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通“两山”双向转化通道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2024-04-08张建琴罗春英

老区建设 2024年2期
关键词:理论逻辑实践路径

张建琴 罗春英

摘 要:“两山”理论中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生态优先、生态经济化与经济生态化有机统一的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相关理论,蕴含了自然财富与社会财富、经济财富双向转化的内在机理。江西省上饶市全力打通“两山”双向转化通道的实践与“两山”双向转化的内在机理高度契合,在打通“两山”双向转化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也面临着不少需要破解的难题。全力打通“两山”双向转化通道,要完善“两山”双向转化的市场机制、创新思路丰富山岳型景区旅游业态、做足农文旅深度融合文章、加快推进文旅IP价值链孵化工作、加快培育专业人才队伍。

关键词:“两山”双向转化;理论逻辑;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7544(2024)02-0033-10

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浙江省安吉县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现已成为指导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共识。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之一。2023年10月11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考察江西时指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可见,全力打通“两山”双向转化通道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内在需要。

一、理论溯源与转化机理探析

(一)理论溯源:“两山”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的继承与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两山”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的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其一,人依赖自然而存在。马克思指出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1]其二,破坏环境会对人类带来灾难。马克思指出“人类历史上任何不以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最终带给人类的只是灾难”。[2]19世纪,恩格斯在其《自然辩证法》著作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做了深刻的分析和总结,提醒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否则必将遭到报复。[3]其三,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必须是可持续的,否则人类必将迎来灾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论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继承与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并不是矛盾对立的,而是可以同时并存的,体现在“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二是当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两者之间必须有所取舍时,必须优先选择绿水青山,体现在“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三是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绿水青山可以转化成经济财富,而生产、生活行为的绿色化不仅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而且能够为绿水青山持续转化提供更为优渥的条件支撑,促进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经济化”与“经济生态化”的有机统一,体现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念当中体现出的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生态优先、“生态经济化”与“经济生态化”有机统一的思想,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相关理论。

(二)理论逻辑:“两山”双向转化的内在机理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论蕴含了“两山”双向转化的内在机理,如图1所示:自然财富一般意味着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优质的生产资料、宜居的生存环境,这些自然财富在“生态经济化”与“经济生态化”有机统一的发展理念指导下,能够有效加工成生态农产品、生态加工品、优质文旅产品、生态产业集群地以及和美栖息地等,进而实现自然财富向社会财富、经济财富的转化。这个转化过程的关键之处在于自然财富向经济、社会财富的转化是可持续性的,拥有不竭的动力,每一次成功转化都能更好地带动下一次转化。因为,一方面,随着社会财富和经济财富的增加,能够为不断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提供更多的资源要素和条件支撑。另一方面,不仅“生态经济化”过程中的所有生产、生活行为都坚持了“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绿色发展理念,日常一二三产的生产行为以及生活消费行为也都坚持了生态化理念,推动了“生态经济化”与“经济生态化”的有机统一,从而能够更好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的潜能和动力。

二、上饶市全力打通“两山”双向转化通道的有利条件和基础

上饶市拥有优美的自然景观、丰富的文化底蘊,文旅资源得天独厚。全市拥有1个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2个世界自然遗产,2个世界地质公园,1个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3个5A级旅游景区,34个4A级旅游景区,21个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等400余个世界级、国家级文化旅游品牌。5A级旅游景区数量居江西第一、全国设区市第七,4A级以上景区数量全国设区市第一。其中,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三清天下秀”的三清山,每年实际接待游客超过150万人;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的婺源,每年实际接待游客超过1000万人;“无山不龟,无石不龟”的弋阳龟峰景区,每年实际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望仙谷景区、篁岭景区、葛仙村景区,每年实际接待游客均超过100万人。除了得天独厚的生态文旅资源,上饶市还有朱熹、辛弃疾、方志敏等众多文化历史名人。此外,上饶市还拥有得天独厚的组团式文旅区位优势,紧邻上饶市的是一个由九江庐山、鹰潭龙虎山、景德镇千年瓷都、安徽黄山、浙江千岛湖、福建武夷山等世界级旅游资源围合而成的顶级旅游目的地组团。上述文旅资源及区位条件,为上饶市全力打通“两山”双向转化通道奠定了坚实的现实基础。

