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立场的学习材料选择
——以“带余除法”一课为例
2024-04-04浙江省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陈锋平
浙江省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陈锋平
数学教学中的选材既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现状,更要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感知和归纳提升。现笔者就“带余除法”不同的片段设计,做对比分析。
一、基于学生的想法准备学习材料
教学“带余除法”时,教师一般会从整除过渡到有余除法,下面两组材料是教学中教师经常选择的:
材料A:摆一个正方形用4 根小棒,8 根小棒可以摆几个这样的正方形?9 根呢?
材料B:把6 颗糖平均分在3 个盘子中,每盘里有几颗糖?把7 颗糖平均分在3 个盘子中呢?
乍一看这两组材料,似乎没有什么差别。但如果从学生思考的过程出发,两组材料的差别便出现了:材料A 用9 根同样的小棒拼正方形,学生的第一想法是拼了2 个正方形,但拼第3 个正方形还少3 根;教师引导学生用算式表示:9÷4=2(个)……1(根)。这组材料对学生来说是还少几根小棒而不是多了几根小棒。这里的余1 根是要从还少3 根转个弯回来的。教师让学生增加小棒根数继续拼,当用11 根小棒拼时,拼成了2 个正方形,但拼第3 个正方形还少1 根,列式为11÷4=2(个)……3(根),这时感觉就更明显了,需要把缺少3 根转化为剩余1 根。因此,通过这组材料的学习,学生感受更多的是“想到少了几根小棒,而不是多了几根小棒”。
如果让学生使用材料B,把7 颗糖平均分在3 个盘子中,每盘2 颗,还剩1 颗,7÷3=2(颗)……1(颗),学生的理解是分了6 颗糖后还多了1 颗,这1 颗自然就是多余的。材料A 和材料B 本质上的区别是体现少还是多的问题,教师在选材的时候应该基于学生的想法进行材料的选择和准备,才能帮助学生通过尝试、交流、比较、分析等活动自主去探索、去发现,建构新的知识结构。
二、贴近学生的感觉准备学习材料
下面继续对比分析分糖和装乒乓球两组材料。
材料A:把8 颗糖平均分在3 个盘子中,每盘里有几颗糖?把7 颗糖平均分在3 个盘子中呢?
材料B:有12 个乒乓球,每6 个装一盒,能装几盒?13 个乒乓球呢?14 个呢?……
如果选用材料A,当把8 颗糖等分到3 个盘子中时,列式8÷3=2(颗)……2(颗),每盘分到2 颗,余下也是2 颗,商和余数都是2,单位也一致,“余”的感觉不明显。如果选用材料B,当把14 个乒乓球每6 个装一盒,能装几盒?还余几个?列式14÷6=2(盒)……2(个),尽管商和余数都是2,但因为单位不一样,商是2 盒,余数是2 个,2 盒给学生的感觉就是“整的”,2 个给学生的感觉就是“余下”的。所以,“分糖”与“装乒乓球”对比,装乒乓球更利于学生感受到带余除法中商和余数的区别。
要想数学学习材料凸显“数学味”,教师应尽量选择贴近学生感觉的学习材料。通过对这样的学习材料展开思考和研究,数学学习过程就会变得更容易理解,数学学习也会变得更生动。
三、有利于学生的提炼准备材料
材料A:
材料B:
材料A 用一组算式来研究余数的特点,会受两个因素的干扰,一是如果将呈现的算式逐一计算,需要花很多时间,如果不计算呢,学生心里又不踏实。如果再出现一组除数是4 的算式进行比较,计算量就更大了。二是通过观察算式,学生往往得到的是余数的变化规律,比如说平均分在3 个盘子中,余数会出现余1,2,0,1,2,0,…这一周期性的变化,很少有学生会把除数和余数进行对比。
材料B 没有具体的除法算式,也没有出现余数的周期变化了,算式中只出现一个除数,学生能更专注地观察和思考余数只是和除数相关。以分糖为例,当把一堆糖平均分在3 个盘子中时,可能余下的是几颗呢?学生根据生活常识很容易明白不可能余下3 颗及以上的,因为还能再分。这时教师可以追问:如果把一堆糖平均分在4 个盘子中时,可能余下的是几颗呢?平分在10 个盘子中呢?……这样学生很容易明白余数一定比除数小,而不会把注意力放在余数的变化规律上。因此,是用算式组“找规律”,还是通过“等分盘变变变”来思考,哪个材料更有利于学生概括总结出“余数一定比除数小”,我们就选哪个材料。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选择学习材料的时候,教师应以学生的思维为突破口,用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和富有积极意义的操作,激活、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通过尝试、交流、比较、分析等活动自主去探索、去发现,建构新的知识结构。
四、为学生更能明白准备材料
下面两组关于分糖的材料只有细微的差别,材料A 的算式中,商和余数写上了单位,材料B 中的没有写,但它们在对帮助学生的理解方面却差别很大。
材料A:
12÷3=4(人)
13÷3=4(人)……1(块)
14÷3=4(人)……2(块)
15÷3=5(人)
16÷3=5(人)……1(块)
17÷3=5(人)……2(块)
18÷3=6(人)
19÷3=6(人)……1(块)
20÷3=6(人)……2(块)
21÷3=7(人)
(1)提问:观察算式,有什么发现?
(2)追问:为什么余数是1 或2?有可能是3 吗?
材料B:
12÷3=4
13÷3=4……1
14÷3=4……2
15÷3=5
16÷3=5……1
17÷3=5……2
18÷3=6
19÷3=6……1
20÷3=6……2
21÷3=7
(1)提问:观察算式,有什么发现?
(2)追问:为什么余数是1 或2?有可能是3 吗?
上面两份材料是同一位教师在说课和上课时的不同处理,如果直接省略商和余数的单位,看起来似乎简洁了,但其实不利于学生理解余数的意义。材料A 中13 块糖,每人分3 块,可以分给几个人?还剩余几块?列式为13÷3=4(人)……1(块),分给4 个“人”,余下1“块”糖,所以选择更能让学生明白的材料很重要。
数学教学中所选的材料要凸显数学学科知识的本质。所选的学习材料与教学目标要有针对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每个材料的价值及它们之间的关联,从而让学生真正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