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古代治疗腹痛的方药规律
2024-04-09陆跃赵君谊
陆跃 赵君谊
【摘 要】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探索古代治疗腹痛的常用药物以及组方规律。方法:通过《中华医典》收集古代治疗腹痛的方剂,运用Excel 2019进行用药频次以及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频次分析,运用SPSS Modeler 18.0的Apriori算法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并作出关联网络图,运用SPSS Statistics 24.0对高频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筛选有效方剂共429首,涉及药物239味,共有甘草、肉桂、干姜、当归、木香等55味高频用药,排在前三位的四气、五味和归经分别是温、平、热,辛、苦、甘和脾、胃、肝,总结了18个药对药组关联结果以及10个核心药物聚类组合。结论:古人治疗腹痛以辛温、辛热之药温中散寒止痛为主;以苦温、辛温之药理气活血、疏调气机为常;兼以甘温、甘平之药温中补虚、缓急止痛;辨证选用苦寒之药泻火清热、泄下攻积。
【关键词】 腹痛;数据挖掘;用药规律;古代文献;关联规则;聚类分析;中华医典
【中图分类号】R256.33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24)04-0103-09
DOI:10.3969/j.issn.1007-8517.2024.04.zgmzmjyyzz202404023
Research on the Prescription Rules of Treating Abdominal Pain in Ancient Times Based on Data Mining
LU Yue ZHAO Junyi
Institute of Literature in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210023,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Based on data mining method, to explore the commonly used drugs and prescription rules of abdominal pain in ancient times.Methods Collect ancient prescrip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abdominal pain through The Chinese Medical Classics, use Excel 2019 to analyze the medication frequency and the four qi, five flavor and meridian frequency of the drugs, use SPSS Modeler 18.0 Apriori algorithm to analyze the association rules of high-frequency drugs and make the association network diagram. SPSS Statistics 24.0 was used for systematic cluster analysis of high-frequency drugs.Results The effective screening, 429 prescriptions, 239 flavour involving drugs, a total of licorice, cinnamon, dried ginger, angelica, radix aucklandiae 55 flavour such as high frequency, the top three four, five and return by respectively is warm, flat, hot, sheen, bitter, sweet, spleen, stomach, liver, 18 medicine medicine group related results are summarized and 10 core clustering combination drugs.Conclusion The ancients mainly treated abdominal pain with xinwen and xinheat medicines. To bitter temperature, xinwen pharmacological qi huoxue, regulating qi machine is often;And to warm, ganping medicine warm tonic deficiency, acute pain relief;The medicine for relieving fire and clearing heat was selected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Key words:Abdominal Pain;Data Mining;Medication Rule;The Ancient Literature;Association Rules;Cluster Analysis;Chinese Medical Classics
