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政路径创新探究
2024-04-05于智雯
于智雯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21 世纪以来,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开启了崭新的网络智能时代,这个时代“也已成为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显著标志的新工业革命时代,人类生存和生活的现实空间和未来图景在此不断被重塑”[1]。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这一新时代背景为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政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机遇。
首先,政策要求体现高度重视。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2017年,教育部党组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网络育人成为十大育人体系的关键一环;2020 年,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网络育人;2022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中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成长空间、‘第六感官’”[2],高校网络思政工作承载着塑造青年新人的重要意义。
其次,时代需求带来现实机遇。互联网的发展与信息技术革命推动社交形态的虚拟化,特别是受过去的新冠疫情影响,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观点、课业学习等诸多领域都经由网络,养成了线上活动的生存习惯。随之而来,网络空间成为大学生交流表达的重要场域,网络思政获得了“处处需思政、时时需思政”的实践机遇,辅导员必须把脉时代发展,积极主动作为。
最后,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诉求激发创新可能。辅导员是高校网络思政队伍的生力军,必须牢牢占据网络育人阵地,与时俱进地优化工作手段,提升工作的“技术含量”,以成为青年之友、时代之友。
可见,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政实践必为、应为、可为,我们应把握其作用机理,以破解困境难题,探索创新路径,以网络思政之力培养好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
一、辅导员网络思政实践作用机理
掌握网络思政实践作用机理,是探索网络思政工作路径的学理依托。一般来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而言,是指教育工作者运用网络工具开展的思政工作;广义而言,是指在网络环境、文化的大背景下开展的具备互联网思维的全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二者都提示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教”的本质内核。由此,应从新闻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的交叉性出发,探寻辅导员网络思政实践的作用机理。
(一)内容为王,突出育人热点,保持时代性
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政工作的首要之义,在于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工作,这就要求辅导员遵循“内容为王”的网媒运营理念,一方面,捕捉热门时代事件、热点社会话题,以展示、评论、演绎等多种形式正向表达观点,引导学生积极关心国家大事、理性思考社会热闻;另一方面,把握关键时间节点,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发布主题教育内容,从丰富的社会文化传统与现实资源中整合产出优势网络话语,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叙事能力。
(二)用户思维,坚持以生为本,保持服务性
从网络信息工作的立场出发,用户思维的核心是转换立场,洞察他者的特质需求,从而进行信息内容的产出与传播。将之与辅导员思政实践融合,即关注大学生对教育内容的现实诉求。一方面,避免内容生硬,发掘学生的精神需要,将思想政治话语内容生活化、微观化、青年化。[3]另一方面,抵御形式僵化,突破通过“两微一端”搬运传统思政教育内容的机械化操作,使用学生感兴趣、真需要的阐述与传播方式,凸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议题设置能力。
(三)立体化表达,优化载体平台,保持能动性
搭建立体化表达场域,提供形象内容输出,是网络平台的独特优势。将之与辅导员网络思政实践相结合,提示着注重立体化表达的工作原理。一方面,要从载体的“专、精、准”方面下功夫。语言、图片、音视频等是网络思政最为直观的形式载体,要依托它们提高受教育者对思政教育信息的抓取频率与吸收效率。另一方面,要从平台的“广、全、特”方面下功夫。要整合多元平台,立体化、多路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主导权,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能力。
(四)IP意识,沟通多元合力,保持开放性
随着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IP 打造成为网络运营的潮流态势。辅导员须紧跟时代变化,沟通多元合力,打造“网红”思政工作IP 品牌。一是沟通自我优势与思教需求。结合个人学科专业、优势特长等,形成启智润心、见地深刻、寓教于乐等个性化网络育人模式。二是沟通各级各类参与主体。强化辅导员等网络思政主客体之间的协同,培育学生网络思政骨干队伍,强化与高校各部门协调合作。三是沟通线上线下工作场域。弱化“网络”一词带来的思政工作的狭义线上性,注意在广义思政工作中,实现“互联网+”和“+互联网”双向路径探索[4],彰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能力。
(五)网络安全,抓牢舆情底线,保持稳定性
“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舞台推就了一批可能传播错误思潮的网络“大V”“意见领袖”,加之其“线上线下、突发难控、无界多元等特点”[5],直接影响大学生的网络实践行为。因而,要求辅导员在从事网络思政实践时须具备敏锐的安全底线意识,关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泛娱乐主义等诸多问题,对学生的网络思想动态敏锐关注、及时察觉、准确研判、迅速解决,坚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维稳能力。
