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质量和水平的实践与探索

2024-03-24刘丽杰

当代音乐 2024年3期
关键词:声乐演唱研究生教育国际化

刘丽杰

[摘 要] 新时期,在教育国际化、世界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国家对提高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质量和水平的建设越来越重视。可以说,研究生教育是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环节,更肩负着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建设国家等重要使命。在这样的形势下,厘清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质量提高的意义,理性认识当前高校研究生教育培养等问题,提出科学有效的实施路径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声乐演唱

[中图分类号] J6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233(2024)03-0004-03

“当前发展正处于人类历史变迁的拐点处——工业文明的十字路口,世界正步入第三次工业革命。”事实上,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早已向人们展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智能、开放、多元、创新、国际是未来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了“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性,面对新时代的新挑战,培养国际化、高水平人才的使命更为紧迫。以声乐演唱专业研究生研究角度为切入点,从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学习模式探索、研究生课程安排、国内外交流学习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厘清当前存在的问题同时,探究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在国际、国内的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新形势背景下,为培养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艺术类人才探索可行性方案[1]。

一、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培养的意义

当今时代是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时代,研究生作为支撑国家发展的高端人才,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同时也是推动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核心力量。2020年9月,教育部、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其中指出“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应对全球人才竞争的基本布局。”可以说,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是提高未来国家参与全球化竞争现实性的发展意义。

(一)应对全球竞争储备人才

自改革开放以来,研究生教育为我国提供了大量高水平人才,这些人才是当今国内各个领域得以飞速发展的核心动力,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中流砥柱。近几年,综合国力日渐成为考验国家实力的关键性因素,要在当前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人才是核心。党的二十大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新时期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面,在这样的背景下,培养高水平人才的研究生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无论是服務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抑或是促进国家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非凡的意义[2]。

(二)新科技革命中赢得主动权

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是急需高质量、高层次、高水平的国际化人才的时代。在这样的新局势中,理性看待研究生教育的成长与不足会发现与发达国家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以声乐演唱人才培养为例,相比于西方国家,在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中从师资队伍的建设、学习模式的创新、国内外交流学习情况方面仍存在着显著的差距。高校在吸引外来人才交流方面更是缺乏竞争力,很多高校难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开拓意识,无法培养适应时代发展、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而这一系列问题将会导致与其他发达国家人才竞争中处于被动位置,只有在国家的发展中把握住人才,才能把握住未来。因此,高校研究生教育既要“走出去”也要“请进来”,在肯定进步的同时,充分认识存在的问题,以多元、包容、开放、创新的态度面对新理念、新事物,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把握住更多的机会。

二、声乐演唱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培养现状

尽管当前国内各高校已经意识到研究生国际化培养的重要性,但在具体实践中依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声乐演唱专业研究生培养需要确立研究生国际化教育观,并且能够在这种教育观下形成国际化的教学模式。伴随国际化教育政策推进迅速,在具体课程实践中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具备一定的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理念,但国内外交流学习不足、研究生招生考试选拔制度的约束等等,这一系列问题导致尽管认识到研究生国际化教育培养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情况中却难以培养出适应当前形势的高质量人才[3]。

(一)缺少国际化教学模式

教育观念的国际化是高校开展研究生国际化教育的前提,是保障人才国际化发展的基础。当前,音乐专业院校对声乐演唱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已经确立了国际化教育观,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在教学模式上或多或少的缺乏与时俱进、敢于创新的改革魄力。从具体的研究生教学模式来看,第一,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过于依赖教师。从歌唱作品选择、作品练习、作品处理等方面缺乏个人主观能动性,学生缺少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精神,在声乐课堂中缺乏主体意识;第二,授课形式单一。研究生国际化教学口号喊得响亮,实质上并没有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依然以“教师教、学生学”为主要形式,不同专业、不同院校之间交流互动不足,尤其是与国际一流音乐院校声乐专业的交流互动、比赛观摩一定程度上存在欠缺,这样的研究生育人模式不能适应当前的人才培养需要。仅仅有国际化教育观念是远远不够的,切实地将观念融入教学中,在实践训练中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多听、多看、多交流。

