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DIO 理念与出版专业硕士教育的革新

2024-03-22曾建辉

出版参考 2024年2期
关键词:CDIO理念产教融合教学改革

曾建辉

摘 要:出版专业硕士教育存在着“先天不足”的薄弱性以及“后天失调”的迟滞性等弊端,使其难以与出版业融合发展的鲜活业态合拍,所以出版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方式必须进行变革创新。CDIO理念作为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创新型教育培养思维与模式,对出版专业硕士教学改革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指导性。在如今媒介高度融合和研究生教育融通创新改革发展的背景下,出版专业硕士的培养工作可以遵循CDIO理念,结合当下实际,进行包括体系化的项目细分、共通性的课程组织程序、改进与完善成绩评价方式等一系列的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探索,走出一条出版专硕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关键词:CDIO理念 出版专业硕士 教学改革 产教融合

2023年底,网红张雪峰关于“文科都是服务业”的说法引发了社会热议,赞同者不少,反对声更加汹涌,其中多位大学教授站出来回应并明确否定他的观点。平心而论,抛开博流量的那些夸张语词,张雪峰“服务业”的说法有其合理性。按照联合国产业标准和世界贸易组织对现代服务业的分类,高等教育属于具有公共需求特性的社会服务范畴。依此论之,作为主动适应和服务我国出版事业发展的出版专业硕士教育也可以视作为一种培养出版专业工作能力的服务业,而且整个教育过程理应置于出版产品生产周期的具体情境下,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与出版现实深度契合,成为行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人才。

我国的出版专业硕士作为办学时间仅有十五年的年轻学科,尽管在教学理念与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与实习组织、教研融合与产教深化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与实践,进步很大,效果斐然,但也在应用性特色尤其是实践环节的教学方面存在着薄弱之处,导致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欠缺,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不强,就业方面的专业对口率低,这在地方性、非“双一流”高校的学位点体现得更加明显。有学者總结提出的出版专业硕士培养有自身特色、成效较显著的学位点基本上都来自发达地区或重点高校。[1]基于此,本文提出应在出版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借鉴CDIO理念进行教学改革创新,探索面对媒介融合和数字转型带来的持续增加的复杂性中出版专硕教育的革新路径,以推动出版学科教育与出版产业的协同发展。

所谓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2],借此锻炼和提升基础知识掌握、个人应用、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能力。它原本是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皇家工学院等4所大学历经4年共同开发和实施的工程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和评价标准,后因产生极好的效果被推广到世界各国。21世纪初引入中国后,在各高校实际应用中陆续孵化衍生出以汕头大学为代表的EIP—CDIO模式、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为典型的KSR—CDIO模式等,CDIO理念在逐步本土化的过程中,也深刻地融入到我国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当中。

一、当前高校出版专业硕士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

出版专业硕士学位点自2010年获批,距今不过十五年,在各方面都远未成熟,存在着较为突出的新专业的薄弱性。对此问题,已经有许多专家和学者进行了较为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和研究。究其实质,现存所有的不足,都是“已有知识与新的实践经验之间的矛盾所构成的外部困难”[3],即现有的出版专硕教育已经落后于出版现实发展,实践先于理论,学生接受的理论知识和形塑的专业能力无法匹配现今出版行业的要求。尤其是对于地处中西部的地方性高校中的出版硕士教育,这种困难要比占据区位、经济、文化等诸多优势的重点高校更加集中、凸显。

第一,办学的外部资源相对匮乏。这体现于政策、资金、人力等多个层面。“如今的传媒教育,已经不同于20世纪廉价的文科教育,随着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传媒的技术装备日趋先进,进入传媒行业的门槛越来越高,传媒教育也是如此。要缩短学校理论教学与媒体业务实践的差距,新闻传播专业必须具备完备的实验教学条件”[4],出版教育亦是如此。作为突出应用性的出版专业学位教学同样需要大量的实操空间和设备,但学校的支持力度比较乏力,比如在资金投入上是细水长流的方式,小打小闹,始终处于查缺补漏的被动应付状态,实验室空间严重不足,设备缺乏和老化,所谓的实操课程往往是走个过场,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提升有限。此外,高校刚性的人事管理制度也给业界人才引进和教师队伍的充实带来了阻力,高校与业界之间高高竖起了一道围墙,那些有着丰富实践经验而学历层次不够格的职业出版人难以获得长聘教师岗位,只能以业界导师或讲座嘉宾的身份参与教学,既打击了他们参与教学的热情,滋生“劝退”心理,也对教学效果产生了消极影响。