近年来,上饶市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打通“两山”双向转化通道,成功入围中国旅游业最发达城市“十强榜”、2023年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婺源县先后入选国家级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江西省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首批低碳示范县,三清山风景名胜区入选江西省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德兴市被确定为江西省第二批绿色低碳示范县,余干县被确定为江西省第三批绿色低碳示范县,葛仙山风景名胜区、婺源县江湾景区和篁岭景区被确定为江西省第三批低碳旅游示范景区。上饶市成功塑造了婺源篁岭、广信望仙谷、婺源秋口镇石门村、江西最美丽宜居示范县横峰县等一批“两山”转化样本,在打通“两山”双向转化通道方面积累了较好的发展经验。

三、上饶市全力打通“两山”双向转化通道的主要经验做法

近年来,江西省上饶市全力打通“两山”双向转化通道的实践与“两山”双向转化的内在机理高度契合,文旅产业、工业产业得以高质量发展,居民生活品质得到大大提升,有效地保护了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不竭的潜能和动力。

(一)政府积极作为强势推动“两山”双向转化工作

1.高位推动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其一,线上线下全方位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上饶市提出“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省一流、绿色发展水平走在全省前列”的“十四五”发展目标,依托世界环境日、中国水周、节能宣传周、中国低碳日、江西生态文明宣传月等特定节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普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节约能源资源知识,增强了干部职工践行绿色低碳工作和生活方式的行动自觉。[4]其二,强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上饶市在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清洁能源、推进绿色制造、发展低碳农业、增加森林碳汇、着力强化环境执法监管力度和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等方面持续用力,推进了低碳经济稳步发展。目前,全市有10多家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关闭高耗能高污染及“散乱污”企业300家以上,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5]其三,全力推动生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上饶市始终咬定“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目标定位,提出“唱响‘山的强音、做足‘水的文章、释放‘城的潜能、彰显‘村的魅力”发展思路,使坚定践行“两山”理念成为市民自觉,推动了上饶市“两山”双向转化工作。

2.全力推进“服务为王”理念

上饶市坚持“服务为王”理念,为打通“两山”双向转化通道提供优质文旅服务。一是全力擦亮诚信退赔品牌。在江西省率先成立旅游诚信退赔中心,政府出资设立了2000万元诚信退赔基金,市文旅、市管、交通、公安等部门在市旅游诚信退赔中心集中办公,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共同研判处置,实现快速办理、最短时间化解涉旅投诉问题。同时加强宣传督导,引导民宿、酒店、餐饮等经营者诚实守信。进一步规范96115热线的受理和处置流程,增设话务人员以确保24小时受理投诉。二是创新打造民宿供应链“宿小二”模式。通过线上“宿小二”服务平台,为全市民宿提供人力、金融、餐饮、营销等服务,使单体民宿运营成本降低30%,收益空间提升40%。三是着力提升游客体验度。完善景区网上预约机制,延长景区开放时间,提前做好交通拥堵、景区超最大承载量等预警,及时发布公告引导游客错峰出行。市交通运输部门会同所在地党员干部、志愿者在重点景区做好交通疏导,依情况开通、加密重点景区旅游专线。

