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2023年中考作文谈“立意”

2024-04-10王嘉宁

课外语文·上 2024年2期
关键词:立意主旨桃树

王嘉宁

★谈及作文,很多同学都会觉得“不会写”“害怕写”。这种惧怕,主要源自学生把握不住作文的立意。没有好的立意,自然也就谈不上高分作文。那么何谓“立意”呢?我们又该如何为作文立意呢?本文从“立意”的概念和意义出发,探讨高分作文的立意技巧,希望对备考2024年中考的莘莘学子有一定的启发。

一、立意的概念和意义

(一)概念

明朝思想家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按照他的意思,立意就是一篇作文的根本。所谓“意”就是指文章的主旨,也就是我们在阅读中把握的文章的“主题”,只不过一个是文章诞生后阅读的体会(主题),一个是文章诞生前的构思(主旨)。当然,很多时候这两个名词被混同使用。“意”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布局,乃至文章的深度,换句话说,确立了作文的“意”,写作就更加顺利,更有深度。

(二)意义

1.“立意”让作文有“魂”。作文的“意”就像一个人得有“魂”一样,否则只会是一具行尸走肉。一篇文章洋洋洒洒500到600字,如果没有一个鲜明的主旨,那么这样的文章就算材料再充实、语言再优美、结构再严谨,也将成为“无魂之文”,难以引起读者的共鸣,自然也就与高分作文无缘了。入选我们教材的文章都主旨明确。比方说莫怀戚的《散步》。很早的时候该文作者就说“我很想写一篇关于‘孝的文章”,在这样的念头影响下,《散步》诞生。几乎半个世纪了,该文依然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2.“立意”让作文有“情”。魏晋南北朝的刘勰说“披文入情”。一篇文章不但有“魂”,更要有“情”。我们作为一个现实的人,对外界的万事万物肯定有自己的真切体验和感悟,只要作文有“意”,自然有“情”,不管是何种文体。比方说在记叙文《老王》这篇文章中,文章的主旨鲜明(写一件下层劳动人民的苦难遭遇),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议论文和说明文也要有“情”。比方说毕淑敏的《三间小屋》,是一篇散文式的议论文,却表达了对人的崇高心灵的向往;比方说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文章虽然是介绍物候学,但也有对大自然的热爱。所以,有“意”之文,定能打动读者的心。

以上两点值得广大学子深思。要积极思考自己在立意方面的问题,只要作文有立意,作文自然有格调、有情感,更能显示出健康高尚的雅趣。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立意呢?

二、作文立意技巧

要想作文成为佳作,那就要有深刻高远的立意。笔者将结合教材和2023年部分地区中考作文真题探讨,启发帮助学生思考如果面对这样的题目,自己将如何立意?

(一)定积极思想

所谓“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说的就是立意要正确,要有积极的、上进的思想觉悟,那些颓废的、消极的思想都要从我们的作文中剔除出去。积极的思想,就是我们的作文内容要歌颂生活中的真、善、美,抨击生活中的假、恶、丑,提倡爱国、诚信、友爱、无私奉献等鲜明的、正确的时代思想。不妨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作文要有正确的生活态度。作为祖国的花朵,即使生活不顺心,也要笑对明天,才无悔青春。比方说在2023年福建中考作文“韧战”中,一个同学写自己上一年的运动会经历,虽然经历了失败,但是依然保持一种“坚韧”的精神,如同长征精神一样坚持到底。这就是积极的生活态度的呈现。第二,作文要有昂扬的精神风貌。我们处于新时代的洪流中,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人性中的美好,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诉苦,多一些赞扬,少一些埋怨。比方说2023年中考语文内江卷,作文题目是“坚守”,题目非常简单,但要写的内容可以很广博。一个学生专门为体坛新星全红婵“作传”,当然,她是以全红婵介绍为基础,加入了自己的艺术化构思。考生写全红婵从初入协会到艰苦训练、从经常挨训到自信从容的宝贵经历,融进了“坚守”这个中华民族的高尚品德,回归到“中华民族奋勇争先”的立意。这个立意就奠定了高分作文的基础。