第二,产教融合的推进困难重重。相较于学术学位,专业学位具有相对独立的教育模式,以产教融合培养为鲜明特征,是职业性与学术性的高度统一。[5]这决定了出版专业硕士具有鲜明的实践应用性和职业指向性特征,必须遵循以出版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教融合为主要途径的特色化培养模式。但事与愿违,产教融合的推进存在很多难点。最直接的就是产业和教育两个不同场域之间运行的逻辑和规则不一致,市场化的利益导向和平等育人的公共服务导向的冲突直接造成两者诉求的迥异和目标的错位,进而带来双方的利益纠葛。高校在与出版机构的合作中能够提供给对方的服务或收益太少,出版单位亟需的物联网、国际版权、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服务及人力资源,高校培养的学生却不能符合其要求,所以很多出版机构缺乏参与的驱动力和积极性。例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专业硕士学位点的导师们在向外寻求合作平台的时候,就有出版社的领导直截了当地提出“我们合作,你们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的问题,并直接以“不能做单方面的付出”为由拒绝了校企合作的方案。

第三,简单套用学术学位发展理念和教学模式,缺乏应用与实践的学习情境。学习情境是指知识在其中得以存在和应用的环境背景或活动背景,它能够引起学生某种积极的情感反应。[6]知识学习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是形成能力以及社会化的必经途径。按理说,出版专硕的学生应该是在理论应用和技能实践中的情境中学习,距离“出版情境”越近,其学习和参与实践的动机越强烈、越直接。如果这时候能够营造浓厚的实践氛围和接近真实的出版流程,搭建起多元强大的用以辅助学习的“支架”情境,有助于打破学生对出版业的隔膜,消除从学校到行业,从教室到编辑部的不适应和陌生感。而且能将书本理论镶嵌进出版实践中,将简单零散的对出版的感性认知提高到高层次的理性水平,激发他们对参与出版工作的热情,增强对未来职业发展的信心。但理想丰满,现实不仅骨感而且冷酷,出版专硕的教育实际上依旧是处于理论知识“零距离”、出版现实“远距离”的状态。

二、出版专业硕士教育对CDIO 理念的引入与构建要素

从以上论述可知,出版专业硕士教育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着“先天不足”的薄弱性以及“后天失调”的迟滞性等弊端,使其难以与出版业融合发展的鲜活业态合拍,所以出版专业硕士教育有着变革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而旨在培养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并已经在社科、艺术等领域广泛开展的CDIO模式的引入与借鉴无疑是一条可行路径。

出版专业硕士教育应用实践性特征明显,具有强烈的职业导向性,对学生的岗位基本操作技能要求较高。同时,出版作为一项环环相扣、流程规范的系统工作,在选题策划、编辑审校、装帧印刷、发行营销等各个产业链条上都有不同的职业能力要求,这与CDIO的系统性、实践性、项目化的理念有著天然的接驳。此外,在培养目标、宗旨和愿景方面都指向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强调学生的创新、探究、解决问题及适应岗位的职业能力塑造,这些都体现了CDIO模式对出版专业硕士教育极大程度上的适用性。

CDIO教育理念力图转变过往太过强调知识的齐备化、体系化传授的弊端,形成“能力为本”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由多个要素组成,各要素之间是一种相互联系、制约、协同、融合的关系。就出版专业硕士教育而言,CDIO理念下的培养模式主要由指导思想、教学方式、验收评价三个要素构建而成。

