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视角下的聋校诗词教学策略

2024-03-21崔亚琴

绥化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手形手语聋生

崔亚琴

(保定市特殊教育中心 河北保定 071000)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流传千年的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学习诗词可以让聋生见识到精粹凝练、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词语言,接触到古代人民的生活风貌,弥补现代生活缺失的文化体验,更能从诗词背后学习古人的志向、风骨、情操,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文化熏陶,增强文化自信,自觉成长为有文化情怀和爱国精神的新时代少年,并在未来的人生舞台中,以知识丰盈、志趣高雅、意志坚定的形象出场。

在这样的形势下,教师在聋校诗词教学课堂中应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基于文化自信的要求,以形象生动的手语为教学起点,切合诗词意象丰富、诗画结合的特性;以选入教材的诗词文本为支点,提升聋生的语言能力,感知传统诗词的语言魅力;以能够引起聋生共情的意象,拓展其情感体验的文化半径,最终丰富他们的诗词文化积淀,树立文化自信,自觉承担起传承诗词文化的责任。

一、以手语为起点,丰富诗词文化教学

对于聋生的诗词教学,不能仅停留在让他们熟练背诵几首优美诗词的层面。引导聋生把学习诗词作为兴趣,用自己更擅长的方式探索诗词世界的美好,能够在恰当的生活场景中自然吟诵,或者在特定的人生际遇中自觉引用经典诗词对自身进行激励提升,才是对传统诗词中所蕴含文化的内化和文化自信的开始。

聋生在学习上更擅长以目代耳、以手代口的方式,用视觉感官汲取和输出知识,此时要以手语作为聋校诗词教学的起点,充分发挥手语独有的视觉空间优势,提升聋生在诗词学习中的文化体验,增强文化自信。

语文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对于聋生来说,任何服务于其提升语言能力的工具也需发挥人文性的作用。手语之于聋生的诗词学习,一方面作为学习工具,帮助他们识记诗词,汲取诗词中蕴含的知识,另一方面则起到了联结作用,利用手语的视觉空间特性,在用手语展示诗词时,帮助聋生联结起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诗意空间。

众所周知,古诗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式,用手语的手形和动作逐字翻译诗句,等同于“直译”,当翻译一些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诗句时,会令诗词韵味大打折扣。如能在手语作为翻译工具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其动作上的可视性和空间上的变换性带给人们的独特的感官体验,放大手语表达的艺术感,那么用手语翻译诗词,会为聋生的诗词学习赋予一份特有的文化体验,成为一种全新的文化创作,有利于增强聋生的文化自信,使得诗词文化在这个群体中顺利传承。

例如,学习李白的《望天门山》时,虽说“天门”“断”“两岸”“青山”“孤帆”等词语的手语手型和动作可以通过工具书查到,但如果只是把这些词语按顺序拼接起来“直译”,则会让句子生硬、缺乏美感。因此在用手语翻译此诗时,手型和动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前两句先做“天”“门”“山”的手形,稍有不同的是,“山”用双手做出山的手形,且双手并排在一起,接下来左手原地不动,右手做“水”的手形从东出发做水流冲击状,擦左手之“山”而过,再回旋至出发点,用以表示“中断”“东流”和“至此回”,这样的手形和动作突出了江水开山与回旋反转的态势。后两句双手相对,中间隔开一个“江”手型的距离,做出“山”的手形,模拟群山连绵之态,上下移动着向前走去,之后左手不动,右手单手先做阳光照耀的手形与动作,再做小帆船由远及近驶来状,展现一叶扁舟行驶在宽阔的长江中。

古诗词中还有很多“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样的田园诗和“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样的送别诗,里面都有情景交融、利于挖掘手语视觉艺术优势的场景,结合诗意进行一次手语展示的加工创作,对于聋生来说,是文化自信与手语自信的双赢。

二、以教材为支点,提升聋生语言能力

传统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语言教学资源,选入教材的诗词更是其中精品。在文化自信的教学背景下,在聋生诗词教学课堂中有目的地凸显一些语言风格明显的诗词,为聋生感知与领悟传统诗词的语言魅力提供更多的文本材料,以此从不同角度去提升聋生的语言能力。

聋生的语言积累大部分是从课堂中和交谈中获得,其语言输出也比较直接,缺乏婉转修饰。将选入课本具有白描风格的诗歌纳入聋生语言发展的“最近发展区”[2],作为他们走入诗词世界的出发点。诗词教学有意识地提升聋生的语言能力,可以先从白居易的诗入手,指导他们认识到朴实无华的语言也可以表意深刻,让他们有主动学习诗词和传承诗词文化的信心。

例如《池上》,短短四句不加修饰,给读者展现了顽皮幼童独自撑船采莲场景,因天真淘气与年幼识浅形成的无穷趣味,语言上的留白营造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读此诗可以让聋生明白,认真观察生活之后,最简单的语言也可以完成最动人的诗作,初步感知中国诗词语言的魅力,产生提高自己语言能力的内驱力。

聋生在发音方面存在障碍,若在诗词教学中过多地矫正发音会打消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可以另辟蹊径,针对聋生学习的特点,从诗词的韵律入手。教师在为聋生讲解诗词时,可以避短扬长,结合他们以目代耳的学习方式引导他们感知诗词的韵律之美。