(二)课程设置存在差距

当前,国内很多高校设立了外事办、国际交流处、留学生交流办公室等,力图保障学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高效率、高质量发展。从实际情况看,尽管艺术高校各尽其能,每学期都会邀请来自海内外优秀的学者、歌唱家进行交流学习、教学、表演,聘请外籍教师进行声乐教学指导。但与研究生教育国际化、高质量培养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第一,政策推进迅速,在具体实施中课程设置却存在一定差距。每学期仅仅几天的交流活动是有限的,各类唱法的外籍教师极其有限,过多的同质性音乐会、音乐讲座使得学生很难真正打开眼界。第二,过于强调歌唱技巧的训练,忽视艺术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研究生层次缺乏一定的人文素养,对于声乐演唱艺术认知浅薄。声乐演唱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绝不能短视地认为只是培养高技巧的“匠人”,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音乐艺术作为提升人们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其重要的价值在于以诗性流动的旋律感染、净化人的内在精神世界,而缺乏人文素养、审美素养的研究生人才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总而言之,当前艺术类高校声乐专业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质量普遍存在着政策与实际实施不符的情况,课程设置存在不合理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困囿研究生教育发展。

(三)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资源不足

改革开放几十年,国内高校已然认识到了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性,所谓国际化教育是包含教师国际化、学生国际化、课程国际化、教学方法国际化、学科建设国际化、学生实践场所国际化等多方面的国际化。尽管当前高校教育者具备一定国际化教育理念,但在具体实施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第一,导师资源国际化发展不足。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质量的提高很重要的方面是加强交流学习,尽管相比于过去当前高校在交流互动学习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依然远远不够。从声乐演唱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来看,缺少外教导师的指导。美声唱法作为舶来品我们更需要在夯实自身的同时,不断向外取经学习,时刻吸收最科学、最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与歌唱技法,但从当前国内各大声乐歌剧系外教引进情况来看,距离国际化水准还远远不够。第二,国际留学生招生严重不足。留学生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尺,更是评估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口碑的关键。留学生招生情况不乐观一方面是师资力量不足,另一方面学校在国际化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教学实践上还无法与发达国家艺术院校比肩,无论是师资还是教学,缺少吸引人才的亮点。第三,学生缺少国际化交流的实践场所。研究生教育实践的开放度不够,使得声乐演唱专业的研究生缺少国际化实践的场所,国内在读声乐研究生出国演出、表演尤其是参加国际专业比赛的机会少之又少,大多数仅限于国内比赛、国内音乐会等形式的交流,而真正走出国门、参与国际交流的实践锻炼机会微乎其微,使得学生无法打开眼界开阔国际声乐视野[4]。

三、声乐演唱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质量和水平实践路径

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质量水平的提高,一方面要顺应科学的育人规律,另一方面要与时俱进积极主动地吸收全球不同地区国家先进的研究生教育发展经验,洞悉当前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趋势,结合中国具体国情,站在“全球视野中国立场”制定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质量提高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一)扩大师资队伍,加强国内外教学交流

随着报考声乐演唱专业方向的研究生人数不断增加,师资队伍的建设成为保障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的关键,仅仅依靠原有的师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扩大教师队伍,加强国内外教学交流,丰富师资力量是当前艺术类高校势在必行的路径。

第一,积极开展联合办学、线上教学、云端音乐会、交流互换留学生等,加强国际、地区间校与校的互动。互联网时代,线上课程、云端会议等早已成为各个学校打破时空交流的主要渠道,积极聘用国外优秀的教师进行线上教学、线下交流,是丰富师资队伍的新形式。

第二,除了定期开展线上课程、云端会议等形式学习交流外,聘用具有不同经验履历的专家、教师授课帮助学生多方面打破思维壁垒,开阔眼界。如:具有舞台歌剧排演经历的教师,他们具有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能给予研究生实打实的舞台实践表演指导;吸引常年旅美、旅意、旅欧等教师或者经常在不同国家、地区进行表演的演唱者们担任研究生教育工作,给学生带来最新的信息帮助学生打开视野。

第三,除了具备歌唱技能、表演经验外,声乐演唱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离不开具有深厚艺术理论功底的教育者,音乐是人文艺术,是美的艺术,声乐演唱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不能禁锢在技能层面,鼓励不同地区高校教师交流互动,以公共课、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不同课程供给研究生选课。可以说,新时期迫切需要培养具有专业性、审美性、创新性、时代性的综合型艺术人才,而这一切离不开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二)完善课程设置,研究型人才培养

