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2024-04-03李娟

兰台内外 2024年9期
关键词:信息时代管理模式图书馆

摘 要:信息时代颠覆了传统高校图书馆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使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内容、形势和要求产生了巨大变化,迫切需要图书馆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积极改革,探索创新,以适应新时代图书馆管理新要求,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信息资源和服务。本文首先从图书馆、馆藏资源和服务对象三个方面分析了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新特征,并提出了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标准化、数字化和信息化要求,从服务理念、服务硬件和服务软件等进一步提出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内容。在此基础上,综合提出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内容及实现路径,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有利于进一步提升高校图书馆管理效率和质量,为高校教学与科研提供优质服务,助力高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时代;管理模式

概述

太原师范学院图书馆是太原师范学院信息资源与服务中心,新馆于2018年10月启用,是一座开放、综合、多功能的现代化图书馆,也是全校师生获取知识的殿堂。太原师范学院图书馆馆舍面积6.5万平方米,馆藏纸质文献173万余册,电子资源数据库23个,电子图书218万余册,电子期刊47万余册,拥有高性能技术平台与网络环境,先进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大数据展示系统、座位管理系统等现代化技术及设备,电子文献资源实现24小时全天候服务,实现图书馆信息服务数字化、网络化、办公管理自动化,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为高效、精准、个性化的文献信息服务,受到师生的一致赞许。

随着计算机、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信息量、信息传播及处理速度以及信息的应用程度都以几何级数增长。信息技术发展对学习掌握和应用知识提出新挑战,要求变革传统管理模式,以适应信息时代新的特点和新的模式。根据《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公布的信息显示,2022年我国数据产量达8.1ZB,位居世界第二,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5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7%、18%,数字公共服务更加普惠便捷,数字化公共治理成效进一步显现。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内容、形势和要求都产生了巨大变化,迫切需要图书馆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积极改革,大胆探索,适应新时代图书馆管理新要求,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信息资源和服务。

1 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新特征

1.1 馆:角色新定位

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机构。为教学和科研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基本特征,也是高校图书馆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时代高校图书馆的目标、任务、功能及技术定位共同体现了其角色定位的内涵和外延。从目标定位来看,信息时代的高校图书馆应改变传统分散、被动服务模式,应建立全方位、集成化、主动式的信息服务体系[1];从任务定位来看,利用信息技术持续更新知识信息、文化传播和教育服务的手段、内容、形势,满足教学与科研现实需要,强化图书馆在高校教学科研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功能定位来看,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从传统文献收藏、开发和服务向基于文献信息的综合性知识开发创新转变,要求图书馆功能定位与高校教学科研业务有机结合;从技术定位来看,要始终围绕为教学与科研提供信息服务技术与信息时代新技术发展应用同步。

1.2 藏:资源新特点

计算机信息通信、网络、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业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从资源内容形态来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已经从传统的纸本文献资料为主逐步发展为纸本文献、数据库、网上资源等多种形态。从资源存储场所来看,高校图书馆走出了“藏书楼”的单一模式,不再局限于固定建筑,而是涌现出了大量数字图书馆、网上图书馆等虚拟形式。从资源载体形态来看,除了纸本文献形态的文献外,还包括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存储介质,还包括各种专题数据库等。从资源傳输渠道来看,广大师生既可以直接走进高校图书馆,也可以直接登录图书馆网站,浏览所需的文献信息,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1.3 人:需求新变化

高校图书馆面临信息环境的变化,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海量信息,获取信息的检索不再单纯依靠图书馆,而且海量信息的辨别及筛选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信息需求从传统的检索和获取单一信息逐渐朝着文献信息的系统性、完整性需求转变。图书馆共性信息服务减弱,个性信息服务加强[2]。由传统的咨询服务逐步向知识服务需求转变,需要提供更深层次、个性化的信息资源开发和服务。

2 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新要求

知识与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达到“快速、新颖、准确、详细”的要求,才能称为真正的信息服务模式[3]。因此,要坚持高校图书馆管理原则,满足信息时代图书馆管理的新要求,才能最大限度地扩大和实现馆藏文献资源的服务功能和现实价值。