3.为民营企业开发项目保驾护航

上饶市积极引进民营资本和龙头企业进驻,在坚持“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理念下推动上饶丰富的文旅资源向金山银山转化,为民营企业开发项目提供政策扶持。如广信区为望仙谷景区项目开发争取了“点状用地”政策,解决了没有旅游用地指标和旅游用地指标投入产出不平衡问题。上饶市将望仙谷列为重大项目进行调度,成立主要领导挂帅的项目指挥部,召开专题协调会,并对需支持协调事项采取一月一调度的方式,在征地、迁坟、拆迁房屋、改造公路、提升景区周边环境等多个方面,予以强力推进。婺源县设立了2000万元民宿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出台《婺源县古村落、历史文化名村、古建筑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婺源县民宿产业扶持办法》等文件,推动了全县民宿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塑造了中国乡村民宿“婺源样板”。目前,婺源县精品民宿已有800余家,形成了3个百栋以上的古宅民宿村,到婺源体验民宿的游客人均停留2.5天,日均消费1300元,间接带动社会就业2万余人。[6]

(二)强化产业融合全力打通“两山”转化通道

1.因地制宜培育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产业

上饶市各地“两山”转化实践,因地制宜培育生态产业是一个鲜明特征。如婺源篁岭依托篁岭晒秋文化、古建民居等在地文化和资源禀赋,十年间将几近消亡的半空心村打造成为游客超1000万人的“中国最美乡村”。广信区在关停望仙谷板材加工产业后,引进九牛文旅集团,在修复生态环境基础上,基于废弃矿山的土地性质,开发了“点状用地”土地政策,将悬崖民宿、赣家风情塑造成望仙谷的独特IP,使日渐荒凉的废弃矿山华丽转身成现实版的仙侠世界,做旺了文旅产业。三清山、龟峰、灵山、武夷山等山岳型景区,则在保护性开发基础上,以做强生态观光游为主导,不断衍生出多类型的体验型文旅项目,如弋阳龟峰积极开发夜游、水上体验、民宿等项目,三清山则积极引进民营資本,在山下周边开发了神仙谷、逍遥谷等旅游项目以延长旅游路线,同时在山脚下开发了体验型文旅项目和民宿、农家乐等业态。铅山县借助葛仙山每年稳定的客流,引进民营资本做好了无中生有文章,打造了集民宿、沉浸式体验、道教文化为一体的葛仙村,成功塑造了“来葛仙村过几天神仙日子”的文旅IP,年客流量超100万。

2.积极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一是“旅游+‘三产”。随着文旅产业的兴旺,上饶市各地在积极探索三产导入二产,二产导入一产的“三产”融合工作。如望仙谷依托已经爆火的文旅品牌,在不断培育“望仙谷”品牌的农业精深加工产品,目前有酱油、柚子皮、菜籽油、葛粉、蜂蜜、酱酒、红糖等系列精深加工农产品,不仅在景区内售卖,还通过抖音等网上平台进行销售。望仙谷精深加工农产品产业链的兴起,也带动了望仙谷自有农业及周边订单农业的发展,通过特色小吃、农业作坊、民宿酒店等新产品、新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了旅游产品IP产业链,提升了旅游产品IP价值链。二是“旅游+数字化”。与中国联通合作,打造5G+VR智慧旅游项目。依托上饶集中营等红色景区,打造了红色教育VR虚拟主题展馆,提升游客体验感。与花脸集团合作,共同建设了三清山风景名胜区元宇宙示范区,致力打造三清山虚拟数字人IP、区块链数字藏品发行平台和元宇宙应用场景等项目。三是“旅游+研学”。打造了三清山地质博物馆、婺源县林生茶文化研学基地、望仙谷乡村振兴研学基地、云谷田园生态农业小镇等一批研学旅行点,推出红色研学、工业研学、农业研学等10余条精品研学旅游线路,推出了制砚、制茶、制墨等10余项研学产品,每年吸引200万研学游客、50多万摄影爱好者、20万写生大军来上饶市创作。四是“旅游+体育”。仅2022年,全市共承办或举办市级以上赛事活动133项,吸引了600万体育爱好者,为酒店入住率贡献2个点以上,直接带动消费近50亿元。

