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教育观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2024-04-07朱侠
朱 侠
(临泉县临庐实验学校 安徽阜阳 236400)
引言
语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然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往往让学生感到乏味和枯燥,缺乏实际应用和生活联系。为了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需要采取更加生活化的教学策略。
一、生活教育观和小学语文教学的联系
生活教育观主要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丰富的生活教育案例,引导学生从生活化的角度来进行学习。生活教育观与小学语文教学是紧密相连的,它们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生活教育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和素质,而小学语文教学则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首先,生活教育观强调在实际的生活中学习、实践和运用知识。这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相呼应。语文学习不仅要掌握语言规则,更是要将语言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学会运用语言进行思考、表达和沟通。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讲解生活中的故事、引导学生写作、表达想法等方式,让学生进行实际的体验和应用。
其次,生活教育观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培养。而小学语文教学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和想象力。通过小学语文学习,学生可以进行各种形式的创作,如写作、朗诵、演讲等,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还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同时,学生在创作中也能够展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培养自信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此外,生活教育观还倡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实践的参与。小学语文教学也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社会的关注意识。例如,组织学生参观文化名胜,体验传统文化;开展社区服务活动,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组织学生参与文学演讲比赛,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语文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积极参与的意识。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资源不足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旨在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然而,生活化教学资源不足成为这一教学方式的一大难题,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扰。生活化教学资源的缺乏使得教师在设计生活化教学活动时面临很大的问题。生活化教学注重以生活为载体,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语文知识。然而,很多学校教学资源相对有限,无法提供多样化的实际情境。比如,学生需要有丰富的生活化素材和真实的写作背景,但是由于生活化资源缺乏,学生无法体验不同场景下的写作感受,这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写作。教学资源的缺乏也限制了学生的学习体验。生活化教学强调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来感受和理解语文知识,但是缺乏相关的教学资源,学生就无法获得充分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比如,在学习诗词时,学生们如果没有机会去欣赏名家的诗词作品,没有机会去参观名胜古迹,那么学生对于诗词的理解和欣赏就会大打折扣。而这些视觉、听觉等感官刺激正是生活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这些资源将使得学生的学习体验大大减弱。此外,教学资源不足也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困惑。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设计合适的课程,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资源,教师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和制作教具、教材等。这无疑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并且可能影响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深入研究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二)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造力的释放。然而,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过于依赖某一种教学方法,导致教学呈现出单一化的状态。这种情况下,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特点,使教学过程缺乏灵活性。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某些教师过于偏重理论知识的灌输,陷入“讲述式教学”的误区,将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呈现给学生。学生在这种单调的教学环境中,往往缺乏兴趣和参与感,无法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另一方面,一些教师过于依赖教材,将教学内容局限在教材中,缺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使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不仅给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了负面影响,也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语文教育要求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但单一的教学方法却无法满足这些要求。如果教师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那么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困难。而如果教师只注重应试成绩的提高而忽略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那么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也将受到限制。
三、基于生活教育观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一)以生活案例为学习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学素养和文化自觉。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常常枯燥乏味,使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产生抵触情绪。在此背景下,生活化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通过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动力。
例如,《我们奇妙的世界》这篇课文以一种贴近生活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我们生活中那些奇妙的事物,激发学生对世界的好奇心。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体验知识的乐趣。在教授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探索大自然的奇妙之处。通过观察校园内的植物、昆虫或者小动物,学生可以了解它们的生长、繁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进一步认识到自然界的精彩之处,加深对课本知识的印象。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如水的变化、材料的性质等,让学生亲自体验科学的乐趣。除了实际操作,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一些生动有趣的图片或视频,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观看有关自然景观、动植物特点的视频,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世界的多样性和奇妙之处。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选择一个场景或故事,写一篇关于奇妙世界的生活化作文。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把对自然世界的观察和思考转化为文字,培养了观察力和写作能力。生活化教学方法以生活为基础,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知识和生活的密切关联。通过与现实生活的对接,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并且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同时,这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二)以生活思维为学习目标
在生活教育观的引领下,小学语文课堂正逐渐体现出生活思维。教师要通过挖掘学生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引导学生去思考和理解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们不仅能够提高语文素养,更能够培养综合素质和生活技能,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找春天》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展示一幅美丽的图画,让学生们感受春天的美好和生机。然后,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比如“我们如何才能找到春天的踪迹”“春天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改变”等。通过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细节,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向往和探索的欲望。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找春天》这篇课文,通过学习文中的描写和细节,进一步了解春天的美妙之处,采用分组讨论、朗读课文、解读课文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此外,为了进一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里的花坛中观察春天的变化,或者安排一次春游活动,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亲身感受春天的气息。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有趣的手工制作,比如制作春天的手绘画、春天的卡片等,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以生活问题为学习动力
生活化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的效果。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和体验,教师可以将抽象的语文知识变得具体、生动,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成长。
就《蝙蝠与雷达》这篇课文而言,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与课文中的内容进行对比和联系,激发学生对于蝙蝠与雷达的好奇心和兴趣。例如,可以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蝙蝠是如何在黑暗中飞行的吗?学生就这个问题与同伴一起探讨。这样一来,学生们就会被引入一个活生生的生活场景中,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接下来,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小组负责探究一个与课文相关的生活问题。例如,一个小组可以研究蝙蝠使用雷达定位的原理,另一个小组可以调查雷达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等。学生们相互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并且从中获得更多的学习收获。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实物等,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蝙蝠和雷达的原理和作用。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学生可以逐渐理解蝙蝠是如何利用超声波感知周围环境,人类是如何将其运用到雷达技术中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交流观点,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教师应注重设计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生活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推理能力。
基于生活教育观的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富有创意、有趣并且有效的语文教学策略。教师应当通过巧妙设计和灵活运用,可以创造一个充满乐趣和生活气息的语文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用语文去感受和表达,让语文真正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