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与热点

2024-04-06岳改玲

传媒 2024年5期
关键词:文献计量国际传播人才培养

岳改玲

摘要:本研究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的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研究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主要的研究方法是定性研究方法;学科来源以新闻与传媒为主,外国语言文学为辅,作者合作和机构合作比较松散;研究热点围绕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不同培养主体的创新举措、针对特定地区或国家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人才培养、他国经验及启示展开。本研究认为,我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研究文献的发表水平、研究深度以及关注度有待加强,研究学科和方法需要更加丰富和多元化,要深化跨单位、跨区域、跨学科合作。

关键词:国际传播 人才培养 文献计量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继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自2023年7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正式施行,首次将国际传播能力写入国家法律,标志着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得到了明确的法律支持,同时也对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国际传播人才是指在国际传播实践领域从事对内传播世界和对外传播中国的实践者。我国业界与学界在21世纪初开始系统性地关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这一课题。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实践与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系统梳理有关研究成果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运用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描绘我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领域的知识图谱,尝试展示该领域目前的研究概况和热门议题。2023年5月,研究者在中国知网中检索“对外传播”“国际传播”或“国际新闻”与“人才培养”等主题词。剔除新闻报道以及重复和无关的文献后,共获得243篇文献作为本文的分析样本。

一、我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研究现状

整体来看,我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研究的发文量呈上升趋势,学科来源以新闻与传媒为主,主要的研究方法是定性研究方法,研究热点围绕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创新举措等议题展开。

1.发文量。从整体来看,本研究中文献样本的发表时间跨度为2006至2022年。早期,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研究处于酝酿阶段,研究数量较为有限。从2010年以后,这一领域的研究逐渐增多。2010年至2014年是成长期,发文量在快速增长之后有所减少。2015年迄今是研究的快速发展期,每年文献的增长量为16~46篇(如图1)。

据此,我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研究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05至2009年的酝酿期、2010年至2014年的成长期以及2015年迄今的发展期。其中,2005年是开局之年。2005年12月,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国际新闻传播与人才培养研讨会,集中探讨如何创新国际新闻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更好满足国际新闻传播的现实要求。2010年以后,论文发文量的上升与国家对国际新闻传播教育的推动密不可分。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等五所高校作为试点成立国际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硕士项目。试点项目实施以后,对于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研究迅速增多。2013年,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不断增长的国际传播人才需求推动了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实践,也促进了相关研究的发展。

2.学科分布。新闻传播学和外国语言文学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研究文献的主要学科来源。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是一种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发展同我国新聞传播、外语等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密不可分。经统计,在243篇文献中,有116篇来自新闻传播学领域,占47.7%;47篇来自外国语言文学领域,占19.3%。其他来源较多的学科有高等教育、中国语言文学等。

整体来看,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研究的学科分布以新闻传播学为主、外国语言文学为辅,二者发文量约占67%。虽然来自中国语言文学、高等教育等学科领域的研究者也关注这一议题,但发表的研究数量较少。

3.研究方法分布。在国际传播人才教育研究领域,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分布并不均衡:定性研究在数量上占据优势,而定量研究较少。定性研究方面,针对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总结与反思类研究较多,同时也有少量的个案研究。定量研究方面,有部分研究调查了地方高校(如天津高校、广东高校)国际新闻或对外传播人才培养的情况,还有研究尝试构建中国外语(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跨文化能力量表。但整体来看,定量研究的数量较少。未来,研究者需要进一步拓展研究议题的范围,并采用其他的研究方法,以丰富研究领域的多样性,提高研究结论的可验证性。

二、我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研究热点

本研究利用CiteSpace绘制我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研究领域的关键词共现图谱,以把握研究热点(如图2、图3)。图2呈现了高频关键词的出现频率以及关键词之间的关联程度,图3展示了基于高频关键词出现时间和热度变化的时间序列图谱。据此,本研究对我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研究的热点进行了总结,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不同培养主体的创新举措、针对特定地区或国家的传播人才培养、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人才培养以及他国的经验及启示。