二、辅导员网络思政实践的现实困境
准确把握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政工作的现实困境,是提升工作水平的认识前提。过程中,要从主体、载体、客体三位一体的视角出发,协同考量育人者水平素质、育人平台质量情况、受教育者黏性表现等现实痛点。
(一)育人者水平素质有待提升
1.价值观念方面:重视程度不够,引领能力不足
部分辅导员未能把提升网络话语能力作为适应新时代背景的关键政治任务;也有部分辅导员具备一定网络思政工作意识,但尚不能充分发挥网络媒介的教育功能,仅将其作为信息上传下达的线上渠道;还有部分辅导员的工作举措初具规模,但面对日渐提升的真理性和教育性价值要求,其指引性、深刻性、阐释性尚不足,且受价值观念拘囿,难以迅速提升。
2.知识技能方面:知识结构单一,网络技术不熟
一方面,辅导员学习专门理论时间有限,表现为对00 后大学生受众的网络思维、话语等特征把握不够,对线上线下的重大重点问题的关照回应不足,存在为博“眼球效应”产出网络“快餐文化”的现象。另一方面,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面对面地讲授熏陶为主,以班团活动等为主要形式,这一惯性导致部分辅导员对网络作品生产传播的深层规律掌握较少,导致网络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的现象不断,难以产出高水平、强影响的教育成果。
3.情感态度方面:主动意识欠缺,持续能力不强
许多高校辅导员缺乏提升网络思政素养的主观能动性,行动比较迟缓。具体而言,一是部分辅导员职业素养不足,缺乏网络思政工作信心;二是辅导员日常工作事务繁杂,降低网络思政工作干劲;三是培训与奖惩机制支持力度不足,影响网络思政工作底气。
(二)育人平台质量参差不齐
1.管理责任不明
从工作认识上看,网络思政往往被视为高校学生工作和宣传部门的业务范畴,辅导员难以充分调动其他部门的网络育人资源,存在着责任共担体认困难、内容共建参与不足的情况,自发建设、自由发展的情况比比皆是,难以从官方角度获得管理指导。
2.作用边界不清
一方面,辅导员网络思政平台大多依托传统网站、微信等平台建立,特别是随着平台数量的急剧增加,聚集度和权威性大打折扣。另一方面,辅导员常用的工作载体包括中国大学生在线等“官方成熟型”,也包括微信公众号等在内的“自主开发型”。目前,两种类型的平台使用广度、深度仍旧不够,网络思政育人平台陷入“章法不准、收效不定”的发展机制。
3.条件资源错配
当前,辅导员网络思政育人平台建设目标及定位不够清晰,存在“多点产出、散而不联、作用微弱”的情况。由此,导致相关工作存在各自为战的局面,政策下放的条件资源无法科学、精准、全面地予以支持,难以推动进展。
(三)受教育者黏着度远远不足
1.话语主体身份模糊造成的教育权威下降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以线下的、主客体关系明确的联系为主,教育者具备较高的话语权与权威性。而在网络场域,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关系模糊化,辅导员原有的教育主体权威身份骤然下降。
2.“快、浅、杂”的网络热潮迭代造成的话语吸引力下降
近年来,网络思政业已成为辅导员工作的“热门”领域,但由于网络天然的“快”迭代特征,优质作品也时刻被审视、检验、淘汰、替代,难以发挥深层次和长时间的作用效力。在“杂”生的网络世界中,伴随着学生“浅”看的观阅习惯,如何实现网络思政话语的强吸引、广传播、长见效,成为值得关注的实践难题。
3.个性化群体特征导致的受教育意愿下降
辅导员网络思政工作立足思想引领,瞄准群体价值,这与当代00 后大学生个性化、体验式、变化性等特征难以吻合。因此,很多大学生出现缘于外在要求而“被动参与”网络思政工作的情况,创造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精品更加缺乏现实基础,甚至导致学生受错误思潮影响的风险大大增加。
三、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政路径创新的可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广大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6]基于上述探究,在实践路径方面,应从发挥人员队伍的全面合力、优化工作平台的应用场域、增强教育内容的文化内涵三方面入手,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网络技术方法并观的模式下探寻创新的可能。
(一)育合力,推动人员队伍作用交互
1.核心一环:提升辅导员网络思政工作水平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辅导员须把握上述角色优势,一方面,夯实政治素养,将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以坚定的爱党爱国情怀面对网络社会中千变万化的热点、痛点、难点问题,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领。另一方面,提升技术水平,熟悉与大学生进行网络沟通的方式方法,加强对新媒体的特点、应用技巧的研究,积极参加与网络思政工作相关的定期培训、专题研修与讨论交流。
2.有力武器:融通联动校内其他人员、部门
宏观上,提高站位,体察高校网络思政体制机制与发展格局。辅导员在工作中应着力发挥“网络育人”在“十大育人”体系中的黏合效力,牢牢把握高校网络思政传播的制高点。微观上,学会借力,发挥校内他者的网络思政工作特长。加强同学生工作、宣传工作等部门的学习交流,探寻网络思政辐射范围更广、形式更多元的引领道路;也要注重组建有网络特长的学生骨干队伍,挖掘培育学生“自媒体达人”和“榜样典型”,使网络思政的平台运行、议题策划、内容传播等更具渗透力。
3.重要动力:沟通联系校外网络思政工作力量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实践也会受到校外新闻媒体、社会机构、企事业单位、学生家庭等多元主体的影响。因此,辅导员要善于发挥校外各类网媒的力量,汇聚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育人合力,为网络思政工作效益性投入、矩阵式建设、实用性产出、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二)扩场域,搭建教育平台横纵网络
1.建好网络思政平台的关键点:横向上的自媒体联动
“自媒体”运营指以互联网为基础,经由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B 站等主要网络媒体平台,将传播内容进行深加工与新加工。辅导员要广泛利用自媒体的教育优势,主动占领多个阵地,打造微信公众号、抖音官方号等同IP 品牌,明确不同教育平台的交互性与创新性,推动资源通融、内容兼容、宣传互融、成效共融,延展网络思政工作的手臂。
