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个“关注”,让美术作业亮起来

2024-04-01刘敏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以美育人关注作业设计

刘敏

【摘 要】美术作业是美术课程、评价、学习的一部分,是美术课程发挥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体验美、表现美、创作美的重要体现。如何在“双减”背景下,体现“减负不减质,提效更增质”的效果?美术作业设计应体现层次性、创意性、开放性、情境化,减轻学生负担,增强教学实效性,充分发挥学科特有的以美育人的作用,促进学生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的美术核心素养形成。

【关键词】美术教学 作业设计 以美育人

《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中提及 “创新作业类型方式”时强调: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在“双减”背景下,小学美术也要减负提质,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与探索的机会,教师要设计既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能提升学生美术素养的作业,以此落实“双减”政策,发挥美术学科的育人功能。

一、关注学生差异性,开展分层作业设计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者,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教学要关注学生“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我國传统教学也提倡“因材施教”。科学的分层作业设计,可以更好地增强美术教学的时效性,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也可以依据学情做出个别指导,让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升,增强自我效能感和培养成长型思维。

结合分层教学策略的要求,体现对个性差异的尊重,作业设计不仅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过程、方法和媒材等进行合理分层,贯穿始终,还要根据不同难度进行分层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常用“彩色作业单”体现作业难度的分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均能找到适宜的任务,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例如,在“变戏法的盒子”一课中可以根据教学过程进行作业分层(见表1),每一次分层都有难度的递增。学生在这样循序渐进的引导中先进行思维发散再进行思维整合,每一次作业既可以作为独立部分存在,也可以作为最后作业成果的一部分,既有独立探究,也有合作探究。

二、关注作品实用性,开展创意性作业设计

美术课程倡导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注重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通过教授学科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关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提高审美情趣,提升生活品质,形成美术核心素养。艺术新课标中针对美术学习任务也提出“艺术要装点我们的生活”,主要引导学生了解“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设计原理,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设计服务于生活并改善我们的生活”。因此,美术作业的设计要让学生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例如,教学“剪纸”一课时,笔者在第一课时让学生进行剪团花的练习,欣赏并了解剪纸符号的寓意,学习基本的阴刻、阳刻的技法,再尝试剪一个团花。在此基础上,笔者又拓展了第二课时,让学生以当年生肖为主题进行剪纸,并将有寓意的剪纸符号应用到生肖中,最后将这张生肖剪纸贴在红包上进行DIY红包设计。这样巧妙的设计将剪纸和红包结合起来,增强了剪纸的实用性,美化了红包的外观,创意十足,学生积极参与这款限量版的红包制作。

三、关注学生批判性思维,开展开放性作业设计

批判性思维被看作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依托。艺术无定论,强调多元化,所以艺术学科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效途径,批判性思维的美术教学课堂,是以开放性的学习氛围为根基。因此,作业设计也要尽可能开放,贴合学生的兴趣点和最近的发展区,引导学生用批判性的思维和眼光去审视学习、反思问题,如此课堂才能共生、共建、共长,才能提升教学效果。

在教学“干干家务活”一课时,笔者将本课设计为单元课程,在第一课时设计的作业是让学生写生、临摹现实中的劳动工具。第二课时笔者和学生共同探讨现在使用的劳动工具的利弊,讨论现代化的劳动工具是否会替代传统的劳动工具,思考:什么样的劳动工具最受欢迎,以及如何才能设计出适合不同人群的劳动工具?在一连串的问题中,学生的思路打开,他们各抒己见,从外观、功能、实用性、价格、环保、适合人群等方面探讨该如何设计劳动工具。学生设计出了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劳动工具草图,有的学生设计了海绵宝宝、卡通人物造型的洗衣机,有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了足球样式和具有海洋元素的扫地机器人,有的学生设计了具有动物元素的清扫工具、海星样式的擦窗机器人、多功能吸尘器,还有的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历史人物元素应用于设计主题性劳动工具。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教师也进行了过程性评价,促进同伴之间的学习。在这样的思维碰撞中,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关注学科融合,开展多样性作业设计

