规律,通过沉浸式实践场景传递政治、法治、心理等教育内容,实现对学生身体与精神的双向引领,帮助其抵御不良思潮的侵袭,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与报国志愿,多维度塑造其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实践拓展功能
作为高校的“第二课堂”,社团是大学生自主开展活动、设计章程制度、优化调配资源的综合实践平台,其通过多元丰富的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团队合作、组织协调与人际沟通能力,促进其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不仅如此,社团思政工作作为“第一课堂”思政课的有效延伸,有助于学生将思政理论与实践内容更好地结合,完成由思想认知向行为践行的转化[2]。
(三)文化浸润功能
高校社团作为大学生课外活动的主阵地,不仅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窗口,还是建设校园文化的核心力量。一方面,社团将个体特征差异的学生凝聚在一起,通过每一次活动的磨合交流,使之思想行为逐步趋同,产生超越一般同学关系的文化凝聚力;另一方面,在相同目标与理念指引下,社会管理制度、活动形态等不断积累沉淀,形成极具特色的社团文化形式,能够浸润大学生的心灵,陶冶其情操。
(四)全方位育人功能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除了要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频共振以外,还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全过程,以此形成“大思政”环境下的全方位育人格局。高校社团是“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在引导、教育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功效显著,社团思政工作的开展牢牢把握了社团育人的核心,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一脉相承,是全方位育人的重要切入点[3]。
二、当前高校社团思想政治工作现状与困境分析
(一)泛娱乐化冲击下社团价值定位发生偏移
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互联网流行的背景下,高校社团的运作方式逐步转向“商业化”与“社会化”,社团活动内容也摆脱不了娱乐性、消费性等倾向,呈现出育人价值逐步让位于娱乐消遣的倾向。有数据显示,当前高校休闲娱乐型社团最多,也最受学生青睐,学术型、服务型社团较少,且多停留在低层次交流方面,兴趣爱好类社团也摆脱不了娱乐性、表现性特点,这暴露了部分社团价值定位的偏移与教育功能的弱化,不利于育人功能的发挥。
(二)数量规模激增下社团组织管理趋于随意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力度的持续加大,学生社团不仅数量规模大幅激增,而且类型愈加丰富,思政类、文体类、科技类、竞技类、公益类、社科类等社团纷纷成立。然而,在高校社团蓬勃发展的背后,组织混乱、管理不善、执行不力等问题愈加凸显,部分高校社团在建立之初已然制定了制度章程,但实施过程中因监督机制的缺乏而呈现出盲目性与自发性,加之社团内部结构松散,很多制度对成员缺乏足够的约束力,不仅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不利于社团思政工作的高效开展[4]。
(三)学生踊跃参与下社团思政工作引领不足
高校社团是大学生依据自身兴趣自愿组建的团体,活动内容更符合学生的诉求,因而多数社团不仅人数众多,而且成员参与度高。面对学生的踊跃参与,校党委与校团委理应把握契机,组织专业指导教师深入社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实际上,校党委与校团委鲜少直接参与学生社团的管理工作,而是更多地关注社团活动的审批与组织,缺乏辅导员、共青团干部等对社团育人工作进行专业化、科学化指导,加之实践活动内容相对单一,重形式轻思想、重娱乐轻文化,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与社团实践的深度融合。
(四)多元活动开展下思政理论实践相互脱节
在高校各类学生活动中,社团活动不仅类别多、覆盖广,而且内容丰富、充满活力,是凝聚、服务、引领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然而,当前高校丰富多彩的社团实践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仍显生硬,有些组织者重视出彩轻视引导,强调成绩忽视成效,导致思政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相互脱节,致使社团活动缺乏思政理论的浸润,不仅影响了社团思政工作的实效性,还减弱了社团对大学生的引领和吸引力[5]。
三、基于“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团建设方向
