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域下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2024-03-19马春梅

科技风 2024年7期
关键词:护理专业三全育人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为提升卫生健康学院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水平,解决目前该专业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从重视源头管理,完善全员育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重视过程管理,加强学生不同阶段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结果管理,加强学生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三个方面,探索“三全育人”视域下护理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

关键词:“三全育人”;护理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其成长和长才的进程 [1]。学校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全方位提升学生心理健康解决力度,积极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引导,重点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障。在国家层面,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2023年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2]。显而易见,国家教育部门无论从政策扶持,还是资金投入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对当代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遵循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3],落实“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五育并举的心理健康工作任务[4],对于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给予了宏观指导。

针对高职高专这一教育群体的特殊性和专业的异质化,如何进一步将高职高专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落到实处,如何将现阶段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得到更高更快速解决,需要从现阶段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存在问题深入剖析,从 “三全育人”视角出发,探索精准解决方案,保证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走实走深走细,真正从源头上进行可持续性开展,提高新时代中国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护理专业学生与心理健康现状

课题组前期采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的2023级、2022级和2021级学生抽取了一定的样本,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的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分析来看,不同年级的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良好,但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四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全国成年人常模分值,而人际关系敏感是造成心理健康因子阳性的主要因素。课题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护理专业男生和女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女生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和恐怖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这一调查结果对于分析护理专业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研究基础。

二、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

(一)教师对于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足

在卫生健康学院护理专业三年制人才培养方案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程的必修课安排在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护理心理学》或《护理美学》课程作为专业课程的拓展课在大学二年级第二学期限选课程,两门课程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以理论教授为主体,学生以理解接受来配合完成课堂教学,从而导致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有些教师对于该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理解程度存在偏差,从而导致填鸭式教学占据课程主导地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多数学生的学只在于应付考试,认识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导致了学生对于心理健康问题认识出现认知不足,当自己或同学出现心理问题时没有专业知识支撑,对于心理健康预警或求救信号忽视,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二)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认知不足

从访谈和调研结果来看,护理专业大部分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正确认知偏低。不愿面对自己心理异常问题,存在掩饰和逃避等行为,在班主任或辅导员与之交谈时,部分学生极为敏感,对心理健康的话题存在抵触情绪,少数同学认为心理健康问题是难以启齿的疾病,对同学疏远、对家长和老师隐瞒其心理状况,对别人的言行变得极为敏感,逐渐出现了人际关系危机,出现了和舍友不合、和同学摩擦不断,最终会产生休学、退学,甚至轻生的念头。

(三)学校對于心理健康教育资源配备不足

按照国家相关要求,高校按师生比例不低于1:4000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5],我校已经满足了这一要求。我校鼓励专、兼职辅导员、班主任、专职教师参加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组织的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课程,取得合格证书,建设了心理咨询服务平台,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团体辅导室等,开通了校园24小时阳光心理援助热线,让每位学生知晓江苏省大学生24小时心理热线,每年新生心理普测的红色预警和橙色预警学生全部谈话排查风险等级,因此,学生个体心理咨询与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平稳有序开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维度。但班主任或辅导员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主导者,虽然已经接受过专业培训和综合素养的提升,系统专业知识依然略为缺乏,对心理问题学生的判断能力和教育辅导能力不足;“学校-院系-班 级-宿舍/个人”四级预警网络[6]和家校协同干预机制的有效性还需进一步加强,学校应进一步细化严重心理危机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条例,制定个体教育工作范式。

三、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基于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心理问题成因的研究与分析,提出从“三全育人”视角出发的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通过多元合育、多维度培育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认识,预防和减少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切实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重视源头管理,完善全员育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学校需进一步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尤其要加强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问题辅导能力。学校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引进、培养和考核机制,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政治素养进行严格把关,规范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标准,重视学生在医院见习和实习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进一步明确心理健康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宿管员、医院带教老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责,通过加大培训加强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针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环节薄弱的问题,二级学院及教务处应该严格执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标准,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素材,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常识的学习和心理健康技能的应用,通过开设《生涯规划》、《音乐欣赏》、《中国人文》及《艺术鉴赏》等课程,增加学生学习护理专业的成就感和归属感,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不但具备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切实做到将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渗透到学生课堂和生活里的点点滴滴。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建设。深入持续推进心理健康四级工作网络有“朋”相伴, “辈”感温暖;培训赋能,为爱护航。学校应进一步细化“学校-院系-班级-宿舍/个人”四级预警网络管理制度,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组织机构图,明确学校、二级学院、班级、宿舍及个人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职责和义务,不断进行意识强化,让班主任老师、辅导员和学生等能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学校相应要制定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制度》、《心理健康普测制度》、《学生心理健康预警及干预制度》《心理健康状况报告制度》等等。