3.创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新路径

一方面,上饶市持续完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补偿制度。在生态补偿方面,全市12个县(市、区)已经全面签订流域上下游横向补偿协议。在推动湿地生态价值实现方面,积极推动湿地生态治理市场化、湿地生态产业规模化、湿地修复投融资规范化、湿地占用审批服务高效化。目前,万年湿地资源运营中心已完成江西省首笔湿地占补平衡指标交易,交易額达到1890万元。[7]另一方面,上饶市大力推进发展林下经济。当前,“以竹代塑”“以竹代木”“以竹代钢”成为生态绿色发展新趋势,上饶市依托丘陵资源丰富的生态优势,正大力推动竹林规模化经营、竹加工产业集群化发展,以发展“一县一品”林下经济业态为指导,重点培育壮大毛竹、雷竹笋、油茶、森林药材等产业。目前,上饶市油茶、毛竹种植面积和年产值均占全省85%以上,其中全市油茶林277万亩、毛竹林211万亩(含雷竹林13万亩)。此外,全市森林药材种植面积达32万亩,涉林企业(只统计合作社和大户)700余家,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9家,林产品生产加工企业141家,林业总产值预计560亿元。[7]

(三)“生态经济化”与“经济生态化”有机统一拓宽转化通道

打通“两山”双向转化通道,意味着要坚持“生态经济化”与“经济生态化”的有机统一,具体表现为既要做足生态富民文章,也要做好工业生产以及生活出行绿色低碳化文章。上饶市不仅大力推进了文旅产业快速发展,还积极推动了工业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以及生活出行绿色低碳化。在工业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方面,上饶市逐步形成有色金属、光伏新能源两大主导产业,电子信息、非金属材料、汽车、机械制造四个重点产业,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绿色食品等N个特色产业的“2+4+N”产业发展体系,[8]推进了有色金属产业绿色转型、新能源产业和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经过不懈努力,上饶市经开区已成功获批国家级绿色园区,拥有国家级绿色工厂4家,国家级绿色设计示范产品3个,省级绿色工厂7家,获评“绿色工厂”“绿色园区”是对企业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综合实力的高度肯定。[9]此外,上饶银行成为江西省首批获得碳减排支持工具使用资格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能够为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企业发展解决融资难问题,从而促进上饶工业产业体系进一步绿色转型升级。[10]在绿色低碳生活方面,2019年以来,上饶市全力推进创文创卫工作,于2021年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在巩固创卫工作基础上,又全力推进创国家文明城市工作。创文创卫工作开展以来,上饶市城市生产生活环境得到质的提升,群众精神文化素质大大提高,加之“放管服”领域的“一件事”集成改革成效凸显,上饶市优美宜居的城市环境逐步转化成了优质的营商环境,增添了城市经济发展活力。

(四)塑造并营销全力打通“两山”双向转化的“唯一性”IP

为提高上饶市文旅资源的辨识度,上饶市着力打造了一批极具特色的旅游IP,不仅深度挖掘“三清天下秀”“鄱湖蓝”“婺源黄”等专有符号,还打造了“篁岭·晒秋”“望仙谷·仙侠世界”“千古一辩·鹅湖之会”等原创IP。[11]在塑造“唯一性”IP的同时,强化多元平台的营销推广,围绕四季主题开展系列营销活动200余场。线上重点加强同央视《东南西北贺新春》、浙江卫视《青春环游记》等综艺节目合作,深化同抖音、小红书、脸书、推特、照片墙等国内国际新媒体合作,强化与携程、同程、马蜂窝等OTA平台合作,不断提高上饶市文旅品牌知晓度。线下积极开展目的地营销,赴杭州、长沙、昆明、桂林等地开展旅游宣传推介。开展“百城百夜”文旅消费季系列活动120场,发放1700万元文旅消费券,吸引游客2167.6万人次,带动旅游综合收入206.5亿元。推出了“世界遗产游”“最美乡村游”“鄱湖风情游”等上饶市“十大精品旅游线路”。加强与景德镇、鹰潭等合作,合力唱响“三清山-婺源-景德镇”最美之旅、“三清山-千岛湖-婺源”乡愁之旅等精品线路,与周边区域实现游客互送、资源共享。

