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劝学》中荀子的语言艺术

2024-04-10王文永

课外语文·上 2024年2期
关键词:劝学荀子比喻

王文永

春秋战国时期,各门派都提出了自己的思想和政治主张,其中,儒家学说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对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行为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众所周知,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伟大的教育先行者孔子,但真正继承、发扬和改进的人却是荀子。荀子的学生韩非子和李斯又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荀子是儒家的同时,还是法家的鼻祖,真是一个“奇迹”。这样一个厉害的角色,他的语言魅力肯定是无与伦比的。《荀子·修身》提出,“利少而义多,为之”;《荀子·子道》提出,“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荀子·哀公》提出,“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这些名言名句时至今日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劝学》是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也是《荀子》一书的首篇。我们教材部分属于节选,原文一共有14个段落,删减的部分大概内容为劝人谨慎低调、与人为善、找对环境、找对老师、辨别方向等。入选教材的内容主要是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我们不妨将教材中的《劝学》看做是一篇独立的文章,来体会荀子的语言魅力。

一、开篇——开宗明义,振聋发聩

从题目“劝学”得知,就是一篇以“劝说别人学习”为主题的文章,当中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在现代汉语当中解释为“勉励”的意思。《劝学》的首句是“学不可以已”,意思是说“学习是不能停止的”,直截了当地告诉读者——学习是非常紧迫的,一刻也不能有所停止,话说出来之后,仿佛具有让人不容辩解的力量,与毛泽东“活到老、学到老”和清代梁启超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遥相呼应。荀子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见解呢?因为荀子针对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军事的多方面发展,诚恳地勉励人们要不停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自己的知识,发展自己的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才能在时代的大变局中求得生存下去的资本。就这一点而言,放之四海而皆准。但是由于古代百姓的思想觉悟和文化水平相对来讲还是较低,面对荀子的劝说,可能很多人未必能够明白。这个问题,荀子考虑到了,于是他接着学习这个话题,继续地往深处挖掘。

二、次段——比喻论证,引人深思

在先秦时代的论说文章中,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做比喻论证自己的论点,是一种常见方式。回归上文,上文提出了“要学习”的观点,不明就里的人往往带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要学习呢”?荀子开始自己的分析和阐述。他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以这些生活中的事物作为比喻究竟有何作用呢?我们需要通过这两个事物的关系来分析。句中的“青”,也叫靛青,是一种颜料,它是从蓝草中提取出来的,也就是说青本身在自然界当中并不单独存在,只有通过加工才能被提取出来;“冰”是由“水”变化而来的。实际上,人也是一样,从落地的一刻到牙牙学语,其认识是懵懂的,并没有形成对生活、对社会、对知识的认识体系,就像蓝草和水一样纯朴而自然,但是经过学习(学习知识、文化、哲理)从而实现了自我认识的提升。这种论证通俗易懂。在生活中,人们常常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来形容“学生超越老师、师傅”,其实与荀子本来的意思是不太吻合的。

荀子还强调获取知识的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荀子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木材本身是直的,但是只要用火去加热它,它就会弯曲起来,从而很容易地做成车的轮子,甚至能够符合用圆规画出的圆。而且“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即使经历风吹日晒,也不会再挺直了。这告诉读者,只要一个人学到了知识,就有可能变成高尚的人、有能力的人,这些品德和技能将成为他自身的技能而受用终生。荀子通过“以为轮”的比喻也告诉一些偷懒的人,只有坚持学习才能让知识成为自己的。只要达到了这种境界,他就能成为博学的人,就能“知明而行无过”,面对纷繁复杂的事务,能无惧一切艰难险阻。这里的论述语言严谨,具有强烈的说服力。

三、再次段——比喻论证,发人深省

上文谈及学习能够提升自己,还能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强,达到更高的水平。但是,一股劲儿地坐在教室和家里学习,也就是说以书为师、以师为师,这样也会让学习的本身变得狭隘。针对这种情况,荀子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向外界学习、向生活的实际学习,才能让知识和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荀子说:“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想看到更远的地方,单靠垫高脚去望,还不如登高。所谓“登高望远天地阔”,就是借助外力,向世界不断地拓展延伸。为了进一步阐明这个道理,荀子继续连设四个比喻句,展开论证。登高招手,能让人家远远地看到;顺风呼喊,也能让别人清楚地听到。可见利用高处、利用顺风的作用之大。一个人能够到达千里之外,无非借助了马的作用;能够渡到河的对岸,也无非借助船的力量。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事例,有很强的说服力,让学习的意义和作用更加深入人心,直指人的心灵。由此,荀子水到渠成地得出了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一段的论述与前文的“青出于蓝”和“冰寒于水”在意义上是一脉相承的,结构上也是相互呼应的。站在今天的视角来看这个问题,我们同样可以这样理解:积极投入到生活当中,学习到客观生活、事物的规律,利用这些规律去充实自己的认识,让自己的认识更深一层。

四、结尾段——卒章显志,升华主题

教材的结尾段并非原文的结尾段,这一点务必要知道。《劝学》的前两段写了学习的意义和作用,那么如何才能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呢?荀子在结尾段专门谈及学习的方法和态度。首先,要积累。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积累的过程。以写作为例,只有一点一滴地从表达方式开始学起,进而学习立意、谋篇、选材以及布局,才能寫出佳作。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强调积累的重要性。其次,要坚持。荀子论证要有持之以恒的心态。先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相比,再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与“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类比,充分显示坚持不懈的重大意义。最后,要专心。要实现学习的终极目标,除了积累和坚持之外,还要专心。荀子特意举了生活中的例子来论证。比方说蚯蚓,“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这是它用心专一的原因;而螃蟹,“六跪而二螯”,却不能自己挖洞,只能寄托在“蛇鳝之穴”,这就是螃蟹用心不专(“用心躁”)的原因了。到这里,开篇提出的“学不可以已”已得到了深入的阐发和充分的证明,形成完美的闭环。通篇逻辑清晰,语言简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荀子的语言艺术确实厉害!

同荀子一样的“劝”,还有很多。汉乐府提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唐代颜真卿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宋代翁森说:“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南宋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劝学》之“劝”更让人折服。人生任何伟大的成就都不是不劳而获的,需要付出无尽的艰辛和努力的学习,需要点滴积累,才能达到杜甫诗中所说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至高境界。愿广大学子认真体会!

猜你喜欢

劝学荀子比喻
比喻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和谐
《劝学》
雕刻在石头上的“劝学”“尽孝”故事
比喻最爱
什么是比喻
对高中语文《劝学》中几个问题的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