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教学:让学生的音乐学习更有情怀
2024-04-26江苏省南京市月华路小学张彩霞
江苏省南京市月华路小学 张彩霞
音乐学科是一门艺术性的学科,它具有审美性、过程性、创造性的特质。实施音乐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兴趣、爱好等为动力。实施游戏化的教学,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提升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培育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游戏化教学不是简单地“做游戏”,而丧失音乐的本体性功能,而是将游戏的文化、精神,如平等性、情境性、趣味性、参与性、超功利性等引入教学之中,凸显音乐的游戏性意义和价值特质。实践证明,游戏化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方式,能有效发展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一、开拓游戏化时空,打造学生的音乐学习场域
学生的音乐学习总是在一定的场域之中展开的。学生的音乐学习场域不仅包括物质化、实体化的学习场域,如音乐学习环境等,而且包括心理化的学习场域。相较于物质化、实体化的学习场域,心理化的学习场域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更持久、更深刻。开拓学生的音乐学习游戏化时空,不仅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情境,而且要按摩、观照学生的学习心理。游戏化时空是一种自主的、自由的时空,是一种高度参与的时空。开拓学生音乐学习的游戏化时空,能促进学生音乐学习的自主性、自能性,能促进学生的音乐学习互动。
传统的音乐教学,往往是让学生“正襟危坐”在教室座位上。这样的一种学习场域,容易对学生的音乐学习心理产生压抑感。游戏化教学,允许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走出自己的座位。可以这样说,游戏化教学让学生有限的学习时空、场域可以得到延伸、拓展,从而让学生的音乐学习场域具有动态性、生成性、开放性、发展性。不仅如此,游戏化的音乐教学还鼓励学生向自身“索要”时空,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身体来展示时空。通过内、外两个方向的开辟,学生音乐学习的时空(包括心理化的学习场域等)能够得到拓展与延伸。比如,教学苏少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爷爷为我打月饼》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学唱的过程中,一方面让学生用自己的身体进行表现,从而实现向内拓展音乐游戏化教学的空间;另一方面,融入了比较简单的“打月饼”的互动环节,从而实现了向外拓展音乐游戏化教学的空间。学生运用身体各个部位的配合,学着“做月饼”,不仅促进了对歌曲的理解、感受和体验,还促进了身体协调和心理健康。而“爷爷”们彼此之间的互动“打月饼”以及“我”对“爷爷”的深情献唱,更让音乐的游戏化教学弥漫一种积极的情绪。学生的步伐、动作、节奏等的变化,让其在音乐表现过程中升华了情感。为了有序地组织、开拓学生的音乐学习的游戏化时空,笔者专门设计研发了相关的队形。如“双直线队形”“内外圆圈队形”等。
开拓学生的音乐学习的游戏化时空,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的音乐表现。开拓、延伸学生的音乐学习的游戏化时空的方式、路径、策略等还有很多,诸如引入相关的音乐表现道具、邀请学生家长参与学习等。在音乐游戏化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平等对话的理念,注重发掘学生音乐表现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效能。
二、研发游戏化内容,丰富学生的音乐学习表现内容
实施音乐游戏化教学,要求教师善于开发游戏化的活动内容。很多教师在音乐教学中仅仅按照教材的要求“照本宣科”,于是,学生一遍遍地机械地“学唱”,甚至,教师舍弃自身的引领,如钢琴引领等,让学生跟随多媒体课件进行简单的模仿性的学唱学习。这样的一种音乐教学方式,往往会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而游戏化教学,则能唤醒学生天然的表现欲,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为此,教师要善于将音乐课本中的内容转变为学生的游戏化学习内容,从而丰富学生的音乐学习表现内容。