四、上饶市全力打通“两山”双向转化通道需要破解的难题

(一)国营景区相对民营景区灵活性不足

通过对比弋阳龟峰、广信灵山、鄱阳湖湿地公园等国营景区与望仙谷、葛仙村、篁岭等民营景区的运营模式,发现国营景区相对民营景区存在灵活性不足问题。从全市范围来看,市场化手段整合全市文化旅游资源不够,景区管理体制束缚了景区的发展。目前,全市主要旅游景区,特别是龟峰、灵山等高品质旅游景区大都属于国有或国有控股所有制结构。随着旅游市场不断扩大,产业发展速度加快,游客接待人数不断攀升,原有的多头管理体制机制形成的管理模式落后、创新服务不足,由行政主体、管理权限、资源分割所带来的矛盾和问题日渐增多,在开发产品、完善设施、服务旅客、开拓市场等方面显得力不从心,既影响旅游景区的提档升级,也束缚产业发展活力,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山岳型景区品牌创建与深度开发矛盾难解

上饶市提出“凡是国际国内设置了的旅游品牌,上饶都要努力争创”的目标,先后成功创建三清山、龟峰世界自然遗产、神农源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铅山(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等4个遗产,三清山、弋阳龟峰2个世界地质公园。这些品牌的创建,为提升三清山、龟峰、武夷山等山岳型景区的知名度、美誉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山岳型世界自然遗产、地质公园重在保护而非开发,要在景区内动土施工不仅涉及自然资源局、规划、消防、水文等多个部门,并且景区牌子越大,审批的主管单位级别越高,审批程序越严格,甚至许多项目是严令禁止的,使得此类景区在顺应以沉浸式体验为核心的新型旅游市场需求时存在刚性限制,难以在景区内部灵活开发体验性的文旅项目,导致山岳型景区难以改变“以门票收入为主、淡旺季明显”这一现状。

(三)“两山”双向转化中农文旅深度融合不足

上饶市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脉系,有厚重多元的文化旅游资源,但能依托日益火爆的旅游业态进行深度开发的项目寥寥无几,除了篁岭晒秋、望仙谷的赣家风情外,更多的文化资源特别是非遗资源虽然有进景区,但仅限于表演和展示,在以文促旅、文旅融合方面深挖不足,缺乏像“印象刘三姐”“又见平遥”“宋城千古情”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的富有上饶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比如“弋阳腔”“连四纸”“河红茶”“赣剧”等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都没有进行深度产品开发,更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此外,上饶市农业资源丰富,境内的马家柚、弋阳雷竹、铅山红芽芋、红花茶油等农产品在当地有口皆碑,但品牌形象与市场知晓度与文旅产业相比差距较大,未能充分借助文旅产业的优势带火一批在全国“叫得响”“卖得火”的农业品牌,农业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不足。

(四)缺乏“两山”双向转化品牌孵化意识

成功的文旅品牌塑造不易,一旦塑造成功后,需要充分释放品牌效应。上饶市近年来成功塑造了“中国最美乡村”“三清天下秀”“到葛仙村过几天神仙日子”“望仙谷·仙侠世界”等系列文旅品牌,却没有充分利用这些品牌来孵化相应的二产、一产品牌,以此来延伸IP产业链、价值链。以婺源县为例,在成功打造了“中國最美乡村”之后,却没有成功依托最美乡村IP孵化出中国最具生态农产品和精深加工农产品等IP,经济效益难以充分释放。反观陕西袁家村,在将袁家村打造成关中民俗体验街的同时,将文旅IP导入二产和一产,孵化出了袁家村关中民俗美食品牌,不仅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到袁家村品尝美食,还将袁家村的美食售往全国各地。主打生态健康的袁家村美食又以健康新鲜的食材为自己的美食IP续航,依托袁家村地道、美味、健康的产品形象,带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的蓬勃发展。在文旅IP产业链、价值链的延伸下,袁家村实现了年文旅营业额超10亿元的业绩。

