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小学家校合作的实践研究*

2024-04-07韩二梅吴西缔金传东

安徽教育科研 2024年7期
关键词:合肥家校亲子

韩二梅 吴西缔 金传东

(合肥一六八新桥学校 安徽合肥 230000)

一、“双减”与家校合作

“双减”政策明确育人的主阵地是学校,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是家长,家校齐抓共管,才能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在“双减”背景下研究家校合作,是顺应时代发展、满足教育新需求的。

(1)“双减”: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指出,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缓解教育焦虑,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2)家校合作:教育者与家长(和社区)共同承担儿童成长的责任,是现代学校制度的组成部分。家校合作能够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改善学校的教育环境和育人氛围。

二、国内外家校合作现状

美国的家校合作方式有家长会、家长教师联合会。法国的家校合作方式多种多样,比如集体见面会、俱乐部、沙龙、圆桌会议等。日本的家校合作方式有班级的月例会、参观课堂、专题活动等。新加坡的家校合作方式有家长教师协会等。这些发达国家都很重视家长参与学校的事务,以及学校对家长的指导。

我国家校合作于20世纪80年代渐渐走向正轨,国家有关部门陆续颁布了许多政策法规。2012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对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家委会的规范化建设提出纲领性的要求。2015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将家庭教育正式列入教育系统工作。2017年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学校要争取家庭和社会力量的配合,形成德育工作的长效机制。2021年的“双减”文件指出,要密切家校沟通,推进协同育人的共同体建设。

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家校合作方式多种多样,但是因为校情、学情不同,不能生搬硬套,需在实践中探究适合本校发展的家校合作方式。很多地方家校合作不深入,受传统观念影响,家长和教师认为学校是教师的专属领地,所以家校双方各管一方。

三、小学家校合作方式的实践研究

(一)初步尝试

我校处于城乡接合部,家长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教育孩子的方法比较单一,日常的家校沟通有限。以笔者所在学校的二年级为例,学校对该年级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对于“你最想了解孩子在校的哪些方面情况”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文化知识学习占35%,身心健康占25%,思想品德占20%,审美情趣和劳动技能约各占10%。问卷结果表明,家长最关心孩子的文化知识学习和身体健康。究其原因,一是家长认为孩子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文化知识;二是家长对德育方面的活动不够重视,思想认识有待提高。显然,这与立德树人和五育并举的要求还有差距。如何改变“长于智、疏于德、弱于体美、缺于劳”的失衡局面呢?笔者从家校合作入手,做好整体规划,聚焦家校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21年10月,为了了解学生特长、融洽亲子关系、促进“五育并举”,笔者在二年级273名学生中开展“家庭劳动教育”微视频征集活动。3周内共收到48个视频作品,参与率17.58%。然后把收到的所有作品转发在二年级各个班级家校共育群中,形成资源共享和教育辐射。再让劳动学科教师利用课堂植入优秀的微视频。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部分家长反应积极,促进了家校合作活动的有效开展。2021年11月校园科技节,笔者又在二年级开展了“科技小制作和科学小实验”微视频征集活动,1周内收到86个视频作品,参与率提高至31.50%,作品的质量、数量大幅提升。笔者发现系列亲子主题活动可以作为我校家校合作的突破口,值得继续进行深入研究。

(二)精心设计

小学生身心发展处于过渡阶段,情感、态度、价值观、道德品质和政治思想等方面都处于初级阶段,可塑性很强,如果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领,那么以后的人生道路容易偏离方向。所以笔者秉承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理念,设计切实可行的系列活动,涵盖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从小培养学生“爱家人、爱家乡、爱党、爱国”的思想感情,使其形成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三)活动内容

学校各级各类活动千头万绪,若各自为政、独立开展,难免时间仓促,效率不高。把家校合作活动与学校主题文化节、年级活动、班级活动和学科活动有机融合、统筹规划,以亲子活动为主,以其他主题活动为辅,促进家校合作,实现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既有学校特色,又能实现“双减”要求和可持续发展。

四、活动实施

(一)坚持德育为先,铸牢中国心

爱国是不分年龄、不分民族、不分职业的,这是每个中国人都应具备的品质。中国进入新时代,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形成的革命传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落实立德树人,是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关键,是对他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需要。要让他们了解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在枪林弹雨中浴血奋战,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从而在小学生心底埋下爱国爱党的种子。

每年的重要节日,学校都利用班会课或升旗仪式,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果再开展一些活动作为补充,让家长参与进来,效果会怎么样呢?于是,学校在暑假开展“亲子说党史”和“亲子朗诵爱国诗歌”音频征集活动。学校在活动方案中给家长和学生提供相关资源平台名称、链接,参考内容以条目形式呈现,降低他们查找资源的难度,再提供范例,让家长明白作品的要求。例如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德育专栏”就包含《党史学习》《爱国主义》《优秀传统文化》等多项内容,《党史学习》中有“八一”建军节的由来,井冈山会师、东北抗联等故事。家长和孩子共同搜集资料,选择素材,再录音频。这样的亲子活动只需智能手机就能完成,形式自由,录制简单,方便快捷。学生和自己的家人一起讲述党史故事,朗诵爱国诗歌,既激发了他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又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心中牢牢扎根。