腹痛是臨床常见的疾病,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说,腹痛属于独立的病症,同时也可见于其他多个病症中,如内科癥瘕、霍乱、泄泻等疾病出现腹痛症状,外科肠痈、痘疹伴随腹痛症状,以及妇科如痛经、妊娠腹痛、产后腹痛等病证。目前,西医学对于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等临床常见的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由于缺乏特效药,常规以对症治疗为主,致使疾病反复难愈长期困扰患者,对其身心造成严重影响。就目前而言中医药对于此类反复难愈的腹痛类疾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尚不能达到十分满意的程度。中医药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在汗牛充栋的中医古籍文献中保留了诸多对抗疾病的理法和方药经验,其中亦不乏治疗腹痛的有效方药。因此,从中医古籍着手,利用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对古代治疗腹痛的方剂进行数据挖掘,探索古人治疗腹痛的常用药物、药物组合等用药规律,希冀实现博采众长、古方今用,为现代治疗腹痛提供一些用药思路,提高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由中国中医药学会、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嘉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推出的第5版《中华医典》电子丛书,收纳了秦汉至民国时期的1156部中医古籍,包括历代中医的主要古籍图书,以及一些罕见的抄本和孤本。本研究主要方剂资料来源于《中华医典》电子丛书,通过输入“腹痛”“腹疼”“肚痛”“腹+痛”“腹+疼”“腹+拘急”等关键字得到初步的处方资料。
1.2 纳入标准 ①方剂的主治中明确写了用于腹痛的治疗;②明确为同一首方剂,但不同的古籍版本、医家对方剂组成的记载有出入时,以其最早的出处为选择标准,或以后世通用的方剂组成为选择标准;③方剂由2味及以上中药组成。
1.3 排除标准 ①方剂主治中虽写了用于治疗腹痛,但主治病证较多,腹痛并非其主要治疗对象者;②方剂虽主治为腹痛,但明确写了用于妇人经带胎产所致的腹痛,或小儿腹痛者;③组成方剂的主要药物为有毒药物或为某些重金属者。
1.4 资料录入与核对 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获得429首方剂,将每首方剂按照方名、方源、药物组成、主治、用法,以及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等,逐一录入Microsoft Excel 2019,建立古代治疗腹痛的方药数据库。为了确保资料录入的准确性,在录入完成后,将其交由专人负责校对。
1.5 药物名称规范化 在录入处方中的药物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1]《中华本草》[2]《中药学》[3]等著作,将药物的名称进行规范。如将“川大黄”规范为“大黄”,“京三棱”“荆三棱”规范为“三棱”,“薯蓣”“山芋”规范为“山药”等。另外,对于同一首方剂中的药物,古代分为两种药物,而现代合为一种者,则统一为一种。如干生姜、干姜出现在同一首方剂中则合为干姜,诃子皮、诃子肉合为诃子,金铃子和川楝子合为川楝子等。
1.6 数据分析方法 ①运用Excel 2019进行用药频次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高频药物按照功效不同进行归类并统计;②运用Excel 2019对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进行频次分析;③运用SPSS Modeler 18.0对高频药物进行网络化可视分析,并用Apriori算法建模,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④运用SPSS Statistics 24.0对高频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分析。
2 结果
2.1 用药频次 将筛选所得的429首古代治疗腹痛的方剂输入Excel 2019,并统一药物名称后,共涉及药物239味,药物出现总频次为3205次。对其频次按从高到低降序进行排列,将用药频次大于等于15次的药物称为高频药物,共得高频药物55味,其总频次为2539次,占所有药物总频次的79.22%。其中前10味分别是甘草、肉桂、干姜、当归、木香、陈皮、人参、附子、厚朴、茯苓、白芍。详见表1。
2.2 药物分类 将上述高频药物按照药物功效,参照高学敏主编的第七版《中药学》[3]教材进行分类,按从高到低降序的原则对不同类别进行排列,共得14种用药类别,显示频次在前三位的用药类别分别是温里药、补虚药、理气药。详见表2。