因此,研发学生的音乐游戏化学习内容,既有教师的“原始研发”,也有教师的“二度开发”。教学中,教师可以创编知识性游戏,可以创编律动性游戏,可以设计趣味性游戏,还可以研发团队性游戏等。不同的游戏具有不同的育人功能,体现着不同的育人价值。比如,在教学苏少版音乐一年级下册《萤火虫》时,笔者针对低年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比较薄弱的现状,研发设计了团队性的音乐游戏化学习活动。教学中,教师先通过知识性游戏——“猜谜语”,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内容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借助肢体模仿、身体律动,去感受、体验歌曲的“三拍子”的韵律,同时让学生感受、体验小小萤火虫的可爱、轻盈。在学生个体性音乐表现、音乐创造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借助模仿萤火虫的道具如纱巾、小手电等,构筑萤火虫的表演舞台,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团队展示。这种团队展示,不仅提升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还在于培育学生的团队意识,生成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提升学生的沟通交往能力。于是,结伴(手牵手)的萤火虫队伍、飞来飞去(团队相互穿插)的萤火虫队伍、盘旋(绕着圆圈)着的萤火虫队伍等竞相展示。研发学生的音乐游戏化学习内容,不仅丰富了学生的音乐学习,而且活化了学生的音乐学习,让学生的音乐充满着一种生机与活力。
研发游戏化内容,是音乐游戏化教学的应有之义和应然之举。教师要通过研发游戏化内容,让学生的音乐学习回归音乐的本质,深化学生的音乐学习实践,促进学生的音乐学习互动。实施音乐游戏化教学,关键是将游戏精神融入、渗透其中,从而让学生的音乐学习内容富有趣味性、创造性等,让学生的音乐学习富有超越性、创新性。
三、创新游戏化形式,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效能
实施音乐游戏化教学,不仅要开拓、延伸学生的音乐游戏表现时空,丰富学生的音乐游戏表现内容,还要创新音乐游戏表现形式,提升学生的音乐游戏化学习效能。相较于音乐学习内容,音乐学习形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游戏化教学,应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音乐素养发展为根本目标,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让学生在“戏”中“乐”、在“乐”中“学”。
创新游戏化形式,不是让学生随心所欲地开展音乐游戏化活动,而是要在一定的规则下进行。规则是学生音乐游戏化学习的保障。规则性是游戏的内在品质。创新游戏化形式,要引导学生自主制订规则、修改规则、完善规则,就是要让音乐的游戏朝着学生音乐生命发展的方向迈进。通过规则,教师不仅能保障、促进学生的音乐游戏化活动的开展,还能培育学生的良好品格、品性、规范等。比如,教学苏少版音乐六年级下册《什么结籽高又高》时,教师引导学生开展了“对歌”的游戏化活动。在活动前,教师先让学生了解了“对歌”的相关游戏规则,让学生认识、理解并遵守这样的规则。在规则保障的前提下,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对歌”的游戏化活动。由于有了规则的保障,学生的音乐学习更有序。游戏化活动分为男、女两组,一开始由男生组问、女生组答;然后交换问答,由女生组问、男生组答。在此基础上,教师转变游戏形式,让每一个小组选出一个学生问、其他学生答,或者由其他学生问、一个学生答,等等。游戏形式的不断创新,推动着学生的音乐学习不断走向深入,促进着学生的音乐理解、认知不断走向深入。在游戏化活动中,教师还引入了相关的评价规则,对学生的游戏化音乐学习活动进行动态的过程性评价。对于学生的游戏化活动来说,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评价不是为了甄别、选拔,而是为了促进和发展。教师借助评价的跟进,不仅能促进学生的音乐认知、理解,而且蓄积着学生的音乐学习动能。
创新游戏化形式,要根据音乐学科学习的内容展开。教学中,教师必须以音乐为主导,围绕音乐学科内容展开。内容决定形式,而形式能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形式与内容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创新游戏化形式,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音乐游戏化学习质量,还能提升学生的音乐游戏化学习品质。
游戏化的音乐学习不仅是学生的音乐学习手段,还是学生音乐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化音乐教学要将游戏的文化、精神等融入、渗透到学生音乐学习的各个环节,融入、渗透到学生音乐学习的始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体验到音乐学习的乐趣,才能充分调动音乐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游戏化的音乐教学,能充分发挥音乐学科的育人功能,彰显音乐学科的育人价值。游戏化的音乐教学,让学生愉悦、高效地参与音乐学习,促进了学生对音乐知识、技能等的掌握,进而能有效实现音乐教学“以美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