(二)在文化陶冶中,铸牢中华魂

培育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条件,就是让学生理解并认同中国悠久的历史,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学生年龄小,对历史和传统文化认识不多且是碎片化的,所以学校在寒假期间开展了“亲子说中国”和“亲子说中华传统文化”音频征集活动。先推荐家长和学生一起看相关优秀视频,如《中国通史》《典籍里的中国》《航拍中国》,再组织文字介绍中国历史、中国地理,共同讲述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以及二十四节气、十二生肖的故事,寓言、神话故事、成语故事等,让他们在灿烂文化的熏陶中聚沙成塔,树立文化自信,做自信、自尊、自强的中国人。

(三)设计系列主题活动,歌颂家乡美

“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每年的3月是学校的行知节,依托合肥的自然人文景观,学校开展了“我爱我的家乡——合肥”系列主题活动。活动分为三个阶段:3月的“亲子拍合肥”活动,引导家长和学生用照片记录自己在合肥名胜古迹、特色街区、公园游览观光的身影;4月的“亲子画合肥”活动,要求描绘合肥某处景点,给喜欢画画的学生一次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5月召开“合肥是我家”专题班会,介绍合肥的历史、景观、美食、方言和优秀文艺作品;6月的“亲子说合肥”活动,让学生以小记者、小导游或红领巾讲解员的身份介绍合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为家乡的宣传做贡献。

从3月开始,家长带领孩子走进大自然,走进合肥的纪念馆、展览馆、博物馆、科技馆……拍照、绘画、解说,感受合肥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山一水。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感悟大自然的美好。这不仅密切了学校与农村、城市社区、社会机构的联系,还让家长和学生更好地了解合肥的市情、民情,对家乡充满了幸福感和自豪感。

(四)关注互联网时代特点,用好传播平台

以前,学校活动成果的展览以校园画展、图片展为主,因为场地在校园内部,家长看不到,学生可参观的时间也有限,所以活动效果一般。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家校沟通的方式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在“希望老师用什么方式与你沟通”的调查中,家长选择微信联系的占34%,选择电话联系的占21%,选择QQ联系的占16%,选择面谈的占15%,选择家访的占10%。可见,普遍使用智能手机后,网络联系方式便捷,更受家长欢迎。

互联网时代,学校开展家校工作更便利了,可以跨时空交流,让活动事半功倍。例如“学习强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平台等都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展亲子活动时,学校结合活动内容,积极推送相关的微课、微视频、有声读物、网络文学等教育资源,学生和家长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参与度越来越高。

为了紧跟时代步伐,每次亲子活动结束后,学校都会将活动图片加上主题,配乐剪辑,制作成一个个适合网络传播的音频、视频,积极利用视频网站、学校官网、移动平台、校园电子显示屏等媒介宣传。这些宣传方式接地气、聚人气、有温度,打通了线上线下,具有吸引力和亲和力。

学校还建立家校联系群和公众号,由专人负责网络资源开发,设计板块内容,吸引家长、社区工作人员和学生参与到网络交流中;设置符合小学生和家长特点的栏目和主题,创造师生、家长之间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五)充实校本资源库,进行课题研究

亲子活动的作品收集好后,上传到学校校本资源库,实现校内资源共享。如音频作品可以用于每周升旗仪式中的“国旗下讲话”和校园广播站。不管是党史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都很丰富,仅靠一次活动无法全部呈现,因此可以进行课题研究,推进活动常态开展、纵深发展,实现小学家校合作活动的整体化、系列化和长效化。

五、结语

对于学生来说,通过亲子活动,他们感受到父母的关心爱护,进而能体谅、理解父母,有利于亲子交流,加深感情。对于家长来说,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儿女成材,但是他们育儿经验有限。家长参与到学校工作中来,在“家长大讲堂”聆听专家讲座,在开放日与老师沟通交流,与其他家长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既能够体会教师的辛苦,又能看到孩子的不懈努力,必然会减少亲子冲突,逐步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家长和学生是学校活动组织与开展的关键主体,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力量之一。在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应把教师、家长和学生看作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都是家校工作的推动者。学校要积极做好系统设计,落实“双减”政策,充分发挥教育主阵地的作用;要借助家委会、家长的力量,通过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亲子活动,把家校合作与校园主题文化节有机融合,统筹规划,搭建育人平台,激发家长和学生的内驱力,增进亲子关系。这不仅能营造出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净化学生的成长环境,而且还能实现社会资源共享共建,提升家校共育水平。

猜你喜欢

合肥家校亲子
家校距离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合肥:打造『中国IC之都』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
生态合肥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