2.3 四气、五味及归经分析 将429首方剂中出现的所有药物进行四气、五味和归经统计分析,其四气、五味和归经的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1]为标准,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未收载的药物,则以《中华本草》[2]或《中药学》[3]为标准。若某味中药同时具有两个及以上的药味,则只收录其排在第一位的药味,如陈皮的药味为“苦、辛”,香附的药味为“辛,微苦,微甘”,则只收录陈皮味“苦”,香附味“辛”。另外,大多数的中药具有两个及以上的归经,收录时将每味中药的所有归经全部收录。统计结果显示,排在前三位的四气是温、平、热,排在前三位的五味是辛、苦、甘,排在前三位的归经是脾、胃、肝。四气统计如图1所示,五味统计如图2所示,归经统计如图3所示。
2.4 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运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上述55味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使用网络化展示药物之间的关联。同时,利用Apriori算法建模,以便进一步挖掘药物之间的关联,设置支持度为10%,置信度为60%,最大前项数为2,提升度>1,在此条件下共得到18条关联结果。其中,支持度表示数据出现的频率,置信度表示数据的可信程度,提升度则表示數据前项出现的同时数据后项出现概率的提高倍数,提升度>1表明各个规则前后项之间存在关联,并且提升度越大,关联性越强[4]。关联结果见表3,关联网络图如图4所示。
2.5 药物系统聚类分析 运用SPSS Statistics 24.0对频数≥15的55味高频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分析,以探索古代治疗腹痛的常用药物组合。基于系统聚类法中的Ochiai算法所呈现的聚类树状图,并结合中医药理论分析,最终得到10个方剂组合,详见表4。聚类分析树状图如图5所示。
3 讨论
本文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运用Excel 2019、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4.0软件,对搜集并经过筛选所得的429首古代治疗腹痛的方剂进行用药规律分析。结果显示,共涉及药物239味,有甘草、肉桂、干姜、当归、木香等55味高频用药,排在前三位的四气、五味和归经分别是温、平、热,辛、苦、甘,脾、胃、肝,并进一步得到了18个药对药组关联结果以及10个核心药物聚类组合。结合中医药学理论基础及临床实践,对古人治疗腹痛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
3.1 温中散寒是古人治疗腹痛的主治之法 古人认为寒邪是导致腹痛发作的首要原因,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对此提出了深刻的见解。《素问·举痛论》云:“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帝曰:其痛……或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者,或腹痛引阴股者……或腹痛而后泄者,或痛而闭不通者……”[5]此后,常有医家提出寒邪可致腹痛。刘完素提出寒邪所致腹痛多表现为急痛,其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气宜论》中云:“寒至,则坚痞腹痛急下利之病生矣。”[6]刘全德在《考证病源·病因赋》中云:“腹痛者,寒气而或食停”[7]。李中梓在《内经知要·病能》中云:“感于寒则受病……寒在表则身痛,寒在里则腹痛。”[8]“寒者热之”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大法之一。
对于腹痛由寒邪所诱发者,古人提出运用散寒止痛的治疗方法。如朱丹溪在 《丹溪心法·腹痛》 中提出:“凡心腹痛者,必用温散。”[9]81吴正伦在 《脉症治方·湿门》 中提出:“腹痛属寒者宜温。”[10]
在本次数据挖掘中,药物分类结果显示温里药是古人治疗腹痛最常用的药物,四气、五味统计结果显示温热药、辛味药在古代治疗腹痛的药物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与古人认为腹痛以寒邪为患为主,病机为寒凝筋急的认识正相符合,运用辛温、辛热之药可以起到辛温散寒,解凝通经以止痛的作用。结果发现,肉桂、干姜、附子、吴茱萸等温里药的使用频率较高,是古人治疗寒性腹痛的常用药物。关联结果显示,吴茱萸与肉桂、干姜与肉桂是古人常用的药物组合,配合使用可以增强散寒止痛的作用;或配伍甘草,有甘温补虚的作用,或配伍当归,可温中补血以止痛。聚类方结果中,方4和方9可适用于此类寒性腹痛的临床治疗。方4由防风、生地黄、吴茱萸、细辛、干姜、附子、花椒组成,方中吴茱萸、细辛、干姜、附子、花椒都是辛温之药,加防风发表散寒,用生地黄以防温热药过多而有温燥之弊,适用于寒邪直中、凝滞经脉的实寒证腹痛。方9由诃子、草豆蔻、丁香、肉豆蔻、高良姜组成,方中丁香、高良姜温中散寒止痛,草豆蔻燥湿温中,肉豆蔻温中涩肠,诃子涩肠止泻,适用于脾阳亏虚,中脏虚寒,经脉失煦,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又夹有大便溏薄,日下三四次不等的虚寒型腹痛。若寒实内积,以致腑气不通,可用温下寒积的治法,选用方7予以治疗。方7由巴豆、胡椒两味药组成,方中巴豆峻下冷积,胡椒温中散寒,都是味辛性热之药,适用于寒实内积,气机郁滞不痛的寒积腹痛,若气滞较甚,腹痛能忍,可加入木香以增强行气止痛之功,加入全蝎以通络止痛。
