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声乐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乐感

2016-11-09王海清

戏剧之家 2016年20期
关键词:通俗化乐感声乐演唱

【摘 要】声乐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遇到很多声音条件优秀,乐感却不尽人意的学生。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详细阐释了教师如何在课堂以及课外帮助学生培养和训练乐感,从而提高演唱水平。

【关键词】声乐演唱;乐感;通俗化;钢琴伴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0-0222-01

声乐演唱的两大核心要素是音色和乐感,同样一首声乐作品,不同的人演唱会唱出不同的乐感。我们在考场和一些声乐比赛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音色不错,乐感却不尽人意的考生或选手,在惋惜这些“好嗓子,低乐感”的同时,作为声乐教师的我们应该认真反思目前的声乐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乐感,成为新形式下声乐教学的重中之重。笔者为了更好地提升声乐表演类学生的乐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究。

一、曲目选择的通俗化

在这一点上,国内许多歌唱家都进行了大胆且富有成效的创新,很多歌唱家发行了跨界专辑,这些专辑也取得了业界以及市场的良好反应。在2009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歌唱家宋祖英和台湾著名歌手周杰伦的合作,被观众称为“英伦组合”,这次艺术创新主要体现在歌手周杰伦大胆尝试宋祖英的中国民歌风,宋祖英则尝试周杰伦的流行音乐风格。另外,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发现,现在国内高等艺术院校招收的学生普遍在高中二年级以后才开始进行正规的声乐学习,对美声唱法的外国语言以及民族唱法当中“位置、高音,腔体”都难以理解。笔者认为,如果我们在声乐教学过程中,选择一些通俗歌曲补充到现有传统声乐教材中,那么一定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正统声乐的积极性,以及减少对正统声乐的偏见。

二、歌曲审美以及美学价值的通俗化

当今声乐艺术市场化严重,学生普遍受到网络、唱片等快节奏音乐的影响,无法正确理解传统声乐的审美目标,笔者认为,高等艺术院校可以开设声乐审美课程。如果学生对西洋歌剧无法理解,可以开设歌剧审美课程;如果学生对民族唱法没有审美感受,那么可以在寒暑假的时候,带学生深入到民间去感受民族文化以及参加各种形式的“采风”活动。

三、钢琴伴奏以及声乐艺术指导教学的多元化

在当今的声乐教学中,钢琴伴奏是声乐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环,很多时候钢琴伴奏是渲染气氛、推动演唱者情绪达到高潮的“催化剂”。许多歌唱大师都有自己专属的钢琴伴奏。国外一些艺术院校自创办开始就开设有《艺术指导》课程,可见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地位。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唱歌之所以没有乐感,是因为其在演唱过程中“没感觉”,这个“没感觉”其实就是对伴奏的不熟悉。也有个别声乐教师在钢琴伴奏方面功夫欠佳,导致学生演唱“没有感觉”。因此,声乐教师应该在声乐伴奏的织体丰富性上下功夫,才能提升学生的乐感。

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对此进行了论证。

案例一:学生甲非常热爱声乐表演,在高考之前经常参加学校举办的文艺汇演,还参加过很多比赛并且获得过不错的成绩,但是到了大学以后,该生就对声乐失去了“感觉”,经常唱歌不在状态,从而失去了学习声乐的兴趣。

通过询问,笔者发现,学生甲在上艺术指导课时,教师的钢琴伴奏是按照书上正规的伴奏谱弹奏的,而在高中时声乐教师的钢琴伴奏是即兴配奏的,即兴配奏是根据歌唱者的演唱状态,由教师即兴创作出来的,即兴配奏可以顺着演唱者的歌唱状态进行推动,帮助歌唱者完成演唱。找到原因后,笔者在钢琴伴奏上进行了改进,帮助学生甲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歌唱状态。

案例二:笔者在教授《嘎达梅林》这首歌曲的时候,采用了柱式和弦左右手反向进行的方式,演唱者一下找到了歌唱的“感觉”。究其原因,第一,《嘎达梅林》是一首蒙古族民歌,其音乐元素当中较少出现伴奏织体使用琶音。如果教师这个时候用琶音为学生配奏歌曲,那么很容易造成学生在演唱过程中“找错感觉”。第二,从《嘎达梅林》歌曲的旋律线条和节奏上来看,歌曲采用的是阶梯形的旋律进行方式,如果采用琶音进行方式则很难将歌曲本身的艺术形象表达出来,所以笔者采用的是双向柱式和弦进行的方式。

四、伴奏乐器的多媒体方向发展

当今高等艺术院校在声乐教学的伴奏乐器方面也可以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笔者认为可以将电子钢琴或者MIDI电声伴奏教学引入正规的声乐课程当中,学生通过电子钢琴多媒体的方式进行伴奏的编配,能很快地抓住歌唱的感觉。因为传统的钢琴伴奏必须要声乐教师具备一定的钢琴伴奏功底,一旦教师的钢琴基本功较差,在教学过程中会对学生的演唱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学生的歌唱练习同样需要钢琴基本功,如果其钢琴基础较差,也会对练习失去兴趣。

乐感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通过生活中的积累,以及丰富的乐理知识逐渐形成的。在乐感的培养过程中,还关系到教师的钢琴伴奏水平、人生阅历,以及对音乐艺术的感悟。所以,对学生乐感的培养应该因人而异,循序渐进。

参考文献:

[1]梁丽.论乐感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J].黄河之声,2012(9).

[2]夏海蕾.谈声乐教学中乐感的培养[J].艺海,2011(10).

[3]郭慧东.浅谈如何培养声乐专业学生的音乐修养[J].金田,2014(2).

作者简介:

王海清,硕士研究生,四川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青年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声乐表演教学。

猜你喜欢

通俗化乐感声乐演唱
古典音乐广播节目的通俗化表达探析
通俗化、民族化、科学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