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建引领下新时代高校志愿服务育人优化路径探究

2024-04-05左军华

吉林教育(党建与思政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服务育人志愿志愿者

左军华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在当前背景下,一些高校对志愿者的育人目标存在模糊之感。志愿服务不仅仅是为了“助人为乐”,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人格品质和实践能力。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校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度,而忽视了志愿服务的教育价值。这样的偏见导致了志愿服务的真正教育功能被削弱。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新时代高校志愿服务育人优化路径的探究,为高校人才做好后勤保障,才能切实提高高校志愿服务育人质量。

一、高校志愿服务工作面临的发展困境

(一)志愿服务育人体系尚不完善

现今,我国的大学志愿工作更多地偏向于追求“数据”而非“内涵”。大学应该深入挖掘志愿服务背后的中华文化价值,如“恻隐之心”“兼济天下”和“积德行善”,使志愿者在活动中不仅仅是表面参与,而是能够真正体悟其中的深刻内涵,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

然而,目前的情况是,一些学生对志愿服务的深层次意义和其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尚不够明确。这使得志愿活动可能仅仅停留在形式上,而没有真正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同时,我国高校志愿服务的项目类型相对单一,多数是由共青团组织领导的公益活动。这不仅限制了学生的选择空间,还可能使得志愿服务的效果受到限制,降低了其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因此,高校应该更加注重志愿服务的多样性和深度,使其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二)志愿服务育人能力有待加强

第一,高校志愿服务育人理念与实践的融合不足。目前,许多高校在志愿服务工作中,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之间存在明显的隔阂。这种隔阂不仅增加了组织与部门间的沟通难度,也可能导致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脱节。为了确保志愿服务真正发挥其育人功能,大学需要进一步加强两者之间的衔接与整合。

第二,高校未能充分挖掘志愿者的教育潜力。在组织和管理层面,部分高校对志愿服务的领导与管理存在一定的混乱和模糊。这不仅影响了志愿者的工作效率,还使得志愿服务往往只被视为一种形式化的学生活动。为了更好地发挥志愿服务的教育价值,高校应该建立清晰的管理体系,确保每位志愿者都能够在实践中获得真正的成长与锻炼。

第三,高校志愿服务育人保障机制不完善。在对待大学生志愿者的保障与支持方面,当前的做法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例如缺乏完善的志愿者权利保护制度、资金支持不足及安全教育的缺失等问题都需要得到关注和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志愿服务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也可能导致学生对参与志愿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受到抑制。

(三)志愿服务育人机制亟须改革

第一,高校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局限性较强。目前,很多高校在激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时,主要依赖于评优和奖学金这类物质奖励。这种过于功利化的激励方式,往往忽略了学生在志愿服务中的个人成长和所创造的社会价值,限制了志愿服务真正育人的效果。

第二,高校志愿服务评价体系尚不完善。尽管中国共青团组织已经发布了《高校志愿服务指标体系(试行)》等文件,但由于高校在地域、类型和规模上的差异,至今尚未形成统一且完善的志愿服务评价体系。缺乏明确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使得各高校在志愿服务的实施和评价上存在较大的差异,难以全面衡量志愿服务的效果和成效。

第三,高校志愿服务缺乏联动与协同。志愿服务的发展需要与公益事业、政府和公益组织等多方面进行有效的联动和协同。但目前的情况是,大学在志愿服务中往往缺乏与外部组织和机构的有效合作,导致其提供的服务资源相对有限,也限制了学生对于社会问题和公益意识的深入了解和参与。

二、党建引领下新时代高校志愿服务育人优化路径

(一)发挥党的思想引领作用,优化高校志愿服务育人体系顶层设计

第一,充分发挥高尚理想信仰的引导作用。在党的指导下,大学志愿服务教育应以高尚的理想信仰引导学生。通过提升精神追求,培养品德修养,使学生认识到在服务人民的过程中,体现个体的价值[1]。志愿服务要使学生自觉将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前途结合在一起,将个人的理想与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紧密结合,从而为国家服务、为社会贡献,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

第二,构建以“三个代表”为导向的价值体系。坚持以“三个代表”为导向,积极发展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志愿服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密切关联的方向。通过志愿服务,培养学生的无私奉献精神,促进道德风尚,缓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发展。志愿服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也是培养这一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教育职能,可以使其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人格魅力。

第三,以新时代中国精神推进高校志愿教育内涵建设。在新时期,志愿者工作具有更加鲜明的时代性。首先,需要发掘志愿者的人文精神,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培养普世情怀。其次,突出学校特色,创造“义工”品牌,通过数字化和专业的手段进行创新,提高志愿工作的专业性和准确性。最后,结合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和方针,积极推进志愿者工程的实施。建立志愿者活动的平台,实现各方的互利共赢,同时注重志愿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响应国家政策和社会服务需求,进行志愿服务教育工作。这样的做法有助于使志愿服务真正成为大学生育人的重要途径。

(二)重视党的组织引领作用,完善高校志愿服务育人组织管理体系

加大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核心任务,对于当前共青团领导下的志愿者教育工作,确保党组织的有力引导和组织治理尤为关键[2]。