2.1 标准化

与传统高校图书馆管理相比,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管理和服务模式更加强调模式的优化,坚持标准化原则。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对象不仅有庞大的纸本文献,还需要管理好大量的数字资源,并熟练运用复杂的信息技术,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信息资源服务。高校图书馆标准化管理能够确保管理模式的一致性,通过建立规范的管理流程、标准化操作规范,实现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模式化,确保先进的管理模式以严格的标准实现。标准化管理也能够实现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并实现馆际间的信息共享。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要胸怀国之大者,拥有国际视野,不能局限于个体的信息资源,而是要借助信息技术应用,通过统一的管理标准,与其他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互联互通馆际信息网络,实现图书资源信息共享。信息时代,建立统一的数据信息管理标准,能够保证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完整性、一致性。

2.2 数字化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高校图书馆智慧化特征显著,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图书馆数字化转型。如华侨大学[4]、深圳大学[5]、宝鸡文理学院[6]等高校图书馆。纷纷推动建设完成数字图书馆,实现图书馆转型发展。数字化是信息化的一部分,是将信息转换为数字形式的过程。通过计算机等数字化设备将图书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数字编码存储,并实现对信息的管理、处理和传递。数字化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手段,能够实现馆藏图书信息资源更加高效、准确处理。与传统图书馆管理不同,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在文献信息资源方面,具有容量大、便捷复制、传播高效、智能阅读的特点,满足广大师生的多样、便捷化需求。数字资源开放共享性,使图书馆馆藏资源实现跨机构、跨区域联动,为师生提供更大选择范围、更多资源。此外,图书文献资源数字化,尤其是珍贵孤本文献、古籍数字化,能够减少因频繁查询借阅复制导致原件磨损,发挥数字技术很好的图书保护功能。

2.3 信息化

这里的信息化是指综合信息化,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信息理念推动图书馆图书资源数字化存储、共享化利用、网络化传输、精准化检索,涵盖图书馆管理对象、管理模式、管理手段各方面、全过程,实现信息增值,优化信息体验。利用信息处理技术,建立数字图书处理系统,并将海量电子图书文献资源传输至图书馆网站系统,开发个性化图书馆App软件,师生直接登录移动终端设备(如平板电脑、手机等),可随时随地查询检索到所需图书文献资料。依靠计算机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将文献资源在不同区域、不同馆际之间高效传输,突破图书馆时间、空间限制。此外,智能检索技术应用,师生可在网络平台中检索关键词,便可查询到所需文献资源。图书馆管理者在后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图书的检索次数进行分析,得出使用频率高的图书类别,工作人员根据需求订购图书[7]。通过馆藏图书资料信息分析以及馆藏图书资源查询、检索、利用情况分析,为高校图书馆决策提供更为精准信息,及时调整和改进图书馆发展策略[8],实现高校图书馆高质量发展。

3 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新内容

3.1 管理信息资源

除了传统的纸本文献资料以及纸本文献资料数字化外,还要大力拓展信息资源,积极建立专题图书数据库,如太原师范学院建有师范教育专题数据库、博看人文期刊数据库、中科VIPExam考试学习资源数据库、中科JobLib就业创业知识数据库等。注重数字化资源采集。与出版社、电子资源提供商(如知网、维普、万方、超星数字书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等)建立合作关系,积极采购电子图书、期刊、报纸、学位论文等数字化资源。积极利用互联网途径,有针对性地收集数字资源。整合数据库资源。注重馆际合作或校际合作,通过信息技术应用,建立联合借阅系统、资源共享平台,打通校馆壁垒,实现资源共享。注重数字资源开发。例如,太原师范学院图书馆将地方志、文泉学堂、师范教育库、信息素养等特色资源整合至门户网站,师生登录即可查询、浏览。

3.2 管理硬件设施

高校图书馆除了必要的书柜书架、图书场馆外,还要满足信息化转型发展所需的相关硬件设备设施。如服务器和存储设备。配备有大量容、高性能计算机设备以及能够提供稳定服务和高效数据处理能力的服务器。硬盘阵列、网络存储等满足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存储。注重智能终端设备的投入和运用,购买查阅一体机、自助借还机、智能自助查询设备等,实现查阅、借阅、续借等自主完成。此外,还要配备相应的防火墙等安全网络设备,为图书馆信息化筑牢安全屏障。

