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化学教学

2024-04-02付锦

家长·中 2024年2期
关键词:教学评高中化学化学

付锦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化学课程发生了巨大变化,突出强调了高中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强化学生学科素养,促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进而更好地迎接高考,实现能力和素养的发展。“教学评”一体化符合新课标对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要求,强调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融入,注重培养学生化学素养,促使学生逐步增强科学意识,强化知识探索能力,真正意义上提升化学教学水平,全面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理念。

一、高中化学教学“教学评”一体化概述

高中化学教学“教学评”一体化,是指在教学中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评”一体化中,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注重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

在教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化学学科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认真听讲、思考、实践,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培养化学学科思维和实践能力。学生还需要学会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和不足之处,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提高学习效果。评价是“教学评”一体化中的重要环节。评价需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注重评价的多样性和全面性,如采用课堂观察、作业分析、测验和考试等多种评价方式。评价更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提高学习效果。

二、高中化学教学“教学评”一体化研究现状及意义

当前,高中化学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部分教师开展的教、学、评没有结合在一起,评价反馈有些简单、笼统,缺乏针对性和建设性,无法有效地帮助学生识别问题并改进学习。评价语言也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和丰富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一些教师在评价方面缺乏必要的素养和技能,缺乏对评价理念和方法的理解或者没有足够的评价经验等,使得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时无法给予准确的反馈和指导。

“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化学教学对策研究,能够有效弥补高中化学课堂的不足。一方面,通过“教学评”一体化,教师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学生也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这促使教师进行不断学习和研究,掌握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而且,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符合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能够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学的创新和发展。另一方面,“教学评”一体化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探索和发现新的问题,有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三、高中化学教学“教学评”一体化对策

(一)积极推进教学一体化,强化学生知识理解能力

虽然高中生已经具备独立意识,能自主思考,但对化学的学习与理解还尚有不足,尤其是学习新化学知识时,经常因为知识储备不足而无法掌握知识。对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教与学的一体化,侧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鼓励学生在知识探究过程中充分交流,从而实现“教”与“学”一体化。在化学课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发挥“教”和“学”的双重作用,也应当重点突出学生主体学习地位,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化学问题,真正意义上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首先,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師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借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高中化学“离子反应”教学为例,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先将学生合理划分为不同学习小组,明确各个小组的学习任务,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逐步发挥个性,如一个小组讲解离子反应过程,另一个小组讲解电解质。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鼓励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学习,从中获取知识,进而掌握化学知识规律和方法,增强成就感,提升化学能力。例如,在讲解“离子反应”化学知识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化学方程式,通过示例的方式辅助学生进行理解,进而更好地把握知识点。这种“教”与“学”的相互融合,不仅提高了教师教学针对性,也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切实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整体学习效果。

(二)明确教学目标,制定评价标准

为了积极推进教学一体化,强化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教师需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要全面地阅读并梳理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基于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学习习惯以及班级的具体状况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单元评价的效果取决于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学到的东西、学习到的程度,以及他们的核心素养可以达到的水平。在确定单元评价目标时,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学业要求”,又要符合“学习质量水平”,以确保教学与评价的协调统一。

例如,在“水与水溶液”教学时,教师可以把学习目标设置为:理解水的组成和基本性质,了解水的不同状态以及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理解溶液的概念、组成和性质,掌握溶液浓度的计算方法,了解溶液的分类和用途;了解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和酸碱反应,理解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的概念等几个方面,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水与水溶液”问题,如水质分析、污水处理等。针对“水与水溶液”这一课的学习目标,评价目标可以设置为以下几点:一是评价学生对水的组成和基本性质的理解,具体可以通过提问、小测验或简答题的形式进行。例如,要求学生简述水的分子结构、物理状态等基本概念。二是评价学生对溶液的理解,具体可以通过测试学生对溶液概念、性质的掌握程度。例如,要求学生解释溶液的定义等。三是评价学生对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和酸碱反应的理解。

“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流程与评价要在明确具体课时内容与目标之后进行。在以核心化学素养为指导的高中化学课堂中,教师要注重创设情景,慎重地挑选教学材料,根据实际学情进行教学活动和对学生的评价,把学生的求知欲、主动性和主动探索的能力激发出来。