3.2 理气活血是古人治疗腹痛的常用之法 古人认为气滞、血瘀是导致腹痛发作的常见原因,其或为腹痛的直接诱发因素,或由于寒凝之后而继发。情志不畅,肝气郁滞,可诱发腹痛。大腹属太阴脾,肝气不舒常可横逆犯脾而腹痛;两胁、少腹属厥阴肝经,肝经阻滞不畅而胁腹痛、少腹痛,故而情志不遂可见大腹、胁腹、少腹等部位疼痛。秦景明在《症因脉治·腹痛论》中提出“气结腹痛”一证,其云:“怒则气逆,思则气结,若人忧愁思虑,恼怒悲哀,皆能郁结成病,或气食相凝,用力劳动,起居不慎,则气亦伤结而痛作矣。”[11]301李用粹在《证治汇补·腹痛章》中云:“暴触怒气,则两胁先痛而后入腹。”[12]导致腹痛的瘀血,其来源各不相同。有的是由于跌扑斗殴等外伤,引起瘀血内停,以致腹痛。如丹波元坚在《杂病广要·腹痛》中云:“如攧扑损伤而腹痛者,乃是瘀血。”[13]1138有由于饮食生冷,导致阴寒内生,寒凝血瘀,而发为腹痛者。如张璐在《张氏医通·诸血门》中云:“因冷饮中寒,或杂食生冷,血为寒凝而下,必腹痛色晦淡。”[14]有的是由于情志失调,如忧愁思虑、恼怒惊恐等,以致气机不畅,气滞血瘀,而发为腹痛者。如秦景明在《症因脉治·腹痛论》中云:“气血通流,人乃不病,若恼怒伤肝,思虑伤脾,焦劳伤心,甚至跌扑伤损,辛辣不禁,血乃凝滞,腹乃痛矣。”[11]300另外,气滞、血瘀、寒凝之间可能互相影响,致使腹痛的病因存在多因素。
对于气滞血瘀所诱发的腹痛,古人常根据具体对证治疗。若肝气不舒,气机郁滞,腹胁胀痛,可用疏肝行气的方法。如陈士铎在《辨证录·腹痛门》中云:“人有腹痛至急,两胁亦觉胀满,口苦作呕,吞酸欲泻,而又不可得,此乃气痛也……治法必须疏肝气之滞。”[15]94若瘀血内停,经脉不通,腹中刺痛,可用活血化瘀的方法。如刘纯在《杂病治例·腹痛》中云:“有积血奔豚,皆以活血通经药逐之。”[16]
在本次数据挖掘中,药物分类结果显示理气药、活血化瘀药是古人治疗腹痛常用药物,四气、五味统计结果显示温性药、辛苦药在古代治疗腹痛的药物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与古人认为腹痛常由气滞、血瘀所诱发,病机为气血失调的认识相符合。运用辛温、苦温之药可以起到疏肝理气、活血祛瘀的作用。结果发现,木香、陈皮、厚朴、青皮等理气药,白芍、川芎、莪术等理血药的使用频率较高,是古人治疗气滞血瘀型腹痛的常用药物。聚类方结果中,方1和方5可适用于肝郁气滞型腹痛的临床治疗,方6和方8可适用于筋脉瘀滞型腹痛的临床治疗,方10适用于气滞血瘀型腹痛的临床治疗。方1由生姜、大枣、甘草、白芍、半夏、柴胡組成,为《伤寒论》小柴胡汤的化裁方,本方适用于少阳枢机不利而中虚不甚的腹痛,若中气不足仍当加入人参以扶正。方5由香附、苍术、砂仁、神曲、陈皮、乌药、枳实组成,方中香附、枳实、陈皮理气化湿,苍术、砂仁化湿和胃,神曲消食和胃,乌药理气散寒,适用于气机郁滞,湿邪内阻的气滞湿阻型腹痛。乌药是本方的点睛之药,其辛温之性可促进郁滞之气机运行,使内停之寒湿速化。方6由延胡索、五灵脂两味药组成,延胡索、五灵脂都是活血化瘀止痛之品,本方适用于瘀血阻滞,经脉不通之腹痛,临床应用之时可加入蒲黄、丹参等加强活血化瘀的功效,另外可以配伍川楝子、川芎以行气活血止痛。方8由大黄、桃仁两味药组成,方中大黄、桃仁都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泄下导滞的作用,适用于瘀血内停,阻滞经脉的瘀血腹痛,或可加入桂枝以增强温通活血之效。方10由木香、槟榔、莪术、三棱、青皮、小茴香、川楝子、沉香、川乌组成,方中用药较多,木香、槟榔、川楝子、青皮行气止痛,消食化积,莪术、三棱活血行气,消积止痛,小茴香、沉香、川乌理气温中,散寒止痛,其病机可归为气滞血瘀、寒邪凝滞,脏腑经络不通则痛,适用于寒凝气滞血瘀之腹痛。
3.3 补虚温中是古人治疗腹痛的固本之法 古人认为劳倦内伤,气血阴阳亏损,皆有导致腹痛的可能。其中,阳虚不足,阴寒内生,是劳倦内伤所致腹痛的主要原因。窦材在《扁鹊心书·胎寒腹痛》中提出:“藏气虚则生寒,寒甚则腹痛。”[17]古人认为正虚寒客是腹痛发作的又一常见病因病机。《诸病源候论》首先提出了腹痛正虚寒客的病机理论,其云:“腹痛者,由腑脏虚,寒冷之气,客于肠胃、募原之间,结聚不散,正气与邪气交争相击,故痛。”[18]后世有诸多医家赞成此正虚寒客的腹痛病机理论。如汪机在《医学原理·肚腹门》中云:“中气亏败,阴寒乘之而作腹痛。”[19]312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腹少腹病源流》中云:“阳气虚而络空,冷气乘之,当脐微痛。”[20]
对此正虚寒客所指的腹痛,强调正气不足为本,寒邪凝滞脏腑经脉,气血运行不利为标,古人常运用补虚温中之法进行治疗。朱丹溪在《脉因证治·心腹痛》中较早提出了用理中汤健脾温阳治疗此类腹痛,其云:“中气虚亦痛,或饥而痛是也,理中汤主之。”[21]馮兆张在《冯氏锦囊秘录·腹痛大小总论合参》中提出肾阳不足以致腹痛者,当温补肾阳,其云:“肾中阳虚作痛者,大温补之。”[22]若腹痛因于气虚不足,而寒邪外客,可用扶正散寒的方法。如王好古在《医学原理·肚腹门》中云:“治中气亏败,阴寒乘之而作腹痛,法当补中气,散阴寒。”[19]312