3.3 管理软件环境

高校图书馆还要积极构建新的软件运行管理环境,通过软件系统的自动化、高效化操作,取代传统人工管理图书的模式,实现高校图书馆服务效率、服务质量和服务体验的转型升级。重点要建立健全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管理系统、数字资源系统、数据库、自助服务系统以及安全防护系统,等等。此外,还要加强数据库建设,例如基础数据库、专题数据库、数据库索引等,使高校图书馆各项管理更具流程化、标准化。

4 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新模式

4.1 推动集约化向智慧化模式转变

传统图书馆管理主要是一种集约化管理模式,即把人力资源、资金和信息资源进行集中统一管理。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图书馆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应注重智能技术应用,利用VR虚拟现实技术、AI人工智能技术、3D虚拟场景技术等,运用智能技术,打造虚拟图书馆,增强用户体验。首先要夯实智慧图书馆的基础。如打造智慧书库、智慧空间、智能楼宇、智能设备设施应用等。其次要提供智慧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环境感知服务、知识智能发现服务、智能机器人辅助服务以及不同用户群体的个性化智慧服务。再次要构建智慧图书馆标准。主要包括智慧图书馆知识图谱、关联及识别,做到可视化呈现。

4.2 实现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变

图书馆经历了由文献服务、信息服务到知识服务的发展阶段,传统高校图书馆更加注重图书资源的管理,以“文献流”或“信息流”为基础提供相关服务。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应用,高校图书馆逐步朝着围绕“知识流”开展相关的服务模式转变。注重运用信息挖掘、数据筛选等技术,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为丰富的知识服务。从传统的重知识存储、管理逐步朝着知识生产服务转变,利用知识图谱、文本识别等技术,获取更多新的信息资源。尤其是5G网络技术、3R(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等应用,实现了传统图书馆依靠人力资源、信息技术到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服务方式的迭代升级。

4.3 实现粗放式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高校图书馆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随着图书馆管理制度的日益完善,标准化、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服务对象知识需求越来越个性化,为适应这种新情况新变化,要大力推动高校图书馆管理由粗放式向精细化管理转型发展。首先,理念要转变。图书馆人员要切实转变管理思路和理念,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完善规章制度,注重细节。其次,目标要量化。要把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具体化,并进行绩效考核,以考核推动指标落实。再次,方法要创新。与粗放式管理不同,精细化管理要注重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如6S精细化管理、KYT危险预知训练、OTC日常管控、TPM全员设备维护管理等。最后,结果要运用。高校图书馆管理的目标是通过有效整合图书馆的各类资源,不断改进工作,提升服务质量,实现组织最佳管理效益。要把考核结果作为激励奖惩的重要依据,奖优罚劣,鼓励创新,不断提升图书馆管理的总体水平,为高校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资源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忠宣,姜浩天.论信息时代图书馆的社会基础、社会定位与功能转变 [J].图书馆学研究,2004(8):16-18.

[2]张红琳,张仕君.信息时代图书馆服务方式初探 [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107-108.

[3]吴华,吕润宏,王静宇.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完善策略初探 [J].管理学家,2021(10):90-92.

[4]潘梅蓉.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策略研究——以华侨大学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3(26):125-128.

[5]张道义.数字图书馆构成要素探讨——以深圳大学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实践为例[J].图书馆论坛,2002(4):43-45.

[6]高萍.基于KANO模型的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服務质量研究——以宝鸡文理学院图书馆为例[J].新世纪图书馆,2023(3):56-62.

[7]庄容妹.三网融合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J].科技资讯,2023(15):209-212.

[8]宋伟,蔡文敏. 三网融合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分析[J].信息与电脑,2018(15):32-33

作者简介:李娟(1982.2—),女,硕士研究生,太原师范学院助理馆员。主要从事图书馆理论与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信息时代管理模式图书馆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图书馆
信息时代
飞跃图书馆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