1.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研究者认为,我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应当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下建立起国际化培养体系,形成由党和政府主导、主流媒体和新闻院校协同办学的模式。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国的国际新闻传播教育模式初步形成了以大学为主导的“国情教育+融合新闻业务+外语+媒体实习”四大模块。然而,目前地方高校的国际人才培养模式尚不成熟,存在国际视野培养不足、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等问题。

2.不同培养主体的创新举措。高校、新闻媒体和企业在我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经过长期实践,这些培养主体结合自身特色和资源,不断创新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举措。

高校中,研究者关注的院校类型丰富,涉及新闻传播学院、外语学院,以及体育类、中医药类院校等。这些院校的培养方向各不相同,但都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在新闻传播院校方面,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尝试通过境外媒体实习来培养国际新闻传播人才,推进新闻教育的国际化。但境外媒体实习存在实习单位选择困难、语言沟通不畅、缺少经费支持等问题。在外语类院校方面,学界比较重视其在培养外语人才、非通用语种翻译人才以及双语媒体专业人才等方面的情况,包括培养目标、可行性路径、课程体系、实践体系以及学科保障体系建设等内容。研究者认为,外语院校的专项课程设计应该包括人才培养的态度立场、思维品格和知识技能。可以在外语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建立有关中国知识体系、外语对象国文化与世界知识体系、提升思维能力与传播技能这三个课程群。同时,构建适应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需要的外语专业教材体系也被认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处理好文与道、论与史、古与今、中与外、大与小等多个关系。

新闻媒体站在国际传播实践的前沿,因此特别重视培养自身的国际传播人才队伍,并积极采取各项措施提升从业者的国际传播能力。然而,目前对于新闻媒体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实践的研究相对较少。一些研究者关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结合自身特色制订的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人才战略,也考察了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在东盟语种翻译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依托高校、合作培养、实战训练的人才培养策略。

企业作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主体之一,也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相关研究比较少见。研究者发现,我国企业目前主要依靠外部延揽专业人才、内部培训人才、建立企业高校联培机制、优化国际传播专业设置等四种路径培养国际传播人才。

综合来看,学界关注到高校、新闻媒体和企业等不同主体之间的联动关系,并尝试发挥学界业界的各自优势,以建立长效联动机制。目前,新闻传播学院与媒体之间的联动机制已经通过实习基地创设、学界业界双导师制等方式得到落实,因此受到了较多的研究关注。与之相比,关注其他类型院校以及企业等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主体之间联动机制的研究仍然相对较少。

3.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人才的培养。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路径之一。相关研究重点关注与中医药文化、武术等传统文化相关的对外传播人才培养,以及立足地方文化特色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人才的培养得到学界较大的重视,相关文献数量较多,论文发表者多来自国内的中医院校。我国的中医药院校立足自身特色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以促进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有院校尝试建立校园培养+基地孵化的双培养模式,旨在为中医药国际传播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

武术国际传播人才是指能在国际社会中传授武术和传播武术文化的人才。张长念、孟涛于2021年调查发现,我国已有4所高校开始了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实践。但目前仍面临武术国际传播人才数量不足、课程过于重视技能教学而忽略综合文化素养提升、缺少国际合作教学实习平台等问题。

在地方文化对外传播人才培养方面,针对广西、云南、海南、广东等省份的研究较多,具有较为显著的地域特征。相关研究主要关注地方文化译介人才的培养,主张将地方文化走出去与地方高校翻译人才的培养结合起来,在英语专业课堂中融入地方文化,并从学生、课程、教材、教学模式、高校与地方政府等多个层面提出改进地方高校翻译教学的建议和措施。有研究者还考察了粤语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知识、情感、能力目标体系,提出应在语言基础、岭南文化、地缘情感、国际视野等方面构建人才培养目标。

