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文阅读的议题导向设计与高阶思维的对接

2024-04-02潘科

家长·中 2024年2期
关键词:高阶群文议题

潘科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已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方式,能够通过多文本的整合与比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系统性思维。议题导向设计则为群文阅读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使教学更加聚焦和高效。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议题导向设计实现群文阅读与高阶思维的对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一、群文阅读教学与高阶思维的内涵解读

(一)群文阅读的概念内涵

群文阅读是近年来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方式。在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群文阅读这一理念也在不断地修正和改进,即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话题,选择一组结构化的文本,在一定的时间里进行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的多文本阅读教学活动。群文阅读是一种以单元整合为基础,把课堂与课外结合起来的阅读方式,强调“以点带面”,以教材中某一单元的某一课文为起点,逐步拓展至整一单元,进行同类阅读。

(二)高阶思维的概念内涵

高阶思维是指需要较高认知水平的思维活动,包括分析、评价、创造等方面的能力。具体来说,高阶思维表现为能够深入分析问题,对信息进行分类和组织,比较不同方案的优势和劣势,评估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及运用创新思维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高阶思维强调的是对信息的深度加工和处理,以及对知识和技能的灵活运用,而不是简单的记忆和模仿。高阶思维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未来职业发展非常重要。在现代社会中,知识和信息不断更新和变化,学生需要具备高阶思维能力才能适应这种变化。同时,高阶思维能力也是许多职业所必需的,如科学、技术、工程、艺术等领域,都需要具备高阶思维能力的人才。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于1956年出版了《教育目标的分类:认知领域》,他把人的思想分为六个层次,即:认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估。其中,低阶思维是指学习者对特定的知识进行记忆和掌握;高级思维是以现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对新的学习环境进行分析、综合和评估。若以学生在新环境和过程中的思维深入程度为依据判定思维的高低不难发现,布鲁姆所提出的六种思维层级恰好呈现出由浅入深的关系,其中运用、分析、综合、评价这四种思维层次属于高阶层级,教师可将之纳入群文阅读教学目标,驱动学生深度参与语言实践活动。

二、群文阅读教学中议题的内涵与特征解析

(一)群文阅读教学中议题的内涵

群文阅读是教师和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意识地选定主题,經过群体的共同构建以达到一致意见的,进行的一种多文本阅读教学方式。群文阅读的“议题”是一套群文文本所包含的开放的、可供讨论的主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语文教学的特点。课题是语文阅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基础。实践表明,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课题是包含在多文本中的共同主题,是一种有价值的主题,它可以通过阅读活动,让师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驱动学生创作语言作品。可以说,议题是群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合理设置群文阅读议题可以引发热烈的课堂讨论,调动学生思维活性。

(二)群文阅读教学中议题的特征

1.统整性。

群文阅读教学中议题的统整性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议题的选择和设计应该遵循语文学科自身的规律,立足教材但不局限于教材,打破了教科书内部与外部的关联,使得课程内容在内容上呈现出相对独立、连贯、统一的特点。教材是专家精心设计选编的,所以在运用的时候既要立足课本,又要跳出课本,与课本紧密相连。统整性要求议论话题具有相对独立的特征,内容要整体连贯。独立性要求所有的问题设计都指向归结为议题。由于议题的选取是从整体视角审视一组文本而得出的,故议题本身具有鲜明的统整性特征,其具有融通多个文本、强化文本整体性的作用。在整体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的思考聚焦活动得到了清晰引导,并能以群体阅读为基础,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语言练习。

2.开放性。

议题是参与议论的学生基于文本阅读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的主题,所以议题本身应该是有某种张力的,也就是说要有足够的讨论余地,允许学生围绕一组文本来进行头脑风暴,给学生提供探索的动力和多样化的思维视角,从而让他们的语言作品变得更加多样化。议题的选择不局限于单篇文本,而是可以涵盖一组文本。这组文本可以是同一主题的不同作品,也可以是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或者是不同主题但具有共同点的作品。这种开放性使得议题能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展开讨论,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文本。

3.聚焦性。

议题的聚焦性是指议题应当具有一定的指向性,能够引导学生将目光和思维集中到一个特定的领域或话题上,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发现文本中的深层含义或价值。同时,议题的聚焦性也有助于学生在讨论中形成有价值的见解,提高讨论的质量和效果。由于议题是从一组文本的共同之处提取出来的,它可以把一组文本整合为一个整体,引导学生进行口头思考,产生相应的文学作品。所以,主题应该具有聚焦的特点,能够将教师的教学、学生的阅读和文本的特点相结合,精准地指向一套文本的整体解读,为教师的群文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也为学生的阅读思维提供了精准的指引。

三、群文阅读教学与高阶思维的关系分析

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要在一组文本的基础上开展语言使用,对文本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学习文本的内容并加以评估。可见,语文阅读教学旨在提升学生的文本信息处理能力,是一个不断开发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过程。通过教学实践能够发现群文阅读对学生系统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一)整合文本信息,发展系统思维

阅读能力是高中学生必备的一种基础技能,而优秀的阅读能力主要表现在能够对文本信息进行筛选和整合。在群文阅读教学课堂中,学生有效地对文本信息进行整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系统的阅读思维的发散过程。

