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启发式教学在中医科辨证施护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
2024-03-27郑玉霞
郑玉霞 王 元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辽宁 沈阳 110001)
近年来,在中医药振兴的背景下,中医在人民群众健康服务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健康中国”中重要的内容[1,2]。辨证施护是中医最为重要的核心能力[3],提高辨证施护能力,培养符合临床需求的中医人才,是目前中医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有效实施中医护理的保障[4,5]。辨证施护具体是指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望、闻、问、切全面收集患者的疾病相关信息[6],从而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以了解疾病证候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7]。但是,有研究[8]显示,多数护理人员缺乏中医理论知识、中医辨证施护能力。因此培养中医科人员的辨证施护能力显得十分重要。互动启发式教学是强调学生、教师、环境、材料之间相互关系的教学方式[9],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立足于学生的需求,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学生的思维,并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改变传统教学中的教师主导地位;通过塑造平等交流的课堂氛围,避免枯燥的教学方法;通过“启发-提问-引导”式教学,在互动中促进学生掌握中医知识、提高临床技能[10,11]。本研究旨在探讨互动启发式教学在中医科辨证施护能力培养中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3 所医院中医科护士45 名,均为女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22 名,观察组23 名。对照组年龄27~41 岁,平均年龄(32.65±3.81)岁;17 名本科生,5 名大专生;4 名护士,13 名护师,4 名主管护师,1 名副主任护师。观察组年龄26~44 岁,平均年龄(35.81±3.50)岁;18 名本科生,5 名大专生;5 名护士,13 名护师,3 名主管护师,2 名副主任护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1)中医科在职护士;(2)中医科工作3年以上;(3)在校期间未学习过中医课程;(4)知情同意,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1)调查期间未在岗;(2)外院进修护士。剔除标准:调查期间退出研究者。
1.3 研究方法
1.3.1 培训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具体为采用PPT理论授课和实践课,每周各1次,每月4次,共计培训2 个月;培训内容为中医基本理论、辨证施护原则、辨证施护方法、常用中医护理技术等。
观察组采用互动启发式教学。具体为:(1)组建培训小组:成立由3 名中医科主管护师、2 名副主任护师、1 名主任中医师组成的培训小组,小组副主任护师负责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主管护师负责培训计划的实施,主任中医师负责对培训内容进行监督、指导。(2)情景互动:培训时,教师通过案例、视频等方式,帮助受训者认识疾病和中医理论。(3)问答式互动:培训前,教师针对培训内容提出问题,受训者查阅相关资料。培训中受训者带着问题听讲,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4)示范操作:在理论培训后,将下节课的内容安排为示范操作课;教师根据上节理论课的内容进行实践示范操作,培养受训者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增强受训者的实践能力。(5)分组互动讨论:授课结束后,教师总结本次课程主题,并提出针对主题的案例;受训者自由分组,讨论案例解决方法和答案,时间为15 min;讨论结束后,小组中1 人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归纳总结。(6)案例互动:选择与培训内容相关的案例,请受训者提供解决方案。(7)多维思辨互动:培训教师将中医理论和解决问题的经验教授给受训者,受训者针对案例互动环节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修正、完善,并在所有受训者中进行讨论,获得最优答案。
1.3.2 评价方法
1.3.2.1 中医护理能力在文献[12]的基础上,编制中医护理能力问卷。该问卷包含中医护理知识、中医护理技术、中医康复护理临床实践3 个维度,共计30 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从“很差”到“很好”分别计1~5分,得分越高表示其中医护理能力越高。预调查显示,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24。
1.3.2.2 辨证施护能力在梁萍[13]编制的辨证施护能力评价量表的基础上,自制辨证施护能力评价量表。该量表包含四诊掌握程度、辨证施护方法掌握程度、辨证施护技能、辨证施护兴趣4 个维度,共计20 个条目,总分范围20~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辨证施护能力越好。预调查显示,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13。
1.3.2.3 考核成绩培训结束后,组织受训者开展中医辨证施护理论和实践技能考核,二者满分均为50分,得分越高表示中医辨证施护综合能力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士培训前后中医护理能力得分比较培训后,两组的中医护理能力得分均较培训前有所提高,且观察组的中医护理能力得分为(105.26±3.64)分,高于对照组的(92.37±4.0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中医科护士培训前后中医护理能力得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中医科护士培训前后中医护理能力得分比较(± s,分)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人数22 23培训前86.06±3.25 88.38±2.75 1.034 0.066培训后92.37±4.08 105.26±3.64 2.068 0.036 t值2.627 3.018 P值0.020<0.001
2.2 两组护士培训前后辨证施护能力比较培训后,两组的辨证施护能力得分均较培训前有所提高,且观察组的辨证施护能力得分为(79.37±2.52)分,高于对照组的(72.06±2.7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中医科护士干预前后辨证施护能力得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中医科护士干预前后辨证施护能力得分比较(± s,分)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人数22 23干预前62.37±3.15 60.82±2.72 1.352 0.053干预后72.06±2.71 79.37±2.52 2.317 0.029 t值2.865 4.462 P值0.014<0.001
2.3 两组护士培训后考核成绩比较培训后,观察组的辨证施护理论得分、实践技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中医科护士干预后考核成绩比较(± s,分)
表3 两组中医科护士干预后考核成绩比较(± s,分)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人数22 23辨证施护理论73.28±3.52 79.40±2.75 6.480 0辨证施护实践技能80.37±3.92 85.64±2.72 5.218 0
3 讨论
随着中医的发展,中医科患者的需求逐渐增多,对中医科工作人员的期望也逐渐增高。作为中医重要内容之一,医务工作者辨证施护能力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提升中医科工作人员的辨证施护能力十分必要。但是传统的临床教学手段枯燥、中医知识复杂难懂,故寻求有效的教育方式在中医辨证施护培训中非常关键。
本研究结果显示,培训后,观察组的考核成绩、中医护理能力和辨证施护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互动启发式教学方式通过带教教师与受训者的情景互动、问答式互动、示范操作、分组互动讨论等环节,使受训者能够主动、积极参与培训,改变了传统带教培训的教学理念和形式,转变了教学中教师为主导的现状,使受训者在培训前就初步了解所学知识,在培训中心主动参与、主动学习和思考,提高了学习效率,使受训者在培训中逐步加强其中医辨证意识和辨证施护能力等。而带教老师也需在培训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中医辨证施护知识,才能更好地应对受训者提出的各种问题,让受训者充分掌握中医辨证施护要点,从而提高其辨证施护能力和考核成绩。此外,互动式教学的方式增加了受训者与带教老师之间的互动,增加了受训者对中医辨证施护的了解程度,这是互动启发式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互动启发式教学通过各环节解决了受训者被动接受知识的问题,优化了教学过程,使传统的单向灌输知识转变为互动交流,充分调动了受训者的主动性,使其参与程度增加,帮助受训者挖掘潜能,促进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最终实现对中医知识和辨证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临床教学是医护人员毕业后提高专业知识的重要过程,为医护人员的护理能力提高奠定了基础。基于互动启发式教学的中医辨证施护能力培养,以互动为主要方式,避免了传统教学中带教师资单方面传输知识的问题,提高了受训者主动思考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对中医知识、辨证施护能力的培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