在本次数据挖掘中,药物分类结果显示温里药、补虚药是古人治疗腹痛最常用的两类药物,四气、五味统计结果显示温平药、甘味药在古代治疗腹痛的药物中具有重要地位。这与古人认为腹痛常见正虚寒客的认识正相符合。运用甘温、甘平之药可以起到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的作用。结果发现,甘草、干姜、当归、人参、茯苓、白术等等温里药、补虚药的使用频率较高,是古人治疗虚寒型腹痛的常用药物。关联结果显示,甘草与干姜、人参、茯苓、白芍、白术的配伍较为多见。这一方面是因为甘草的调和诸药的作用,也是甘草本身具有补益作用的原因,如与人参、茯苓、白术等配伍,另外与白芍配伍即是古人治疗腹痛常用的芍药甘草汤,与干姜配伍即为甘草干姜汤,具有温中补虚的作用。此外,还有当归与肉桂的配伍组合体现了温中补虚的组合。当三味药物组合时,干姜-肉桂→当归,干姜-肉桂→甘草,干姜-当归→肉桂,干姜-当归→甘草,人参-肉桂→当归,人参-肉桂→甘草,白术-甘草→干姜,人参-干姜→甘草为常见组合。其中干姜、肉桂为温里药,当归、人参、甘草、白术为补虚药,体现了腹痛的发生以中阳亏虚,寒邪内滞为常,故用药常以温中补虚为多见。聚类方结果中,方3可适用于此类虚寒型腹痛的临床治疗。方3由厚朴、桔梗、人参、茯苓、白术、黄芪、熟地黄、肉桂、当归、川芎组成,本方即在补益气血的八珍汤基础上,减去白芍,加入了黄芪以加强补气的作用,加入肉桂以增加温阳的作用,可以推动脾胃生化的作用,加入厚朴、桔梗以防大队补益之药滋腻碍脾,与肉桂合用有助于脾胃运化,适用于脾阳虚以致气血生化不足的虚寒型腹痛。
3.4 清热泄下是古人治疗腹痛的攻邪之法 古人认为寒邪为腹痛的主要致病因素,故而一向忽视火热之邪亦可导致腹痛的事实。后世医家对此提出了疑义。如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中提出“热郁于内,而腹满坚结痛者,不可言为寒也”[23],是对古人偏重于从寒认识腹痛病因的一种矫枉。张从正在《儒门事亲·暑火郁之病》中提出暑、火郁积于体内可以引起“腹中暴痛”等多种疾病,称之为“暑火郁之病”[24]。朱丹溪在《丹溪心法·腹痛》中提出:“如瘦人自觉腹中窄狭,乃是热气熏蒸脏腑。”[9]82总之,火热之邪郁积于脏腑经脉,可引起腹痛。此外,暴饮暴食,贪食生冷,或食炙热之物过多,积滞于内,气机不畅,发为腹痛。如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果实菜谷禁忌并治》中指出:“贪食,食多不消,心腹坚满痛。”[25]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不内外因心痛证》中云:“久积,心腹痛者,以饮啖生冷果实中寒,不能消散,结而为积。”[26]陈士铎在《辨证录·腹痛门》中云:“人有多食生冷燔炙之物,或难化之品,存于腹内作痛,手按之而痛甚者,此食积于肠,闭结而不得出,有燥屎之故也。”[15]95饮食积滞于内,不通则痛,久则多郁而化热,而成肠腑积热之证。
对此火热内积的腹痛,若以无形郁火为主,则以清热泻火治之。如汪机在《医学原理·肚腹门》中提出:“治脉洪,热邪干腹作痛,法当清热为先。”[19]314丹波元坚在《杂病广要·腹痛》中记载:“因于热火,在小腹则绞痛,忌辛热、香燥、补敛,宜甘苦寒。”[13]1141若以有形积热内滞为主,则以泻火攻下治之。如虞抟在《医学正传·腹痛》中云:“如伤生冷硬物而作痛者,东垣木香见丸、三棱消积丸之类。如伤热物而作痛者,枳实导滞丸、三黄枳术丸之类。看强弱缓急,用而下之。”[27]何梦瑶在《医碥·腹痛》中云:“寒亦有实,热亦有虚,热实者寒药下之(三承气等),寒实者热药下之(备急丸等)。”[28]
在本次数据挖掘中,药物分类结果显示清热药、泻下药在古人治疗腹痛的药物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四气、五味统计结果显示寒凉药、苦味药亦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与古人认为火热郁积可致腹痛的认识相符合。运用苦寒之药可以起到泻火清热、泄下攻积以攻邪止痛的作用。结果发现,大黄、黄芩、黄连等清热泻下药的使用频率较高,是古人治疗火热郁积型腹痛的常用药物。聚类方结果中,方2和方8可适用于此类寒性腹痛的临床治疗。方2由枳壳、赤芍、黄芩、栀子、黄连组成,方中黄芩、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赤芍、栀子清热凉血,枳壳理气宽中,适用于邪热内郁、气机不畅的热证腹痛,若夹有湿邪,湿热内郁,则需加入陈皮、半夏、厚朴、砂仁等化湿之品。方8由大黄、桃仁两味药组成,二者虽都有活血的作用适用于瘀血阻滞的腹痛,但二者同时具有泻下通便的作用,性味偏寒凉,可适用于火热内积的腹痛。
综上,通过对古代治疗腹痛方剂的统计和分析,结合中医药学理论基础及临床实践,反应了古人治疗腹痛有如下几个基本思路和特点:以辛温、辛热之药温中散寒止痛为主;以苦温、辛温之药理气活血、疏调气机为常;兼以甘温、甘平之药温中补虚、缓急止痛;辨证选用苦寒之药泻火清热、泄下攻积。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 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4] 兰济乐,阮叶萍,蒋东晓.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的失眠中药配方规律及作用机制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4(12):1230-1238,1241.