2.用好网络思政平台的基础点:纵向上的官媒体传播
辅导员从事网络思政工作并非单打独斗,还要学会借助“主流”力量,用好纵向上各级各类官媒发布的思政教育内容。具体而言,要与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司官网、人民网、学习强国等主流网络媒体加强连接,紧密关注全国高校思政网、中国大学生在线等官方渠道,掌握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中心、思政工作创发中心、高校思政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的一手资讯,营造风清气正、内涵丰富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流环境。
3.拓宽网络思政平台的深化点:横纵交错下的线上线下场域互融
在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高度融合的现实境况下,应注意在传统的线下思政工作中,将网络融入工作设计、宣传、展示、优化等各维度,让网络作为“网上此域”投射到“高校思政工作”所涵盖的价值引领、心理健康教育等诸个“网下彼域”,让网络作为一种思维贯穿于高校思政工作实践各环节,实现线上线下场域互融。
(三)抓内容,实现多元积极文化输出
当前,“快、浅、杂”的网络时代背景正当其时,对网络教育内容的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有鉴于此,以呈现思想政治教育主线为目标,以多元优秀文化输出为形式,成为提升网络思政教育内容质量的可行路径。一般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由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及心理教育四部分构成。[7]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类型,网络思政工作的内容设计应从上述四个常规维度出发,用好文化元素,深化教育成效。
1.发扬红色文化:加强网络思想教育
网络思想教育,旨在顺应互联网背景,用科学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巩固无产阶级的思想统治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是网络思想教育的强大武器。要持续巩固红色文化的主旋律作用,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利用红色影片展映、红色故事讲述、红色文化微课、红色实践活动展示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情感期盼和信念依托,打造风清气正的红色网络空间。
2.立足时代文化:加强网络政治教育
网络政治教育,旨在借由互联网平台,加强对大学生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信念等方面的教育。时代文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在继承中不断开拓创新,反映党和国家的建设发展需要,是开展网络政治教育的重要文化支撑。
一方面,要发挥时代文化的“高线”引领作用,以先进政治文化营造风气。面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长远发展目标,积极探寻各类网络热点事件的深层动因,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在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加大优质内容的网络供给,帮助大学生坚定“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的信念,以饱满的精神面貌、突出的学习成果、过硬的奉献本领投身强国伟业。
另一方面,要规避时代文化的“底线”可能风险,以网络法制文化保障安全。大学生作为网络行为的主要群体,极易受到错误文化思潮、复杂意识形态面相的侵扰。要着力开展网络法律法规宣介教育,引导大学生维护网络秩序,进行合法合规的网络活动;要大力推进网络素养教育,帮助大学生理性分析网络信息,提高对不良信息的感知、抵御能力,更为理性积极地参与网络行动。
3.树立榜样文化: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事业呼唤崇高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用好网络载体,发挥榜样作用,是做好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一方面,要用好国际国内的先进人物事迹,利用网络聚合国际国内形势与政策、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新时代精神图谱、大国重器、感动中国人物楷模等网络道德教育优质资源,活化榜样宣教载体。另一方面,要挖掘根植身边的朋辈榜样典型,在网络空间广泛宣介家国情怀、科研学术、学生工作、创新创业、志愿服务、逆境成才、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优秀朋辈榜样,让先进事迹可信、常见、易学,强化道德教育成效。
4.丰富校园文化:开展网络心理教育
网络具备匿名性、陌生化、距离感的天然优势,在开展心理教育时应用好这一抓手,并将之与“网络原住民”大学生需要的、喜爱的多元校园文化相结合,打造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网络场域。
首先,加强网络调研,做好大学生思想心理动态数据的采集与应用,为校园文化活动“应需”提供依据。采集分析社交软件(微信、QQ、微博、抖音等)、智慧校园(食堂消费、书籍借阅、线上选课等)的数据,精准链接学生思想心理困惑需求端与辅导员思政工作供给端。
其次,发挥身份优势,以线上专栏形式对话学生,为校园文化活动“入脑”营造环境。围绕学生较为关注的困惑问题,针对性创建专栏,及时发布实用信息,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增进对辅导员的信任情感,为主流向上、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推广奠定基础。
最后,展示多元样貌,为校园文化活动“走心”注入动力。利用网络全覆盖、深影响的传播优势,宣介好、开展好、展示好体系完善、触角全面的学习、生活、文体、心理校园文化,打造沉浸式心理教育空间,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成才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