指导思想是教学改革创新的基础和依据,课程、教法、教材等都是其结晶和显化。毋庸置疑,基于CDIO理念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就是“做中学”理论。“做中学”源自美国哲学家杜威的观点,他认为观念既不是直接作用于感官的感觉,也不是深居理智之中的思想。观念是操作性的,是通过感官所获得的材料与产生这种材料的操作联系起来的知觉。[7]易言之,知识离不开行动,学生需要通过理性的操作性实践活动与系统的课程内容联系起来,进而实现与社会现实的联结。所以,“做中学”的指导思想就是强化实践教学观念,一方面是在个体层次上将消化课堂所学,并转化为行动程序,按照教学实践流程完成示范操作;另一方面通过小组协作,重组知识,对其进行可操作性的加工与转换,最终实现一般方法的获得和通用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方式上实行的是以“项目为本”,追求“项目驱动(PBL)”,以特定的应用特征的项目为基础,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其中,推进项目的完成,通过自主学习,教师辅助的方式去探寻和掌握本专业应该具备的各项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经历设计、计划、执行一个有目标的任务的完整过程,并实现真正的产品输出与呈现。重点放在最能锻炼职业核心竞争力的领域,因为随着人工智能对出版的介入程度的加深,“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职业编辑的工作将会向传统出版流程中的‘头和‘尾倾斜,即强化策划、评价、反馈与运营等环节,弱化文本生产、审校勘误等中间过程”[8],项目选题要有问题意识和现实价值,值得运用专业知识进行深度探究,同时注意与出版现实结合,最好能够覆盖图书从生产、制作到营销的全过程。而且要有一定的难度,具备创新性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的锻炼价值,在项目的施行中实现课本理论与出版现实的关联,达成真正知识的建构。比如对各种出版技术工具像Adobe In Design、Quark X Press、Scrive、方正飞翔的运用等,还有图书选题报告、市场调查问卷、版权合同拟定、新书发布方案、品牌生成及推广等。

在历经了选题、计划、研究、制作、成品之后,成果交流和验收评价是基于项目的教学方式的自然延伸、拓展和深化。CDIO的评价重在能力表现,针对不同的成果或产品应采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考评体系、多元化的考评主体等,以确保能力评价过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例如,纸质图书、数字图书评价着重在于传统编辑出版的策划、定位、文字等能力方面,有声书、数据库、阅读App等则偏向数据加工、导航形式、界面框架、语音合成、推广营销等全媒体运用能力。此外,还需注意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不同比重的分配,不宜将最终成果当成唯一依据,而应该科学地将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同评价项目的权重进行权衡,合理采用组内互评、组间互评的结果,并做适当叠加,力图得出一个较为公正的综合性评价。

三、出版专业硕士基于CDIO理念的若干教学改革举措

诚如以上所述,CDIO理念代表着一种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能够与偏向产业发展需要,重在培养实践能力,这和职业素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度契合。在媒介高度融合和研究生教育融通创新改革发展的背景下,出版专业硕士学位点应当依照CDIO理念,接合当下实际,对教学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力图走出一条人才培养的新路。

(一)推行体系化的项目细分式教学方式

由于专硕的学制很多都是两年,所以相较于学术型硕士教育,出版专业硕士的课程数量并不太多,除掉英语等公共必须课程,其他与出版实践关联性较强的课程都可以做到项目驱动式教学,借此构建起全覆盖的项目教学体系。具体如表所示。

表1  出版专业硕士项目式教学体系简表

新的项目式教学体系并没有增加单独的实践课程,而是根据不同的项目类别在教学方式上各有侧重。例如,初级项目是随各个任课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设计的项目,能够用一门或二门课程的知识来完成的小型任务,可以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自由组合小组完成。像在《出版企业经营与管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了“实体书店经营与管理”的项目主题,主要内容包括:对高校所在城市现有实体书店进行调研,并提交分析报告;学生在调研基础上,提出属于自己或小组的实体书店经营和管理方案并进行展示和答辩,由课程老师和书店经营者组成的考核组评定最终成绩。这种项目式的教学锻炼与考核了学生的专业理论掌握程度、选择策划和调研沟通能力、调研分析报告及行动方案的撰写等各方面情况。