4.针对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由于所处的地理区位不同,各地高校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在定位及所获得的支持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也探索出多样化的路径和模式。例如,云南大学、黑龙江大学等高校利用自身毗邻南亚、东南亚、东北亚的区位优势,将培养目标和举措聚焦在对南亚、东南亚以及对俄传播的人才培养。例如,云南大学通过举办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的人才培养合作项目、建设海外实习基地等方式,开拓了学生的国际视野。黑龙江大学采用模块化、项目制等方式进行产学研结合,创新了对俄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方式。

5.他国经验的启示。在总结本土实践经验和中外教学比较的基础上,相关研究选择国外知名大学作为分析案例,介绍其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体系和方式,为我国有关实践提供参考。有较多的研究将美国高校作为分析案例,考察美国高校在专业课程细分、多学科合作、教育资源国际化和拓展海外实习机会等方面的措施和策略,例如借鉴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模式,将新闻教育与实践融合的“临床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共同运营地方媒体以及新闻学院承包社区新闻的模式。也有研究者从人才培养环境、人才培养标准、人才培养策略等方面分析了韩国跆拳道国际推广人才培养的经验,为我国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三、我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研究总结

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实践与教育研究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关研究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是对实践的反思和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及时且深入的研究反过來可以指导实践,对于创新和经验的总结能够为后来者提供借鉴。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学界对于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一直保持着研究兴趣,相关领域的发文量不断增长。整体来看,有关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不同培养主体的创新举措、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人才的培养、他国经验带来的启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成熟。未来,我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研究的视野将逐步拓展,从仅关注国际新闻报道类人才、英文翻译人才的培养,延伸至高端人才以及特定区域文化、特定语言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等领域。就目前来看,这一研究领域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第一,对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主体的关注存在偏倚。对于不同培养主体创新举措的研究关注点集中在高校,关于媒体和企业机构培养实践的研究较少,仅有一篇文献关注企业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尚未出现对NGO组织等其他培养主体实践的介绍。

第二,关于他国经验启示的文献目前几乎全部集中于对美国高校国际传播人才培育经验的介绍,而缺少对于欧洲、亚洲等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高校办学经验的分析。此外,对于国外媒体等其他主体的相关培养实践和经验的研究也相对匮乏。

第三,研究方法方面,高质量的定量研究较少,需要更多基于数据和统计分析的深入研究。同时,我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研究领域中高质量核心期刊论文的发表数量较少,文献发表水平和研究深度需要进一步提升。

第四,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除了高校、媒体之外,还要鼓励企业、社会机构以及民间力量等参与进来,积极开展协同培养。同时,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以及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也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需要构建相对完备且系统的终身教育体系,立足国家战略高度,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升级。

作者系东北林业大学广告学系教授

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融合型传播人才的路径创新研究”(项目编号:GJB142274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高晓虹,赵晨,赵希婧.中国特色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J].对外传播,2015(06).

[2]黄东超.广播影视国际传播东盟语言翻译人才培养——以广西人民广播电台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04).

[3]唐小云,王可,陈骥.中医药国际传播背景下的中医院校外语人才培养的战略性思考[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02).

[4]徐艳珠,张志安.新时代中国企业如何培养国际传播人才[J].对外传播,2021(10).

[5]史安斌.论我国对外传播事业的“短板”与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新闻界,2012(14).

[6]左小麟,廖圣清.传承党媒红色基因推进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培养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人才的探索与思考[J].传媒,2022(05).

[7]张长念,孟涛.对我国高校关于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探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1(04).

[8]张文超.加强国际传播能力视域下高校外语专业教材历史溯源和创新探析[J].中国出版,2022(23).

[9]张毓强,尚京华,唐艾华.中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历史沿革[J].当代传播,2010(04).

【編辑:陈文沁】

猜你喜欢

文献计量国际传播人才培养
我国医学数字图书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国内外智库研究态势知识图谱对比分析
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的脉络、流派与趋势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我国生物科学素养研究状况(2001~2016年)
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
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