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引领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的优化策略

2024-03-26曹艳玲

求知导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道德与法治新课标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新课标引领下开展情境教学活动,既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增强其自主学习的意识,还能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其深度理解知识和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科综合素养。为了使情境教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优化教学情境视角出发,阐述通过设计影视情境、案例情境、思辨情境、分层情境、生活情境、演绎情境等多元化教学情境,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质量,达成新课标要求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

作者简介:曹艳玲(1978—),女,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汴塘镇新集初级中学。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初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课程之一,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更加注重课程的教学质量,结合新课标要求科学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和学科综合素养。教师若想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模式,遵循生本理念,开展丰富多样的情境化授课活动,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以此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满足他们的个性化认知需求,提高其学科综合能力与素养。

一、情境教学概述

情境教学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授课内容创设特定的情境,结合实际学情对学生进行情境暗示,引导他们深入体会情境中的思想观念和情感意识,使其深刻理解所学内容,同时,提高其学科综合能力与素养。情境教学没有时间限制,也没有模式限制,教师可以根据授课需求调整情境出现的时间,合理设计情境呈现的方式,比如,设计课前动态情境、课堂互动情境等。另外,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灵活的教学情境,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提高其主动学习的兴趣,借此改善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情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价值

道德与法治教师结合多种元素构建多样化情境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在沉浸式的情境体验过程中对学科知识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激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自主探究的意识,使其更加自觉地参与到情境学习活动中,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另外,教师可以将学科核心素养要素巧妙融入生动的教学情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念意识、高尚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他们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更好地达成新课标教学要求,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

三、新课标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

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动态教学情境,如影视情境、案例情境等,借助生动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对相关知识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其自主探知的热情,使其在动态情境探知过程中树立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1.创设影视情境

纪录片是把现实生活作为创作素材,用艺术手段对真实事件、真实现象、真实故事等进行加工和处理,从而呈现生活本质,并用事实引发人们深度思考的一种电影或电视艺术表现形式。纪录片不仅可以客观阐释现实,展现真实世界,还能引发人们深入思考,使人们获得更多真理。对此,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利用纪录片这类影视资源开展情境探知活动,借助生动的画面信息调动学生主动探知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结合单元知识对纪录片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使其更加深刻地认知学科知识,从而提升他们自主学习的效果[1]。

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的教学为例,教师需要让学生感知生命的独特性,使其发现并明白生命的意义。对此,教师可以利用《人生果实》《人类星球》《奇迹之地》等纪录片的相关片段开展动态情境授课活动。例如,学生在观看《奇迹之地》第二季第三集《逆境生存》之后,教师需要引导他们结合视频内容进行深入思考,比如:人为什么而活?在人生历程中人们应该追求什么?人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学生通过分析上述问题,能够明白生命的真谛是承担应尽的责任,实现自我价值。教师构建影视情境,开展情境感悟活动,能够有效增强学生自主探知的动力,提升其情境感悟的能力。

2.创设真实的案例情境

新闻是记录社会事件、展现真实信息、反映时代特征,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途径进行传播的一类消息或资讯。道德与法治教师若想让学生加深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拉近知识与现实的距离,可以利用真实的案例开展动态情境教学,让学生从现实角度出发,思考学科知识的内涵,从而提升课程学习的质量。另外,教师可以借助热点新闻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效率[2]。

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探问生命”的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脆弱,增强其珍爱生命的意识,对生命产生敬畏之心,教师可以利用与生命有关的新闻事件开展情境感知活动。例如,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火灾救援、溺水救援等新闻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在真实事件中直观地感受生命的脆弱,体会生命的珍贵,从而增强对生命的爱护与珍惜之情。另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生命伟大”的视角出发,分析新闻中的被救者,感受他们身上顽强的意志力和强烈的求生信念,从而对生命产生敬畏之情。教师创设真实的案例情境,既可以拉近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更加了解生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能借此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動力。

(二)围绕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提高学生深度学习能力

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当前实际学情,结合授课目标,围绕教学内容,创设符合学生学习能力,满足其求知需求的情境,如思辨情境、分层情境等。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情境内容进行多角度思考,从而提升其思维能力和深度学习的水平。

1.创设思辨情境

根据新课标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提升其深度学习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结合授课内容创设思辨情境,利用问题引发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辩证思考,使其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分析与研究,从而提高学生思辨学习的质量。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思辨情境启发学生的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等多种高阶思维,进而更好地提升深度学习效果。