(二)加工阅读信息,生成批判思维

在实际的群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思考常常停留在以问题为中心的多文本阅读过程上,在独立的阅读中不断探究,加深对所获取的文本信息的理解,同时对关键信息进行批判性加工和整合,从而达到对文本的高效理解。多数群文文本的阅读行为结构较为复杂,且情境创设也更加多样,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语言构建和应用能力,以及形成批判性思维都有很大的帮助,是提升学生核心语文素质的一个强有力的保证。

(三)反思阅读信息,迸发创新思维

群文阅读指的是学生要处理海量的阅读信息,在有价值的问题的指引下深入思索所获取的信息,进而构建自己的语言表达思维,自然而然地创作新颖的语言作品,从而真正地提升语文学习的核心能力,充分发挥群文阅读的优越性。

四、群文阅读的议题导向设计对接高阶思维的路径构建

(一)以议题为统整力量,发展系统性思维

议题的选择是群文阅读的关键,一个好的议题能够将多篇文本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解结构。议题应具有开放性和可议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他们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思考。

比如,在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中,有《宇宙的边疆》《动物游戏之谜》《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这三个课文,教师可以总结为“科学与科学家的奥秘”这一主题。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一定的任务,让他们注意课文中所要介绍的内容,接着在主题的引导下聚焦文学的深层次内容,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崇拜。群文阅读涉及多篇文本,每篇文本都有自己的主题和观点。通过整合这些文本的信息,学生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议题,形成系统性的思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信息筛选、归纳和整合,培养他们的系统性思维能力。

(二)联结多元文本,发展批判性思维

1.结合议题筛选阅读内容。

在群文阅读中,教师要根据教学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一个具有探讨价值的议题,这个议题应该是开放的,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和争议的。在确定议题后,教师需要选择与议题相关的多元文本,这些文本应该是多种类型的,如小说、散文、新闻报道等,以便于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议题。文本的选择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不同的观点和立场。多文本阅读需要大量的信息,教师要在课堂上进行趣味阅读,推荐好的图书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深入分析,用发展的、批判的眼光看待文本所体现的问题。

比如,在讲授《独立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国际歌》等一系列文本时,教师应该先提取它们之间的共同点,然后确定它们的不同点,设定“影响人类精神发展的宣言”这一主题。为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教师需要设计具有层次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应该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帮助他们从多个角度理解议题,如“这些文本共同体现了什么人类精神?你从中有什么反思?”等。问题设计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鼓励他们质疑和挑战文本中的观点。

2.以议题为标准进行文本组元。

议题是群文阅读的核心,对于文本组元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学生的群文阅读中起着核心的引领作用。议题是群文阅读的核心要素之一,规定了文本选择和组织的基础,使文本的组合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首先,通过以议题为标准进行文本组元,可以确保所选文本与教学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相符合,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其次,以议题为标准进行文本组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系统性思维,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议题,形成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学生在分析、比较、归纳和总结文本的过程中,能够发展批判性思维和系统性思维,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议题的教学目标。这一目标应聚焦于高阶思维的培养,包括分析、评价、创造等方面的能力;根据议题选择具有代表性、多样性、思想性的文本,这些文本应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促进高阶思维的发展;针对每个文本,设计具有探究性和思考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应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的深层含义,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在学生对文本进行独立探究的基础上,组织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倾听他人的观点,进行思想的碰撞和交锋。

3.以多元文本阅读强化议题理解。

当学生在问题引导下充分地感受到多元文本的含义之后,教师要设计相应的阅读练习来回应主题,让文章和议题之间建立一个双向的连接,加深学生对主题的理解,从而形成文本融合的良好状态,这是单个文本叠合阅读无法做到的。例如,教师可以设计“探讨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议题,选择几篇关于科技发展的文本,包括科技发展的趋势以及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等方面的文章或书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完成一份关于科技发展的研究报告,让学生深入了解科技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以及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具体影响;组织辩论会,让学生对科技发展的利弊进行辩论,进一步拓宽他们的思维视野,提升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維。

以多元文本阅读强化议题理解也可以采用其他的阅读方式,如对比阅读、整合阅读等。对比阅读是指选择多个与议题相关的文本,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发现不同文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更深入地理解议题,发现其中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在对比阅读时,教师需要选择多个具有代表性的文本,这些文本可以是同一主题的不同观点,也可以是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不同文本之间的异同点并分析其原因。整合阅读则是指将多个文本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阅读框架。这些文本可以是同一主题的不同方面,也可以是不同主题但具有内在联系的文本。学生可以在整合阅读中更全面地理解议题,把握其内在逻辑和结构。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文本组合,文本要具有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阅读框架,便于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发现不同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其更好地理解议题。

五、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阅读素养已经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素养之一。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和高阶思维,有助于提升他们的信息获取、处理和表达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打破传统的单篇阅读的局限,灵活使用群文阅读方式,让问题的引导作用得到更好发挥,让学生的思想素质得到真正优化,让语文核心素养真正落地。

猜你喜欢

高阶群文议题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有限图上高阶Yamabe型方程的非平凡解
高阶各向异性Cahn-Hilliard-Navier-Stokes系统的弱解
滚动轴承寿命高阶计算与应用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一类完整Coriolis力作用下的高阶非线性Schrödinger方程的推导
群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