(五)“两山”双向转化专业人才不足

上饶市文旅从业人员超过30万,但现有人才现状远远满足不了文化旅游大发展、快发展的需求。首先,缺乏懂得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价机制、市场交易的专业人才,难以深度推进“两山”双向转化工作。其次,缺乏既熟悉历史文化,又懂旅游管理,更会市场运作的复合型文旅人才,难以形成从资源挖掘、创意策划、市场营销、品牌塑造、行业管理到资本运作等层面推动创新发展的核心力量。最后,缺乏具备“经济生态化”发展理念的专业人才。打通“两山”双向转化工作,既需要能够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专业人才,更需要能够在日常工业生产、生活中科学推进绿色发展理念的专业人才,践行好“在开发中保护”理念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前,对文旅人才的界定相对比较容易,但对懂得“经济生态化”发展理念的专业人才的界定还未形成共识,专业人才也就相对不足。

五、全力打通“两山”双向转化通道的优化路径

(一)完善“两山”双向转化的市场机制

在“两山”双向转化过程中,要遵循市场规律,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键作用,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方面,要围绕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完善“两山”双向转化市场机制,推动生态资源更好转化为生态产品,从而实现生态产品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12]重点要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生态资源,构建互联互通的资源市场体系,搭建“两山银行”“水权交易平台”“碳排放权电子交易平台”“排污权交易平台”“湿地交易平台”等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服务平台,[12]推动生态资源产品在统一的国内大市场中进行交易。另一方面,要加快探索国有文化企业和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离,加快建立“小管委会管理,大集团化运营”的管理体制,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赋予国营景区更多的市场灵活性。

(二)创新思路丰富山岳型景区旅游业态

中国山多地少,山岳型景区在众多文旅项目中占有较大比例,要创新思路丰富山岳型景区旅游业态。一方面,对于还未成功申报世界级、国家级自然遗产、地质公园、文化遗产的山岳型景区,建议在申报前做好超前规划,把能够完成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项目完成后,确保有相对成熟的多元业态后再进行申报,便于申报后的可持续性发展。另一方面,对于已经成功申报为世界级、国家级自然遗产、地质公园、文化遗产的山岳型景区,要在保护性开发、开发性保护的前提下,通过创新思路来丰富景区业态。具体如何创新因视不同山岳型景区的自身资源禀赋来定,如上饶龟峰通过丰富夜游灯光秀业态、筑坝蓄水扩大湖区范围开发水上体验项目等满足游客的沉浸式体验需求;三清山景区作为世界地质公园、自然遗产,山上文章不够,通过山下文章来补,在山脚下先后开发了神仙谷、逍遥谷等旅游项目,起到延长旅游路线,丰富旅游体验度的效果。铅山葛仙山在道教仙山的山脚下,“无中生有”打造了具有多种文旅业态的葛仙村,使山上游与山下游有机互补,改变了葛仙山景区以门票为主的单一发展模式。综合而言,山岳型景区要提升旅游体验度,可从挖掘在地文化、开发夜游灯光秀、夜间演出项目、“无中生有”、互补发展等角度进行创新探索。

(三)做足农文旅深度融合文章

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是全力打通“两山”双向转化通道,将生态文旅资源的生态价值、美学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的关键所在。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关键在体制机制和人才。其一,要完善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要完善农业、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机制,规范农业农村部门、文旅职能部门等管理职责,完善相关政策制度法规,推动农业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其二,要高位推动农文旅融合工作,采取可行性强的激励措施,激励相关人员深入挖掘适宜与旅游产业高度融合的农业、文化资源,创新形式与业态推动农文旅有机融合。其三,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既要引进懂得如何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的专业人才,也要将现有农文旅人才组织起来,到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方面取得实效的地方去考察学习,学习借鉴有益经验。