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揭开情绪的面纱”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提出下列思辨问题,如:情绪的种类分为哪些?其中哪些是正面情绪,哪些是负面情绪?影响人们情绪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哪些情绪会对人们产生正面影响?哪些情绪会对人们产生负面影响?在当前阶段,学生如何克服青春期的负面情绪?对于上述问题,学生需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通过联想、批判、辩证,结合以往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从而更加客观地认识到青春期的情绪变化,找到正确应对负面情绪的方法。教师设计思辨情境,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提升其深度学习水平。

2.创设分层情境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降低学困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难度,同时,提高学优生学习拓展知识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遵循以生为本原则,创设层次化教学情境,开展多层次授课活动。在此项活动中,教师需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结合他们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围绕单元知识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情境任务,让各层级学生通过完成相应的任务,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个人的综合学习能力[3]。

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中的“合理利用网络”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结合单元知识设计层次化情境任务。例如,针对基础层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创设“网络多元信息”情境,鼓励他们自行辨别、理性讨论各类信息,筛除其中的不良信息,提高信息辨别能力。对于中等层级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网络规则”情境,引导这部分学生探讨情境案例内容,分析案例人物违反了哪些法律法规,侵犯了他人的哪些权益,同时,引导学生总结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增强学生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意识。针对较高层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创设“传播正能量”情境,在此情境中,学生需要把正能量事件或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改编成简短的信息,通过网络进行传播,为建设和谐积极的网络环境贡献力量,同时,提高建言献策和传播文化的能力。教师开展多层次情境教学活动,既可以满足各层级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又能降低学困生的学习负担,提升学优生的学习自信心,进而改善情境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与综合素养。

(三)融合现实生活创设情境,提升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在新课标要求下,道德与法治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还要提升他们承担社会责任的勇气,提高其运用学科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此,教师可以借助各类现实资源,创设多种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提高其自主实践的能力。

1.创设公共参与情境

在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社会资源创设公共参与情境,让学生真正投入现实社会中,使其在具体事件中感受学科知识的意义,体会学科技能的作用。另外,教师可以借助现实情境培养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使其在实践体验活动中,形成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参与意识,同时,增强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4]。

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中的“共圆中国梦”的教学为例,教师若想帮助学生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意识,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可以利用博物馆、展览馆、社区等社会资源创设公共参与情境,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例如,教师可以与博物馆或科技馆联合开展讲解员志愿者活动,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社会实践情境,让他们了解各类科普场馆中的具体事物,如博物馆中各历史朝代的文物、文献;科技馆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人脸识别技术等。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规范的语言向他人介绍相关信息,这样学生才能够在讲解过程中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或中国科技发展的认识,并产生较强的民族自豪感,形成强烈的家国情怀,从而真正明白“共圆中国梦”的意义,提高文化认同感。

2.创设角色扮演情境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作用,提高他们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可以融合现实资源,模仿现实场景,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融入角色中,使其从所扮演人物的角度出发,表述人物观点,发表对事件或问题的看法。这样一方面可以拉近学生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增强他们对真实生活的体验感;另一方面能够带领学生学习学科理论知识或培养实际应用能力,从而达到学用结合的效果[5]。

以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中的“多彩的职业”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结合当前社会的各种职业,围绕职业选择与规划创设角色扮演情境,让学生在角色演绎过程中加深对各职业特点、要求的了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升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勇气,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例如,教师先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让每组抽选一个职业,根据职业特点和入职条件设计面试问题。然后,各组学生需要扮演面试者和应聘者进行互动问答。比如:从事建筑设计师职业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建筑设计师应当具备哪些特点?从事同声传译职业应当具备哪些技能?同声传译的职业精神是什么?在角色扮演情境中解答此类问题,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各种职业的认识,还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念和良好的敬业精神,为以后的择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若想让课程教学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合理优化教学手段,采用情境教学法开展授课活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多元情境中自主探索知识、自行运用知识,在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同时,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杜忠新.初中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2(28):79.

赵萍.情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2022(25):74-76.

郝春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有效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探析[J].现代教学,2022(8):51-54.

强登峰.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读写算,2022(10):64-66.

郑文珠.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情境创设[J].新课程研究,2022(10):53-55.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道德与法治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