第一,应深化对志愿者教育价值的认识。学校的党支部应在明确的方向和整体规划中,深入挖掘志愿工作的教育价值。将志愿服务的核心理念——价值观塑造、能力培养和社会奉献——贯穿于志愿服务的全流程中。学校党委应将志愿者工作纳入常委会议题,与教育部的相关规定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志愿者培养策略。在党委的统筹指导下,基于学生特性,制订具体的志愿服务教育方案,明确各阶段的培养目标与优先级,并细化相关职责。这样不仅能强化党在志愿者工作中的引领作用,也能推动职能型党支部的成立,提高学生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同时,加强组织引领,营造浓厚氛围,利用党日活动、宣传引导和文化建设等多种方式,为学校营造浓厚的志愿服务教育氛围。这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热情,也有助于志愿服务工作的长期、健康发展。

第二,强化跨领域志愿者协作教育的深度与广度。在大学校园内,志愿服务的教育工作不应仅依赖学校的传统教育和学生管理机制。其发展需要与多方面的合作相结合,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完美融合。首先,通过“三会一课”制度,深化对党的志愿服务精神的学习与传播,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展现和赞美志愿者的实际行动,从而树立学生的志愿服务觉悟。其次,各级党组织应发起志愿者服务队伍的组建,针对不同的学院和专业特色,构建具有独特特点的志愿团队,并由经验丰富的党员教师担任指导角色。同时,大学应充分利用党组织的资源整合优势,将交叉、前沿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融入志愿服务的教育中。进一步地,大学可以挖掘研究小组的潜力,加强教学、研究和学生工作之间的协同互动,确保志愿服务教育在跨学科、跨部门的整合中不断深化与扩展,达到更高的教育效果。

第三,确保“义工育人”策略的全方位支持。在党组织的坚定指引下,高校不仅能够推进志愿服务的持续发展,更须在此框架下,为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提供全面保障。从政策、经费到组织架构,每一个环节都应进行细致的考量和优化。为此,高校可设立专项基金,为支持志愿者活动,设立专项资金,确保其在学校教育预算中得到适当的比例分配,从而为志愿服务提供稳定的经济支持;保障志愿者安全,为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提供个人意外险,确保在活动中出现意外情况能够得到及时和适当的赔偿;建立权益保护机构,成立专门的高校志愿者权益保护机构,为志愿者提供权益维护和投诉渠道。此外,该机构还应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持和援助,确保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的权益得到切实保障[3]。

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果,还能够为参与服务的学生提供更加安全和有序的环境,从而更好地实现“义工育人”的目标。

(三)注重党的制度引领作用,革新高校志愿服务育人机制

第一,在塑造高效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架构时,高校必须确保其与党的组织原则和目标紧密相连,并将其融入学校的整体招生策略中。应完善登记管理制度,在招募阶段,设立高校学生志愿者的专门登记管理系统[4]。此系统旨在为参与志愿活动的学生建立详尽的个人档案,并将其志愿服务经历与党员、团员的发展历程相互对接,确保每一位志愿者的成长轨迹得到妥善记录。灵活应用志愿者招募机制,为了更好地满足志愿服务的实际需求,应结合“每日征集”与“紧急征集”两种方式,确保志愿者的数量和质量能够满足各类活动的需求。强化对志愿者的专业能力培养,高校应设立专门的培训基地,并逐步完善培养体系。此外,还须制订详细的培训计划,将志愿服务作为党员和团员社会实践活动的核心环节,致力于提升志愿者在服务中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第二,为了确保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有效性和深度,高校必须建立一个明确、公正且全面的评价与激励制度。优先制定全面评价体系,评价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有效性不应仅限于定量指标,而应从更广泛的角度出发,包括对学校工作的贡献、活动的社会影响,以及志愿者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大学应从目标设定、实施方法和成果三个维度,全面、客观地评估志愿服务的整体效果。充分听取学生的声音,定期组织民主生活会、开展谈心谈话等活动,倾听学生的心声,从而对志愿服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同时采取多元化激励策略,除了考虑学分和奖励等直接的物质激励外,还应重视对志愿者的心理和精神支持。可以通过公开表彰、荣誉证书等方式,给予志愿者应有的认可和尊重,同时加强心理疏导,确保他们在志愿服务中的动力和热情得到持续激发。

第三,构建全面的志愿者教育与合作联系机制。大学生志愿服务不仅仅是一种社会实践,更是一个与多方合作、共建共享的过程[5]。为了更好地推进志愿者教育并发挥其社会与公共利益的双重属性,高校可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确保在区域性党建工作中发挥大学的积极作用。通过与地方政府建立稳固的联系,大学可以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建设与管理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社会公共领域的认识,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感。还可增强与民间慈善团体的合作,这些机构在志愿服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源,能为学生志愿者提供宝贵的实践机会和学习平台。通过“党建共建”等合作模式,学校可以与这些机构共同探索志愿服务的育人路径,使志愿者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同时也能为学校与社会的互动搭建桥梁。

三、结束语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高校志愿服务育人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党的制度引领作用为高校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高校志愿服务育人机制的革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通过对党建、教育的深入探索和与社会各方面的和合作,高校有信心构建一个更加完善、高效的志愿服务育人体系。未来,希望各高校能够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创新教育方法,努力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让高校共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服务育人志愿志愿者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健康科普推进医疗服务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洛阳师院:坚持以人为本 精心打造管理服务育人文化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高校服务育人的内容和机制研究
发挥后勤服务育人的作用,培育合格的高职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