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化自信背景下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建构
2024-04-04杜颂伟王瑞军
杜颂伟 王瑞军
[摘 要]新形势下,面对西方外来思想文化的涌入,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建构至关重要。当代西方外来思潮主要包括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大学生应辨析并以正确态度对待这些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的认同。
[关键词]文化自信;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
意识形态安全关乎国家安全,而文化自信是构建意识形态安全的有机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外交往频繁,期间涌入了许多外来思想文化,大学生是国家重点培养的对象、国家兴盛富强的关键,又是较快接触外来思想文化的群体,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建构风险管控,这对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筑牢思想防线至关
重要。
一、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建构面临的挑战
当前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建构外部方面主要面临“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和“新自由主义”这几种西方社会思潮渗透的挑战。如今新媒体信息技术发达,尤其是在移动端,大学生每日学习生活已经离不开智能手机,智能手机的许多应用中发布的内容表面上是扮演向大学生传达西方社会现象的中介,其实质是引诱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其思想,以实现意识形态渗透的目的。
内部方面,首先,国内部分高校大学生群体政治敏感性较弱,判断鉴别能力不强,难以认清部分外来思想文化的本质,同时当前网络媒体技术的进步与网络舆论环境的优化并不是同步的,存在着大量干扰大学生思维的思想文化,对此有些学生逐渐淡化了本民族的文化自信,转而对外来思想文化产生盲目崇拜心理。其次,部分高校对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建构不够重视,其重心在学生成绩和就业率上,导致对学生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缺乏,学生个人对意识形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也就较为模糊,难以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
二、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建构的路径
(一)帮助大学生树立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
1.辨析外来思想文化涌入的动机
当前国际形势严峻,国际争端频发,西方国家意识到仅仅靠强硬手段入侵别国越发困难,于是采用其他手段渗透发展中国家,从而颠覆别国政权以实现霸权地位。国外意识形态入侵的手段多种多样,形式较为隐蔽,其中之一就是文化入侵。常见的形式有电影、电视剧等各种文化作品,这些文化作品或暗中宣扬“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忽视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或描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美好生活,诱惑人们对其产生美好向往、盲目追求物质利益,引导人们忽视西方国家曾靠殖民掠夺、战争入侵等手段发家致富的血腥罪恶史等。近期在中国意识形态入侵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如在南京举办的“夏日祭”“樱花祭”文化活动,甚至在南京玄奘寺出现“供奉日本战犯牌位”事件,引起了中国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这些骇人听闻的事件是意识形态入侵的缩影,如“淫声美色”一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大学生应该警醒自己意识形态侵占有极大的危害,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使自己能够辨认、批驳各种错误思想。
2.剖析错误思想的谬误,并与之坚决斗争
大学生要以马克思主义为剖析错误思想的武器,当今外来错误思想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从根本上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这种思想企图否定、歪曲某段历史的存在;扭曲社会主义國家的革命史或者改革史,或恶意丑化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否认其功绩;夸大社会主义国家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将其卑鄙地上升到是社会主义制度固有的弊端以彰显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
参见苏联亡党亡国的经验教训,就是通过全盘否定、批判斯大林个人从而否定整个苏联的历史,最终引发了苏联解体。至今,日本官方依然否认日军侵华时制造的震惊海内外的“南京大屠杀”事件,并编写不合史实的教材蒙蔽本国群众;在领土问题上多次作祟,企图非法侵占钓鱼岛等,这些都是有非分之想的国家企图利用历史虚无主义颠覆别国政权的险恶用心。
历史虚无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勾连文化虚无主义。现在仍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恶意抹黑中国的优秀民族文化,脱离历史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看待中华传统文化,否认其地位与价值,打击中国人自己的文化自信,企图毁掉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因此,我们应该夯实历史文化根基,毫不动摇地坚持唯物史观,以马克思主义辩证观看待中国的革命、改革和建设的历程和中国传统文化,自觉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入侵,破除历史虚无主义的虚伪假象。
(2)普世价值。普世价值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的“虚假性”,企图用先验的、超越阶级或历史进程的、不依赖现实社会条件的抽象理念传播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虚伪地宣扬资本主义国家所提倡的“自由”“民主”“平等”等理念适用于任何时代的任何国家,将其塑造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蛊惑别的国家“全盘西化”,最终在经济政治等领域沦为其附庸。一些判断鉴别能力较差、政治敏感性较弱、目光狭隘、分析问题片面的人容易受其诱惑,看不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克服的弊端,无法辨析出资本主义所宣传的“自由民主平等”只属于精英阶层,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根本不是为了其全体人民的幸福等缺陷。
对于普世价值,首先我们应该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高校党部门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在此基础上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引导大学生不断加强对党的最新理论的学习,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牢记心中,以坚定的政治立场同西方错误思想作斗争。其次,大学生应该牢记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始终占据指导地位,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改革、建设史也是一部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理论探索和创新史,中国共产党人不断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客观分析了中国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观梳理了中国社会当前面对的主要问题,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取得了卓越成果。事实证明,在意识形态领域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就能拥有光明的未来,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就能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最后,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着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价值追求,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底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本工程,大学生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去,巩固文化自信,将文化自信作为抵御外来不良思想文化的坚强护盾。