美术学科提出了“学科融合”的新理念,不同学科、艺术形式的融合,都意味着突破原有思维的局限性。探究文学、语言多门学科的融合,从艺术综合的角度拓展学科内容,寻找艺术共性的规律,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以培养学生艺术综合能力,这也为高质量的美术作业设计树立了风向标。

例如,在教学“风”一课时,在前面两次分层作业后,学生掌握了用变形、错位的方法表现风。在第三次作业中,笔者设计了三种不同作业,由小组随机抽取,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作业内容设计了三个情境:情境一是结合本课伊始的情境导入古诗《风》,为该诗配一幅画;情境二是任选一个季节表现有风的画面,生动表现出不同大小的风,画面内容自定,这样的作业也给予学生较大的发挥空间,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探究美术与身边自然环境的问题;情境三是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童话故事《三只小猪》,围绕“风来了”进行改编。作业形式有平面和立体两种,平面作业提供了彩色卡纸用线描表现,本节课上色不是重点,所以这样的设计也大大减轻了学生当堂课完成作业的压力;立体作业是用剪贴的方式,先剪出龙卷风,再将情景粘贴上去,学生对这类作业形式也十分感兴趣。可以以个人或合作的方式完成作业,大大提高了作业的完成效率。这样的作业设计将美术与自然、古诗、故事融合,可以更富有创意地解决问题,学生呈现的作品不再千篇一律。

五、关注校园文化,开展特色作业设计

在作业设计中,要充分发掘和利用校园资源,这样既能将美术知识与学生身边的资源融合起来,也能体现美术与本土资源的联系,让他们产生共鸣,提高创造力。

例如,在“送你一个书签”一课中,笔者以校园的桂花为题材,让学生通过写生创作桂花并设计一枚书签,还将代表学校的卡通吉祥物元素加入书签中。这样,既解决了学生在创作书签时不知道画什么的难题,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加凸显作业的质量、主题性和创造性。

此外,作業设计也要贴近学校的校本特色,学校美术校本以陶泥为主题,在“动物装饰画”作业设计中,笔者改变以往单纯绘画的方式,让学生尝试用陶泥作为媒材来创作,学生运用压、揉、捏、搓、挖、刻等方法创作。学生在玩中学,在动手实践中释放天性,享受美术学习的乐趣。创作的作品以版浮雕的形式呈现,学生很有成就感。

六、关注媒材选择,开展个性化作业设计

美术作业以视觉呈现为主,因此在设计作业时也要考虑不同媒材呈现的形式和效果。媒材的选择既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也要便于操作,呈现的效果要丰富。选择合适的媒材有时候也能降低作业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掘他们的创造力。

在“装饰瓶”一课中,笔者让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装饰材料,他们分别带来了超轻黏土、纸线绳、水粉、火器印章、胶带纸、贴画、五谷杂粮等。因为每个学生的喜好和擅长不同,因此笔者根据他们所带的材料分类进行指导,引导他们探究不同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可塑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创作,发挥所长,分享材料和新的装饰方法,高效高质量地完成了作业,通过动手实践实现不同的艺术创想,增强了环保意识。(部分学生作品如图1)

美术作业不仅是学生学习成果的静态展示,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批判性、成长型思维的助推器。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不断探索高效的教学和作业设计,努力践行新课标标准下美术作业设计的要求,让作业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深度融合;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支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作业连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并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运用;让学生结合自己对美的理解进行自由的艺术化表达,让美术作品更具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陈聪.浅谈小学美术分层教学的几点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6(18).

[2]许美美.“ 双减 ” 背景下小学美术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以湘美版小学美术教材为例 [J].新课程评论,2022(10).

[3]徐郁燕.差异视角下小学美术作业设计的策略分析 [J] .教育界,2023(8).

猜你喜欢

以美育人关注作业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基于以美育人的学校社团文化建设
奥朗德“关注”锦江增持雅高
职业技术学院之音乐教学
美国宗教自由报告“关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