为了解决泛娱乐化冲击下社团价值定位发生偏移的问题,关键是要筑牢高校社团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团的正确发展方向,焕发旺盛的生命力。一方面,校党委要将学生社团建设全面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体规划中,统筹部署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校团委负责加强社团监督与管理工作,从社团活动的育人目标出发,在各社团组建团支部,并将团支部及成员纳入整个团组织的评价体系内,依循“方向上引领、规模上扩大、质量上提升、运作上整合”的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充分发挥全员的参与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正确“三观”培养;另一方面,为了避免大学生进入社会前的价值观偏移,党团组织要委派指导教师与负责人开展入社前动员大会、经验交流会、心理座谈会等,对学生的入社目的与动机进行考察,针对存在盲目性与功利性的学生,要做好宣传与引导工作,引导其明确入社的目的与意义,同时要鼓励社团成员积极靠近党组织,使之成为党团委的得力助手与优秀后备军[6]。
(二)以组织规范与协同管理激发全员育人效能
针对高校社团数量规模激增下管理趋于随意的问题,关键是从组织规范与协同管理两方面入手,增强社团的凝聚功能,提高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一方面,高校要秉承“思政工作是生命线”的理念,在工作计划部署中体现社团思政工作的重要地位,在责任分工中落实社团思政教育的具体责任,建立党—团—社团的组织责任链,并根据本校社团实际制定统一的社团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学生社团管理,促进社团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强化社团内外协同管理机制,既做好顶层规划,成立社团思政工作领导小组,将社团建设纳入“三全育人”改革范畴,强化对社团各项工作的支持与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与协同育人,又要全面畅通教师指导和学生自发管理的双重渠道,明晰各主体的管理权责,通过审计、巡视等多元方式完善社团监管机制,实现内外管理的精准对接;此外,要充分拓展育人主体资源,特别是隐性育人主体资源,使管理部门间、师生间协同联动,取得校友、媒体等校外育人主体的支持,实现不同领域、不同层次思政要素的融合互通,激发全员育人效能[7]。
(三)以制度保障与文化建设优化思政工作环境
为了破解学生踊跃参与下社团思政工作引领不足的问题,关键是以制度保障与文化建设为切入点,优化社团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与引领力。一方面,要严格依循大学生成长特点及社团发展规律,制定一套系统、明确、具体的制度体系,包括社团工作机制、社团队伍建设制度、评价激励制度等,既要为社团提供必要的资金与资源支持,确保社团有能力、有保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要推进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专任教师指导思政工作制,结合学生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为社团育人功能的发挥提供队伍保障,还要建立多层次、多元化评价激励机制,将社团运行管理、竞赛贡献、育人效应等纳入考评体系,激励成员不断优化设计活动方案,创新社团思政教育内容与形式,以此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另一方面,要从文化建设层面出发,通过贯彻政治主流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对接现代企业文化等,形成极具特色的高校社团文化品牌,发挥隐性的以文化人作用的同时,促进校园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8]。
(四)以分类引导与实践创新贯通思政育人空间
为了破解多元活动下思政理论与实践活动相脱节等问题,关键是通过分类引导与实践创新贯通课内与课外两大育人空间,实现“第一课堂”理论教育与“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一方面,要从优化社团结构的角度出发,通过分类引导,重点培育和支持一批类型多元、管理规范、特点鲜明、影响力大的精品社团,充分发挥不同社团价值塑造与思政育人的不同功效,探索各社团实践活动与思政课程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更多可能性,提高社团思政工作的吸引力与影响力;另一方面,要将思政社团作为扶持发展的“排头兵”,吸收大量思政觉悟高、奉献意识强、成绩优异的党员或积极分子,既要定期承办思政理论沙龙活动、时事政治主题的教育报告会等,提高学生对思政理论学习的兴趣,又要做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工作,充分挖掘红色文化元素,以“筑根基、建阵地、找载体”作为切入点,通过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国家公祭仪式等,不断探索思政理论实践化的新思路、新方式[9]。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加快构建“三全育人”理念下的“大思政”格局,高校要认识到社团作为大学生的一个集体组织存在,具有价值引导、实践拓展、文化浸润与全方位育人等多元育人功能。为了充分发挥社团的育人功效,高校要加快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社团化,引导社团形成自主、动态、具体的思政工作运行模式,帮助破解“三全育人”整体性不强、思政学科建设弱化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