(二)重视过程管理,加强学生不同阶段心理健康教育

护理专业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离校经历千日成长过程,三年时间,经历不同,心理健康教育面临问题也不同,学期初,学生以学业为主,理论教学占主导地位,学期中,面临医院实习,实践教学充斥整个校外学习生活,临近毕业不但要面临转本、执业护士资格考试,还有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根据所处环境的差异性、学业压力层次性,呈现出不同的情绪反应,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也要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层次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员化系统分析,对症下药。

(1)重视新生入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护理专业的部分学生经历了高考的打击,也有部分学生对于所选专业的迷茫,还有少数学生是被动的调剂学校、调剂专业,导致了这部分学生不同程度的产生了消极、厌学的情绪。护理专业学生入学后,学校普遍会进行心理健康测试,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于有心理危机预警的学生加强问题跟踪和心理辅导。但对于心理问题比较轻的学生,往往会有忽略,这就要求辅导员或班主任老师认真研究分析本班学生心理问题的整体状况,根据不同阳性因子进行分组分类,针对不同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开展入学适应性教育、人际沟通知识的指导,引导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制定生涯规划,建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通过学生兴趣挖掘、开展自我评价等班级活动,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心理调适,解决入学阶段的心理困惑。

(2)重视学生校内学习期间的心理健康教育。护理专业学生第一年全年和第二年第一学期都在校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的学习。在校期间要重视心理健康理论课程教学,

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普测、心理咨询等环节的连续性,建立每个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每周对学习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价,加强班级心理委员、班干部、团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及党员的联动作用,对于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及情绪波动比较大的学生执行周报制度。班主任或辅导员对其及时进行谈心、谈话,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对于有问题的学生及时联系学校心理咨询室,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引导其正确认识自身的问题,接纳自我、欣赏自我。

(3)重视学生校外见习实习期间的心理健康教育。护理专业学生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进行医院见习,第三年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学生不在校期间,和辅导员或班主任的交流减少,面对多变的护患关系和复杂的医院工作环境,学生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等情绪,如果不能及时调整,会影响正常的实习工作和学习生活。在护理专业实习期间,要建立家-校-医的心理健康教育联动,班主任或辅导员要及时和医院带教老师、学生干部联系,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时和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实习问题反馈及学生的家庭环境,对于有心理问题预警的学生,要及时告知家长;班主任或辅导员定期召集实习学生进行座谈,了解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遇到的問题,并给予引导和帮助。

(三)重视结果管理,加强学生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

(1)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新路径。在分析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需求和学习不同阶段的学习特点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新路径。根据不同年级的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压力的不同、培养模式的不同、护理专业学生性格及性别的差异,开设不同的心理教育课程模块,引导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心理需求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性学习,实施学分奖励制度,营造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氛围,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重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针对于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医院见习、实习学习模式,对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帮助学生做好出到医院见习实习的心理建设,引导学生如何解决护患矛盾,如何在医院进行人际交往和沟通等,增加心理健康案例教学和人际交往技巧的比重,增加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内容的感性认识,掌握自我情绪疏导技能,人际关系沟通、护患矛盾处理等技巧,防患于未然,避免因人际交往因素造成的心理健康问题。

四、结语

综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在“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下,护理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新的问题的挑战。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在新时期,面对多种影响因素,学校要紧紧围绕“三全育人”的要求,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源头管理、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强化学生的劳动教育、人文素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通过多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提升护理专业学生政治思想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 魏辉彦.  “三全育人”背景下高职高专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J].现代职业教                    育, 2023(06): 173-176.

[2] 董新良, 赵锐瑞. 新时期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价值定位、实践理路与实施保障[J]. 中     国德育, 2023(19): 25-30.

[3] 杨海蓉. 高职院校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功能实现的困境与对策[J]. 才智, 2023(31): 101-104.

[4] 樊泽民, 朱红松, 高春柏. 贯彻落实专项行动计划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J].     中国学校卫生, 2023, 44(06): 805-808.

[5] 卢杰.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23(03): 58-61.

[6] 李盈. 新形势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路径探究[J]. 山西青年, 2023(16): 193-195.

基金项目: 2023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医学基础》“课程思政”的教

学改革与探索(项目编号:2023SJSZ0665),主持人马春梅

作者简介:马春梅(1976—),女,内蒙古赤峰人,本科学历,卫生健康学院副书记。

猜你喜欢

护理专业三全育人心理健康教育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转型背景下护理专业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探索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微课在高职人体机能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