(二)追求共通联结性的课程组织方式

CDIO理念是基于当前学科融合和知识互涉的发展趋向而提出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综合化人才。这就必须摒弃传统狭隘的、割裂的、孤立的学科教育模式,重新统筹设计、整体优化,使得各类型知识有机糅合,构成全新的、和谐有序的集成课程系统。[9]出版专业硕士教学在课程方面的安排应追求横向的贯通,在时间上处以同一学期,在知识逻辑方面有出版流程递进性的课程进行组合,实现多门课程间的相互支撑和相互关联促进,同时注意与初、中级层次的实践项目纵向的深度嵌合,整合课堂教学与项目实践,统合学生的学科知识的汲取和项目经验的获得。这种追求共通性的课程组织程序,让整个出版专硕课程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突破了教师各自为战,各圈领地的教学程式,达到了课程内容的集成和高度的系统化结合,实现师生、生生、师师即时良性的交流互动。比如将编辑制作与营销推广前后衔接的《出版物编辑与制作》《数字出版实务》《出版物营销》《出版应用写作》等课程安排在同一学期,由任课教师集体商定若干项目主题,贯穿于这些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知识传授与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主要内容都围绕项目任务这个核心,结合成为一个系统、高度结构化的课程体系。这就相当于以项目来重构课程,将课程模块化,学生完成项目基本就等于基本将未来从事的工作流程过了一遍,初步具备了在某一出版领域“做成事”的职业胜任力。

(三)改进与完善成绩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的革新是施行CDIO理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产生效果的关键保障。基于CDIO理念的考核需要区别于传统课程成绩评定的单一方式,必须是全面多样化的。比较突出的是提高过程評价的地位,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实行把关性评价。在项目前期构思、设计完成后,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采取项目方案汇报的形式,进行把关审核。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合格后项目才可以继续,不合格则需要从头开始,做到成果的可预计、可控制,避免无效项目的出现,而且实现过程性评价与成果性评价结合。最终考核则由导师及若干业界人员组成评价组,采取答辩形式,重在考核实现与运作,促动项目方案的改进和优化,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三个等级,并张榜公示。而且,在这种过程测评与终期考核中实现了考核主体多元化,教师不再是唯一的成绩评定者,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互评、业界专家评价等方式都可以纳入,能够对学生在项目推进、展开和产出的流程中展现出的语言知识表达、专业理论应用、统筹规划与团队协作能力、思辨特质和创新意识进行全面评定。多方式、多维度、多主体的成绩评价能够真实反映教学状况,避免了过去考核偏向选拔和甄别的弊端,充分发挥了诊断和激励的功能,有效提升了评价的效度,从而给CDIO理念下的教学改革给予了较为宽松的存在空间。

四、结语

2023年11月,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两类学位同等重要,分类规划发展的方针,专业学位“重在面向行业产业发展需要,培养具备扎实系统专业基础、较强实践能力、较高职业素养的实践创新型人才”[10],紧接着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出版学科专业共建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强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有效对接”“构建协同高效、互补联动的共建工作体系”,引导鼓励有实力的出版单位和数字技术企业,积极参与出版学科专业共建工作。这两份重要的指导性文件在顶层设计上进一步明晰了出版专业硕士未来发展的方向。但同时也对当前的出版专业硕士教育提出了高要求。基于CDIO理念的出版专业硕士教学改革的系列举措,就是结合高校自身特点,推动人才培养与出版产业需求紧密结合的尝试与探索。尽管当前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但只要秉持推石上山、久久为功的信念,坚持教学实践的革新,定能找到提升出版专硕人才培养质量,实现特色发展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系广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猜你喜欢

CDIO理念产教融合教学改革
浅议物流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基于CDIO理念的工科高职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CDIO理念下的高职外贸单证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