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优化探讨
2024-03-31韩红菲
韩红菲
摘要:基于新课标的要求,高中地理教师在开展基础性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遵循联系实际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多角度进行课程设计,以优化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强化课堂互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以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以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教学问题启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以引入生活元素丰富学生的学习感受。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课标;导入;互动;社会实践;合作学习;生活元素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05-0117-04
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法,力求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的统一,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成长需求[1]。这就要求教师认真总结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听取来自同行、学生及学生家长的反馈,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教情、学情调整地理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分析地理知识,实现自身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新课标背景下优化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意义
1.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
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方法优化时,会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知能力等具体学情进行教学设计,使其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这样,学生在全身心地探索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可对地理知识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知,获得地理思维以及探究能力的提升。
2.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会认真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探究方向,然后以此为依据优化教学方式,设计教学方案,深化学生对自然地理知识以及人文地理知识的认知,积极提升学生的深度思考能力。当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后,教师可继续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地理知识储备,进行新旧知识的有效整合,构建更加完善的高中地理知识体系。
3.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
基于新课标的背景,教师可准确把握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科学选择地理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地理实践活动,以此强化学生的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观念,提升学生在地理学科方面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使学生形成适应现在和未来学习、工作、生活需要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以及价值判断能力等[2]。
二、新课标背景下优化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原则
1.联系实际原则
地理知识与生活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教师在进行教学方法优化时,应遵循联系实际的原则,将生活要素融入地理知识讲授中,让学生从生活化的角度对地理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另外,高中地理知识中也蕴含丰富的生活常识,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经验就具体教学问题进行讨论,使学生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体系的完善。而当学生掌握丰富的地理知识,逐渐形成正确的资源利用意识以及环境保护意识后,也会应用于日常生活实践中,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2.因材施教原则
基于新课标的高中地理教学方法优化应秉承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给予针对性引导,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同时,根据高中生的认知能力发展情况、知识掌握情况,教师应改变原有的知识讲授模式,减少课堂干预,给学生预留充足的自主探索时间、空间,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探索性学习中实现知识迁移能力及应用能力的逐步提升[3]。
三、新课标背景下优化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策略
1.优化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于新课标的要求,高中地理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方法设计时,应将教学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上,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并获得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课前导入对教学质量有积极提升作用,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在课堂导入环节运用信息技术将文字表述的内容以图片、音视频的方式直观呈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进行深度思考以及深度探究[4]。例如,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的“地球的宇宙环境”主要是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理解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结构。为使学生获得更为直观的学习体验,教师可在课前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展示各星体在宇宙中的形态以及位置的视频,引导学生寻找“地球”的位置,并说一说地球具有哪些特征,以强化学生对相关地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活潑、生动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会对地球以及宇宙方面的知识产生更浓厚的探索兴趣,加强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教师可将趣味教学法引入课堂导入环节,在观看完课前导入视频后,引导学生思考“是否存在外星人”的话题,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一直以来,“外星人”都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话题,将“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内容与趣味性话题进行有效结合,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认识到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是太阳系行星中唯一有高级智慧生命的星球[5]。
2.加强课堂互动,丰富学生体验
受“应试教育”观念影响,部分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以单纯的知识讲授以及信息输出为主,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无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进行深度思考。基于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应积极优化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手段,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互动,同时为师生、生生互动创造机会,使学生在相互交流沟通中优化思维方式,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感,实现课堂学习目标。以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的“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为例,地球上的阳光、水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为此,教师可结合实际生活带领学生深入探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首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太阳为地球提供的能量,让学生自主探究“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以及对地球环境、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等地理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围绕“太阳对地球会产生哪些影响”进行自由讨论[6]。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在讨论中达成共识,即“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太阳,阳光是生物生长必不可少的要素”。当学生完成讨论后,教师要将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认真分析及整理,帮助学生梳理思路,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可见,积极的互动氛围可保障教学活动有序、高质量开展,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在进行课堂教学方法优化时,要注重维护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构建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更愿意参与学习活动,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自身能力、素养的提升[7]。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较大,为此,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与照顾,使其愿意敞开心扉与教师进行交流。这样,在良好的师生、生生互动中,学生会逐渐放下对教师畏惧的心理,积极与教师、同学进行头脑风暴,实现学习效率的逐步提升。
3.营造宽松学习环境,注重社会实践
高中地理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社会性特点,其教学内容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紧密关联。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地理教学内容以实践的方式综合思考身边的环境状态以及资源分布情况,从而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获得自身地理素养的提升。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实践探索的学习方式可使学生收获应用知识的快乐,深刻了解自然资源以及人类生存环境的实际情况,意识到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性。以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的“气象与水文灾害”为例,本课以环境作为探究主题,意在引导学生掌握更多有关自然灾害的地理知识,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以及节约资源意识。在单一的知识讲授教学模式下,学生对自然灾害的认知停留在表象,对灾害的形成、危害以及如何防治也缺乏全面、正确认识。为此,教师可基于新课标的要求优化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动手能力发展情况设计具体教学方案,组织学生自行搜集新闻中关于不同地区自然灾害的成因介绍,并将其造成的危害以幻灯片的方式呈现出来,然后基于学生整合的学习资源进行深度讲授,带领学生探究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以及防治措施[8]。在丰富有趣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可形成更为直观的感受,对知识的掌握也更加扎实。
