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分析

2024-04-04梁旭歌

华章 2024年2期
关键词:融入路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许多被掩盖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方法,必须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以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融入路径;

大学生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祖先留给后人的是一片浩瀚的星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古人的思想与精神,也包含了人类先祖对生命的智慧和哲学思考。以今观古,可以看到古人的智慧;以古证今,还能汲取其中的精髓,将古代的知识应用到当今社会的各个方面。文化和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现象,它在特定的时空内的文化组成了文化环境与文化氛围,文化中的社会文化深刻影响着高校文化、班级文化以及课堂文化。教育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要求每个人都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的丰厚的哲理和智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激发大学生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其文化自信心,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出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我国历史上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指明方向,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中,不仅能使其具有文化的功能,而且能丰富其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式与理念,督促教育工作者以更为生动的“铸魂育人”方式与方法,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向纵深发展,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全育人”。

(一)有助于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能丰富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以更好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在传统道德中,倡导“百善孝为先”,提倡“孝”文化,以多种形式抒发对先人的哀思,如人们会在中秋节赏月、在端午节赛龙舟和吃粽子、在春节吃团圆饭等,这些传统风俗背后蕴含着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文化将无数国人的心凝聚在了一起。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相结合,不仅能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更能全面激活广大学子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也是对当前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变革与创新,通过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充实教育资源,更可以有力地促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加强大学生的世界观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把中华的优良传统“精髓”提炼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把它传达到学生身上,该工作能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互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摒弃歪理邪说,凝聚主流思潮,是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大学是知识传承与创新的宫殿,也是培育精神文化的家园,大学生具有丰富的学识储备与充沛的精力,还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强烈的情感,是一个文化创造的基石,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具有重大

意义。

(二)有助于充实教学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物质基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内容作为主题,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渗透,将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拓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能加深大学生对伟大理想和伟大精神的认识。

一方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能为枯燥、古老的理论提供历史文化支持,有助于营造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另一方面,可组织学生到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进行参观,观赏与这门课有关的历史视频和实物,积极发挥文化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实现社会文化教育工作的生动具体化,丰富学生对相关知识文化的具象化认知,使思想政治课堂“活”起来,让学生能更好地融入其中,以突破“填鸭式”的传统教育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宝贵资源,自觉地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结合,可以在二者之间架起一座“共通桥梁”,使道德教育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信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它体现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品质,也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今后的发展方向与目的。一个国家只有文化繁荣,国家才能繁荣。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既可以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又可以激发现代大学生的爱国之情。赓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树立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保持艰苦奋斗的良好作风,引导当代大学生顺应时代潮流,增强理想信念,认清自我政治定位,经得起严峻的考验,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投身于祖国的伟大事业。

(四)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的爱国热情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是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职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某种意义上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相吻合。如能合理利用它,便能让当代大学生自觉地将个人生活与祖国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促使其主动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1]。

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

(一)校园文化氛围差,大学生熱情低

良好的校园环境的创造,对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具有意义重大。但部分高校在校园整体布局和校园文化建设上,未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以致高校未形成适宜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传承的良好氛围。高校课程安排过分强调教学专业知识,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课程作为选修课安排,导致学生存在“重理轻文”的功利性思维,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认知较浅、感悟不深、学习积极性缺乏,未充分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难以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自身发展的积极作用。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缺乏创新,未能很好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受传统教学方式及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难以接受新的教学思维和教学工具,难以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引导学生学习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学生也无法充分、完整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知半解,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仅停留在表面,未能将其与现实相联系并进行深度讨论与分析,单纯进行“嵌入式”或“拼接式”的教学,在课堂上仅展开幻灯片来复述教材中记录的传统文化,生拼硬凑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僵硬结合,未实现二者间的有机结合和深度融合。最终导致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多数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蕴含的民族精神缺乏深刻认识。

(三)高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存在资源投入偏少的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渗透,需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同时也需高校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展示的平台。但是,部分高校缺乏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重视;未投入充足的资金,缺乏有力的保障手段,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填鸭式教育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这种“重知识轻兴趣”的教学方法,严重阻碍了现代大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有效学习、传承与转化。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一)开展活动,创新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除可在课堂上进行外,还可发挥校园文化、课外活动等形式的潜移默化作用,以营造优良的文化氛围,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扎根。高校应不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加大校园重要文化阵地的建设力度,努力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不断增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熏陶作用。通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一系列活动,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促使其主动投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去,让他们在实践中领略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渗透机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协调发展,高校教育工作者就必须改变自身的教育理念,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结合。

例如,在《思想道德与法制》第四章《继承优秀传统,发扬中国精神》教学中,要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优秀传统元素进行挖掘,教师也可学生拍宣传中国传统美德的视频,并以VCR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展示,教师可将学生的视频进行收录,并通过慕课和微课等平台,为学生创造多次观看的机会。相关的教育管理机关也可建立“传统文化话筒”活动宣讲团队,以领导层为核心,以学生为主要力量,构建以学生为主的传统文化宣讲团队,专门开设“传统文化话筒”专栏,让学生通过网站、杂志、新闻报道等渠道,收集传统文化故事、非遗传承人语录……通过自编、自导、自拍录制成讲坛形式的文化题材系列短视频,并由“传统文化话筒”活动栏目定时发布,通过小影片的方式重新演绎传统优秀文化。以《铁杵成针》历史故事为蓝本的视频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毅力,就会取得胜利;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能半途

而废。

(二)提升师资素质,打造高素质思想政治师资队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途径和方式多种多样,教师作为教育主体,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人员,为更好地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重视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剖析其发展过程和思想,深入发掘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二者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结合,以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体系。

(三)在“互联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的建设中,投入更多资源

互联网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交流频繁、形式多样、简便快速,不仅能丰富教育资源,还可以增强理论,更能突破传统课堂教与学的边界,促进当代大学生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工作者应重视构建“互联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模式,更好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现实。一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通过公众号、微博、抖音等线上平台,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慕课平台的优势,开拓新的教育途径,设计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网上课程,为广大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途径。二是在学生经常浏览的网络媒介中,植入传统节日、节气、习俗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网络上的播放频率。建立便于获取、生动有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古籍库,使之成为一种更加生动地吸引大学生的方式。三是要充分利用博物馆、纪念馆和图书馆等传统的线下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浸入式”教育模式。

(四)融入高校课程体系

在新形势下,高校一定要引领广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重培养有理念、有品德、有文化内涵、有思想纪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不仅是当前高校思想理论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总体目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古文、诗词歌赋、民族戏剧、射覆等多种形式,具有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博大精深的特质。其形式和特质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改善学生的品德,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与此同时,高校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寓价值观引导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发挥“文化育人”“文化化人”“文化塑形”等功能,以更好地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更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2]。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对于中国梦的实现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在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把问题定位清楚,把问题和实际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结合。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質,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挖掘其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国娟.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逻辑[J].思想理论教育,2015(4):64-69.

[2]周婷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梁旭歌(1991— ),女,汉族,河南宝丰人,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助教,硕士。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猜你喜欢

融入路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
关于五大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高职电气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模式全过程路径的探索
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