(四)加快推进农文旅IP价值链孵化工作

在深入推进“两山”双向转化工作中,需要精选一批定位准确、特色鲜明、易于传播的文旅品牌,以全省、全市之力推进品牌孵化工作,孵化出具有代表性的关联二产、一产IP,从而带动省域、市域的二产和一产发展。如望仙谷在三产带二产拉一产方面已有一定经验,若加以大力扶持,推动望仙谷精深加工农产品品牌出圈,然后借助望仙谷精深加工农产品品牌,带动市域相关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依托望仙谷文旅品牌卖向全国各地也是一种值得探索的思路。

(五)加快培育专业人才队伍

全力打通“两山”双向转化工作,离不开专业的人才队伍。可通过外引内培的方式打造专业人才队伍。一方面,可通过人才吸引政策引进一批高层次文化旅游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懂得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评价和市场交易的人才,补齐人才短板。另一方面,可依托各大高校和龙头企业,联合开设相关专业,培育懂得如何推进“生态经济化”与“经济生态化”的专业技术人才,以满足日益扩大的生态产品交易市场的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2]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3]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4]上饶市“十四五”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规划[EB/OL].http://www.zgsr.gov.cn/jgswj/sswgh/202202/5599463142144a45881840ad9366a96d.shtml,2021-12-07.

[5]我市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显著[EB/OL].http://www.srxww.com/html/article/1024/2020_1185397.html,2020-07-21.

[6]婺源:鼓励社会“认养”唤醒沉睡的古宅[EB/OL].http://district.ce.cn/newarea/roll/202305/05/t2023050 5_38531673.shtml,2023-05-05.

[7]“两山”转化的上饶实践[EB/OL].https://mp.weixin.qq.com/s/_K1E4dES1rvu2unz0X0zaw,2023-10-13.

[8]蔡晓军.强链聚能,工业发展勇攀登[N].上饶日报,2023-02-03(01).

[9]上饶市国家级“绿色工厂”再添新成员[EB/OL].http://www.srxww.com/html/article/1024/2023_1248745.html,2023-04-05.

[10]操园官.上饶银行碳减排支持工具赋能绿色发展[N].上饶日报,2023-08-29(A06).

[11]共赴大美上饶山水之约!上饶中秋国庆假期旅游综述[EB/OL].https://mp.weixin.qq.com/s/7i6qVSIcOceU2J5UVV46dQ,2023-10-07.

[12]丁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动共同富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四川环境,2023(05).

Theoretical Logic and Practical Path of Opening up the Two-way Transformation Channel

of “Two Mountains”

—— Taking the Two-way Transformation Practice of “Two Mountains” in Shangrao, Jiangxi  as an Example

Zhang Jianqin   Luo Chunying

Abstract: The ideas of dialectical unity between humans and nature, ecological priority, and organic unity of ecological economy and economic ecology in the “Two Mountains” theory further enrich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humans and nature” in Marxism, and imply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the two-way transformation of natural wealth, social wealth and economic wealth. The practice of Shangrao opening up the two-way transformation channel of “two mountains” is highly consistent with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the “two mountains”. Shangrao made certain achievements in the two-way transformation, but also faces many problems. In order to fully open up the two-way transformation channel of “two mountains”,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market mechanism of the two-way transformation of the “two mountains”, enrich the tourism industry of mountain scenic spots with innovative ideas, focus on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agriculture, culture and tourism, accelerate the incubation of cultural and tourism IP value chain, and accelerate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Key words: Two-way transformation of “two mountains”; Theoretical logic; Practice path

責任编辑:曹高明

猜你喜欢

理论逻辑实践路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依赖与超越
列宁从严治党的思想实践及其现实启示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品牌化开发路径研究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浅谈供给侧改革
实践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逻辑与模式比较
红船精神融入创业教育的理论逻辑与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