(二)展时代新貌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意思是写诗歌要立足社会发展、紧扣时代脉搏,去写那些新时代的新面貌,还要融入时代的新观念,这样的作文就能奏响时代“最强音”,让作文散发出时代的光芒。那么,当今新时代有哪些新面貌、新风貌?繁荣发展的新农村、驰骋中华南北的高铁、绿水青山的大自然、闪耀中华文化的冬奥会……这些都是新时代的新面貌;还有弘扬传统文化、传承雷锋精神、建设书香校园……这些都是新时代的新风貌。我们要将目光投射到新时代,把主题聚焦在有代表性的方面,自然而然地我们的作文就会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比方说2023年中考语文江西卷题目“合影”,很多学生都写与教师、朋友、亲人的合影,但是一個学生另辟蹊径,将故事放在了一个农村护林员身上。护林员每天坚持巡山,风雨不改,他不但护林,还植树。乡镇的展览板展示了他的一张照片——护林员与绿水青山的合影。作文将主旨放在了时代的热点上(建设绿水青山),不但符合题意,而且将“合影”的真实意义放大,可谓是小故事蕴含着感动人心的情怀。

(三)显深层思考

材料可以平凡,但意义一定要深刻,这是立意的一个重要原则。这就要求我们要着力挖掘生活素材,要深层次思考。这听起来比较玄妙,其实做起来并不难。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以小见大”,用平凡的事情来体现大主题、深含义。如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小桃树不过是自然界的一棵桃树,但是作者巧妙地将小桃树与自己的成长经历联系起来,让小桃树的生命焕发“活着的价值”。再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从眼前的紫藤萝延伸出去,联系到人的遭遇,由物及人,以小见大地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感触。这些都是以小见大的经典佳作,值得我们学习。又如,2023年上海卷“会心之乐”的写作,应该如何体现深层思考呢?所谓“会心”就是从学习中、生活中领悟到做人、做事的道理。题目的指向非常明确,就是要求我们写一篇领悟道理的快乐事情。很多人聚焦到合作劳作的瞬间。比方说,准备施肥,同学懂了,于是抬来了肥料;又比方说,在家庭劳动中,妈妈的一个眼神,孩子就会心地去做家务……这些虽是“会心”,却与“乐”关系不大。但是,一个学生从分蛋糕的小事情当中,领悟到了大爱。作文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外婆60岁生日,妈妈买了蛋糕,但是家里人多,每个人分得都很少,我和妹妹也少,但是外婆却把蛋糕分给我们,还说“怕太甜,消化不了”。学生单从这句话“会心”——长辈的爱是无私的,能够拥有这份爱是一份富足。小作者有这样的领悟,就是“以小见大”的体现了。总的来说,相同的题材,由于立意的高下不同,文章的“品位格调”也大不相同。所以,往深处挖掘素材,洞察生活现象背后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体现更宏观的道理,立意自然会鲜明。

三、立意成就佳作

作文的立意是非常重要的。经典文学之所以能跨越时空、传诵至今,首先在于它们蕴含着高远的立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跨越千年,那份家国情怀依然让人感动;《观沧海》的豪迈之情至今仍让人敬佩……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立意决定了作文的“含金量”,有鲜明立意的作文定能“俘获”阅卷者的“芳心”。两千年前的唐代诗人杜牧说过:“以意胜者,辞愈朴而文愈高;意不胜者,辞愈华而文愈鄙。”因此,可以说,一篇作文的立意高、立意远,主题就能够深刻。好的立意直接影响着作文的质量和价值。为此,我们要在写作中,有意识地“立意”。

猜你喜欢

立意主旨桃树
河边的桃树
桃树秋管 来年丰收
桃树咋样冬剪好
主旨演讲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桃树
说“立意”
平淡真实显主旨
把握题意 求深求新
论新材料作文讲评课的三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