(3)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鼓吹市场是完全自由的竞争、倡导个人主义、提倡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反对国家过多干预经济、主张私有化等,新自由主义其本质是一种披着经济理论外衣而实质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表现,是西方输出其意识形态的主要工具[1]。其意图同样是通过批判、干预他国的发展道路和政治制度,诱导他国改变原有的道路、理论、制度以达到“全盘西化”,最终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庸。大学生应该巩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认同,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认同,在未来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前做好充分的意识形态理论准备,不为所谓的“新自由主义”思想所蛊惑,防止落入“全盘西化”的陷阱之中,以道路自信拆穿“新自由主义”的虚伪幻象。
(二)树立文化自信,滋养意识形态安全之壤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战略高度,就弘扬和发展中华文化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做出重大原创性贡献,在新的发展高度上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前进方向。
党的二十大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体部署中提出“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3]”进入新时代,我党高度重视文化自信树立和文化强国建设,将坚定文化自信的价值提升至新时代的新高度之上。我党重视文化自信,是因为文化自信与意识形态安全高度关联,而国家安全又离不开意识形态安全,同时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全面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工程,更需要大学生深化自己的文化认同,提升对本国的文化自信感[4]。
1.树立文化自信,要坚持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成果颇为丰富,并且一直将文化工作的领导权放在重要地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在新时代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更高的角度凸显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历史主动精神。
文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文化繁荣也是彰显国家实力的重要内容,加强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事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正是中国共产党将勇于自我革命的文化建设贯穿于革命、改革和建设的全部历程之中,我国才不断攻坚克难,取得一個又一个举世瞩目的成就。正是中国共产党将目光始终聚焦于时代先列,在掌握文化建设领导权的同时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才愈发繁荣,人民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逐渐加
深[5]。坚持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既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又是以文化自信开启时代新征程的题中之义。
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体现在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建构方面主要分为思想方面和技术方面。思想方面,大学生应该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奋斗后的科学总结,坚决捍卫主流意识形态在本国的权威性[6]。在学生的思想教育上,其重心应该放到“人本位上”,也就是说,要使学生认识到国家文化的发展关系到个人的发展,促使学生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文化发展联系起来,将个人的理想与社会主义的近期理想与最高理想联系起来;要加强文化方面的法治教育,普及这方面知识,使大学生遵守法律法规,既要及时辨认错误思想,不发布违反法律法规的文化作品、观点,也要检举低俗的、腐朽的错误思想内容,坚决做意识形态安全的捍卫者。技术方面,政府要肃清网络空间,完善网络舆论监管机制,及时监管不利于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建构的不良内容,学校也要及时制止学生由于认识模糊发布的不良信息;要提升教师对大学生网络文化的认识,使教师从网络文化作品渗透、大众舆论等多个层面做好对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建构的教育。学校要多组织学生参与有关意识形态安全建构的活动,可以是讲座、学习讨论小组、选修课等,有效避免部分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问题[7]。
2.树立文化自信,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
文化自信来源于本民族深厚的文化根脉,纵观人类历史,能够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并在今天依然散发出灿烂光芒的只有中华文明,其中蕴含的哲理、智慧至今启迪着我们,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壮举。中国在与外文化交往的过程中,其所宣扬的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基础上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其向外输出的文化产品也受到各个国家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赞誉[8]。
结束语
大学生应该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认同,认真研读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丰富中华文化知识,参与中华传统文化活动,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有益的价值,以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大学生可以充当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使者,在与外学习和交往的过程中输出中华文化,在帮助构建中国文化国际话语权中贡献一份力量,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1]靳思远.新自由主义话语霸权:生成及终结[J].理论导刊,2023(1):100-105.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4]赵政鑫.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所谓“普世价值”的辨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20)19-21.
[5]廖胜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当代境遇及其回应[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3)23-27.
[6]邵彦敏,白兮.文化自信与意识形态安全[J].理论探讨,2019(5)32-38.
[7]曹宇巍.新发展阶段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省思[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48):33-36.
[8]宇文利.新时代推进文化自信自强[J].新视野,2023(3):5-12.
作者简介:杜颂伟(1997— ),男,汉族,湖北荆州人,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
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王瑞军(1970— ),男,汉族,内蒙古赤峰人,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硕士。
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医学人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