[5]黄帝内经素问[M].田代华,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7.
[6]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18.
[7]刘全德.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伍)·考证病源[M].黄素英,点校.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0.
[8]李中梓.内经知要[M].陆鸿元,包来发,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81.
[9]朱震亨.丹溪心法[M].鲁兆麟,主校.彭建中,点校.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1-82.
[10]吴正伦.脉症治方[M].张华敏,刘寨华,于峥,点校.北京:学苑出版社,2014:69-78.
[11]秦昌遇.症因脉治[M].秦之桢,辑.张慧芳,杨建宇,点校.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300-301.
[12]李用粹.证治汇补[M].竹剑平,点评.北京: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272-276.
[13]丹波元坚.杂病广要(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1138,1141.
[14]张璐.张氏医通[M].李静芳,建一,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108.
[15]陈士铎. 辨证录[M]. 司银楚, 谢春娥, 整理. 西安: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94-95.
[16]刘纯.雜病治例[M].明成化十五年萧谦刻本.
[17]窦材.扁鹊心书[M].李晓露,于振宣,点校.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2:80.
[18]高文柱,沈澍农.诸病源候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130-131.
[19]汪机.医学原理(下)[M].储全根,万四妹,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312,314.
[20]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M].李占永,李晓林,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451.
[21]田思胜.朱丹溪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498.
[22]冯兆张.冯氏锦囊秘录[M].田思胜,马梅青,尹桂平,等,校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228.
[23]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M].鲁兆麟,主校.石学文,点校.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6.
[24]张从正.儒门事亲[M].刘更生,点校.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05.
[25]张仲景.金匮要略[M].何任,何若苹,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3.
[26]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M].王咪咪,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84.
[27]虞抟.医学正传[M].张丽君,丁侃,校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1:120-125.
[28]何梦瑶.医碥[M].吴昌国,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227.
(收稿日期:2023-06-01 编辑:徐 雯)
基金项目: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项目“中医疾病学源流与体系研究”(LLX202201)。
作者简介:陆跃(1991—),男,汉族,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医病证、中医流派、本草文献研究。E-mail:luyue895453957@163.com
通信作者:赵君谊(1990—),女,汉族,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医病证、医史文献医家。E-mail:132322207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