如讲解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可作如下标画: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第一步,节奏的标画,可以帮助聋生清楚地知道诵读此诗时如何停顿;第二步,韵脚的标画,可以让聋生感知诗词语言的严谨性和音乐性以及作者对艺术的不懈追求;第三步,对仗句的标画,将对仗句中相对的词语分别用相同的颜色或字体标画出来,体会对仗的词语在意思上的相近、相反和词性上的相同。

三步标画为聋生带来了视觉上的工整与变化的体验,有利于他们欣赏诗词的韵律美,让他们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自己对诗词形式的鉴赏能力,在积累诗词文化底蕴的同时,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

中国古典诗词格律要求严谨,形式上既要对仗工整,又要押韵,还要炼字,在这样的总体要求下,不同的诗人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语言风格,诗人们面对美景美食、世事变迁、人生百态都能即兴而发,这是中国古典诗词独有的文化魅力,也是中华民族文学成就的最高峰,更是诗人个人文化修养的综合体现。古人的吟诗诵词出口成章是一种自信,也是一个时代语言能力高水平发展的综合呈现,当代聋生发掘自身优势自觉传承诗词文化,用自己最熟悉的方式提升语言能力也是一种自信。

三、以意象为原点,拓展文化体验半径

诗词凝结的是作者独有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学习诗词可以从社会层面横向见识特定时期的人文风貌,也可以从历史层面纵向跟随时间见证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的成长。在几千年诗词发展的璀璨星河中,作者们凝结人生智慧在诗词中贡献了无数精彩意象,构成了“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3],熟悉这些“文化符号”的人,遇到相似场景时,属于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记忆会瞬间被唤醒。

聋校诗词教学将固定在中华民族集体记忆中的经典意象与聋生的情感体验或理想追求进行整合,既符合聋生认知与学习的特点,又能促进他们人文素养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形成。以意象为原点,拓展聋生诗词学习的文化半径,不失为一种可行的诗词教学之法。

说到蕴含着中华民族集体情感的意象,最先想到的是“月亮”。月亮有阴晴圆缺的变化,可喻美好团圆、孤独思乡、历史变迁等多种情感,从“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中的美好,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的思念,再到“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这种对人之于世间万物的存在意义的追问,“月亮”这个意象传达给所有炎黄子孙的情感是丰富且变化的。

诗词的背后是作者的人生,沿着这种思路,教师可以带领聋生查阅资料,探究诗词背后的世界。比如说,可以去看看当李白写下“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时,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他带着哪种情感态度去描绘月亮?他是如何表现月亮的形态与亮度的?你见到如此的圆月,会想些什么?部分聋生有寄宿或与家人分别的经历,通过回忆自己都是在哪些节日(如元宵节、中秋节等)与家人团聚,借此了解我国传统的节日习俗,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月亮能够表达思乡的感情,进一步指引他们找出这些诗词中的名句,并在此基础上继续追问这些名句是如何打动人的,试着共情作者所描绘的思念之情。教师可以在诗词内容和背景讲解的基础上开展以意象为原点的诗词文化半径拓展活动,可以提出横向、纵向两种拓展要求。在横向拓展方面,找出不同的诗人用同一种意象传达了哪些不同的情感,或者是表达同一情感时不同的诗人用到了哪些不同的意象;在纵向拓展方面,同一意象历经时代变迁,又有哪些意义的附加或变化,引导聋生自主查阅资料或合作探究完成任务,在梳理诗词知识的同时,既能增强聋生的文化自信,又能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还是以“月亮”代表思念与团圆为例,在这条情感线索中,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种直白的思念,有“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种加入英雄崇拜的穿越时间的思念,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种加入豁达释然的穿越空间的思念等等。在“月亮”这个意象上可以展开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的拓展,经过这样的梳理,对一个意象的认知就完整丰富起来了。

此外,可以从对一个意象的探究拓展到另一个意象,如,经典的“柳”“雪”“草”“荷花”等等,无数个意象纵横交织构建了传统诗词的文化空间,意象成为聋生走入这个空间的钥匙。当聋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对这些意象进行理解探究时也就明白了无论事物还是人生,都是有阶段、有层次变化的,这样的探究既丰富了聋生的文化内涵,又引导聋生主动充实自己的文化储备,真正实现诗词文化的积淀与内化,加深聋生对中华民族传统诗词文化的热爱,坚定文化自信。

综上所述,在文化自信的视角下,聋校诗词课堂要立足于教学实际,针对聋生独有的学习特点,借力手语的视觉艺术,为聋生打造一个全新的诗词文化空间,引导聋生透过课本充分感知诗词语言的文化魅力,借助意象强化对诗词文化的理解,从而奠定自身文化基础,坚定本民族文化信仰。

猜你喜欢

手形手语聋生
手语学习,只为更懂你
上海手语手形调查研究
手形迷宫
把握“三个基点”,助推聋生数学探究
聋生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研究
自然手语在聋人大学生手语中的使用调查研究——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为例
培养低年级聋生看图写话能力的策略
手形的联想
在数学课堂中对聋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究
奇怪的手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