4.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要想使学生深度掌握高中地理知识,教师就要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获得学习效率以及学习质量的同步提升。以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的“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为例,本节课需要学生掌握较多的示意图。为此,教师可首先借助多媒体将静态的示意图以动态的方式生动呈现,让学生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以及大气的运动过程,然后向学生解释大气受热的原理以及保温原理,使学生对大气的重要性形成清晰认知[9]。在完成示意图讲授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绘制示意图,让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复习、巩固知识,在提升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再如,在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的“防灾减灾”教学中,教师可在课前以微课的形式呈现“气象与水文灾害”“地质灾害”的内容,鼓励学生自学,并将自己不懂的问题列出来,回到课堂上求助同学或教师加以解决,以此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人们关注最多的话题之一,人类的过度开发以及资源消耗导致自然灾害频发并对人类活动产生重要影响,为此,教师可结合“防灾减灾”这节内容,以“地震、海啸、火山喷发、冰川融化”等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让学生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问题,了解自然灾害形成的原因,并进行自我反思,以此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发展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10]。
5.组织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基于新课标的要求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引入课堂,促使学生在合作探索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获得自身核心素养的显著提升。为此,教师要根据一定标准将全班学生科学分组,然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思考、探究地理知识。以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的“土壤”教学为例,不同地区的土壤有一定差异性,这也使得各地出现别具特色的植被。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小组探究的方式分析土壤的特点,土壤对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人类活动与土壤之间的关系等。首先,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作用示意图”,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土壤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土壤形成的条件、过程”等话题,并结合植被与土壤相适应的案例进行细致分析、讨论,从而集小组成员的智慧更好地掌握“土壤对人类社会的影响”[11]。当学生完成讨论后,教师可让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小组总结发言,并将各个小组的观点写在黑板上,然后带领学生阅读教材,根据教学内容逐一分析各小组的观点,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完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扎实掌握地理知识,并实现人文素养的提升。
6.设计教学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
高中生已經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开展新课程讲授时,可将教学重心放在学习方法指导上,以设计教学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形成个性化的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方法,为深入学习地理知识奠定知识、能力基础[12]。在设计教学问题时,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具体学情,遵循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原则,使教学问题有难度、有梯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成长需求。这样,学生就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不同难度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究,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身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实现对知识的透彻理解。以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的“地貌的观察”教学为例,地貌是高中地理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展示不同地貌的形态,让学生获得直观感受,然后组织学生思考“喀斯特峰丛山地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喀斯特峰丛山地石漠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喀斯特峰丛山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原因”“如何缓解人地矛盾的尖锐问题,提升我国西南喀斯特峰丛山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学生要深入了解喀斯特峰丛山地的实际情况,在丰富知识积累的同时,实现深度思考能力的提升。
7.引入生活元素,丰富学生的学习感受
高中地理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时,可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引入趣味化的生活元素,即以生活化的知识来解读地理现象,使学生获得新奇的学习体验[13]。以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的“海水的运动”教学为例,本节课需要学生了解气压带与风带的知识,掌握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人们在海边冲浪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深入思考“海浪形成的要素”以及“冲浪的时机与海水运动之间存在什么关系”“什么时候更适合冲浪”,即让学生从生活视角来掌握海水运动的知识。这样,学生就会结合已掌握的海水运动知识以及自己参与过的冲浪活动进行思考,在形成与发展自身地理实践能力的基础上,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
四、結语
综上所述,基于新课标的要求,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联系实际”“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积极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在确保学生高品质地输入地理知识的基础上,获得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以及地理实践能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兴趣爱好以及学习需求、发展需求,以优化课堂导入、加强课堂互动、营造宽松学习环境、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组织合作学习、设计教学问题、引入生活元素等策略,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使其实现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钱慧琳.生本视角下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21,(26):102-103.
[2]黄晨.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研究[J].黑河教育,2021,(06):34-35.
[3]朱伟.微探高中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与培养[J].中学政史地,2021,(10):36-37.
[4]林要.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杂谈[J].中学教学参考,2020,(31):83-85.36-37.
[5]尹海匣,殷官标.基于“新建构主义”理论的高中地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以“地球的宇宙环境”教学为例[J].地理教学,2021,(08):17-20.
[6]庄高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地理教学效率———以《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为例[J].中学政史地,2018,(05):65-66.
[7]苏静静.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探讨[J].广西教育,2021,(14):66-67.
[8]陈爱华.新课标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五)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第四节“中国的气象灾害”教学设计[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1,(Z1):82-84.
[9]许京锋.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地理观测、考察及实验———以“大气受热过程”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22):49.
[10]黄金莹.问题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有效思维课堂中的应用———以《区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一课为例[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0, 34(04):262-264.
[11]夏玲.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探索[J].成才之路,2020,(12):74-75.
[12]邱虎.培养学生学习力提升学生地理素养———核心素养背景下地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力[J].中学课程辅导,2020,(15):100-101.
[13]陈咸宝.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安徽教育科研,2022,(05):24-25.
Exploration ofthe Optimization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Method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Han Hongfei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Jilin Province,Siping 13600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senior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teachers should not only carry out basic teaching work, but also actively cultivate students subject core competence. In specific teaching practice, teachers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s of connecting with reality and teaching according to individual needs, and design courses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to optimize classroom introduction and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strengthen classroom interaction and enrich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 stimulate students exploration interest through social practice activities, develop students self-learning ability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various teaching methods,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through cooperative learning, inspire students deep thinking through teaching problems, and introduce life elements to enrich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
Key words: senior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import; Interaction; social practice; collaborative learning;lifeel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