声乐演唱专业研究生教育课程应该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守正创新,在共性中寻找个性。在课程设置方面,声乐演唱专业研究生的国际化教育除了专业技能课程安排外,专业理论课、公共必修课、实践课内容缺一不可。

第一,专业技能、理论课程是培养声乐演唱专业研究生的基础性课程,除了歌唱技能训练外,乐理、和声曲式、视唱练耳、中西方音乐史、艺术概论、美学概论等等专业理论知识是每一位声乐演唱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性知识,扎实的理论素养是声乐演唱人才能够走得更高、更远的基石。

第二,公共必修课是每一位声乐演唱专业研究生要认真学习的课程,其主要包括英语和政治。全球化发展的今天,英语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特别对于声乐演唱专业的学生,除了阅读研究英文文献的能力外,接触更多英文声乐作品、了解更多艺术家的创作、表演风格,适应未来的教育学习活动等都离不开英语这一重要工具。此外,政治课程能够帮助声乐演唱人才确立更加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能够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第三,实践训练课程。对于声乐表演专业来说,实践是检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显性标准之一,更是锻造人才的有效途径。除了平日的专业课实践练习外,学生音乐会的举办、学校演出活动的参加、国内国外各类比赛以及专家讲座、大师课的参与等等都是高校声乐演唱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实践路径,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全方位锻炼自己、发现问题。因此,艺术类高校更应该每个学期有固定的时间设置实践类课程,并保障每一位研究生能够充分参与其中得到锻炼。

(三)创新授课模式,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传统授课模式有其优势也有弊端,特别在面对国际化教育发展的今天,高层次人才的授课模式不能禁锢于传统一成不变,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互动培养人才多方面实践能力是符合当前声乐演唱专业研究生国际化教育质量的关键。

第一,以教育实践能力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声乐演唱专业研究生应该具备一定的教育实践能力,每年毕业的声乐专业研究生中除了从事专业歌唱表演工作外,大多数都是从事教学工作为主,而这样的就业形势也告诉每一位高校教育者,研究生教学模式更要以学生未来发展为导向。导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育教学中来,例如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选择歌唱作品、分析作品,以自己的理解处理歌唱作品。导师应该从日常专业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教育思维,启发引导学生从教育者角度思考歌唱技巧,如何面对不同的声乐作品应用不同的歌唱技巧。同时,鼓励研究生多参加教学实践,如社区老年大学教育实践、培训机构教学等进行实操,一方面鍛炼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让这些“久居校园”的学子走进社会了解国家真正需要怎样的人才。

第二,以舞台实践能力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声乐演唱专业研究生作为高层次专业人才,是国家未来文艺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除了教育能力外,舞台实践能力当然是必不可少。声乐表演专业研究生当前授课模式依然以“一对一”式教学为主,尽管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但缺少对学生表现力、心理素质的锻炼,当前很多声乐演唱导师也会开设“一对多”的课程,学生在同一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歌唱作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每学期的专业考核、个人音乐会的举办应该与平日的课程模式结合培养学生基本舞台素养。此外,定期开展线上线下跨校、跨领域、跨国不同形式的交流也是十分必要,这种多元化的授课模式能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丰富表演经验。

结 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国际化的发展,高层次人才质量是决定国家未来发展动力的核心要素,在认清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重要性的同时,理性看待当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十分重要。同时,思考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艺术类研究生人才培养路径应该是每一位高校教育者应该重视的问题,注重开拓研究生的国际视野、推进研究生的多元文化交流、提升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增强研究生的国际交流能力等,坚持为国育人、为党育才,时刻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周洪宇,徐莉.站在人类历史拐点处探求教育变革之路[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07):3-8.

[2] 周洪宇,常顺利.论全球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趋势[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01):10-23.

[3] 刘丽霞,刘惠琴.加强国际化培养 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2):21-24.

[4] 单春艳,李作章.从要素到影响: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内涵的扩展[J].教育探索,2017(02):69-71.

(责任编辑:刘露心)

猜你喜欢

声乐演唱研究生教育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MOOC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声乐演唱中的跨界现象分析
浅谈声乐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乐感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性的缺失与对策研究
浅析元音训练在声乐学习中的特殊意义
浅谈气息在歌唱中的合理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