(三)构建学做一体化模式,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多数化学知识需要通过相应的实验进行验证,因此教师应当合理利用实验教学,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实践空间,逐步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知识点的讲解,也需要保证理论结合实际,发挥实验教学动手实践的作用,促使学生参与到化学实验的猜想、验证、操作、总结等各个环节中,帮助学生充分了解化学知识实用性、价值性,进一步感受化学知识魅力。与此同时,也通过整个实践过程,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实验探究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化学知识,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操作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教学为例,为了促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物质分离和提纯的过程,教师应当改变以往单一讲解基础的物质分离与提纯操作理论的模式,先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而后让学生在教师的提示和引导下自主开展探究实验,探寻知识规律,尝试总结规律。这种“先学后教”的方法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食用盐进行提纯实验,在确保实验所需材料齐全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记录操作步骤,观察、分析食用盐的蒸发结晶并了解此提纯方法,总结其优点和缺点,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促使“学”与“做”实现一体化,从而全面提高教学实践效果。

(四)融合“做”与“评”,筑牢知识学习基础

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也离不开教师的有效评价,完善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改正不足。同时,教师可以通过针对性评价,进一步提高教学针对性和教学质效。这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重要方式。因此,为了实现“做”与“评”的统一,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做”进行针对性评价,保证教学目标统一,达到一定效果。除此之外,为了促使学生的“做”更加有效,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对他人进行评价,能够全面地认知自我,懂得发现他人优点并弥补自身不足。只有保证多层面、多维护的有效评价,才能更好地对知识进行拓展延伸,帮助学生加强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和巩固。

建立评价体系是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采用如观察、口头表达、书面作业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学生可以通过评价反馈,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例如,在“镁在二氧化碳中的燃烧”实验教学中,教师会向学生进行演示,而后让学生依照教师指导自主实验操作。由于理解能力、实践能力有限,学生往往会遇到多种问题,对此,教师应该观察、总结学生实验操作全过程的情况,从实验步骤、实验原理、实验注意事项等各个环节入手给予适当评价,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问题。例如,在连接实验装置时,部分学生由于疏忽容易出现连接不顺畅的情况,影响到后续实验结果,对此,教师应该给予针对性评价,亲自操作,向学生演示实验装置的正确连接方法,并让学生重新实验操作,进一步提升学习成果。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强调安全问题,当学生出现不规范操作时应当及时提醒,突出强调注意事项,保证学生动手操作安全性,进而逐步理解知识点。

(五)全面實施教学评一体化,提升学生化学素养

“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注重构建高效化学课堂,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强化学科素养。“教学评”一体化实施不仅需要教师的教,也需要学生的学,只有保证教与学的共同参与,再融合科学评价,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自身地位,即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服务者,积极发挥自身主导作用,在学生学习、实践过程中与之充分交流,积极启发、引导学生,促使学生能够逐步增强探究意识、创新能力。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演示、游戏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例如,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化学反应热效应的实验或案例研究。学生需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或案例分析并撰写报告。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教学时,教师需要明确该课的教学目标,而后融合“教学评”一体化内容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整体教学效率。对此,教师可以引入探究教学法,借助多媒体、相关实验仪器等方式鼓励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并对学生提出的疑问给予及时指导,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实验探究,更好地掌握原电池原理、理解原电池概念。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当全面结合教学效果、课堂表现、纪律情况等,综合分析、评价学生的表现情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评中,使学习目标、教学目标通过过程性评价得以落实,助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真正体现“教学评”一致性,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结语

总而言之,“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充分满足了新课标对高中教学的要求,强调了学生学习主体性,优化了整个教学模式,促使教学、学习、评价相互统一、目标一致,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切实提高了高中教学的针对性。为了确保“教学评”一体化方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落实,教师需要明确自身地位,切实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采取各种方法实现教学一体化、学做一体化,充分融合“做”与“评”,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网络,全面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教学评高中化学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教学评”的一致性
基于提升英语学习兴趣的课堂教—学—评三位一体模式研究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教—学—评一致性”在英语课堂中的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